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15阅读
  • 8回复

风亦叹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11-27 16:58:22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27
老同学,制作很靓但似乎有点感伤,欣赏了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27

 

 风可以叹息,但人千万不要太悲哀,努力向上这是我的做人原則。

离线东篱把酒

发帖
163
金钱
10402
经验值
95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1-28
秋颂(罗兰)
fficeffice" />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字。,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2-01
511001:
老同学,制作很靓但似乎有点感伤,欣赏了
老同学,制作是别人的制作,感伤是别人的感伤,我仅是与大家分享欣赏。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2-01
谢谢东篱把酒《秋颂》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12-1 20:40:36 编辑过]

离线767837040

发帖
910
金钱
934
经验值
88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2-02

 

      东方红之《情深谊长》(总导演——周恩来)

 

      

fficeffice" /> 

一首健康、向上的歌曲,竟被恶搞成这样悲凉、这样无病呻吟的梦呓。

怪不得有这样的认知:

一个百花凋零的年代,

 

时至今日,还重复犯同样的幼稚错误?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2-02
现在恶搞的只是一小撮,但百花凋零的是一个年代!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12-2 14:52:4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12-2 14:54:11 编辑过]

离线767837040

发帖
910
金钱
934
经验值
88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2-03

 

文革时期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建成

在新中国前三十年建设史上,跨越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占了十多年。有人说:当时中国完全陷入政治运动、阶级斗争之中,而经济发展“停滞”,“濒临崩溃的边缘”。但事实证明了这种说法的荒涎不经。

“文革”十年正处于中国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它在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时毛主席的“工业学大庆运动”、“抓革命促生产”、“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指示下,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革委会对工业生产抓得是很紧的,都是将其作为反对霸权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一项硬任务坚决完成的。虽然在个别年份由于派性和无政府主义的干扰,出现过生产和产量下降的情况,但从十多年总体上看工业发展仍是迅速的,决不是“停滞”和“缓慢”。设想十多年间工厂都是停止生产搞运动、整日开批判斗争会那是十分离奇的!

这只要回顾一下那时国家在工业建设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暑,想想那时全国实施和建成的一系列大项目、大工程、骨干企业,办的许许多多大事和取得的成就,事实就很清楚了。

 

fficeffice" /> 

而文学艺术源于生活。

所以把这个年代说成是:百花凋零。同样是荒涎不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