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099阅读
  • 59回复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你会怎么样处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nda

发帖
287
金钱
1448
经验值
121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0-08-22

昨夜星辰:
可怜天下父母心,好想对令公子说,5万美元就不用做了?家有千金不及一日赚一文。

相信这位公子不知道我们在这个网页上说他的故事。我只是以这个故事为题材,让我们各位家长警惕,不要让这种相似的故事再发生。

离线linda

发帖
287
金钱
1448
经验值
121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0-08-22

可能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乖巧,没有与故事中的主人翁粘着边。会认为在这里说的故事只是故事而已。

其实我觉得,“家长”的位置是很全面的,在儿子的儿子中,当爷爷的,奶奶的,也是很重要的家长,今天我读到了一篇文章,那个17岁的A级通缉的少年,就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

下面是我转载腾讯网页的一篇文章:

白中杰如何走上通缉犯之路?这是采访中一直在寻找的答案。与名字一样,白中杰被家人寄予厚望。他的童年跟其他孩子并无两样。从小学到初中,他待在外婆和奶奶身边的日子要多过父母。

正如在老人身边成长的孩子会多一些娇惯,他会在山林里玩到忘记去上学,也会将学校一楼到五楼的黑板报全部擦掉。没人知道这是孩子的恶作剧还是某种发泄,家人因此带他到医院检查,告知无事。孩子微妙的情感似乎被简单地对待了。他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被忽视后体现存在感的表现。

上初中后,他逐渐迷上了网络,父亲不得不放弃沿海较好的工作回家看着他。父母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比如,吃饭必须双手递筷子给长辈。惹急了,其父会用细长的棍子打他。白中杰的反抗就是离家出走。

初二的时候,白中杰的家庭出现了问题。他曾多次跟朋友提到这个困扰。或许,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他谈过一场短暂的恋爱。其QQ空间里有5篇个人日记。标题分别是《爱的痛苦》,《我的她》,《爱真痛》,《我心中的女孩》,《痛苦》。

在《爱的痛苦》中,白中杰写到:“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因为我爱一个人爱得真诚。”《我的她》中写道:“离开她有一段时间了,还真有一点想她。”这些日志都与痛苦相关。

后来,白中杰到县里读高中,这是一所寄宿制的学校。他基本脱离了家庭的束缚。逃学上网对他来说,与其说是网瘾,不如说是逃避。

2009年3月29日,他在日志中写道“我爱上了一个网上的女孩,虽然我不知道她长得怎么样,但是我还是爱她”。

在一篇名为《改变》的日志提到,“我不知道怎么的,忽然不想读书了,我真的很苦恼,请各位给我个意见。”浏览者10人,没人给他意见。

他曾转载一个帖子《学会这些,你敢不敢》后,上面写着:1、学会冷血,只对对我好的人好。2、学会绝情,该滚的就滚,该留的就留。3、学会残忍,该杀的就杀。

无法确定这些内容对他产生的影响。但是,其后朋友说他跟着社会上的人收保护费;“谁对他好,他就听谁的”;最终成为杀人团伙成员,似乎又一一印证此内容。

白中杰多数时候沉默以对。很少将烦恼说出来,无论对老师、朋友还是家人。他的内心隐藏在“温柔、礼貌”的表象中。那些离家出走、沉默不语,迷恋网络的细节被人们忽视或误解。

正如他转载的一篇日志《其实我很需要一个人懂我》。如果有人能打开他的心扉,或许能避免悲剧发生。还有多少同龄人有着少年白中杰一样渴望被理解的内心?还有多少孩子,直到现在我们仍无法探寻,无法理解?这是家庭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此帖子已被 linda 在 2010-8-22 8:52:45 编辑过]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0-08-29

 

看了你转载的文章后谈谈我对现实的一点看法:

我们国人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往往不切实际。孩子喜欢玩耍,在玩耍中学到的东西能记住一辈子,回归自然是他的天性。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地去评价孩子,缺乏指导不说,反而会说他不听话、不乖巧。要么说他不求学业,要么动手体罚。把孩子回归自然的天性扼杀在童年里影响一生。

中国国学博学广大,但是有那么一些人往往把一些很男权的陈规旧据“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的所谓纲常之道,用在现代人身上,以大男子主义自傲,做不到男女性别平等,以老子至高无上自居,谈不到父子的人权平等。所谓的国学在这个时候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教育作用?我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也要取其之长弃其之短。

小孩子的日记本里面写的五篇日记竟然有三篇是爱的痛苦的内容,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那么谁来引导他们走出去呢?应该是父母。

有的时候我们讲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可以偷看孩子的日记。但是大人是孩子的监护人,如果一个未成年孩子在他的日记里写满了暴力、凶杀、色情、乱伦等内容的时候,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你只是为了不侵犯孩子的隐私权不去翻看他的日记,你就不会知道他的内心世界,你就不了解他想要干什么,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在这个时候,还谈什么隐私权?我们既然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有必要监视孩子的个人隐私。

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想什么,想做什么,这是监护人的权力,否则你是一个失败的监护人。

教育一个孩子,父母是第一位老师,最关键的关键。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父母一定要学好用好。

 

 

离线linda

发帖
287
金钱
1448
经验值
121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0-08-29

小孩子的日记本里面写的五篇日记竟然有三篇是爱的痛苦的内容,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那么谁来引导他们走出去呢?应该是父母。

是呀,如果当父母真是能跟子女沟通,一起上网,相互成为网友,就能及时发现了问题。

也许就不会发生那不可挽救悲剧了。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0-09-08

    最近,北京某些小学校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是关于小学生测试智商的事情,一时间引来众人评说。

   班主任告知家长,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而认为他的智商发育有问题,可以到医院做一个智力测试。如果智商不达标就请医院开出诊断证明交给学校,学校可以根据这份证明对这个孩子做出作业从轻安排,考试成绩不计入班主任考核业绩。从而减轻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心理负担。

   测智商,孩子肯定不愿意去,但是有些家长也出于好奇心,想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脑子,就连哄带骗地把孩子带进了医院。家长和老师满足了需求,孩子的自尊心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这件事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许多人质疑学校,搞智商测试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难道仅仅因为业绩达标就不顾孩子的感受吗?实际上又有几个孩子愿意去医院做这种有伤自尊的检测呢?

   我的孩子已经不是小学生了,我不可能带着一个成年人去做这种测试来体会孩子的心情。但我有感触的是我们小的时候很渴望老师的表扬,很得意父母的称赞,觉得被大人肯定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表扬和称赞的结果就会激励自己加倍的去努力做好被称赞过的那件事,心里就会充满自信,也会顽强不懈去做成那件事情。相反,我们就会消极,没底气,不自信。这种消极以及不自信会影响我们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罩上了一层暗淡无光的阴影,一辈子都会做不成一件事。

   搞智商测试不就是这样吗?将一个人判分智商等级,领了低智商一纸定论的孩子怎么还能对自己有自信呢?怎么还能好学上进呢?

   我说这种做法极其错误。

离线linda

发帖
287
金钱
1448
经验值
121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0-09-09

   我的孩子已经不是小学生了,我不可能带着一个成年人去做这种测试来体会孩子的心情。但我有感触的是我们小的时候很渴望老师的表扬,很得意父母的称赞,觉得被大人肯定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表扬和称赞的结果就会激励自己加倍的去努力做好被称赞过的那件事,心里就会充满自信,也会顽强不懈去做成那件事情。相反,我们就会消极,没底气,不自信。这种消极以及不自信会影响我们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罩上了一层暗淡无光的阴影,一辈子都会做不成一件事。

   搞智商测试不就是这样吗?将一个人判分智商等级,领了低智商一纸定论的孩子怎么还能对自己有自信呢?怎么还能好学上进呢?

   我说这种做法极其错误。

古语在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请自问,又有谁愿意在人所共知的场面让人品评自己的什么智商?说到论智商,也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尺度。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们的心灵受辱?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0-09-30
热爱祖国思念家乡,
因为是根还有爹娘;
富裕之路任重道长,
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linda

发帖
287
金钱
1448
经验值
121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0-10-07
这是我在这里的华人杂志里读到的一些为人的观点。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引用。
1: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2: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3:知道看人背后的是君子,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小人。
4:你犯错误时,等别人来了再骂你是敌人,等别人走了才骂你是朋友。
5:人只要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6:变老并不等于成熟,真正的成熟是在于看透。
7:简单的生活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要活的简单,一定不能想得太多。
8: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待续)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个人的原因,但诚信更能让他人接受。
离线linda

发帖
287
金钱
1448
经验值
121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0-10-08
(续上)
9:我们在梦里走很多的路,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床上。
10:你的醜和你的脸没有关系。
11:航海者虽比观望者要冒更大的风险,但却有希望到达彼岸。
12:穷人的苦脑在于没有选择,富人的苦脑在于太多选择。
13:不要总觉得被轻视,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份量。
14:一个人的价值不体现在兴别人相同的东西上,而是体现在兴别人不同的东西上。
1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6: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是没道理。
17:人们是看你做什么,不是听你说什么。
18:要求别人是很痛苦的,要求自己是很快乐的。
19:不敢生气的是懦夫,不去生气的才是智者。
20: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
21:妒嫉他人,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妒嫉,表明自己的成功。
22:有些事情不谈是个结,谈开了是个疤。
23: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24:喜欢花的人是会去摘花的,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个人的原因,但诚信更能让他人接受。
离线廉仔
发帖
96
金钱
96
经验值
1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0-10-08
[quote]引用第6楼羽绒山于2010-07-29 06:55发表的  :
   “一个台湾洗衣店老板,他就是心脏病突发死在家里好多天没有人知道。”   我认为:   老板退了休后已经60多岁了,子女还在上大学,无形中给老年人增加抚养负担。——晚婚晚育也未必好。   子女在外寄住不常回家,太太就不要长时间外出嘛,也应该了解丈夫的身体状况。——至亲眷属不要只顾自己在外。   发达国家的公民都有自己签约的保健医生,中国也在这方面试图从头做起。洗衣店老板死在家中无人知晓发生在美国这个超级发达国家,是制度不完善吗?或者是老板的家庭在护理老人的过程中忽略了什么。——社会有一定责任,而更多的是家庭过错。   
[印象中仔是北仔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0-10-10
linda姑娘你好!
所列“24条”蛮有意思。
接末两句,逗逗乐:
23,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 一口吐不成瘦子,但瘦子是一口一口吐出来的。
24,喜欢花的人是会去摘花的,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 不喜欢花的人是不会去摘花的,然而去浇水的人则很爱花。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linda

发帖
287
金钱
1448
经验值
121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0-10-11
今天我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真实和虚伪原是二兄弟,有一天他们二个一起到河里洗操。虚伪先洗完上岸,穿走了真实的衣服,但真实怎么也不愿意把虚伪的衣服穿上。但现实中,人们只是相信穿着衣服的虚伪,却不相信光着身子的真实。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个人的原因,但诚信更能让他人接受。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0-10-11

linda姑娘你好!
       这句“但现实中,人们只是相信穿着衣服的虚伪,却不相信光着身子的真实。”寓意深刻,有所指。
       调侃一下:
       你信吗?当他俩走在大街上,光着身子的真实会吸引所有人的眼光,对衣冠楚楚的虚伪会不屑一顾。  
       对,用眼睛说话时,人们还是相信真实的。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linda

发帖
287
金钱
1448
经验值
121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0-10-12

班长:你的问题很好。
你信吗?当他俩走在大街上,光着身子的真实会吸引所有人的眼光,对衣冠楚楚的虚伪会不屑一顾。
  对,用眼睛说话时,人们还是相信真实的。
如果我的前提不是刻意去分辨这一对兄弟是真实与虚伪。我或者会像很多人一样。因为衣冠楚楚总是能蒙骗很多人。
就说我们在选购商品时,不是也看好那些漂亮包装的吗?
用眼睛说话----那也只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灵魂沟通,在法律上是不能成立的依据。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个人的原因,但诚信更能让他人接受。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0-10-17
      
       linda姑娘很看重精美的包装,非常正常。爱其表面就是爱美。这是广大人民都喜欢的择物方式。我又何尝不是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没有不爱美的人,只有美不爱的人,美女尤其这样。
       但是社会上虚假的包装越来越猖狂,事实把我们弄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我经常在城北市场赖大辉的米店买米。最初买米只看包装,谁的包装漂亮就买谁的。
       有一种米吃着吃着觉得还没那些散装的大米香,就去买那些散装的,吃起来和那包装的也没什么不一样。老赖说其实它们是同一种米,只是这边散着那边包装。米价不变,文章作在了袋子上。加了一个袋子收点袋子钱,或者分量差个一斤半两,或者漂亮的外表吸引眼球刺激销量。
       这便是包装与不包装的结果,完全两样。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