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90阅读
  • 6回复

佛在心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09

 

             我贴心牵挂着的玉观音不知什么时候离我而去了,挂在脖子上的只有一条红丝线!这玉观音陪伴了我好多年了,当初是戴的佛祖如来,后听人说:男陀观音女陀佛,于是才换的观音。又听人说,玉器和水晶都很有灵性,能护主!妈说:“换个再戴吧!”我说:“不必了!”因我心中有佛!够了。


    如果说玉观音真有灵性,那么它离我而去必有因由。此乃天意,我不能强求!戴与不戴无甚分别。免了罢,我信命!
    我一直很虔诚!早晚都烧香供佛,拜观音。但最近我彻悟了,反而省却了。觉得这不外是心安理得的一种形式,若心中有佛,俗世凡尘中许多清规戒律都是多余的。我反朴归真罢了!
    有时看一些港台的影视剧集,说的是那些黑社会的人都烧香拜佛。拜完了拿起屠刀,大开杀戒!这拜佛焚香岂不亵渎神灵?
    又比如有的不肖子孙,对父母长辈不孝不敬,大逆不道。待到长者死了,搞什么风光大葬,大排筵席,浪费金钱。简直不知所谓!
    我想我也该立下个生前信托或遗嘱之类的,死后把有用的器官捐赠,然后火化。骨灰撒到江河湖海中,尘归尘,土归土。我回归大自然好了,干干净净!
    来生?不必来生了!我今生已经历过了,能做我喜欢做的,爱我所爱的,够了!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4-9 17:02:35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4-09

    心中有佛便是佛  我们需要的是内容,并不是形式。在心中有佛才是真真正正的“佛”呀!不要以为自己整天拜呀、烧香呀,磕头呀就是信佛,而是心中要真正拥有颗佛心,在内心深处理解佛的基本理念、内涵才是真正领会了佛的旨意呀!但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真正做到这些的又有多少呢?我们在世看到,流于形式的太多太多的人了。他们如果都把“心中有佛便是佛”这句话理解透彻,我想我们的社会将会是另外种景象了!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4-9 4:41:17 编辑过]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4-09
 想讲一个故事。

      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在一起打坐入定。出定后,佛印问苏东坡:“眼中所见何物?”苏东坡看着佛印,坏心地说:“我看见一堆狗屎。”佛印大笑,他说:“我看见一尊佛。”回家后,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今天赢了佛印。”苏小妹问清经过之后,点醒苏东坡:“哥哥呀,打坐入定时你看到的就是自己,你看到狗屎,你就是狗屎。佛印看到佛,佛印就是佛。你又输了。”

        这个故事,相信不同的人看着,会有不同的想法。我呢,无须再多说,各人看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4-9 5:05:41 编辑过]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4-09
406439028:

    心中有佛便是佛  我们需要的是内容,并不是形式。在心中有佛才是真真正正的“佛”呀!不要以为自己整天拜呀、烧香呀,磕头呀就是信佛,而是心中要真正拥有颗佛心,在内心深处理解佛的基本理念、内涵才是真正领会了佛的旨意呀!但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真正做到这些的又有多少呢?我们在世看到,流于形式的太多太多的人了。他们如果都把“心中有佛便是佛”这句话理解透彻,我想我们的社会将会是另外种景象了!

[此帖子已被 406439028 在 2009-4-9 4:41:17 编辑过]



心中有佛便是佛, 这句话不是一辈子烧香拜佛的人能懂得的。那些求神拜佛者,都是没有悟性的凡夫俗子。

看看神秀大师修炼一生,也只有个“渐悟”的境界,就知道“心中有佛”的不易了。

当然这句话也成为很多人的托词。这些人自欺欺人。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4-09
  景随心转,自己心中是否有佛,一是自己的认为,二是他人的认为。有自信心者,在乎自己感觉;缺乏自信心者,以他人见解为根据。
  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有主观欲望皆为屠刀。人皆有两个欲望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满足:一是所有欲,二是控制欲。能够将这两把屠刀放下了,不但心中有佛,本身也就成佛了。
离线小小草

发帖
552
金钱
613
经验值
37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6-19

開悟的大益fficeffice" />

 

有弟子問我∶

“盧師尊,你常常激勵我們行者,人人要開悟,明心見性,然而,開悟對我們行者,究竟有何益處呢?

我答∶

開悟不是一個名詞。

開悟不是一個口號。

開悟不是一個獎狀。

而是開悟了,就要“心行”,心已經領悟了,就要去實踐它。

也就是把開悟實踐出來,發更大的菩提心,以大智慧去救度衆生。

開悟的人,明白了宇宙的至理,明白了人生的至理,明白了如來的至理。

於是“自在任運”於∶

日常生活。

妙行無住。

相與非相。

無量福德。

有爲無爲。

莊嚴淨土。

寂滅最樂。

忍辱精進。

佈施持戒。

禪定智慧。

究竟無我。

平等同觀。

法界体性。

化導衆生。

無受無貪。

我今天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開悟的人,完全明白我以上所寫的一行“四字”的句子,因為明白了,就一一把它實踐了出來,這種實踐出來,就是開悟的大益了。

我說,開悟者必然知道∶

一、無貪——無所得故也。

二、無瞋——無所謂故也。

三、無痴——無所住故也。

我在這裡指出,開悟的人,已知“無所得”,所以捨了貪念;開悟的人,已知“無所謂”,所以捨了瞋念;開悟的人,知曉“無所住”,所以一起愚痴盡除了去。

無貪就超出慾界。

無瞋就超出色界。

無痴就超出無色界。

這即是開悟的大益也。

*

我擧一公案,請聖弟子參∶

建州白雲“令弇禪師”,上堂,說∶“遣往先生門,誰云對喪生。珍重!”

僧人問∶

“己事未明,以何為驗?”

令弇禪師答∶

“木鏡照素容。”(不見不見)

“驗后如何?”

令弇禪師答∶

“不爭多。”(不增不減)

問∶“三台有請,四眾臨筵。既處當仁,請師一唱。”

令弇禪師說∶“要唱也不難。”

“請唱。”

令弇禪師唱∶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我哈哈哈,大笑三聲)

 

本文恭錄于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208冊《大笑三聲——無所得之得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7-02

谢谢您!小小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