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别人怎样给历史下定义,个人而言,历史就是曾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只是这事实有个特性: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无法一窥全貌。历史就如读同一篇短篇小说那般——随着个人的变化,体会也发生了变化。
我是缺乏历史感的,尤其是对较为久远的历史人物,内心谈不上敬与不敬的问题,之所以在日常言辞中表达出对古人的爱憎,只是对别人的一种附和而已。
说实在,要我对自己不在现场的事件进行描述,这本身就是一件显得荒谬的事,至于人们普遍采用借古论今的做法,一是为了避开一些不必要的是非,二是古代某些事件已街知巷闻,成了典故,具有特定的意义,引用它们在表达上更为简洁和更容易与他人沟通。
即使这样,我也尽量减少借古讽今这种做法,因为古人在今人心目中的权威性越来越薄弱,远远不及今天的明星款爷之类,而我又不喜欢拿明星款爷来说事,故最终觉得,三姑六婆之类的小事情天天在不同的地方重复着,这才是最贴近人心的大事件。
或许,这是我不懂历史和我的肤浅,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生活在一个边远的小城市中,我无力去改变别人,更无力去改变社会,大部分心思都放在揾食方面,难道还要自寻烦恼去关心那些已经死光光了的古人吗?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6-11-06 12:1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