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06阅读
  • 6回复

村聲(2)------美麗人生由此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如是
 
发帖
43
金钱
48
经验值
4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07-18

 Hello,各位網友,我們又見面了。
  
   世界盃已曲終人散,一如央視名解說員黄健翔聲斯力竭般:偉大的意大利......
   有誰知道,還在世界盃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六月二十八日),有位學長,透過紐約地區大氣,也在向廣大聽眾、觀眾,推廣宣傳,號召響應、積极參與紐約器官捐贈計劃,造福人群、遺愛人間而大聲疾呼......
   
      紐約器官捐贈計劃(New York Organ Donor Network,英文网
www.donatelifeny.org;  中文网www.donatelifeny.org/chinese/chinese.html)的義工、我們的學長---楠哥,於當日下午五時這段黃金時間,接受了名DJ陳紹南的現場采訪及紐約著名電子傳媒AM1480華語廣播、華語電視同步直播。
    
      半小時的受訪中,楠哥侃侃而談,詳細介绍了紐約器官捐贈组織及一些統計數據(全美约有两萬多名在等待接受器官捐贈,紐約就有七仟多名),并以自身的體驗、經過,一再呼吁華人社區,積极參與器官捐贈計劃,使到有需要的人能够延續生命,為社會继續作出貢獻。
   
      楠哥常說,他現是一位七歲小朋友。九九年,他因病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有幸得到捐贈者無私奉獻,才可以享受這"換耒"的新生命。正是如此,他對生活充滿希望與熱誠,鼓舞着他在平凡生活工作中,盡發一分光一分熱,也是他積极參與各項公益活動的原動力。

   
   (未完待續,敬請留意)

分享到
离线踏雪尋梅
发帖
42
金钱
52
经验值
5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07-18

熱心公益,帮你支持一下。

离线如是
发帖
43
金钱
48
经验值
4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07-19

(接續)

    楠哥積极參與各項公益活動,不管風吹雨打,堅持每星期必有一天當義工,服務社區。并大力推廣器官捐贈計劃,以他失而復得、重獲新生的幸運兒,上門家訪,為病友作親身說法,解除顧慮,鼓勵病友在生命的交叉口看到生機。他堅信:無論多完美的計劃,都要有人响應和支持才能成功。生命終有一天會走完,但假如仍可利用其中的器官來讓别人重獲新生,何樂而不為呢?

    楠哥早年畢業於台山僑中及中山大學,尔後移居美國。并繼續深造,完成大學課程,服務市府属下部門至今。
  
    二○○一年,當他知道要筹建台山僑中美東校友會,積极參與各筹備會議、工作,由筹组到成為法言人,為校友會早日成立出謀獻策,勞心勞力,樂在其中。

    二○○四年,是母校台山僑中建校五十周年誌慶,并設立教育基金,扶助家貧但學習勤奋、成績優異的學生。他積极響應號召,带头為母校教育基金捐款,盡作學子的绵薄愛心。更是難得可貴的,他不辞勞苦,不怕旅途顛沛,攜同夫人,随美東校友會觀禮團一起歸寕,參加校慶典禮。這份愛校之心,又豈是筆墨所能形容?

    楠哥,你是好樣的,祝你康樂!

        二○○六年七月   纽約報導

 

    (七月二十一日星期五,美洲時報将有采訪楠哥的報導,敬請留意)  

离线如是
发帖
43
金钱
48
经验值
4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6-07-22
今天,美洲時報(The SinoAmerican Times)D-7版,整版刊登了采訪楠哥的報導,內容豐富,圖文并荗,值得閱讀。
离线网中人

发帖
1150
金钱
2011
经验值
152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7-22

器官移植 让生命延续――伍先生的"第二次生命"

作者:美洲时报 陈儒斌 时间:2006-07-20

  接受记者专访时,65岁的广东移民伍润楠先生说:“你不相信吧,我今年7岁了!”

  伍先生说这句话是有原因的,他接受肝脏移植已经73个月。他说:“现在是我的第二次生命。”

  1999410日,是伍先生第二次生命的开始。这一天,伍先生接受了不知名捐献者的肝脏,结束了三年被肝病折磨的痛苦历程。

  是谁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伍先生不知道,但他一直在心中感谢这位不留姓名的捐助者和家属,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延续了自己的生命。

  十年前,当伍先生发现自己患了乙肝,而且是晚期,医生已经宣布无法治愈。后来,伍先生幸运地行进了成功的肝脏移植,生命得以延续,而且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fficeffice" /> 

患病之后 四处求医

  见到伍润楠先生,是在纽约器官捐赠机构的办公室。身材略瘦,头发浓密,斯斯文文的他戴着一副宽边眼镜,看起来就像大学教授。

  伍先生是广东台山人,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然后被分配到武汉一所大学当英语教师。移居香港两年后,1981年随家人移民来到美国。

  伍先生一直喜欢运动,而且烟酒不沾。由于身体一直没有什么不适,所以他连一年一次的常规体检也忽视了。

  1996年夏天,伍先生在布碌仑自己住宅后院种瓜除草时,忽然发现自己的脚部肿得非常厉害,并且觉得非常疲劳,于是立即到医院检查。

  医生检查之后告诉他,他患上了乙型肝炎并且已经肝硬化。医生告诉他这种病目前还是无法治愈。此后,病急乱投医,伍先生在纽约苦苦地找了很多医生,也查找了很多信息,得到的结论是,这种病无法医治,只能"换肝"

  当时伍先生觉得奇怪,别人身上的肝脏,怎么可以“换”到自己的身上?也不知道有什么途径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有一天,伍先生在家里病得昏迷了过去,儿子立刻开车将他送到曼哈顿下城的碧文医院看急诊。该医院的一位非裔医生尼尔逊女士将他转到中城的纽约大学医疗中心,等候肝脏移植。

 

 

难忘换肝时刻

  1999410日,是伍先生一生都忘不了的日子。当天,在纽约大学医疗中心,伍先生首先配合医生做了一系列的体检。在医生给他上了麻醉药后,伍先生慢慢失去了知觉。

  醒来的时候,发现家人全都围绕在身边。他知道,自己的肝脏移植已经成功了。

  然后是一段时间的休息和恢复,从卧床到半躺,再到下床慢慢学习走路。

  幸运的是,伍先生接受了肝脏捐赠之后,没有不良的症状,身体一点一点地恢复,经历了4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回到公司上班了。

  一年后,伍先生开始恢复早上的跑步,生活基本上回到手术之前的正常状态。

 

 

他有一个幸福家庭

  伍先生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太太多年来一直在衣厂工作,除了上班、做家务和照顾伍先生,一直参加英语班的学习。

  当年伍先生在读大学的时候,儿子正在读小学,所以,每天送完儿子上学之后,自己再去大学上课。如今,儿子读完了商业硕士之后,已经进入了花旗银行集团,获得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40岁移民美国,伍先生很快就进入了纽约市立大学的约克学院,苦读四年,拿到电脑专业本科毕业文凭之后,继续到城市学院攻读电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最初进入纽约市警察总局工作,两年后,便到了现在的市政府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份工作并没有退休的年龄界线,伍先生说,如果身体情况允许,计划工作到70岁。

  伍先生有不少业余爱好,除了体育运动,还喜欢旅游和摄影。以前他经常回中国,畅游大江南北。近年来开始在美国旅游,已经去过美国的很多地方。他还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写成文章,投稿给纽约的华文报纸。伍先生交给记者一份复印件,那是200039日《侨报》副刊的一篇文章《一次不寻常的圣诞聚会》,详细记录了伍先生当年肝脏移植之后被邀请到纽约大学医疗中心的一次圣诞聚会。此外,伍先生还经常给中国大陆的刊物投稿。他说,与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也是一种快乐。

 

 

以感恩之心报答社会

  按照美国的相关规定,器官捐赠人及家属和受益者需要互相保密。所以,伍先生和许多受益人一样,不能知道捐赠者是谁,只能够通过医疗机构传达自己的感激心情。

  伍先生动情地说:“饮水不忘挖井人,尽管我不知道捐赠者是谁,我非常感激捐赠者以及家属的奉献精神。虽然素不相识,甚至跟捐赠者的家属至今未能谋面,但捐赠者和医生都是我的救命恩人。而且,这种跨越种族的生命捐赠,更加令我觉得生命和健康的珍贵。我会好好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伍先生多次通过纽约的医疗机构写过感恩信。每年4月,伍先生和很多具有共同经历的人都会聚集到五大道的圣派特里教堂,点燃蜡烛,说出自己感恩的愿望。

  伍先生说,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也看到一些有相同经历的华人朋友参加感恩活动,他们也经常相约参加医疗机构组织的相关活动。大家互相关心,互相鼓励。

  而且,深怀感激之心的伍先生现在已经成为纽约器官捐赠组织的义工,捐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一旦有病人在接受器官捐赠中需要辅导或者帮助,伍先生随时会提供协助。

 

 

坚持锻炼 生活如常

  无论从外表还是精神,65岁的伍先生看起来是个很健康人。

  事实上,伍先生来美国之后,伍先生多年来一直是纽约市政府的电脑工程师,从事电脑程序设计的工作。是曼哈顿中城朝九晚五上班一族,每周五天正常上班。

  每天早上6点钟左右,伍先生就起床,然后是将近半小时的跑步,跑步结束之后,就在自家的后院弄刀舞剑。这是他多年的生活习惯。在中国生活的时候便是如此,来到美国,也不例外。

  除了生病住院和手术后恢复的那一年时间之外,他都坚持体育锻炼。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也会在家里跑步。

  每天中午的一小时午餐时间,伍先生总会到公司旁边的河畔小公园散步半个小时,以保持自己身体的活力。

  每天中午在公司吃的午餐,都是妻子特地为他而做的。尽管美国的医生告诉他在饮食方面不需要忌口,但伍先生还是根据他对中医的了解,注意饮食。

  与别人不同的是,伍先生每天都要服用医院提供的药片,每个月要验血,每个季度到医院打针。他说,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伍先生说,如果不是获赠了别人捐赠的肝脏,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了。所以,伍先生总是以感恩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离线老同学
发帖
125
金钱
183
经验值
18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7-23

謝謝网中人的轉載,讓大眾都能閱讀。

网中人,你上傳的相片比報纸上還要多呢!

离线如是
发帖
43
金钱
48
经验值
4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7-26

據知,楠哥現在拜師老校長學習詩詞寫作,那些習作已近尺厚,可見他仍是那麽的勤奋好學。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