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宅记
冒险游澳回来,自我隔离了14天。“禁闭”结束后,很想去离我家八分钟车程的超市转一转。把这一打算以微信告诉儿女,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属于高危险群,需要什么他们送来。年轻人的话就是圣旨。乖乖呆在家里。
找不到消遣的老伴,忽然摸了摸头发,苦笑道,两个多月没剪,快变成野人了。我端详他,白发快盖过耳轮。他说,你给剪剪发脚,感觉就舒服许多。我从來没给人剪过头发,很是迟疑。老伴说,反正宅在家里不见人,难看怕什么?他这样说,我的胆子大起来,将20多年前老伴给儿子和岳父理发的工具翻出来,抹去灰尘。老伴在后院阳台上的椅子端坐,围上塑料围巾。我开始动手,却想不起理发师怎样拿工具,似乎是右手执剪子,左手拿梳子,用中指和食指夹着头发再下剪,照样画葫芦。第一剪太深,剪出的头发齐崭崭的,心里发毛。老伴说,不要紧,从头顶开始,由前向后剪就可以了,识途老马作了引导。我照办,总算完成,拿鏡子给他照,他扶着下巴细看,说:“还可以。”谢天谢地!我说以后你不必上理发店了。他说,你想学没问题,半个月剪一次怎么样?可惜太老,这速成发型学校上不了。接下来,我投桃报李,让给我将头发修短些,他当然胜任,嚓嚓一阵,说好了。镜子里的老太婆,发型不錯,人蛮精神的。不必掏钱理发,算得增加收入,何乐不为?
头发不能不间断地折腾,刚从澳洲回来那些日子因倒时差,颠三倒四地睡,日子容易打发。如今作息正常,不能出门,怎么办?
吃才是日课。先前怕麻烦孩子们太多,一次过地让他们买下四棵大白菜,四个大椰菜和一些菜心,还有西红柿、韮菜,以囤积居奇。好曲唱三天也腻味,隔天換吃一种菜还可以接受,但吃完菜心、西红柿,就得每天对付大白菜和椰菜。不变花样不行,我开始发芽菜和豆芽,还准备制豆腐。最新鲜的芽菜明天可以上桌了。韮菜则拿来包餃子。制作家乡驰名的糍糕以及烘焙蛋糕、面包,是我的看家本领,可惜无人上门,做了也白搭,只好退而求其次,做我两老欢喜的。
老伴号称半个美食家,他曾语带影射,说,岳母大人生前做的“咸砵仔糕”,他一连吃一打不打饱嗝。我心领神会,忙着从YouTube查找制作方法,昨天午后试蒸了一笼,老伴验收时连连点头,我放心了。今天清晨,他提前起床,煮了一锅果皮白粥,声明是用来伴“咸砵仔糕”的。老伴没煑早餐多年了,今天却让我享了饭来张口的特权,托的是家乡糕点的福。
不出家门,还可以做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情,我清理旧物,旧衣,修改自己的衣服,看书。老伴则玩手机,看电视。自从換了网络公司,电视常常中断,老伴给气得不断发牢骚。忽然想起,以前可以看付费的中央4台,后来改用“麒麟电视”和别的网络电视才取消了。连忙给儿子发微信,儿子很快回复:中央电视CCTV-4还包括风凰卫视,中兴卫视,每月收费$15元,香港电视包括6个台(也有CCTV-4),每月收费$35元。非常时期不能奢侈,就让儿子订中央电视台。很快,儿子来微信说己办妥,再过三个小时就可以看了。
三个小时终于过去,迫不及待地打开,却没法接收。忙问儿子为什么。他说:“媽,您要用解碼器呀!”解码器从前有,后来不用。跑到土库翻找,幸亏没有丢。但安装时困难重重。儿子不能上门,只能隔空指挥。老伴觉得微信通讯太慢,改为视频,与儿子对话。忙乱中按错了键,手机中的“微信”消失了,他大惊失色,埋怨我。我只好用自己的手机与儿子联系,儿子一步一步地指点,总算找回微信,看他手忙脚乱的样子,我说,老人家下一次丢老婆好了,微信千万别丢。
在儿子的耐心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解碼器装好,但遥控器无法用,是不是电池的问题?急忙换上新的,调到1795频道,总算看到影像,松了一大口气。
下午,小姑来微信,说她那绝少下厨的女儿,从我女儿那里取得做越南粉的秘方,从备料到完成花了大半天。发来的美食照片十分吸引人,我不禁给侄女一个大拇指的赞。
晚上,远在加州的大嫂在电话说,看見我放上微信的“咸砵仔糕”照片,想起家姑以前蒸的,回味无穷,现在很想学着做。我将操作方法详细说一遍,并保证成功。想不到,疫情中家族的群聊一下子热闹起来。平时很少来往的亲朋,也在微信、电话中互相问候,鼓励。
看窗外,樱花、水仙花、桃花毫不迟疑地盛开。春天来了。春,一定给我们带来健康,温暖,幸福。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