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不妨说说牛。fficeffice" />
数千年来,人牛的情缘,深深映入人们的心灵。人对牛,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敬仰、崇尚、赞美之情。在远古,牛是伟大力量的象征,是不可动摇的信念,牛是神,是图腾。“图腾”就是一个部落崇拜的标志。
中华民族祖先之一的炎帝神农氏,其部落图腾标志崇拜物就是牛。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载中国农业的创造者神农氏炎帝为人身牛头,《帝王世纪》载“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神农炎帝创农业,尝百草,行医造福人类,象牛一样,创业发展,扩大生存环境,深受族人敬仰。
如果说神话是一种理想,那么民俗则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旧时农村,每年春节,都有送“春牛图”的习惯;汉戏剧演阴曹地府戏,有牛头马面的形象;贵州少数民族山寨拜访或旅游,村民一定要向客人敬献牛角酒;黔东南侗族地区的斗牛盛况,一点也不亚于西班牙斗牛,那场面蔚为壮观,激励人心,着实体现了一个民族拼搏进取、图强向上的精神和民族的凝聚力,这才真正是“民族魂”的具体体现。
历代文人以牛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著名诗人都有脍炙人口的咏牛诗,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田园山野幽趣,牧童骑跨牛背,横吹竹笛,扩大了诗人的表现天地和浪漫的诗兴。我比较喜欢宋雷震《村晚》这种有浪漫意境的诗,诗云: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我喜欢清代画家杨晋有深刻政治哲理的诗,在自己的画作《柳塘春牧图》上题诗:“牧童牛背绿杨烟,断续歌声独往返。不与人间荣辱事,满蓑风雨亦尧天。”清楚地表白了画家不愿参与人间荣辱之事的争抢,即便再大风雨也如过上了尧天舜日的好日子。
现代写牛的诗文就更多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户晓。郭沫若的《水牛歌》中写道:“花有国花,人有国手,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王茂亮的《牛颂》把牛的品格、功劳写得淋漓尽致:“大千世界,亿万生灵,鞠躬尽瘁,当属牛公。……牛之性格,憨厚宽容;任劳任怨,蔑利轻名;但为众生,不辞羸病;默默奉献,忍辱负重。德高如岳,品节如松。穷尽赞词,难状其功。今为牛颂,谨致推崇”。
在中国的词汇中,牛词典故很多,如:吴牛喘月、对牛弹琴、庖丁解牛、汗牛充栋、牛骥同皂、牛刀小试、牛鼎烹鸡、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衣对泣、凤马牛不相及等等,牛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中。真可谓有博大精深的“牛文化”。
2008年的鼠年,带给了中国和世界太多太多不平凡的尤其是悲伤的记忆。但愿牛年的牛气能一扫阴霾,给国家和民众带来鸿运。“牛年但愿是个好年头”。
[此帖子已被 乐叔 在 2009-1-13 7:04:05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