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在不涉及政治的情况下,是一个言论较开放的时代,这看似是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导致许多人生价值观变得混乱不堪。如李小龙的名字为世人所熟知,仅去世数十年,就因为言论自由,褒贬不一,对他的种种看法也不一,结果给本来明确的东西铺上一层迷雾。
曾有人认为李小龙体型偏瘦,实战能力只一般。如果拿民国时期铁砂掌宗师顾汝章的旧照对比一下就清楚,李小龙在顾汝章面前,可称为彪型大汉了。民国时期的武术家跟今天不同,若没有真功夫,甚至手上有数条人命,根本无人传颂。
我曾听人说,精练内家拳的,体型大都偏瘦。我一祖辈,他自称成年后体重多在百斤左右,我虽未曾见过他真正出手,但同村的叔伯聊起他时,将其牛B一面娓娓道来,并深表叹服。
再如1992年去世的六合自然门宗师万籁声,1928年即他二十五岁时在广州担任两广国术馆馆长,并获少将军衔,当时有不少本地名手心中不服,上门挑战,结果被他一一折服。虽然网上所见万籁声照片皆为晚年所摄,但从其身上的肌肉来看,年青时体型多为精悍之辈。
李小龙实战能力如何,我不知道,但将其体型与实战能力挂钩,则有否定技击训练对实战的作用,实欠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