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72阅读
  • 5回复

七十年代看电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ms
 

发帖
292
金钱
51010
经验值
1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14
— 本帖被 十个辘 执行加亮操作(2012-11-01) —
This essay was written by my mainland China college friend in 1999 and has since been posted on many sites in the Internet. It  brings back to me the bitter and sweet memories of growing up in the
innocent and turbulent age of the 1970s in mainland China, when life was simpler but harder, when entertainment was full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extremely limited, and when we were
constantly hungry,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To those not raised during that period in mainland China, it paints an absurd but yet accurate picture on the everyday life under Mao's rule.


Enjoy!
----------------------------------------------------------------------------------------------------------------------
七十年代 我们看电影去


        那时侯,看电影去呀! 绝对是一句振奋人心事:一早消息就悄悄地传出:晚上在部队操场放内部片,有什么比看内部片更兴奋的事呀... ...
        现在的巨片,未拍之前先在电视、报纸上弄点花花草草,拍完后又隆重推几次,花的钱不少,可过了一年两年了,全国各族人民知道的还是不多,想一想当年,广播里没宣传,群众又没有电话,却象主席的话儿一样传遍四方!
        晚饭大家都敷衍了事,把午饭热一热,全家人稀里哗啦填饱肚子,扛上一张椅子,拿一把葵扇,匆匆上路。街上先是三三两两,渐渐汇入公路,朝着部队的方向,在夕阳里披着一身霞光走去。或有一辆吉普车驶过,那肯定是受正式邀请的县革委会主任和家人到部队去搞军民关系,顺便看看电影。
        走了不知好长时间,路旁有一座忠字牌坊,两位战士在站岗,头上闪闪的红星,领上两面革命的红旗,叫公路上的姑娘们羡慕不已啊。但尽管军民团结如一人,看电影的人们还是不能从牌坊下走进去,毕竟电影不是放给老百姓看的嘛!大家分散从两边迂回进去,逐渐埋伏在操场两旁,先不敢找位子坐下,等解放军一二一迈着整齐的步伐,象一块块绿色的积木填满了灰色的操场之后,才敢抢一个位置坐下,擦擦汗,伸一伸胳膊腿,调整一下情绪,等着这难得的享受吧。
        仲夏季节,傍晚,天上一片彩霞,军营里高唱着革命歌曲,队伍也在“一排来一个呀,要不要!”地拉歌,战士们和着全场的拍子。一波接着一波“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战士最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万遍读不够… …
        突然一阵寂静,灯一下全灭了,放映机射出一道雪亮的光柱,打在银幕上。放映员有点激动的声音通过高音喇叭向全场人民宣告:“同志们请注意!电影马上就要开场了!今晚放映的是战斗故事片… …”然后机器达达达地开始转动、银幕上第X本、1、2、3地乱跳起来、接着爆发出震撼人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八一军徽闪闪亮、猛推出字幕、一位长得暗地里夺去了全国适龄妇女同志的心的解放军指战员骑着战马从远处飞驰而来、越来越近、镜头特写:浓眉大眼、严肃认真、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音乐起、主题歌起、翻高山、越平原、我们是人民的侦察兵... ...
        观众的眉眼全面地舒展开了、脸上展开了由心而发的笑容,我们就是那无所不能的革命战士、我们就是那英俊潇洒的革命军人、哪怕吃不饱、哪怕穿不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有一顺口溜是这样说的: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不仅仅有新闻简报,后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出了八个革命样板戏就不一样了。八个戏来回看,再加上《地道战》《地雷战》《奇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南征北战》《青松岭》大家其实没有什么抱怨。三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的:“杨子荣有条件把这副担子挑。”、“八年了,别提它!”、鬼子队长挖了个粑粑雷、长着向日葵的北方农家院落来了一群吃东西乱扔的假武工队、假模假样的刁德一慢悠悠地唱着:“这~~~个~~~~女人啊~~啊~~啊~~啊~~啊”
        《火红的年代》挺红火,于洋同志上火车时拿着一个苹果心里满腔怒火,在高炉前拼命地干,在最困难的时候,政委同志站上高处(是什么东西忘了,反正不是坦克一类的)深情地朗诵着:“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于洋的脸松弛开了,眼睛一亮,困难就跑了。《春苗》阿姨一大早从河里洗了草药赤脚上来,一片朝霞映照着她那年轻美丽的脸,带着一点羞涩的笑容。领导和群众都感叹地说:“这就是我们的赤脚医生!”“马尾巴的功能”是《决裂》里的台词。那一段时间总是轰轰烈烈的电影,好人嗓门很大,坏人就缩头缩脑的,您一眼就能认出来《难忘的战斗》里有一个坏蛋,用个秤砣砸了咱解放军,观众一早就知道他不是好人,但一直到结束还没事似地滴滴答答地打算盘... ...
        那时最喜欢看孩子们的电影。感谢党和毛主席,给我们拍了很多的儿童片《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您看过吗?最喜欢里面的那些情景,我就喜欢里面的主角晚上紧锁着眉头出去转悠,那时候乡村的夜色是那么的美。等他们谈好了心,每当回想起主席的话,天马上就开始亮了,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弯弯绕啊、钱广啊的末日可就到了。
        但我最喜欢的电影是科教片和动画片美术片,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毛竹》《台风》还有《不平静的夜》让我从小就对猫头鹰有了好感,我下乡的时候经常晚上经过一大片树林,猫头鹰总是很凄凉地叫着,但我不怕,因为我知道:“猫头鹰又要值夜班了”
        《青蛙》是彩色的,在灿烂的晚霞下、稻田里青青的禾苗中,一只只青蛙鼓起腮帮很用心地呱呱乱叫。慢镜头中,青蛙卫士一个漂亮的起跳,舌头轻轻伸出,又为人民立了新功,吃害虫。科教片里的解说员永远是那么的温柔,你一辈子忘也忘不了。
        最难忘的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您一定还会唱吧。当大风雪呼啸袭来的时候,小姐妹紧紧地抱着集体的羊,一支蒙古长调让我泪流满面...去年秋天弟弟买回一盒《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处理带,两个40好几的大男人坐在地上静静地看着。当小姐妹回到了风和日丽鲜花盛开的日子里,孩子们清亮的声音唱起:“天上闪烁的星星多星星多哦不如我们公社的羊儿多”我落泪了,想起那时候我牵着弟弟的手去看英雄小姐妹,弟弟和我都戴着一顶帽舌软塌塌的仿制军帽,穿着妈妈做的军上衣,衣服和裤子都短得吊起来,还有补丁。好了,都40好几的人了,哭什么!又不是朝鲜人民,真是的,再说朝鲜人民也不是什么时候都乱哭,提起金日成首相才哭了,要不然天塌下来也只瞪着两只愤怒的眼睛。
        《摘苹果的时候》您见到红红的大苹果们挂在银幕上您一定也跟着全场的观众同志们发自内心地哇哇乱叫,是吧。贞玉同志说:“我不跟你握手”,你知道苹果丰收时节病虫害率是百分之几吗?男同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哼、想套漂亮姑娘的近乎,先学好文化知识熬好苹果酱吧。否则要象《鲜花盛开的村庄》里那个懒惰的小伙子一样,连800工分的胖姑娘都娶不上。苹果酱熬糊了不要紧,在傍晚的河滩上流着泪想一想敬爱的金首相,明天就能熬出甜蜜的苹果酱来。幸福的生活是金首相给的,大家要用辛勤的劳动来回报首相。“漂亮的脸上长不出大米来!”还有大家要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卖花来呀、卖花来呀、朵朵鲜花鲜又香……”《卖花姑娘》一出场,汹涌而来的悲痛席卷了全场的观众,幸好老师在看电影前已经打了招呼,要同学们多带了几条手绢。解放后的朝鲜人民多么幸福啊,南朝鲜的人民就不幸了。《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是多么的不同,金姬穿着维尼龙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中,银姬在南朝鲜生活在地狱里,日夜盼望着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幸福的生活是金首相带领人民军打击美军得来的,所以电影里只有人民军排山倒海冲向前,把美帝打回三八线。敌人不甘心失败,就派了只老狐狸钻进《看不见的战线》用钢琴来发密码,幸好给朝鲜人民发现了。
        上二年级的时候,第一遍看《列宁在十月》这可是一部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列主义的好影片。不过没看之前有高年级大哥哥神神秘秘叽叽喳喳地说:电影一开始有一些女的光着大腿跳舞,一抬起腿、坏人就用望远镜看。我们一看,真的有啊。还有一个象老鹰的男人在女同志们中间转来转去,楼座上的资产阶级真的用望远镜贪婪地看。难怪苏联人民要起义。当然现在大家知道那是《天鹅湖》是艺术,当时不懂啊。列宁同志和高尔基谈得太兴奋了连牛奶直往外冒烟都不知道,以后我们再看自己的领袖在银幕上的风采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伟大的领袖在消灭了几十万国民党之后,也要学列宁同志闹一闹小孩子脾气。是真的领袖学真的列宁,还是演领袖的学演列宁的,老百姓就不知道了。小时候总闹不明白,苏联的革命同志怎么有牛奶喝、有皮鞋穿。后来变苏修了才明白过来,喝牛奶吃面包穿皮鞋来干革命能不变修吗?
        读者一定注意到了:顺口溜里没有苏联电影。苏联电影只放了一两年,除了《列宁在十月》就只有《列宁在一九一八年》但《列宁在一九一八年》的影响不可低估,每当我国人民由于暂时的困难而长期饥饿时,总会想起瓦西里同志的教导: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罗马尼亚电影以搂搂抱抱为特点是从《多瑙河之波》开始的,并被某些觉悟不高的群众改为“多妻之波”。由于我们受党的教育多年,总觉得里面的主人公不象一个革命战士,带着一个妖冶的女人去干革命?这在我军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后来就更不象话《沸腾的生活》你看过没有?厂长整天撒鸭子乱跑,耍态度,谈乱爱,最后在沙滩上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瞎转悠。我们的数学老师两口子看完一场后接着自己买票又看了一场,深受这种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后来就跑香港去了。听说还发财了。还有一位英语老师姓赵。赵老师是印尼归侨,戴一副黑色宽边眼镜,奇瘦。跟同事关系不太好,他的眼镜被一位本地出生的女老师在思想会上严肃地指出具有资产阶级情调,使他大为激动,沉痛地回忆了在大学时代冒着枪林弹雨贴大字报的峥嵘岁月,以此证明他的革命意志坚如磐石。那时候我们没有英语课,他顺理成章地被赶到农场。饲养组的小组长陈老师管的严,每天要数几次鸡和鸡蛋,赵老师有几次向她要鸡蛋给刚生小牛的母牛吃都不行,其时又让赵老师发现陈老师自己吃鸡蛋,赵老师很义愤填膺。有一次死了一只鸡,陈老师做主请农场的老师们吃,赵老师罢宴抵制,在学生宿舍里沉默不语,使本来就很愤然的学生们把电闸拉了,让好不容易见点荤腥的老师们十分尴尬。老师们一致认为是老赵号召学生干的。
        由于与同事关系不好,老婆又不在身边,他把友情给了一班学生。他宿舍有一台电唱机,有许多文革前的唱片。一般分为三级:1.不黄的,给人知道也不会有太大麻烦,如音乐电影《长征组歌》《东方红》2.有点黄的,如电影《怒潮》插曲《送别》《刘三姐》《阿诗玛》3.最黄的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河里的青蛙从那里来》(赵老师最喜欢的歌,一到爱情从眼睛到心里时就两眼发光手指眼睛随着节奏移到胸口)根据对学生的信任程度赵老师给他们听不同级别的唱片,腐蚀他们的革命意志,可不敢放错了,搞不好要坐牢的。
        一个仲夏霞光灿烂的傍晚,赵老师和我清理完牛棚,在著名的“马坝猿人”头骨出土地旁的一眼清亮的泉水里悠闲地泡着,心情万分舒畅。他情不自禁,一时哼着外国黄色小调,一时口述电影《刘三姐》《阿诗玛》的精彩片段,一时又无限向往地向我灌输资产阶级名利思想、说什么杨丽坤出访外国让外国王子看上了、回来又让最大的走资派的儿子看上了、为她疯了、拉拉杂杂、罗罗嗦嗦。红日西沉,惠风和畅,金色的田野稻浪缓缓波动,群鸦归巢,蝙蝠出洞,蚊子也出动,咬得我们师徒俩够呛。
        我是多么盼望收工吃饭冲凉后和赵老师躲在小泥屋看着黑胶唱片转起来啊。听着歌声想象着那些从未看过的电影的画面,我心目中的杨丽坤用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从夜晚的星空透过挂着蜘蛛网的破屋顶向我微笑,向我说:“金花是阿妹,阿妹是金花。”我知道那是毒草啊,可我还是想啊,赵老师你害死人啊。
        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文艺的春天来啦。这些个改名叫做“一大批被四人帮禁锢的优秀电影”真的成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堂而皇之地公开放映,倒过来反对的却变了四人帮的爪牙。
        给这些个电影平反我们那里有一个盛大的电影晚会,一晚上准备放三部电影《东方红》《洪湖赤卫队》还有一部跑片的没跑来结果没放。这晚会绝对是中国电影人的骄傲,电影院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院子坐满了人,院墙上、院子外的屋顶也坐满了人,看不到银幕的就听电影。这么多的人从六点开始就挤在一块,亢奋地等待着,大约快七点时一阵骚动,人群非常有纪律地让出一条通道,一伙头面人物严肃地走进影院,最前面一位身披军大衣,里穿银灰色中山装,大衣的两只袖子随着他的步伐摇晃着、拍打着两边的群众。他们走到留好的位置,矜持地坐好。
        大约七点半,又是一阵骚动,这回是一个满头大汗小伙一手提一方铁盒屁颠屁颠的跑进来,这是跑片的。天仙一样的姑娘手捧向日葵深情向着领袖开放“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可是,身穿毛料中山装的报幕员眉眼一变:“万恶的旧社会,天是黑沉沉的天,地是黑沉沉的地”。人民万分痛苦,毛主席带领红军上井冈山,八月桂花遍地香,根据地大发展,王明机会主义却把它葬送了,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终于胜利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以后革命工作就好做多了,打完日本打老蒋,打过长江解放了全中国。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毛主席万岁!”盛大的焰火表演劈啪作响,天安门广场彻夜狂欢。各民族兄弟欢聚一堂,庆贺我们翻身解放。银幕一片雪白,观众们脑子转不过弯来,全都瞠目结舌,鸦雀无声,机器发出达达达的声音在空中绕梁不去… …
劈啪、劈啪、劈劈啪啪,领导站了起来,把身子抖一抖,抖下来那件军大衣,慢慢拍起掌来。群众恍然大悟,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据一个当时不便参加公开活动的地富分子后来反映十里之外声犹可闻,把他吓得半死,因为人民群众开心之日,就是阶级敌人难受之时。他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下乡的第一天,一个老知青晚上说给我接风,带我去一个独身老头家吃花生喝番薯酒,喝得我晕头转向,没想到老头是个地主,当天晚上就让带队干部和几个进步同学拿着手电推门进来,一面恨铁不成钢严肃批评我严重丧失阶级立场,一面大义凛然怒斥地主分子腐蚀知识青年。第二天老头为这事不记工分罚劳动一天。一个青壮年民兵全副武装什么事不用干光看着他,他就一个人哎呀哎呀一担一担地往河堤上挑土。
        有一天没活干,我到邻村看同学。走到他们村头的那间泥砖屋,正见到老牛啊、老康啊、老钟井一班人在太阳底下围着他们的带队干部陈医生听他口沫四溅、神情激动地宣传着什么“说什么啊?那么好听”?“陈医生在广州看了两部打得很的电影,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听陈医生讲可真过瘾”陈医生这时正在忘我境界,一声招呼也不跟我打,两手做平端冲锋枪状,嘴里发出叭叭叭叭的枪声。“他们的是跟我们的不一样,德国佬怎么死,”陈老师头往后一仰身体右转180度双手往上一举人往后一躺,“游击队也是这样死,不会先交了党费再死,很干脆的”陈医生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做出欲扫射但没有子弹的惊恐样子“撒宾度,我没子弹啦!撒瓦多尼,我来啦。可是德国佬围了上来,怎么办?”陈医生的瓶底一样厚的眼镜后面一双小咪咪眼急促地眨了几下“怎么办?”大家着急地问“游击队长叫他的好朋友丢个手雷炸死他,别让德国佬抓住他,被德国佬抓住就会暴露他们的任务。”
        这样怎行?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不能相信领导会炸死自己的战士,中国历史上没有的事情。这样的电影决不能不看,有好一阵时间,这成了大家共同牵挂的一件心事,同学一见面就问:“那电影放了没?”
        胃口吊了差不多两个多月,喜讯传到咱边寨来,大家当机立断,当天下午收工不吃饭马上开路回城看电影。一下午全体同学手拿锄头一声不吭,东撩一下西撩一下,指望着队长一声哨响。偏偏队长今天心情好,收了工集合了大家总结了一番工作经验,才吆喝了一声收工。大家急忙把锄头藏在一个空的墓穴里用草盖好,老康领队,二十来人忍着饥饿来了一个强行军,用了两个小时准时于八点五十五分到达城里凑钱买票,在座位上一坐下,一股汗臭味使得周围的人轻轻地骂到:“臭知青”。
        这场放的是《桥》真是盖了帽了,战斗残酷激烈,革命战士高大威猛,德国兵穿着呢子军服也威风凛凛,仗是从头打到尾。大家看到肉紧的时候忍不住摇起前排的坐椅来,前面的人又来一句:“臭知青。”
一场看完了,有十几人觉的没过够瘾,还要再看一场,不想看的大部分是女同学,不看她们又不敢自己走回去,只好陪大家再看一场。一直看到十二点多,收场之后集合好队伍,点了人数,大家走上回村的路上。
        今晚月色真好,是满月,月光下如霜满地。我们走在山脊上,山下安静的村落象童话世界一样闪着银光,板栗林叶子已经掉光,光秃秃的树枝沉默地指向天空,夜,太静了,静得听得见脚与土地摩擦的声音,偶尔一两声远处的狗叫使我们觉得人世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我们现在是在那里?战斗中的南斯拉夫?我们是谁?老虎?撒瓦多尼?工程师?我们不约而同唱起刚听来的歌:“老朋友再见,老朋友再见,老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在那山冈上... ...
        下乡没两年,党中央英明决策让大家考大学,我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复习,领导也支持给了时间,家长给了无微的关怀,同学们和工友们真诚地鼓励,还真让我考上了,又要读书了。
        这一段时间全国各行各业正忙着拨乱反正,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由于电影是四人帮的重灾区,拨得慢了一点,生产不正常,所以新电影少一点,一些新电影质量差一点。但人民是理解的,知道是四人帮造成的。国家也体会人民的要求,及时花了宝贵的外汇进口了一些健康和比较健康的外国电影,供大家批判性地参考,主要是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性让大家受点教育《追捕》就是一部这样反面教材,通过检查官杜丘被人诬陷,追捕,最后经过斗争胜利的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尔虞你诈,注定要灭亡的特性。当然电影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反抗资产阶级必须要搞革命,不能光靠个人英雄主义。
        晚饭打饭的时候看到街招上写着:“今天晚上放映日本故事片《追捕》”的消息,可是天公不作美,七点刚过,下起一阵骤雨来。不过下刀子也吓不住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大家没商量肯定是要看的。我们穿着雨衣,或者打着伞,挽起裤脚,肩膀上扛着一张椅子走出宿舍楼,好一场瓢泼大雨,雨点打在我的军用雨衣上劈啪作响,雨水从各个可能的缝隙涌进雨衣里,还没走到放电影的广场里面的衣服就湿了一半。大家路上相逢一笑,做了个挥手向前进的手势。
广场上坐的满满的,电影机的光柱中雨水密密麻麻,满场哗哗的雨声,地下的雨水一下子排不完,都满上脚面,我们没管它,电影太吸引了,“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从未开过飞机的杜丘一个人把飞机开上了天空。真由美骑着高头骏马在东京繁华的街道上把杜丘从警察重重的包围中救出来。“小姐,我是一个被警察追捕的逃犯”“我是你的同谋”真由美坚决地回答说。这种爱情我们闻所未闻,一下子在我这一张白纸上绘下了最美的图画。我从此爱上了和真由美有关的东西。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但后面七六级的工农兵学员和学院子弟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了起来,我没理它,把椅子往前搬了搬继续看下去,杜丘装傻子跑进疯人院开展调查工作被人灌了中枢神经阻断剂,有点真的疯疯癫癫,医生把他带上屋顶对他说:“多么蓝的天啊杜丘,走过去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后面的打斗规模增大了,骂声震天,我急忙跑到银幕后面站着看下去。最后,真由美温柔地问疲惫不堪的杜丘:“完了吗?”杜丘摘下蛤蟆镜:“那有个完哪。”
        “我来自《鲜花盛开的村庄》在《摘苹果的时候》我参加了《地下游击队》我们《三进山城》狠狠地《打击侵略者》又《奇袭》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开展了《地道战》《地雷战》在《卖花姑娘》的帮助下,我们开始了《难忘的战斗》… …”以前我们大都抄过这样的东西,我把我那本塑料封面的笔记本丢了,里面满满的抄着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曼莉》《山上那见藤缠树》《南京知青之歌》的歌曲,还有《少女之心》《梅花党》一类的手抄小说。在扉页我工工整整地抄着普希金的一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也不要焦虑,
阴郁的日子请保持镇静。
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即将到来!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现在却常常是抑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过去的,将会变成美好的回忆!


1999












[ 此帖被lums在2012-10-02 04:27重新编辑 ]
分享到
离线航嘉

发帖
9424
金钱
332631
经验值
73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7-14
嗯,是那么一回事的.哪年代看电影是要大家保持激昂的革命斗志,听毛主席话,听党的话."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你无提及进口片"卡车"及"望乡"等电影.为什么呢?你无看此两部电影吧.
随缘、随风,随声。
离线哇哈哈

发帖
12012
金钱
8738
经验值
1832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7-14
让我们返回过去。
离线阿莲94306

发帖
4040
金钱
53796
经验值
15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7-14
七十年代我们看电影去!那年代那场景那数得出的电影片名那朗朗上口的插曲那如饥似渴的心情,还有那同样内容的手抄本,再真实不过了!骑单车到板潭矿场看「秘密图纸」,工友相约踏自行车往三埠看「金姬和银姫的命运」、人民广场看「小兵张嘎」「鸡毛信」......看「巴黎圣母院」才first激起性情别致感觉,几十人围观电视「香港欢乐今霄」肥肥艺人的妙语连珠才恍然大悟这才是向往的 娛乐,初听邓丽君台湾歌曲才知人家早已过上幸福生活!相继观看「巴士奇遇结良缘」「「追鱼」方知男女授授不亲是大错特错!good!行字间多次引起我阵阵会心之笑!
           一下子带进了美好的回忆,这种情怀哪象年过半百?!乐趣无穷 !!!

发帖
5318
金钱
96676
经验值
37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7-14
今晚放映...
jimsir與眾同樂
离线十个辘

发帖
8365
金钱
110203
经验值
105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7-16
看电影是童年的快乐记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