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4阅读
  • 1回复

砚边絮语——聊聊单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1-11
《聊聊单车》
最近买了台二手单车,用了几天,觉得还不错,心中也滋生了一些感触。
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单车三大品牌分别是凤凰、永久和飞鸽,红棉、五羊则低一档次,其它的就不知道了。印象中,当时最贵的双梁凤凰单车,一辆要人民币300多元,而且还需要侨汇票才有资格购买,即使这样,也颇有供不应求的姿势。
当时的单车除了作为代步工具外,还充当货车使用,由此衍生了一种职业:单车工友(即靠单车载客为生的人)。而作为货车之用,莫过于农村日常载砖、载石头、载公粮、载肥料等,记得大集体时期,村中每次收割晒干后的稻谷都要麻包装着,由村中的青壮年用单车载去数公里外交付给镇粮管所。一麻包的干谷重量在75公斤左右,而一辆单车每次都要载上至少三包,多则四、五包,若是载砖头,重量甚至达到每次每车九百斤。当时用来载重的单车自重七八十斤,除车尾架还有车头架,当车尾负荷过重时,为防止车辆向后翻,往往在车头架上放置一块大石头来保持平衡,载砖时,则车头架堆放一些砖,当时人们的理念是:没有踩不动的单车,只有放置不下的货物。这些在今天看来很惊人,甚至连两轮摩托也不敢尝试载这么重,可在那时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此外,也常有人用自行车从都斛载着两车箩菜或塘鱼之类踩到40公里外的台城摆买,甚至有位同学考上省城的学校,因为晕车的原因,其父亲用单车将其载到180多公里外的广州注册。
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单车逐渐退出了货车的角色,“单车工友”也变成历史了,除作为交通工具外,单车又慢慢向体育健身方面发展了;单车的品牌与样式也多起来了,凤凰、永久、飞鸽这些国内顶级品牌在市场上也开始下滑到二、三流中去,而单车的升级也由过去的偏于载重走向轻便了。
个人而言,因每次跑上20公里左右,一辆结实与轻便的单车是少不了的,至于配置升级方面,觉得能应付当前需要便OK了。毕竟,我只是个业余的骑行爱好者,配置再高,也难以体会到其中的大差别。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7-01-11 09:25重新编辑 ]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1-11
單車是運動健兒的寶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