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绘画来,书法圈中的人在审美上相对保守。
虽说绘画材料远比书法丰富,但问题不在这儿,重点是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或者,对绘画爱好者而言,这已是见怪不怪了。
过去国人习书,跟今天读书的目的差不多,就是为考试作准备,充满了功利性。结果,所有学子的字要写得一板一眼才符合标准。
有了公开的标准,个人的东西便少了,在这氛围下,种种学书入门方法皆跟随标准而生。
现时考试答卷用不上毛笔了,虽说学书法者的观念未一下子从过去的标准中脱出来,但应明白,过去的标准既变得可有可无了,学书法也就完全据个人喜好来玩耍了,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只要是书写汉字,不管写成什么,是不是都应欣然接受呢?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5-12-11 22: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