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兴趣所致,在练书法时也会感到烦躁,要完全杜绝这种现象不切实际也不可能,但可通过其它方法来减少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
如果在过去,可通过学习绣花来蓄养精气,祛除写字毛燥的陋习。只是今天条件风气所限,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还有一个较佳的方法,就是每天晚上回忆一下自己去过那些地方及看见那些有趣的事物,日积月累,也能养成细心的习惯。
#单就临帖临得相似而言,从网上所见的作品中可体会到,今人远胜古人,但为何人们普遍认同在书法领域现代无大师的说法呢?
若论文化修养,今天的顶尖学者并不输于古代大师,所以,文化修养虽跟书法水平有直接关系,但并非终极因素。
这问题应跟时代精神有关。众所周知,魏晋时期士大夫好谈玄,据《晋书·王羲之传》称,王羲之喜欢服食五石散。五石散具有燥热兴奋的作用,服食之后,需要走动一番来散发,于是有了“竹林七贤”那种随处唱卡拉OK的现象出现。说白一点,五石散相当于现代的软性毒品。
整个时代的人都崇尚那种飘飘欲仙的感受,结果晋人的书法也沾了点仙气,这是后世所无法企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