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版
春意盎然
水墨江南
紫色梦幻
绿之印象
绿意盎然
蓝色天空
黑色旋风
沉痛送别台山同
凤凰花又开
台山培英新校区
热烈祝贺台山培
UID:1340
UID:1202
金色田野兄:湖心酒店在人工湖里边,已关门大吉了。你讲的是湖滨(即大楼),现在是新湖滨酒店。另你见到的应是"燕喜商场",非酒楼。不知对否。
UID:1155
火佬V:
你只说对了一半。但“燕喜”确实曾经是酒楼,作为“燕喜商场”应该是近十年的事情。
引用:原文由 邻家小妹 发表于 2007-1-17 20:16:14 :火佬V: 你只说对了一半。但“燕喜”确实曾经是酒楼,作为“燕喜商场”应该是近十年的事情。
UID:565
诸位:“燕喜”名号的由来是这样的:
“燕喜酒楼”解放前是在西荣街的“东风旅店”,后来,西荣街的“燕喜酒楼”在公私合营期间改为旅店,称为“东风旅店”了,而通济路的燕喜酒楼在公私合营期间仍为酒楼,但不称为“酒楼”了,而是称“饭店”。 “燕喜”原来是解放前的一个妓艺(或是妓女吧)的名号,该妓艺在解放前被一个有钱的老板包起了,并对她情有独锺,因此就以她的名号冠称自己的酒楼(也就是西荣街的酒楼)名号,并因此而名声大振,也就是使“燕喜”这个名号成为了无形资产了,因西荣街的酒楼在解放前已转手产权(现可能有二十多位产权人了)原酒楼的老板就转到通济路来继续经营酒楼,并沿用原来的“燕喜酒楼”的名号。 通济路的“燕喜酒楼”在后来改称“解放饭店”,改革开放后,恢复称为“燕喜饭店”和“燕喜酒家”,而不再称为“燕喜酒楼”。 1988年,因“燕喜酒家”的经营已达损亏状态,商业局于是决定将其转营,由纺织品公司接管,经装修后改为“燕喜商场”,于是“燕喜酒家”的名号就正式终止了。 “燕喜商场”经营至1996年也已达损亏状态,于是再度改制,将地下商场的柜台分割承包,个人经营,二楼对外招商经营,由建筑老板装修对外招包成为各个独立经营的小商铺了,同时,将二楼一部分和三楼改营为“甜梦园”茶餐厅。2006年初,地下商场正式解体,经装修后改为“金铺”,至此,“燕喜”的名号也就正式消失了!
UID:1115
UID:35
肚兔~四眼先生这么一说,那燕喜岂非名垂青史?!可别小瞧这青楼女子啊,想当年李师师、柳如是、李香君自然名垂青史,想不到小城里面的燕喜也能成其为无名资产~英雄莫问出处啊!
四眼哥:
佩服、佩服!你的解释真是很有权威性,是不是应该写入台山县誌,作为一页历史的记载。
如今看来,“燕喜”之名随着时间的消逝,也会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想来真是一件令人唏嘘之事。广州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很多百年老字号如陶陶居、泮溪酒家等,即便是几经改制,但都保留了名称,因为除了人们对它有一份感情存在外,这些名称还可以说得上是无价之宝的无形资产。
謝謝火佬V的指正.
四眼哥哥:小弟十分好奇您怎会對"燕喜"的歷史如此了解.
[此帖子已被 金色田野 在 2007-1-18 19:17:35 编辑过]
引用:原文由 迟到 发表于 2007-1-16 13:00:38 :田野兄,你好厉害,把我好多沉睡了几十年的记忆拉了出来。那时确实是“火红的年代“。最新指示,原子弹,天弹,人造地球卫星爆炸成功。。。大人们的忠诚或叫狂热非我们这代人能理解。好羡慕你家就在幼儿园旁。还有小操场外围可爬上去坐的围栏。看着人来人往的解放路。几棵果似桃但不能吃的遮荫大树。不知是否还在。但对面的海军招待所楼一定在。过了反帝路路口是烟丝厂,烟喜,电讯大楼。。。。 萝卜姐,如有天九王传奇,不妨传上给大家看看。不知为什么叫天九王。
田野兄,你好厉害,把我好多沉睡了几十年的记忆拉了出来。那时确实是“火红的年代“。最新指示,原子弹,天弹,人造地球卫星爆炸成功。。。大人们的忠诚或叫狂热非我们这代人能理解。好羡慕你家就在幼儿园旁。还有小操场外围可爬上去坐的围栏。看着人来人往的解放路。几棵果似桃但不能吃的遮荫大树。不知是否还在。但对面的海军招待所楼一定在。过了反帝路路口是烟丝厂,烟喜,电讯大楼。。。。
萝卜姐,如有天九王传奇,不妨传上给大家看看。不知为什么叫天九王。
蘿卜姐,遲到兄:据聞天九王姓王名九天,初出道時將名字寫在他的工具箱上,按古時的寫法从右到左寫.但人們喜歡从左到右讀,成了天九王,他也將錯就錯,畢竟天九王這招牌比王九天這名字更响更威更好記更具廣告效應.....天九王的手艺應該是失傳了,不知陳泰山有沒有徒弟?我小時候見到的李植南約四、五十歲左右,現在是否仍在人世?哪位网友知道?
金色田野:谢谢你对天九王称谓的考证……请你放心,天九王的手艺不会失传,那手艺“官名”叫面塑艺术,已登大雅之堂。
“面人”系用精制面粉、江米(即糯米)粉、防腐剂等,用开水调合成面团,在锅内加温后,根据创作需要分别放入各种颜料,即可捏塑各种人物形象。
面人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唐以来,一直以民间玩具的形式流传。它多取材佛道故事、戏曲及历史人物。捏塑手法简练,所塑人物形象,虽大如手掌,小如果核,却面部五官备赅,形象鲜明生动。是一种小型的民俗雕塑艺术。
在北京就有个著名的面塑艺术家叫汤子博,他自幼喜爱绘画、面塑及其他民间艺术,注意吸取民间艺术的营养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精华并傍及佛学、诗文及气功等的学习,经数十年的努力,遂成为一代面塑名家。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立汤子博工作室,专门从事面塑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他长于捏塑佛道、传统戏曲、历史及现实中的人物形象,作品既神韵生动,高逸淡雅;又朴实可亲,富有生活情趣。特别是他所创造的核桃面塑,在剖开的核桃内,塑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代表作有《天王》、《达摩》、《观音》及《十八罗汉》等。
[此帖子已被 花心萝卜 在 2007-1-19 8:33:06 编辑过]
蘿卜姐:
真佩服您對中国民間手工艺的了解,那天九王要是活到現在,可能巳是国宝,成了百万富翁了.
北斗星:
陳泰山也移民美国?還在彼岸賣艺授徒?這消息准确嗎?台山八十年代初才掀起移民潮,我推算陳泰山那時應七八十歲了.也許像他這样的練武之人比常人更长寿健康.
UID:1212
引用:原文由 四眼光头佬 发表于 2007-1-17 23:06:36 :诸位:“燕喜”名号的由来是这样的: “燕喜酒楼”解放前是在西荣街的“东风旅店”,后来,西荣街的“燕喜酒楼”在公私合营期间改为旅店,称为“东风旅店”了,而通济路的燕喜酒楼在公私合营期间仍为酒楼,但不称为“酒楼”了,而是称“饭店”。 “燕喜”原来是解放前的一个妓艺(或是妓女吧)的名号,该妓艺在解放前被一个有钱的老板包起了,并对她情有独锺,因此就以她的名号冠称自己的酒楼(也就是西荣街的酒楼)名号,并因此而名声大振,也就是使“燕喜”这个名号成为了无形资产了,因西荣街的酒楼在解放前已转手产权(现可能有二十多位产权人了)原酒楼的老板就转到通济路来继续经营酒楼,并沿用原来的“燕喜酒楼”的名号。 通济路的“燕喜酒楼”在后来改称“解放饭店”,改革开放后,恢复称为“燕喜饭店”和“燕喜酒家”,而不再称为“燕喜酒楼”。 1988年,因“燕喜酒家”的经营已达损亏状态,商业局于是决定将其转营,由纺织品公司接管,经装修后改为“燕喜商场”,于是“燕喜酒家”的名号就正式终止了。 “燕喜商场”经营至1996年也已达损亏状态,于是再度改制,将地下商场的柜台分割承包,个人经营,二楼对外招商经营,由建筑老板装修对外招包成为各个独立经营的小商铺了,同时,将二楼一部分和三楼改营为“甜梦园”茶餐厅。2006年初,地下商场正式解体,经装修后改为“金铺”,至此,“燕喜”的名号也就正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