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 致美其中
以传统绘画为基础的中国化学科在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备受争议。它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不断移植了素描、色彩以及现代绘画的多种元素,很多人认为这种混合的教学模式会妨碍中国画的发展,所以才引起疑义。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它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改善,只要我们能有效地将它融人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国画学科的发展会有更大的潜力。
陈钠于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本科,在高等院校从素描、色彩的基础教育工作达七年之久,后又考入广州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专攻中国绘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院国画系教授。他在教学的同时非常注重自己的艺术创作,其成果将集合成册,让人甚感欣慰。据我所知他的艺术道路并不顺畅,从简单的基础教学转变为复杂庞大的传统绘画,这种常规的艰难抉择是一般人那以想象的,但他能理智而自信地走过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近年来写生备受冷落,毫无审美价值的仿古画大道,这种奇怪的现象令大多数同行们不解。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反之艺术的创造力将会丧失。写生是中国画学科的重要科目,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坚持写生就是为了在艺术创作中高度观照生活,不断开拓新的审美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陈钠是个十分清楚这个目标并坚持下来的.
综合评估陈钠的山水画艺术,他对中国绘画的形式语言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探索,风格的个性化日益突现,笔墨技法的运用越见成熟,审美追求十分明确。这些都与他对传统绘画的理解、生活素材的丰富积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中国绘画的技法并不神秘,通过对他的解构无不过是笔、墨、意、韵,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并不难掌握。我相信这个时代的人要比古人聪明得多,超越前人是情理中的事。
艺术创作的关键是对题材的设定,要不然真的是“笔墨等于零”。没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厚积累,没有独特到而敏感的审美视觉,艺术创作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这些年陈钠东奔西走,带领学生实地写生这为他日后能真诚而热情地感悟生活,所以创作时的激情得以使技法、形式、审美达到相对和谐而统一。《雨季》画中的层峦叠嶂,田野山家,给人以境界幽美,浑然成趣,笔墨厚重多变,是他创作中的精品。《山水清音》则反其道而行之,运笔简洁洒脱,浓浓变化有致,画面山谷空灵,给人以画中有诗之感。《太行冬日》是他多次北上太行的真诚记录,用笔萧疏,是运用传统画法中常见的浅降方法,表现出太行山间的雄浑而幽深的情趣。《春归》等描绘的是典型的南国景色,这一系列已构成了他特有的山乡篇章,其艺术效果已大大超过了单纯的写生方式。
总之陈钠是位有着天分的画家,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两者兼得难能可贵。以上几点是我对他的深刻印象,以此作为寄言,希望他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好。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刘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