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195阅读
  • 36回复

"战歌“演出团大合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22

由原战歌演出成员提供,原战歌演出团大合照上传供老三届校友们怀旧,给战歌崇拜者再次过把瘾。对面目不清楚的校友表示遗憾。

 

 

[此帖子已被 远游客 在 2009-5-23 1:12:22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一中老兵
发帖
8
金钱
9
经验值
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5-22

   fficeffice" />

战歌,悲歌?

         "战歌"合照有感

 

   这是一张四十一年前的照片,一九六八年春夏,就是这些当年风华正茂,血气刚放的红卫兵,参与演出轰动台山,场面壮观的大型歌舞剧红卫兵战歌

   战歌成功演出后,他们又一鼓作气,成功完成了歌舞剧收租院以及难更大,艺术含量更高的毛主席诗词组歌。可惜后者正当准备登台之际,当时的社会形势已不容许他们再在学校留下,等待他们的将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条他们想象不到的,之前所有理想梦想都破碎的艰苦崎岖的道路。他们将各奔东西,离开学校,离开这个一度令他们激情洋溢,给他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团队,不得不奔向他们一无所知的未来。一种令彷徨与无奈的思绪困扰着他们。在这个背景下,决定拍下这张照片,作为留念之用,也记下了这充满激情又悲壮的的一幕。

    红卫兵战歌,且不管她的内容与政治倾向,就艺术角度,壮观的场面,演出的激情,舞台气氛,组织策划等方面来说,对于当年的台山学生界,用空前绝后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没有老师指引,没有官方参与,没有资金,一百多人的大型歌舞剧,从编剧,配乐,彩排,舞台与幻灯设计,都是自行设计,在排练与演出过程中,学生们显示出的充分合作与团结,的确令人难以忘怀。战歌的配乐尤其成功,三十人左右组成的管弦乐队参与演出,当时不少人士都惊叹说这简直就像是电影中的交响乐团。当时在编曲中得到林一伟和陈炳常的鼎力合作,还有余振源,当时也毫不犹豫答应我的请求,担任了乐队指挥(演出显示他当之无愧),想不到四十一年后,能有机会在这里向他们追表我衷心的谢意。

    在这里顺便一提的是,我的同学兼挚友,现在Boston的邝某某,在战歌策划组织中展示出的非凡的魄力和领导才华尤使我佩服,可以这样说,没有他的参与,就没有当年的战歌!

    随着岁月的流逝,像许多过去的事一样,战歌”早已在我记忆中慢慢地淡忘。自从看过75one同学网"战歌怀念"专栏,正所谓一石激起千重浪,令我百感交集。没想到在那个狂热的年代,自己参与过的一件事,竟然能引起不少人的怀念和津津乐道。令我感到惊奇的这些人都不是我们当事人,而是当年的小朋友,从他们对战歌细节的准确描述中,可知他们对当年的战歌也是十分投入,就如他们所说的一样当时场场到足,这些都是鲜为我所知的。战歌”竟然能有这样的魅力,有如此长远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当年战歌的参与者,我感到十分欣慰。也感谢这些小朋友们当年和现在的棒场,使我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兵,至少在一霎那,顿觉飘飘然,仿佛年轻了四十年,沉醉在那激情洋溢的演出中; 又仿佛置身于纪念堂楼下大厅彩排,"...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由战歌合唱团和管弦乐队合作演唱的毛主席诗词组歌混声五重唱"忆秦娥,娄山关",和谐,优美,悦耳,在耳边缠绕,挥之不去...

   感谢75one同学网创办人,提供了这个平台,使我能"肆无忌惮"地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怀,与感受. Thanks so much!

                               战歌老兵

  

    

 

离线天涯雨

发帖
2884
金钱
3246
经验值
236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5-22
看到这張相片有点震撼感,对相中人很好奇。在一中礼堂看过《红卫兵战歌》,那時正读小学四年级,武斗刚结束,记忆还很深。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5-22
她们当中的一些人,现在又活跃在老干部之家的文艺队。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5-22
记得当时的资金来源之一是摘橄榄卖。好象一位叫“肥佬卓”的爬上在上四院路边的橄榄树,然后拿竹竿拍打橄榄。据说还被蜂叮了。当年一往无前的精神可见一斑。

[此帖子已被 远游客 在 2009-5-22 19:58:54 编辑过]

离线俏之连

发帖
13163
金钱
17436
经验值
942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5-22
   那时,我在台山一中的门口徘徊着,很想进入里面看看大型歌舞“战歌”,也想找个人带我进去,更加想尝试另一种方法“走后门”。唯有在门口踮起脚尖往里面望望,就这样错过了机会,可惜!遗憾!
离线昨夜星辰

发帖
9605
金钱
7777
经验值
384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5-22
非常珍贵的历史镜头,当年我正读小学5年级,也曾看过“战歌”,后来69年进入一中就读时,见到校园满目苍夷,文革武斗后的痕迹随处可见。曾受重创、饱受苍桑的一中而今迎来百年校庆,皆时生长在不同时代背景的人、不同年令段的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齐聚母校,他们的共通点是,我们同属台山一中学子。
离线板砖乱抛
发帖
79
金钱
79
经验值
7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5-22

大哥;你们才是那个年代自始至终的见证。“战歌”绝对是空前绝后的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演绎,不管是什么颜色的,翻开台山一中校史这是熠熠生辉的一页,如果那时是一个和谐年代相信台中这块园地收获会更加丰硕。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5-23
非常珍贵的历史镜头,看到这張相片有点震撼红卫兵战歌,且不管她的内容与政治倾向,就艺术角度,壮观的场面,演出的激情,舞台气氛,组织策划等方面来说,对于当年的台山学生界,用空前绝后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没有老师指引,没有官方参与,没有资金,一百多人的大型歌舞剧,从编剧,配乐,彩排,舞台与幻灯设计,都是自行设计,在排练与演出过程中,学生们显示出的充分合作与团结,的确令人难以忘怀。战歌的配乐尤其成功,三十人左右组成的管弦乐队参与演出,当时不少人士都惊叹说这简直就像是电影中的交响乐团。】我因当时正在台山一中,得以免费观看无数次的排演和正式演出。
离线oldchicken

发帖
3338
金钱
5045
经验值
259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5-23

  这可是回味无穷的相片,记得老鸡楼上黄姓的哥哥,邻居黄姓的姐姐当年都参与<<战歌>>映出,看着她们意气风发的样子,老鸡羡慕死了,只恨自已没长高长大.

  记得那天,由双胞胎表姐们带队,一行人中,表哥表姐们是广卅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细舅是中间人士,老鸡因父母关了牛栅成为旗派,老鸡自然是旗派的后代,哥哥是一中红旗的,只有二大舅是混进旗派队伍的总派---山西重型机械学院联总.当下一行人就凭<<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的袖章被邀坐在前排的嘉宾位...这些印象今天仍记忆犹前.

  "肥佬卓"目前居住于美国圣地牙哥.

  向哥哥姐姐们致敬!

[此帖子已被 oldchicken 在 2009-5-23 3:39:39 编辑过]

离线战歌怀念
发帖
8
金钱
9
经验值
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5-23
  感谢一中老兵哥哥终于传上珍藏了四十年的台山一中红卫兵战歌"正宗"经典相片,还简要概述了当年由创作、编剧、彩排、配乐到舞台灯光等等...。回顾当年的场面,有大型舞台剧"东方红"的气势,老兵哥哥一点都不为过分地比喻,在台山学生界是"空前绝后",非常值得怀念!
离线下里巴人

发帖
1270
金钱
19084
经验值
72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5-23

下里巴人当年也由在二中当旗派的哥哥带进去看过两场,还记得那时的座位是用茅竹搭起来的。

后来还参观过武斗时挖的连接两栋大楼的地道。

批邓时,余振源再次挥动指挥棒,担任了二轻局歌咏大合唱的指挥。

离线一中老兵
发帖
8
金钱
9
经验值
9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5-23

 

不是二轻局,而是农机一厂歌舞剧“春暖花开”管弦乐队。

 

离线kok

发帖
1023
金钱
539
经验值
97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5-23
看见这相片就回想了文化大革命,会长保全了一断历史的记载。
离线金山橙
发帖
115
金钱
132
经验值
12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5-24
 对于我们这些曾经历〝文革〞的台城人来说.鲜少有人不知道《红卫兵战歌》的.当年我也曾有幸看过其演出.记得当时由于纪念堂舞台太小.他们用木板茅竹搭建延伸扩大了舞台.当时的激情演出荡气迥肠确实激励人心.尤其是那些动听雄壮的歌曲及配乐,让我们这些当年的小朋友留下深刻印象。我有两位同事兼学长李某和翁某也是〝战歌〞管弦乐队成员,可惜从相片中找不到.他们现也旅居美国加拿大.对于当年的这些文艺战士.我的印象是才华横溢,聪颖过人。无论如何.〝战歌〞是值得纪念及缅怀的一段往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