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9阅读
  • 3回复

“岭南之花”绽放河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坚剑
 

发帖
1095
金钱
5221
经验值
87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4-18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河南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将于4月20日~4月27日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据了解,此次系列大展,基于广东花鸟画的现代叙述“框架”为主旨。以期通过参展艺术家的花鸟画作品呈现出对传统、对现代主义新传统及对当代生活和大自然的深刻理解与诠释,并进一步探寻“写意精神”与“客体造型”之间的浑然关系。

  聚焦20世纪广东花鸟画艺术

  “作为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课题,从美术方面看,像其他区域一样,广东地区也存在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并存、互为消长的格局,同样承载了中国艺术现代变革中所发生的有目共睹的变化。在此,我们把研究课题聚焦在20世纪的广东花鸟画艺术。我们尤为好奇于,广东的艺术家与他们置身其中的历史情境和价值结构之间的耐人寻味的关联性。”“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策展人许晓生介绍,本次系列大展的要义在于,希冀在历史的上下求索中,加深当代人对中国艺术传统的再认识和关注的热情,以进一步认识广东花鸟画“何以如此”的内在逻辑和当代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大解放,视界的开阔,艺术家得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脉络中重置传统,广东地区相继涌现了一批重要的花鸟画家。他们的艺术历程与广东绘画整体意义上的演变脉络有着一脉承接的"亲缘"关系。这些艺术家显示出了一些共同的取向:融岭南画派、粤东画风于一体,突破原有的造型观、构图方式、笔墨规律和用色方法,于古人的传统、现代的经验、造化的规律和当代的精神中置换有序;在取象、构境、写情等方面不拘泥于旧有格律化程式,取法西方又变化融通,在兼收并蓄中,开掘出更大范围的欣赏天地。”许晓生如是说。

  据了解,此次“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包含了“静墨无声·当代岭南花鸟画工笔作品展”、“墨间逸趣·当代岭南花鸟画写意作品展”,以及“大家风范·方楚雄中国画大展”、“艺道同行·方楚雄花鸟画教学展”、“苍浑气格·黎柱成中国画作品展”等五个专题展览。既有生于岭南、长于岭南的花鸟画家,所带来的因不同的文化选择、生存体验、画学师承等形成的迥然相异而又彼此联系的花鸟画风;也有来自四方,求学于岭南并长期居留游艺于此的花鸟画家,所带来的多种异质性的因素。

  工笔花鸟画获得了复兴契机

  在中西文化对立与交融的20世纪,工笔花鸟画这一传统的艺术样式有着怎样的际遇?作为一种传统的视觉载体,工笔花鸟画如何完成由古典体例向现代体例的转变,这一课题至今耐人寻味。

  “显然,在工具理性、实利主义思潮汹涌澎湃的20世纪初期,传统绘画那种缘于"游心"、止于"自赏"的文人风度,在追求"世用为归"的洪流中,怡然自适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李伟铭语)。”许晓生借用广州美术学院研究员李伟铭的观点提出:“对文人画的批判,对宋代院体的重新发现及对西画写实主义的引进,使在两宋达到完满境地便从中国的主流文化圈中游离而去的工笔花鸟画,获得了复兴的契机。”

  “虽然艺术家是以本土绘画语言为创作基础,但是在创作上强调当代社会精神与观念表现。同时,将西方趣味融入其中,并以新的思维方式作为根基来重塑当代的工笔精神。此外,新时期的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主体大多学院出身,既受过严格的西式造型训练,亦保留着中国传统工笔那份体味典雅的创作气质,从意识层面上看,工笔花鸟画家显得更为活跃,更善于呈现当代社会文化。”许晓生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空前的大解放时代,使工笔花鸟画获得了由古及今变革的一个关键时期:“困局的打破和新元素的介入,从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开拓、复归以及现代转型等精神特质的演变提供了更多契机。”

  许晓生介绍,此次的“静墨无声·当代岭南花鸟画工笔作品展”,邀请了在工笔花鸟画领域有着重要探索成果的艺术家,包括周彦生、方楚雄、苏百钧、林淑然、万小宁、陈少珊、陈湘波、郭子良、郑阿湃、涂国喜、许晓彬、罗玉鑫等参展。这些艺术家的工笔花鸟画,植根于对中国传统和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呈现出了丰富而多元的风格特点,并始终承载着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岭南文化的品格。

  工笔画同是追求写意的艺术

  另悉,同期举行的“墨间逸趣·当代岭南花鸟画写意作品展”,则邀请了尚涛、林丰俗、陈永锵、陈新华、方楚雄、李照东、王璜生、黎柱成、方土、贾博鸿、林蓝、许敦平等12位艺术家参展。许晓生说:“在当代文化情境中,写意花鸟画这一集趣味性、书写性与诗意化于一体的审美载体,仍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中国的绘画从来不以写实为最终目的,而是一种写意的艺术,这是由中国文化的特性与中国人的审美决定的。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特点,是中国艺术的艺术方法和民族特色,工笔画亦不例外。”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认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作为两种不同的中国传统艺术样式,却同样是以追求对“意”的表现为目的的,是殊途同归的两种艺术样式:“工笔画一方面以"应物象形"为手段,因为它有写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因素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写实,因为工笔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在真实物象上是找不到的,它们只是用来反映我们对事物视觉感受的虚拟性的艺术语言。”

  如此,工笔画就具有了写实与非写实的双重矛盾,然而,在这对矛盾中,工笔画的形式特点恰恰又是集中体现在非写实,即艺术语言的虚拟性上的。“严格来说,工笔画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逼肖对象,其所谓的写实,只是相对于写意而言的。”陈湘波如是说。另一侧,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在《对写意花鸟画“形”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尽管写意花鸟画常常按主观的需要加以"变化", 但写意花鸟画始终以大千世界的原形为创作的源泉;尽管写意花鸟画以"形神兼备"强调"借物咏情"、"以物传神",或强调笔墨的形式感和抽象美,但写意花鸟画始终离不开造形的独特感和内涵魅力。所以画家的造型能力和想象力,学识修养和艺术风格,都将决定作品的艺术高度。”
1条评分金钱+5
西子 金钱 +5 好帖,值得顶! 2016-04-20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4-18
優秀文章,支持!!
离线开心吧

发帖
15378
金钱
82721
经验值
227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4-18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4-20
好帖,值得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