台山,是伟大祖国南方一个县市。她山川灵秀,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更有勤劳、勇敢、智慧、坚毅的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中原文化的哺育下,在这块土地上开拓、创造,生生不息,使原来荒芜之地,成为人众物阜,文化发达,人材鼎盛之乡。
追溯台山人祖先的由来,过去人们常从“胡妃之祸”的宋朝咸淳年间谈起,说是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而来。实际上,这仅仅是台山人祖先的一部分。台山的开辟史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年代。
1957年4月,广东省文物工作队到台山普查,在广海、赤溪、小江等地发现石凿、石斧、石网坠等文物。
1957年4月16日广东省文物普查工作队在广海咸家村南面的南海北岸沙丘新崩水口(土名山崩口)发现17片夹砂粗陶片,石石奔1件、石网坠1件。
4月17日上午,在咸家村东南角南海转弯处岸上的毛髻山岗土名龟山坑,发现石石奔2件。
赤溪城北郊猪仔迳北碉楼山,发现石网坠1件,夹砂粗陶片5件。
赤溪城南郊拔园,发现方格纹陶片1件。
5月2日,在深井小江圩东长山头,发现有肩石石奔1件、穿孔装饰陶器1件、石网坠8件。
4月22日,在台城猫山东南山岗下,发现石凿1件、石石方1件。
在广海大坑奇坑村对面山南部,发现两面穿孔的石器1件、方格纹陶片1件。
1982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广海甫草山塘村南面沙滩高地,发现沙丘遗址。该遗址距地表25厘米至70厘米,分布约100平方米。经考古专家鉴定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距今已五千多年。
根据《简明广东史》分析,“从一两米厚堆积的贝丘遗址看来,当时已经出现了定居聚落,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又一进步,表明人们可以选择适宜的地方住下来和扩大集体居住地。”“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以渔猎经济为主的部落,主要分布于狭义的珠江三角洲的贝丘、沙丘和部分岗丘台地遗址之中,……这个时期的遗址,年代距今约五六千年。”
“当时磨光石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以适应生产日益发展的需要。主要种类有矩形和双肩形的石斧、石石奔,还有凿、锄和铲。”作为生活用具的陶器无论种类和数量,都已大大增多。
在台山境内发现的沙丘遗址和文物,绝大多数分布在滨海的地方。《简明广东史》认为,“从各地发现的遗迹和遗物看,当时珠江三角洲的部落居民,以渔猎、捕捞经济为主,岗丘台地遗址或已兼营农业,并且已出现了定居聚落,但沿海一带……的沙丘遗址,则多属半定居或流动性栖息的遗迹”。
由此可见,远在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台山地区已经有人类活动。他们栖息于山岗、海边、河岸,以石石奔、石凿、石网坠等为生产工具,以夹砂粗陶器为生活用具和装饰物,在这个滨海地区繁衍生息。他们是台山人的老祖宗。考古的新发现,将台山的开辟史推前到五六千年前。
台山县旧名“新宁县”,建置于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月。建县前全境均属新会县。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接着进军岭南,到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南尽北户”;5年后,始置桂林、象、南海3个郡。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今广东省境大部分属南海郡;今台山境亦属南海郡。
汉代,岭南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9个郡。西汉后期,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合浦以南为交州。广州统辖南海、苍梧、郁林等郡,今台山境属南海郡四会县。
宋、晋、齐、梁、陈朝,今台山境属新会郡盆允县。隋朝为南海郡新会县。
唐代,唐太宗即位后,将全国分为10道,岭南道是其中之一,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岭南道划分为岭东道与岭西道,东道治广州。元代分设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今台山境属岭东道新会县、广东道新会县。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广东成为13行省之一;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今台山境属广州府新会县。
弘治十二年(1499年),奏准划出新会县德行都、文章都、平康都、矬峒都、海宴都、潮居都、泷水都7都立新宁县,并以德行都之上坑为县署建置。《简明广东史》记,“终明之世,广东设10府1直隶州,统辖7州75县”,新宁县是75县之一,属广州府。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四级,省下为道,道下为府(全省设10府),府下为县(包括州)。全省共7州、80县。新宁县为80县之一,属广州府。
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于地主阶级挑起土人与客家人的械斗持续12年。同治六年(1867年)实行土客分治,将客家人聚居的赤溪、田头等地划出,成立赤溪厅,直属广州府;民国元年,改为赤溪县。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为湖南、广西等省皆有县名“新宁”,为避免混淆,新宁县改名台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山、赤溪两县同属粤中专区。1953年4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文,赤溪撤县为区,并入台山县。1952年5月至1956年2 月,台山县隶属粤西专员公署;1956年3月至1959年1月隶属佛山专员公署;1959年2月至1961年4月,隶属江门专员公署,后因江门专员公署撤销,1961年4月至1963年6月属肇庆专员公署;1963年6月15日广东省委决定台山县从肇庆地区划归佛山地区; 1963年7月至1983年5月属佛山专员公署。1983年5月5日改市管县体制,成立江门市,台山为江门市管辖的7县(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阳江、阳春)之一,不久,阳江、阳春划出自成阳江市,又成为江门市管辖的5县之一。
1992年4月17日,国家民政部民行批[1992]41号发文《关于广东省成立台山市的批复》文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台山县,设立台山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台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台山市的行政区域。”台山是广东省仅次于顺德县的第二个撤县设市。同年5月28日台山市正式挂牌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文,台山市由江门市代管。
经历了夏、殷、商代一千五百多年以至秦代(起于公元前246年)以前,岭南境内居住的是南越族人,历史上有关岭南的记载还很少。《史记·南越列传》记: “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秦王朝实施强制性迁徙到岭南,是历史上首次民族大迁移。
公元前3世纪末,北方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岭南人心浮动,龙川县令赵佗乘时崛起。他接替去世的任嚣为南海郡尉,派兵封锁粤北关隘,武力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206——前137年)。汉初,赵佗接受汉使说服,接受汉高祖赐给他南越王封号,归顺汉朝。自此以后的三国、晋代,岭南都直属中国,汉人移入岭南者逐渐增加。
在今台山境内,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人物是冯融。据《隋书·樵国夫人传》记载:“冯融本北燕苗裔,初冯宏之投高丽也,遣融大父业,以三百人浮海归宋,因留于新会。”时新会包括今台山境,而且自冯业至冯融经历三代,浮海归宋居留于新会的三百人中,当有部分分散到今台山地区繁衍生息。
《新宁县志》记载冯融,是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的。“融,业孙也。世为罗州剌史,能以礼义威信镇其俗,吸引文士,蛮中化之。蕉荔之圩,弦诵日闻。每行部,蛮猷焚香具乐,望双旌而拜迎者相望,辄戒其下曰:冯都老来矣,毋为不善,以婴罪戮!”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他为儿子冯宝娶了一个瑶族女子为妻。《新会县志》记:“初,融为莅政也。虽世为宋牧,而之黑吉者尚未慑服,乃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娶大姓冼氏。氏贤,能约束诸,远近怀畏。”这位冼氏瑶女,就是岭南女中豪杰冼夫人。
冼氏(约522—602年)“幼贤明,多谋略”,善于团结部众,曾多次调解部落的怨隙,又制止其胞兄掠夺旁部,因此得到远近部落的拥护。她同冯宝联婚后,接受冯家礼教的薰陶,在部落中推行封建法治,使境内“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冼夫人经历梁、陈、隋三朝,驰聘岭南六十多年,平叛乱,惩贪官,说归顺。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冼夫人力排阻力不搞分裂,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睦,保障地方安宁作出了贡献。
冼夫人的家翁冯融逝世后葬于新会。据《新会县志》记:“隋罗州刺史冯融墓在新会西南那船迳之古冢岭。”查道光十九年编印的《新宁县志》地图中,那船,在北峰山西南,也正是新会之西南。光绪十九年编印的《新宁县志》地图中改作“那船坑”。我于1961年到冲蒌采访,在朝中村东几里处,有地名那船坑、狗冢岭。因此可以推测《新会县志》所记的那船迳、古冢岭就是这个地方,冯融死后葬于此。
1957年4月修筑都斛南村水库时,在一座隋代墓葬里出土1件完整的六耳青釉陶缸,经鉴定为晋末到隋初的文物。
史记所载及隋朝出土文物,反映出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今台山地区已经得到初步开辟,已不是很荒凉的地方了。
台山市总面积3213.2平方公里,包括上川、下川、漭洲、大襟等大小岛屿95个,岛岸线长355.93公里;海岸线长293.3公里。
台山自建县以后,疆土长期没有变动。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划出新昌、荻海两埠及其郊区,与开平县长沙埠合并成三埠镇,直属当时设在三埠的粤中专员公署领导;至1952年6月,三埠镇划归开平县作为县城。1955年,北陡西南端的允泊乡划给阳江县。
唐朝统一岭南后,推行一些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政令,有利于促进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生产的发展。宋人撰的《龙城录》已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淡水养殖业有所记载。如水稻生产的“深耕浅种,时耘时籽。却牛羊之践履,去螟之残害。勤以朝夕,滋之粪土,而有秋望,富有年矣”。《北户录》首次记下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鱼即鱼令,鲤之属。育于池塘间,一年内可供口腹也”。手工业的陶瓷、纺织、编织、文具等行业也有所发展。
时属新会县之今台山地区,除水稻及淡水养殖如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沿海的居民,利用海水煮盐。《新唐书·地理志》记:“广州新会有盐,近海百姓煮盐为业,远近自给。”新会的沿海地区,大多在今台山境内,“新会有盐”,基本是产自今台山境内的沿海地区。宋太宗时乐史写的《太平寰宇记》记载:“新会县上川洲、下川洲,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其洲带山,湾浦极广,有盐田,土人煮盐为业。”宋神宗元丰年间,王存等编写的《元丰九域志》记:“新会县有海宴、博劳、怀宁、都斛、矬峒、金斗六盐场。”这6个盐场,除了金斗一个所属不明之外,5个都在今台山境内。《简明广东史》记:“北宋东西海有12个盐场:海丰2,归善1,东莞3,新会6”。由此可见,新会的盐场占了当时的一半。也就是说,今台山地区的盐场占了当时东西海总数的一半,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唐宋年间今台山境内盛产盐,主要是利用海洋资源,其生产成本低廉,操作也较简单。明代《新宁县志》记:“海宴盐取沙淋卤而煎之;矬峒盐用稿浸水干烧灰淋水而煎之。”雷泽普编著之《新宁乡土地理》记:“宁邑盐产有二:一秆盐,一沙盐。秆盐者,用晚造(稻)之秆,置海岸,以咸潮渍之,曝干又渍。数次之后,烧为灰,复用咸潮滤之,煮其水,遂成盐。沙盐者,筑场海滨,用石灰、加沙实之,则其地坚如平石,而无缝。又筑塍以留水,如水田形,名曰盐田。潮上则满溢,潮退则停留,烈日曝之,乃成盐屑,日积加厚,久则层层冰裂矣,取起碾碎,名曰生盐。若再煮之,则成熟盐。然沙盐不及秆盐之佳。”在海宴沙边村前一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设沙边盐场时,曾发现盐田的遗址。
由于唐代新会今台山境内已盛产盐,于武德八年(625年),设置了冈州盐场进行管理。
1973年7月在兴建石花山游泳池时,发掘出两座唐墓,出土了一副“金银莲花钗”和一面“海马葡萄镜”,这些经鉴定是唐代中期的饰物。1974年10月,在那扶将军山发掘出两座唐墓,出土两个雕有镇墓兽和人物图案的陶魂坛。这些贵重的唐代饰物的出土,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那扶,发掘出唐代墓葬,可以引证今台山境内在唐代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这个地区的生产已经有了新的发展。
宋代,今台山地区已有大量汉人存在。明代编纂的《新宁县志》,记有宋开禧三年(1207年),原籍广海奇石的老僧应玑写的《灵湖山水之记》:“灵湖在新会南一百五十里,地名鸟峒。峒之西与北,皆青山万叠,山之麓逶逦蔓衍,散为平陆,十余里而至於海。东西亦然。奚谷涧畴亩错杂,人烟团簇。其地曰唐横、曰古龙、曰奇石、曰东畔、曰山头、曰官唐、曰后、曰官田、曰西溪、曰横度、曰西村、曰北陇、曰双门……。湖之周遭,视三里为倍。西山有石,石有仙迹。北有龙祠,乡民水旱必祷焉。……予之师永公,乾道之初,始辟路于龙祠之侧,树以松筠,筑庵居之。由是登览者逮今不绝。”文中所说的乾道之初,是公元1165年,已是宋朝因汴京失陷而南渡长江的第39年了。此时,广海地区已经人烟团簇,且文中之地名,皆为今台山境内的村落。
1958年1月13日,都斛五屋在兴修水利中挖出宋代铜钱1700多枚。1972年10月,在深井碧峰村后的猪头山,发掘出一座南宋石女墓,出土8件银器首饰、铁剑及崇宁、政和通宝的铜钱。据文物工作者分析,这是一位贵族妇人的墓葬。深井碧峰村,是新会县境西南部偏辟地方。这座南宋古墓的发现,也进一步佐证,在宋代,今台山境内已经得到较大的开发,随着外地人的迁入和本地人的繁衍,已经形成较为密集的居民点了。
1984年11月20日,附城东风陶器厂在蟹山进行基建挖土时发现一座宋代墓葬。这座古墓建筑精致,距地表1.8米深处,铺有一层60多厘米用蚬灰、河沙混合糖水填实的“三合土”,封着一个牢固的石墓。石墓上铺上6块长1.35米、宽36厘米、厚23厘米每块重达五六百斤的石块。石的石块,斧凿精致,结构由石头吻合,十分牢固。石墓出土1件龙泉窑青釉三足炉、1对造型十分精巧的双耳青釉瓷瓶,3件瓷器均完好无缺;还捡到嘉元宝、通宝铜钱各1 枚(嘉为北宋年号,1056—1063年)。墓内有一方砖,用石朱色写的墓记,因年久长期浸水,无法全部辨认,仅知墓主人是一位武官。文物部门鉴定为宋代的石墓。这座靠近台城的宋代墓葬出土,证明早在南宋以前,今台山地区已经人烟比较稠密了。史书上记载,宋代已有官居尚书之李乔木的家眷居留于今台山地区。清末邑人雷泽普著《新宁乡土历史》记,李乔木,汴梁人,宋建炎进士,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绍兴年间因疏忤权奸,谪贬岭南,后在南恩州逝世。其子李玖,奉母侨居新会斗洞。清代道光十九年编的《新宁县志》也记在台城平政街,建有尚书坊,“为宋尚书李乔木建”。由此可见,早在宋绍兴(1131— 1162年)年间,经过开发的今台山地区,已经吸引不少南迁的中原人。
在台山人的历史传说中,不少宗族都称他们的先祖是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其实,宋人经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只是历代较大规模迁徙中的一次。
《简明广东史》分析指出:宋代人口的大量南迁,始因战患。北方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辽、金、元政权。辽军多次南下攻宋。金灭辽后,在1126年灭亡北宋后继续向南宋进攻。长期的战争给中原以至江南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人民大量逃亡。因此,广南两路(指今广东省境)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今台山境内余姓奉为始祖的余靖,在他的《望京楼记》《浈水馆记》已将大庚岭记为入粤的主要通道了。《简明广东史》记,“南宋初,逃避金兵,随宋室出走赣南的军民很多逾岭暂居保昌(今南雄),进而南下。”“南宋末,元兵扰攘,逗留于保昌的难民若干个“姓”“族”(即家族)联合向州县申请路引,集体乘竹筏南渡,到广州各县‘辟地以种食’,更有来不及准备路引就仓皇登程的”。
珠玑巷原来在北宋京城开封附近的祥符县。宋朝廷被迫南迁时,这里的人跟随南迁,有部分人越过粤北梅岭,立足于南雄州。迁到南雄的人不忘故乡,还将新居地称珠玑巷。据《新宁县志》记,宋理宗时的大理寺正卿雷复,原来就是祥符县人。他退职之后南下,先隐居在南雄沙水村珠玑巷。到咸淳九年(1273年),又迁到新会的古博里(今属开平)。后来,他的儿孙繁衍到文章都斗洞(今大江大巷),成为台山大江雷姓人的祖宗。在雷复南迁之前的开禧元年(1205年),南雄珠玑巷已有一帮居民迁移到新会县了。这帮人是因避“胡妃之祸”而南迁的。
宋度宗咸淳八年,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京城临安,为商人黄贮万所得,携归南雄珠玑巷。后商人知她是贵妃,不敢收留,复令逃出,为强暴欺凌而死。胡妃出走不久,皇帝思念她,密令兵部尚书张英贵查访。南雄人讹传因胡妃已死,朝廷将加罪于珠玑巷。故珠玑巷居民纷纷南逃,散居于南方海滨各地。
当时,珠玑巷居民罗贵约同黄复愈、李子才、陈世道、伍元露等97人携眷南逃。呈文写道:“牛田坊十四图珠玑村贡生罗贵,居民麦秀、李福荣、黄复愈等,因为赴难,俯乞文引救恤生灵事。贵等历祖辟住珠玑村,各分户籍,有丁应役,有田赋税,别无亏缺,外无违法向恶背良。为天灾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今奉旨颁行,将里筑寨,严限批行,民不敢有违。祖等思忖近处无地堪迁,闻南方烟瘴,地广人稀,欲投往安生,乞给文引,俾利迁行。”这呈文于开禧元年正月初五日经知县胡统化批准;又经府尹钟文达批示:“罗贵等九十七家,原系珠玑里民,词称迁移之故,乃虑兵丁之扰,非干违禁之例,准案给引,此照通行。”文引于开禧元年正月十五批给,四月十六日同文引97户,各携家眷南行。26日到顺德大良、朗江等地,求得土人马天成、龚应达等作保,到番禺县立案入户籍。后来,他们又有一部分人南迁到新会,散处今台山境内。《刘氏家谱》记,“有兆熊、沙亭二叔祖 ,一入赘中乐都,一入冈都新宁地方。”
珠玑巷人南迁,是迁入珠江三角洲乃至今台山地区的一帮人,是人数较多的一次迁移。如今台山境内黄姓居民,初居黄州江夏,后由福建莆田迁南雄,再由南雄迁移至珠江三角洲。南迁时,黄峭山口占七言诗一首,与儿孙分别。诗云:
策马登程出异疆,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永炽昌。
据《黄氏源流》一书记,今台山境内洞口、甘边、三社、白沙、潮境、南坑、广海、三合、海宴等地的黄氏,皆自南雄珠矶巷迁徙而来。1997年11月,各地黄姓宗裔还捐资重建成南雄珠矶巷的黄氏大宗祠。
今台山地区的余姓人,奉余靖为始祖。《简明广东史》载:余靖(1000—1064年)号武溪,曲江县人,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外暨浮屠、老子之书,无所不通,有安邦经世之志。他于宋仁宗初年中进士,从县、州、路的地方官入仕朝廷,官至工部尚书,是个正直而有作为的名臣。其著述由后人编成《武溪集》20卷。余姓人追本溯源,同经南雄的迁移也不无关系。如今南雄附近的韶关市内,有余氏的风采楼,供奉余靖。
据《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一书引《台山县乡土志》记载,由南雄珠玑巷迁徙至台山境内的,就有海宴春场、都斛东坑、赤溪冲金、汶村的陈氏,水步长塘的廖氏,海宴村的郑氏,海宴的甄氏,海宴南头的冯氏,独冈的袁氏,海宴街的赵氏,泮溪的邝氏,上川岛的甘氏,上下洞 的李氏,萧村的萧氏,海宴的谭氏,寨门的容氏,大担的徐氏,那马冈的伍氏,白石的樊氏,旧仓巷的谭氏等等。在97户33姓的申乞文引人中,及前后经南雄迁移至今台山境内的,当不止这些姓氏。
珠矶巷人南迁,同时带来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台山广海地区每年端午节“打龙船”的风俗,同南雄珠矶巷的“扒旱船”一样,从龙船的开光,演唱的龙船歌、送船、烧船等活动内容一脉相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南宋人经南雄珠矶巷南迁珠江三角洲的史实。
大量人口南迁,有力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垦辟,使许多荒辟的地方开垦成为耕地。黄慈博的《珠玑巷民族南迁记》记载,从保昌迁新会底村的罗贵一家十四口,“新收山塘田地共二十一亩二分二厘一毫,秋粮正耗纳米六斗四升三合二勺四抄……草屋三间,草牛二头。”据《永乐大典·广州府》引《广州新图经》记,北宋时划为下县的新会,到南宋已是“海有膏田沃壤,仓廪舟楫多取给”了。
如今,台山市下辖28镇:台城镇、附城镇、公益镇、大江镇、水步镇、三八镇、白沙镇、四九镇、冲蒌镇、斗山镇、都斛镇、田头镇、赤溪镇、三合镇、端芬镇、广海镇、南湾镇、沙栏镇、海宴镇、海侨镇、汶村镇、横山镇、深井镇、那扶镇、北陡镇、隆文镇、上川镇、下川镇。全市共4628条自然村。
据明代嘉靖二十四年编纂的《新宁县志》记,建县之初,管辖二乡、七都,都下设里,全县共分60里,有203条村庄。乡二:一曰常德,二曰寿宁。都七:一曰得行,居县治之四畔;二曰文章,居县之东北;三曰平康,居县之西北;四曰矬峒;五曰海晏,居县之西南,属常德乡;六曰潮居,居县之东南;七曰泷水,居县之西南,属寿宁乡。得行都分14里,领甲(行政区域中的主要村庄)有冈头苦草、平安、独冈、洒冲、良田、冲云、潮境、上,共86条村。文章都分10 里,领甲有石崇、罗塘、纸山、良含,共有33条村。平康都1里,领甲有儒林,共有9条村。矬峒都分14里,领甲有盐廓、那塘、塘底、上泽、那银、端芬、冲旁、古隆、都斛、新古、南石、塘尾,共有30条村。海晏都分18里,领甲有场廓、沙头、那马、夏春、那雍、文村、沙铺、博荣、大担、怀宁,共有30条村。潮居都分2里,领甲淡水,有浮石、横江、曹冲等11条村。泷水都1里,领甲冲滂,有双门、沙栏等4条村。有13个圩市,分别是在县城西门外的归化坊圩;得行都平安里的腹岭圩、良田甲的马头冈圩、冲云甲的张村圩、潮境甲的潮境圩、良田甲的冈尾圩、冈头苦草甲的崩塘圩;矬峒都上泽栅的上泽圩、塘尾栅的塘尾圩;平康都儒林甲的宝国寺圩;海晏都那雍栅的太和圩、文村栅的沙栏圩;文章都石崇甲的渡头圩。这些,是建县后最早记载的行政区域。
清代道光十九年的《新宁县志》记,全县共分二乡、六都,67里,490条村。原来泷水都的村庄已归属矬峒、海晏都。因而有上三都、下三都之称,上三都为德行、文章、平康都,下三都为矬峒、海宴、潮居都。德行都16里,有岑边堡、缠禾田、矮岗、香头村、温边、乾沙堡、仓下、东坑、北坑、白水堡、水南堡、筋竹坑、歧背、蓝迳、玉怀堡、冯村、表冈、大桥、瓦窑冈、稔坪、竹洛、竹湖、福场、黄龙冈、新围、泥涌、美堡、涌寨、冲蒌、白冈、西坑、大塘、沙田、鸟石冈、余庆、塘下、南村、官兜、修齐、洛堡、双门堡、洞口堡、黄沙坑、那西堡、独冈堡、涌堡、旺北堡、横、水南、上泽、水渴、张迳、船头石、凤池堡、新安村、大步头堡、芦涌堡、复隆堡、六合、冲云堡、冲泮堡、黄村、大塘堡、锁衡村、淡村堡、邹村堡、朱洞堡、横山头、罗洞堡、岭背堡、潮境堡、船步堡、岚口、马洞堡、南、龙津、涌村堡、饭萝冈、南坪、永年村、琴村、园田、白石、大安、沙步、大亨村、缠坑、松仔、水仔口、塘田、张边、山塘、南坑、永安、花树坪、锦被、士基村、网地、东边龙、许村、喜村、升平、宅安、上坪、下坪、黄屋村、高岭、老鸦步、蛋家塘、塔脚、桂水、泡步、流、汤湖、鸟石、东瓜冲、官步、西江涌、牛栏、留真洞、罗冈、平冈、旺村、羊栏、万宁、上迳头、潮洞、横沙、深水桥、塘口、中心、水寨、田心、江头、青山、茶园、西村、龚边、护坑、扫管、上、山格、羊耳坑、大、龙湾、刘边、虎山、中坑、井边、佛坳、京口岭、黄沙坑、村嘴、桥头、五桂堂、罗冲、塘冲、潮阳、李边、官坑、横湖、蟾蜍口、那旺、木龙湾、冈美、黎洞、上陈、石莲塘、南坪、横江塘、挨象、交椅堂、大、横水、相望石、坡头、三杈松、双迳、上冈等179条村。;文章都13里,有上涌、麦巷、新村堡、大巷、冈背、湾边、沙涌、东头、铁涌、金溪寺、田淳、良边、张边、山前、陈边堡、凤边、曹冈堡、塘面堡、李坳堡、花树坪、罗塘堡、沙涌 堡、长塘、井水坳堡、横水堡、水步头堡、古巷、沙平头、良含堡、基头、桑园、东边、塘村、荔枝塘堡、密冲堡、独树堡、横塘堡、蚝涌堡、下村、禾笔坑、坑口、岭背、口村、梁村、许村、浔阳、肯堂、井边、铁炉坑、水楼、海潮、石岭嘴、陈边、大冈村、群头、彭沙坑等56条村。平康都1里,有迳头堡、小坊堡、南山、大岭、涨冲、祖头等6条村。海晏都18里,有那雍、横冈、红花、桂山、逢村、筮吉步、仑定、海宴街、高脚、沙头、新村、那陵、白石、双石、石榴坑、区村、那马堡、大小菱荷、五村、蛋行、石角、通亨、夏春场、村、望头、文村、小村、楼冈、海亭、沙栏、沙涌、祈头、小担、大担、陡门堡、那骨、那琴、北微堡、沙堤、东北、土冈、允泊、北、大冈、盘石、那扶堡、大湖堡、榄田堡、石边、后余田村、丰乐、凌冲、梧洞、永宁、安和、里仁、吉冈、凤村、上头村、九江、奇猷、康华、横山、富坑、李坑、龙图、牛栏、长边、大亨、大步头、黄泥井、早禾石、蟠江、田寮、那堤、那文、石井、那域、山围、福安、南井、大门家、打铃、那尾角、娘澳、禄马、永安、圣堂、朝堂、平堤、江湖龙、北城、永隆、葛塘等94条村。矬峒都16里,有矬峒堡、那堂、那泰堡、那潮、那亮、那湾、城冈堡、桃浦、那梅、鸡冠、清湖、山潮、九迳村、永安、社坑、藤洞、那银、山后、西头、东陵、赤坎、山底、冲旁、那章、长塾上、旗榜、西湖、上流、垒亨、东山、彭家村、山背、旺天墩、大章、西村、上阁堡、双门、古隆、奇石、乐家墩、长墩、平墩、石龙平安、果园婆寮、芦溪、长安、松山、田稠、苦草、都斛、义城、莘村、古逻堡、石盘、南村、东坑、丰江、白石、塘美、冲金、东山、田头、大安、窑中、大草坪、朱垄、龟头坑尾、黄田、塘头、塘底、磅礴、赤溪、曹冲、深湾、江宁、安南、沙冈头、盘石、那船、曾边、海头、墩头、三墩、冲凌、磨刀水、锦冈、锦屏、圆山、那马洋、高原、对面洋、大洋美、端芬、望洞、南塘、石栏、曹坳、西廓、香步、石山、泷门、铜锣地、下湾、平洲、象颈、黎村、牛角水、墩寨等108条村。潮居都3里,有浮石堡、西栅堡、横冈堡、杨梅、长沙、大冈村、马牢、南墩、西墩等9条村。上川岛有大浪湾、朱家庄、北坑、西坑、和宁、丰川堂、三洲、茶湾、鲶鱼、圆山仔、坭湾、石笋、琴冲、高冠、稔仔坪等15条村。下川岛有垄尾、北边头、横山、茅湾村、淡水泥、上步、坑尾、塔边、中步、山背、北洋、牛塘、南洋、平石、下步、下阜、水洋、湾南边、湾迳口、扶湾、南澳上下村、蔡家寮村、东湾等23条村。光绪十九年编纂的《新宁县志》记载,全县的村庄已发展到643条,其中以德行都、矬峒都、海晏都居多;德行都有263条村,矬峒都有174条村,海晏都有96条村,平康都有8条村,潮居都有7条村;上下川岛的村庄也已分别有15条村和24条村了。
民国初年,改都为区。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县有22个区、338个乡。22区:第一区县城,第二区公益,第三区新昌,第四区荻海,第五区广海,第六区冲蒌,第七区海宴,第八区潮境,第九区旧白沙,第十区新白沙,第十一区墩寨,第十二区都斛,第十三区三合,第十四区寨门,第十五区那扶,第十六区新安,第十七区上泽,第十八区上川,第十九区下川,第二十区河,第二十一区斗山,第二十二区端芬。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赤溪县辖两区、25个乡;第一区县城,第二区田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赤溪县又设县城镇和8个乡。
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1945年调整后的行政区域,全县分成10区:一区辖县城、白水乡、永康乡、平岭乡、东坑乡、温泉乡、西南乡、石花乡、长山乡、五十乡、歧岭乡、永兴乡、长安乡;二区辖横塘乡、塘坳乡、沙甫乡、斗洞乡、公益乡、共和乡、联兴乡、陇海乡、明塘乡;三区辖浮石乡、六村乡、上阁乡、莘村安乡、下莘村乡、三村乡、稠山乡、大南都乡、西南江乡、蒌南乡、蒌北乡;四区辖新昌镇、荻海镇、敦思乡、中山乡、秩古乡、光大乡、三八乡、密迳冲乡、淡云乡、两洞乡、六冈乡;五区辖上川乡、下川乡;六区辖潮境乡、潮朗乡、旧白沙乡、新白沙乡、西朗乡;七区辖三合乡、上泽乡、庙成乡、新安乡;八区辖广海乡、合安乡、端芬乡、吉昌乡、墩寨乡、东仁乡;九区辖晏中乡、晏西乡、汶凤乡、联和乡、东股乡;十区辖深井乡、那扶乡、小江乡、三冈乡、北陡乡。1951年,台山、赤溪两县统一在台山县土地改革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1953年4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赤溪县并归台山县。台山县划分成254个小乡、 9个乡级镇和1个区级镇。1954年,全县划分为21个区、镇:台城镇、一区四九,二区大江,三区斗山,四区三八,五区上川,六区白沙,七区三合,八区广海,九区海宴,十区深井,十一区水南,十二区都斛,十三区水步,十四区汶村,十五区沙头冲,十六区冲蒌,十七区附城,十八区端芬,十九区赤溪,二十区南湾。
1958年,全国大办人民公社,台山在原来区镇的基础上合并,先是成立14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大江、水步)、三八人民公社、附城人民公社、四九人民公社、三合人民公社、白沙人民公社、上游人民公社(冲蒌、斗山、都斛)、赤溪人民公社、端芬人民公社、广海人民公社、海宴人民公社(海宴、沙栏、汶村)、上川人民公社(上川、下川)、深井人民公社、台城镇人民公社。
1959年4月22日,都斛、汶村、北陡、广海镇(南湾)分出,自成一个人民公社。1959年6月19日,调整人民公社规模,从14个增加到18个,分别是:上川、四九、广海、北陡、赤溪、附城、端芬、三合、都斛、三八、海宴、台城、斗山(包括冲蒌)、白沙、汶村、大江(包括水步)、深井、广海镇。
佛山地委于1969年3月27日批准分上川、下川两公社。1969年12月16日,从广海划出隐洞,沙栏划出石朗、龙胜、龙美,深井划出大东坑、新陂、丹竹新设大隆洞人民公社。1985年5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沙栏、海宴、汶村三个公社分别更名为海宴东、海宴中、海宴西人民公社,直到1993年 1月14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原名。
1986年12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21个乡级镇建制:大江、水步、附城、四九、白沙、三八、冲蒌、三合、斗山、都斛、赤溪、端芬、海宴东、海宴中、海宴西、深井、那扶、北陡、上川、下川、隆文,保留台城镇、广海镇、公益镇3个镇建制,全县共24个乡镇。1988年9月,广海镇分出南湾镇,汶村镇分出横山镇。1991年4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田头镇(由赤溪镇分出,5月22日正式成立)。1995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宴华侨农场改为镇建制,定名海侨镇;1996年3月28日海侨镇成立。至此,全市行政区域分为28个镇。
台山的人口,历代缺乏准确的统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人口普查,人口数字才比较准确。
据明代嘉靖二十四年《新宁县志》记载,建县第4年的弘治十五年出现第一个全县户口、人口数字,但些数字都是向上缴纳税赋所编造出来的。原来的记录是:“弘治十五年造军民人户七千七百一十二,口二万三千二百八十一;正德七年造户七千七百四十一,口二万五千四百九十七;嘉靖元年造户七千七百六十二,口二万八百零七;嘉靖十一年造户七千八百一十九,口二万六千二百六十八;嘉靖二十一年造户七千八百二十一,口二万六千八百四十。”
据清代道光十九年《新宁县志》,从明代正德年间至清初顺治年间,全县户在七千七百之间,人口在一万六千至一万八千之间;顺治十四年(1657年),全县有 2995户,13653人。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全县人口突增到196972人,其中男128863人、女68109人,《新宁县志》说这些数字乃“分编查保甲”所得,这是清代出现的最高人口统计数字。
民国十年(1921年),据《劝学所月刊》估计全县80万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县包括赤溪人口984491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1938年),全县885300人。民国三十年(1941年),全县人口曾出现过100万的数字,达到1029352人。抗日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1946年),全县794135人,其中男431969人、女362166人(包括赤溪)。据民国三十七年编印的《台山县统计手册》,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县765342人,其中男426357人、女338985人,另外还有旅外乡亲、华侨93413人,其中男83895人、女 9518人。
据台山县统计局资料,台山解放的1949年,全县169842户,574005人,其中男264040人、女309965人。1949年的人口统计,与 1948年比较,减少191337人。解放前夕会有一部份人迁走,但不会有这么庞大的数目。估计是1948年的统计有错或将人口总数报大。
1953年,台山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含赤溪)655567人,其中男307782人、女347785人。在外人口338459人,其中华侨 158302人(男116612人、女41690人),在香港的77771人,在澳门的2557人,在国内县外的99829人。1964年6月全县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181464户,739980人,其中男368414人、女371566人。1982年10月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212166 户,942485人,其中男483732人、女458753人。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244344户,983471人,其中男507726 人、女475745人。1993年全县人口达到100万,年终统计1001417人,其中男516530人、女484887人。建县500年的1999年年终统计,全市人口1006990人,其中男515910人、女491080人。
经过五百年间的繁衍,台山人口由建县之初2万余人增长到100万余人,成为广东省过100万人口的大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台山人口增长不大,主要是认真贯彻执行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另方面,全县每年约有七、八千人通过合法途径移居国外和港澳。
[此帖子已被 長叔公 在 2010-5-18 23:21:59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