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网络中还是在其它公众场合中,都有“限量版”一词出现过,而这一个词多奔着昂贵、罕有中去。
我记得很多书籍的印数都不大,这种情况意味着市场需求小,故印刷的数量压得很低,从而避免亏大本;而重版多次、印刷数量越多的,代表此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推崇。可见,代表数量小的“限量版”商品虽然偏重于昂贵、罕有,但也有相对便宜与不受到大众欢迎和推崇的,更多时候,“限量版”是一种商业手段。
众所周知,商品广告除了对商品进行介绍之外,主要是让顾客相信此商品具有“闲时买来急时用”的作用在内,这才能令顾客买下那些日常生活可有可无的东西。当然,无论多精明的人,都无法具体地预知未来,这自是无法避免买到一些自己可能终生都用不上的商品(丢弃、送人的例外)。而从自己购回的有用商品与可有可无的商品比例中,便可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浪费程度。
个人看来,除了古玩书画这类特殊商品外,其它那些可通过流水作业生产的昂贵的“限量版”商品,只是为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而设,与高尚、高贵毫无关系。或许,应找个时间,整理一下自己所购买的东西,总结一下自己的浪费程度,也算是一次对自己性格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