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说 食 节fficeffice" />
中国有句耳熟能详的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国人认为,食,就是天大的事。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拆析”,食,乃“人”最“良”好之愿望;吃,由“口”与“乞”构成,意谓即使行乞,也是为了食;有的地方(如客家人聚居地区)计算人数不是以“个”为量词,而是按“只”算的。只字有意思哩,“口”是为了说话和饮食,下面两点代表两脚,吃完了就上路,真绝!由是观之,大家见了面通常使用的问候语多是“你吃了吗?”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折射,要好好引导老外慢慢领会其中的意涵,别老说咱们没礼貌。
中国人为食得好,食得妙,食出水平,食出品位,几千年来将饮食文化传承光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烹调方式和饮食品种。而讲究食的节日更是当仁不让位居世界之冠。据粗略统计,仅汉族民间一年当中举节之名行食之实而流传下来的节日就不少于三十个。除正统的纪念日(如国庆)以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以外,还有七夕节、中元节、寒食节、腊八节等等,加上纪婚日、家庭各成员生日诸如此类,不经常看看记事簿往往很容易出差错。改革开放以来,大家从蹒跚学步到潇洒自如地过起了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情人节。总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多多益善。现在连光棍节(ffice:smarttags" />11月11日)也有了,不知何时可添上一个发财节(8月8日)?大凡节日,总会讲究个吃法,慢慢地也就吃出了习惯,吃出了豪气。中秋节出品上万元一只的极品月饼,老外觉得不可思议,但国人已然不稀奇。因此,尽管没有堂堂正正的“饮食节”,鉴于逢节操食已蔚然成风,大多数节日管叫“食节”倒也恰如其分,没错!
我常常纳闷,有的本该很庄重的纪念性节日,发展下来就变了味,最终几乎完全失去原来的意义。就拿纪念屈原先生的端午节来说,我不知道汨罗江地区的父老乡亲还有没有用五色丝粽子打发蛟龙鱼虾,以保护好先生圣体。但我看着人们把粽子这种本来的“饲料”吃得津津有味,甚至比蛟龙鱼虾还起劲,便不由自主地起了“鸡皮米”,故一直对这类食品不感冒。即使从医学和卫生角度衡量,米豆肉食放置时间长了,也容易变质,害人哩。不一样的观点,往往产生不一样的后果。这就难怪有先见之明的韩国人抢先把“端午节”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而把粽香留给了中国人,果真与“资本”留在外国,“论”传到了中国(关于《资本论》的笑释)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一蓝天下,少数民族的好些节日就有意义得多。像古尔邦节,晒佛节等带宗教色彩的节日,信徒对信仰是非常虔诚的。泼水节、火把节、歌堂节、赛衣节、山林节、仙女节、插花节、盘王节等,人家也不是冲着讲饮讲食来的。人水交融,水花飞溅的泼水节目完了以后,第一要紧的事情恐怕就是跑回家更换衣服,然后回味着受到的祝福,这已经很满足。难以想象会有好食者身穿湿衣,面带笑容,昂首阔步跨进酒店餐馆,大呼小叫“来一只龙虾,两份三文鱼,四瓶XO”会不会把人吓跑。
三八妇女节又到了,女士们计划并相约着叹茶餐聚吧。我早日现场听到了一段有趣的对话,一女士请求老板:“三八节能不能让姐妹们去某某酒店聚一聚,这样有利于加强沟通。”老板笑答:“一定要聚聚才能沟通么?”很妙。我理解老板的意思,并非舍不得花几个钱吃顿饭,而是希望节日过得更有意思,更有内涵。
中国是一个讲求礼义忠孝,仁爱康寿的国度,春节、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代表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历史印记和文化根基。辛苦一年,阖家团圆,欢聚一餐,人之常情。君不见面对五十年一遇的冰冻雨雪灾害,百万民工不畏饥寒,不屈不挠,义无反顾,一定要回家团年的坚毅面孔,是何等的感天动地泣鬼神!大年三十的团年饭,的确富含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精华,也丰富了传统的节庆文化,增强了炎黄子孙的凝聚力。但是,逢节必讲食,食必求花样,此外了无新意,那就确实有点过了。节日有饮食,本无可厚非,若只把节日当食节,而忽视其内涵和丰富形式,则不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也显得俗。过节能过得有情趣,有意思,有记忆,那才是真正愉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