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97阅读
  • 17回复

梅家大院,我也想有108种风情(3)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14

梅家大院,我也想有108种风情
    
        3、新梅家豁口
        我贴着车窗还在寻找梅家大院门面的时候,车子已经开进了一处空旷似足球场那么大的一个大院。阳光对我说:
       “别看了,到了。”
       “没有大门?”
       “要大门干什么?”
       “不收门票?”
       “收门票谁还来?”
       “不收又有多少人来?”
       “不知道。”
       “车停哪儿?”
       “大院里面随便,到处都停。”
        出乎我之意料,车子进了梅家大院随意在场地中心停泊更是出乎我之预料。如此方便太惠众了,方便之余不免有些担忧。一是担忧景点失去门票收入,把唯一的一项强硬广告推介放弃了。哪怕一人一块钱,把门票做成一张名片其实是宣传与介绍的最佳方式。再说有门票也像个有人管理的地方;二是担忧场院能否经得住车轮不停的碾压,因为这种圩市没有铺垫太硬的地基;三是场院里停着那么多机动车,与旧时景观格格不入。
       我们的车就是随意开了进去的,在场院里兜了一个大圈也没人理,绕了一圈后又回到大院进口的一侧骑楼前,选择了一块水泥地坦然自若地停在了那里。我看到院子里已经泊有十来辆外地牌照的车辆,三几成群的游客指着眼前的建筑物说着,显然是在论证什么来着。
       我们一行人下了车,他们都去了那边拍照留念,我则没与他们搭伴。
       我站在车旁环顾四周,一个庞大的院落,一百零八座楼房,上哪里寻找我曾经的那两个夜晚。刚才走马观花环游了一圈,看到的只是一个院子,而每一座楼面什么样子根本跟没有看见一样,所以有必要先步行再环它一圈。
       我与他们相反,他们往中心走我往出口走,回到我们刚才进来的那个街口。其实这里就是梅家大院的大门,我权且叫它豁口。豁口只是个形容词,地名才是名词,所以先起个名字吧,就叫新梅家豁口。
       我创意源于北京北二环路的新街口豁口,口外有北师大,北影厂,口内是老城,大街一直延伸到西单商圈与长安街。这个地名名声很大,内外皆知。豁口,是形容在一条被砖墙或土堆阻塞的道路前扒出来的一个通道,形成了这条道路的一个关口。我们不要管豁口的字义是什么,我们只运用这个字面附带出来的名气。因此这个进出口叫新梅家豁口绝对响亮。由此,将梅家大院的每一处通道都起上一个响亮的名称,寓意、上口又易记,也是当务之急。
       我想,目前在没有门面的情况下有必要做一个十分醒目的广告宣传,给人的感觉就在,当你来到新梅家豁口就立即被眼前的人文资料渲染上了迫不及待要进去的冲动。
       而这个广告只需五个字:
       新梅家豁口。
    
    
    现在的进口: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分享到
离线lele

发帖
1739
金钱
2938
经验值
2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2-14
建议端芬板块向端芬镇政府隆重推荐--聘任李森同志(人才难得)为端芬镇副镇长(不坐班),负责端芬镇向全国推介工作,如何?
离线翡翠湖
发帖
48
金钱
49
经验值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2-14
LELE 您真系伯乐,赞同您的提议。
离线lele

发帖
1739
金钱
2938
经验值
22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第2楼翡翠湖于2011-02-14 11:59发表的  :
LELE[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您真系伯乐,赞同您的提议。

可否问一下,您是不是寒烟翠呀?老陶主任最近也未找到她呀?
离线yjxc

发帖
3166
金钱
12874
经验值
7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楼主羽绒山于2011-02-14 10:38发表的 梅家大院,我也想有108种风情(3) :

梅家大院,我也想有108种风情
    
        3、新梅家豁口
        我贴着车窗还在寻找梅家大院门面的时候,车子已经开进了一处空旷似足球场那么大的一个大院。阳光对我说:
.......

我小时候之七几年曾在这间后座住了十几年,好怀念啊!谢谢楼主!
[ 此帖被yjxc在2011-02-14 12:27重新编辑 ]
yjxc
离线嘉琳

发帖
10416
金钱
313725
经验值
162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2-14
有创意,继续欣赏。
离线james007

发帖
5771
金钱
145567
经验值
92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2-14
赞赏楼主对乡土文化,(文化遗产)的爱护与关注,并出谋划策.着实难能可贵.
在这方面,台山的确要向开平学习,借鉴.
离线景色

发帖
15120
金钱
772688026
经验值
13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第3楼lele于2011-02-14 12:22发表的 :
可否问一下,您是不是寒烟翠呀?老陶主任最近也未找到她呀?

lele:我2月8号2011年网游还见过她 几个月啦,都冇见她的贴 翡翠湖2月3号已入伍
春夏秋冬行好运!
东南西北遇贵人!
一帆风顺财源广!
精神爽利乐安康!
离线景色

发帖
15120
金钱
772688026
经验值
13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第1楼lele于2011-02-14 11:14发表的 :
建议端芬板块向端芬镇政府隆重推荐--聘任李森同志(人才难得)为端芬镇副镇长(不坐班),负责端芬镇向全国推介工作,如何?

好建议,支持!
春夏秋冬行好运!
东南西北遇贵人!
一帆风顺财源广!
精神爽利乐安康!
离线老周仔

发帖
33
金钱
57
经验值
3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2-14
拜读你的佳作,我的感触殊深,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近年来,我频频地思索着这个问题,面对如潮般慕名涌来的游客,为什么我镇有关领导不抓住这难得的商机,我曾春节前去信镇有关领导反映这些问题,要求树一个标明卫生间牌子,到现在也得不到落实,难呵,说实在,端芬镇在新的形势发展下,有关领导应该大胆创新,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大造声势,擦亮手中梅家大院这张牌,我是端芬人,也居住在梅家大院附近,闲时伫立于院内,瞅视着院内车去往来,随意辗压,痛在心,我曾建议在大同市和西头入梅家大院处各设一座梅家大院门楼,从而增添气势,另外,发动筹建梅家大院先贤梅建行嫡孙梅雨壮先生捐建一座纪念堂,选址在供销社旧仓库,重点介绍华侨先贤们筹建历史,同时,在梅家大院大同河畔建一座码头,着重介绍台山华侨先贤怎样乘船赴外洋,同时,院内安装两排街灯,设置十多张不锈钢椅,供远道而来游客之需,这样一来,梅家广场就应运而生,此外,还设立几个流动垃圾桶。梅家大院门票一定要收,卫生间也专人专职管理收费,院内一律不准停放车辆。大搞环境卫生,大同市公路两旁商店及大排挡门前垃圾纷飞,臭气熏天,群众反映強烈,希望镇领导加以重视,端芬是我家,淸洁卫生靠大家。在此,我恳切希望,端芬镇今年能成功举办龙舟公开赛,大同河上赛龙夺锦,得天厚爰,对端芬镇群众文化生活,增強身心健康,建设和谐社会,创造优良环境都有重要意乂,希望此活动能引起我镇公益热心人仕梅贤添先生关注。我想,只要我镇领导重视梅家大院旅游开发,发动全镇人民参与龙舟活动,我坚信我镇各行各业腾飞指曰可待,羽绒山兄你的文彩很好,希曰后多见你佳作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第1楼lele于2011-02-14 11:14发表的 :
建议端芬板块向端芬镇政府隆重推荐--聘任李森同志(人才难得)为端芬镇副镇长(不坐班),负责端芬镇向全国推介工作,如何?

         lele您好!如果倒退二十年我的岁数是三十,那个时候我曾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龙庆峡旅游公司的旅游科副科长,就是台山现在的副镇级干部。那时候年轻啊,走到哪里呼啦啦一阵风,出谋划策新点子多,为隆庆峡的宣传推广作了大量工作。但是现在,我的岁数已不合时宜,在北京,如果五十岁还不是正处级干部就会退下来了。我想,在台山这种人才还是有的,只是没有被发现,或者没有毛遂自荐的胆量。
        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实得失无所求。我出于自身感受说说而已,不必那么当真。谢谢您!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第2楼翡翠湖于2011-02-14 11:59发表的 :
LELE[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您真系伯乐,赞同您的提议。

谢谢翡翠湖!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第4楼yjxc于2011-02-14 12:22发表的 :
我小时候之七几年曾在这间后座住了十几年,好怀念啊!谢谢楼主!


就这种建筑形式而言,台山的父老乡亲们都对它们富有深厚的感情,包括本人。谢谢您!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第5楼嘉琳于2011-02-14 13:59发表的 :
有创意,继续欣赏。

谢谢嘉琳欣赏,有好建议也请讲。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离线羽绒山

发帖
10579
金钱
23514
经验值
107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2-14
引用第6楼james007于2011-02-14 19:23发表的 :
赞赏楼主对乡土文化,(文化遗产)的爱护与关注,并出谋划策.着实难能可贵.
在这方面,台山的确要向开平学习,借鉴.


         我曾经与原台山市府驻京办干部有过交流,深知开平市府为了申遗做的大量工作,他们动用了多方人士在北京做了大量活动,数年不辞辛劳才得以成功。有些成功经验我们想不到,也是学不来的,唯一可效仿的是他们坚韧不拔的工作态度。
现在,我和您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