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杨白劳”的歌,也是你“大春”哥唱的!ffice
ffice" />
你在“美国”那边所提出的问题,确实是非常尖锐又特别,也只有我这个当事人,才能说得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先答你那边所提的特例。
记得读书时,一天,校广播传来通知,我和哈娜到山顶宣传队集中。当我俩相约一起到山顶后,人一到齐,就由负责管宣传队的老师,为我们开会。会议精神是准备组织集体观看舞剧《白毛女》。并读名单分配,谁负责记谁的动作。当听到由我负责记《白毛女》的动作时,我感到十分愕然。在受宠若惊的同时,也觉得有一种莫名奇妙的纳闷:怎么会是我?我知道,在我俩未入队前,女宣传队员大概不少于20。你上传的相仅是一部分,还有小映、李~慈、还有~~梨等。反正一大批,正如你所说的:“众多的宣传队的女队友。”连你都觉得反常的事,就别再说那批女队员了,她们更是百思不解,当然,免不了产生不满不服的情绪。有个别人问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ProductID="魏" w:st="on">魏ersonName>老师。当时,那帮女队员的ersonName ProductID="关系和" w:st="on">关系和ersonName>老师相当好。“么区一来到,几桃给区做主角呀?”为安顿情绪,老师也直接了当地回答:“你估我A区做么,系吴主任指定话A区做个。”为此事老师和美婷一起到我过家家访。目的是要我怎样演好角色。我当着老师的面说:“么美娟走亚,A美婷做麻则喽。”老师说:“系吴主任话A你做,还说什么要改变形象等……”(当时,吴是学校党委政工组主任。)你也知道,在那个党指挥枪的年代是怎样的。既然是这样,我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豁出去了……
第二特例接上,当年,学演样板戏,是以搬舞台为主。既然,你们在我未接手前,已把序幕和第一场都演了。换句话说:已有了框架,则搭好了棚。于是,我就找最容易上手的捷径。主要全力以赴练基本功以外,其次,就是熟悉音乐,主、次两方面过关后,再观摩几次,就轻如易举(举脚),跳进你们已搭好的棚里。正如你所说的:“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你说得没错,那个年代没什么好戏看,看来看去,还是那几个样板戏。所以,学来学去,也是那几个样板戏,自从接手角色后。我和哈娜也不知看了多少遍“白毛女”,但我敢对你说,那时,我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记性特别好。可以说,整个“白毛女”舞剧全过程,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你不信,可问哈娜。其实,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特长。也许,这就是我的特长吧!
我记得,我们在学校操场的舞台表演过,演出后,李策韶老师曾上前对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好野哩!睇见你跳,即睇体操表演巧。”在“光声戏院”也演过。而且,在后台和我校演,沙家滨的阿庆嫂扮演者:朱仪芳认识。有一中宣传队的曼。还记得,演出前,国康不知哪里弄根红毛线,给我扎红头绳用。他说:“我之前用那根(红街绳)太细了”。在此,我也衷心感谢曾帮助和支持过,并陪伴我一起演出过的同学。
[此帖子已被 随心起舞 在 2009-6-27 10:59:41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