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八一总场始建于1957年6月,经过55年建设,当年的艰苦岁月已淡入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再是林莽荆棘、猛兽蛇蟒般的原始森林,而是一座现代化小城。不过,当我们走进八一总场陈列馆,翻开场志,与那些老军工们聊家常时,深埋在八一小城下的艰辛与汗水又一次窜入心头。
“军号响,歌嘹亮,复转官兵赴海南。炮声隆,银刀闪,下乡知青战南疆。开荒山,垦沃土,八一健儿建总场。反封锁,种橡胶,风餐露宿志更强……”这首《八一颂》唱的就是位于海南儋州的八一总场的故事。
“对于我们来说,‘八一’不是一个企业的品牌,它是一个地名、一段历史、一种文化。”海南国营八一总场场长罗永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两批复转军人筑就八一场名
1957年,陈泽清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留在部队,一是复员到农场。而所谓的农场,那时候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哪里艰苦,哪里安家。”陈泽清最后响应党中央号召,选择了后者。
陈泽清1935年生于文昌,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经历了解放海南岛战役,1952年编入0953部队,1957年,他脱下军装来到和盛军垦农场(八一总场前身)。
当年与陈泽清一起参加到和盛军垦农场建设队伍中的一共有1641名转复军人以及近1000名家属。陈泽清回忆,解放初期,海南大部分还属于未开垦区域,为加速开发海南,保卫海南,海南行政区党委决定在儋州成立国营和盛军垦农场。
为鼓励军人建设和盛军垦农场,当时部队特意关照有意愿前往的军人。“复员前让大家回去探亲,能找到老婆的就把老婆带来,没找到的,一个月之内也要回来!”陈泽清说。
今年77岁的老军工李光胜就是利用十几天的探亲假,回湖南老家娶了亲,然后携18岁的新婚妻子来到和盛军垦农场的。“回家后,亲戚介绍的,从认识到结婚一共10天。”李光胜说,结婚时他22岁。
李光胜来到和盛军垦农场第二年,农场就与周边的雅星农场、儋县的和盛乡、雅星乡、青年社(广东揭西移民合作社)合并成立八一人民公社。这也是“八一农场”名称的滥觞。
“八一人民公社”名称的来源还流传着一段趣事。据老军工回忆,1958年在成立人民公社时,筹备组领导对取何名字一直意见不一,有人要取名“和盛”,有人说称“雅星”,也有人两者都不赞同。
当时,时任广东省农垦厅厅长的危秀英来农场检查人民公社落实情况。在听取筹备组对取名有分歧的汇报后,她建议取名为“八一”。理由有二:一是八一有革命性,人民公社要继承和发扬它的光荣传统;其二新成立的人民公社,和盛军垦农场最具代表性,而它的大多数成员是来自人民解放军的转复退伍军人。
1959年,八一人民公社撤消,同时为解决军需用品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呈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一个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农场,其名字延续了“八一”的称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八一农场”。为筹建“总后八一农场”,又有1800名退伍军人转业加入农场建设。
先后两批军人及其家属成为八一农场的第一代开拓者,也让八一农场名副其实。
艰难岁月花梨木也令人厌
来到农场后,陈泽清才知道自己远远低估了这里的艰苦。“全是一片森林,到处都是野兽叫的声音,没有路,从那大镇到农场走了半天,边走边开荒。”陈泽清说,八一总场建场前,雅星镇大部分属未开垦地,大多系森林和次生杂林、稀树灌草群落,来到农场首先就是砍树开荒。
“一颗大树五个人环抱都抱不住,没有机械,只有一把斧头、一把锄头,有时候一棵树砍一个星期才砍倒。”李光胜说,特别是花梨木和格木,非常坚硬,“一看就头痛、讨厌,砍半天都砍不进去”。
住的地方,则是军工们用茅草和泥土搭建起来的。今年78岁的兰彩堂是1959年4月从海南军区退伍到八一农场的。“我们来的时候农场没有房子住,要自己建茅草房。”兰彩堂记得,他们一个连280人,就住在一个长长的屋子里,排成一排,每个人睡觉占的面积是80厘米宽、2米长的铺板。
八一农场的浅层泉水资源也较缺乏,虽然大部分生产队(居民点)在50年代和60年代都在其住地打过几眼井,但是到了旱季,泉水断流,“职工群众白天劳作,晚上得到几里外的溪沟洗澡、洗衣服。”陈泽清说。
“其实,1960年之前还不算艰难。”兰彩堂说,那时八一农场还是吃军粮,人月生活费15元左右,菜蔬大多是南瓜、木瓜、白菜等,极少有荤菜,但是饭能管饱。1959年下半年,八一农场粮食改为地方供应,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半个月没有一点米,之后全场职工每人每天多则3两至4两米,少则2两米,工休期间大家都要捡茅草根充饥。
虽然没有吃的,工作强度却没有减少。“很多人得了肝炎病,全身水肿,一个连100多人就有10多个人得肝炎病。”兰彩堂说,他自己也不例外,大腿水肿得无法走路。之后,农场开始组织职工业余种甘蔗,干活的时候,每人1根甘蔗,补充营养。
当年茅草屋 今朝“八一城”
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八一农场场部时,但见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小洋楼,一排排现代化办公建筑,一条销售日用百货的商业街,还有恬静秀丽的长岭森林公园以及休闲的明湖文化广场,俨然一座小城市。
对于50年来的变化,陈泽清感触颇深。他说,八一农场成立初期,领导机关都在雅星墟上的一个茅草屋内办公,直到1960年9月,才迁至现在的场部住地(雅星镇栖榕村附近)的一栋砖木结构瓦房办公。
196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八一农场编为“广建兵团”第十师。1974年10月又恢复农垦,归属海南农垦局管理,复称八一农场。1981年9月,雅星公社的6个大队和一些农场并入该场。到1990年,八一农场土地总面积达38.9万多亩,总人口3.4万多人。
虽然八一农场隶属关系几经更变,但是八一农场一直在稳步发展。花了10年将场部的茅草房变成砖木结构瓦房,再花10年又将砖木结构瓦房变成混凝土楼房。
到1994年,八一农场的办公室、宿舍楼、学校、文化宫、仓库等都盖上了楼房,全场基本结束了传统的茅寮住宅。当年,时任海南省委书记、省长阮崇武视察八一农场时,对该场小城镇建设表示赞赏,并提议命名为“八一城”。
“八一城”的核心是八一总场场部的小城。经过近20年发展,目前场部建设面积为2平方公里,并成为国家级3A级景观,已命名挂牌的街道近20条,常住人口1万多人,全场已建成大型、中型集贸市场各1个,正在兴建的大型集市1个,内有广场、观光湖等休闲场所。下属的东山、金川(和盛)、老根(糖厂所在地)的现代化小城镇也已初具规模。
军号依然响亮军歌依然嘹亮
虽然,八一总场已不再归属部队,更不是军营,但是,这里依然透露着军队的气息,至今,上下班的铃声仍为嘹亮的军号。
年近80岁高龄的陈泽清就特别喜欢“军号”,他说,这是让他至今“年轻”的原因。十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起来后就到湖边跑上几步。听说我们来访,他还特意穿上了珍藏数十年的老军鞋、老军衣。
“八一总场建场的宗旨就是‘建设海南,保卫海南’。脱掉军装、拿起锄头,但还是没有放下保卫海南的责任。”陈泽清说。或许是建场定下的宗旨,或许是部队烙下的印记,八一总场一直保持着既是生产队又是民兵组织的传统。
50多年走过,八一总场的职工们仍然对军旅生活痴迷。“八一总场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干部都要经过军训,另一个是许多农场子弟积极参军或服兵役。”罗永华说。
1999年,海南省军区预备役步兵师炮兵团在八一总场组建了一个连队。“尽管人员分散,但是八一总场的传统让大家平时都很自觉地进行训练。”该连队指导员符章华说,在去年省军区组织的实弹射击考核中,这支预备役连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八一总场组建的预备役连队,2005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参谋部评为预备役民兵基层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国防部评为预备役民兵基层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广州军区评为预备役民兵基层先进单位。
这是武装连队每日的必修课,保卫海南、建设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