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公坑禾雀花和公坑寺
公坑寺始建于宋代,景区内古树参天,泉水淙淙,每逢盛夏酷暑,阴凉之极。景区内长有奇葩,从外形到个儿大小,酷似一只禾雀;有眼、嘴、头、翅膀和尾巴,故美名曰“禾雀花”。每逢清明前后花期,公坑寺漫山遍野的树藤上长成串成簇的绿里透白的花朵,吸引了大量游人前往观赏。
至于禾雀花这种令人称奇的花,是从哪里来的呢﹖当地民间又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话说当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到这里,见这里的禾雀(麻雀)一群一群地飞到稻田里,偷吃稻谷,令农民大受损失,于是起了怜悯之心,展施法术用山藤绑住了禾雀,拴在这里,只准许它们每年清明前后青黄不接的时候,才可以飞出来。从此,禾雀不再危害农民了,而公坑寺这里也因此多了一种特别的植物——禾雀花
公坑寺地方虽小,名气可大,因为这里生长着一种奇花——禾雀花。
公坑寺为什么又叫天成寺呢﹖这里边有一段故事:南宋末年,有一位老头在这里搭了个茅屋住下,经常下山为百姓医病送药。他医术高明,药到病除,人人称赞。但这位老人从不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告诉别人。有人说他是仙翁下凡,更多的人说他是南宋的遗将,为了躲避元兵的追杀,才隐姓埋名住在这里。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何人,只好叫他“阿公”了。一天,阿公不见了,老百姓很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这条山坑叫公坑,为他建的寺叫做“公坑寺”。至于“天成寺”这名字,是明代肇庆庆云寺的高僧天成来此寺任主持时,才开始叫的。
哪位对新会公坑寺和禾雀花有兴趣,不妨前往参观。碧咸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