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条关于公布山寨文艺协会名称的信息。文艺协会本来应属清水衙门,但现在职称高低多与揾银多少有关。拿破仑称: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于是文艺人响应拿破仑的观点,奔着领导的位子去。只是领导人数有所限制,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便另起炉灶,山寨由此诞生,种种主席、会长、理事层出不穷。当然,还有另一种原因是正版协会排外现象严重,一些人成立山寨协会与之对抗。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文艺领域中,正版与山寨版并存不算坏事,况且衔头与水平不一定对等。对文艺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炼就一双金睛火眼,将“让作品说话”贯彻到底,而与历史事件戚戚相关的更要弄个明白。
本人虽爱好书法,但对各文艺协会的领导很陌生,甚至书协的也不例外。数天前才跟书友讨论过刘炳森有没有担任过中国书协主席的问题,最后查证是我错了。作为文艺爱好者如此,非文艺爱好者又如何呢?看来,文艺普及之路实属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