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559阅读
  • 898回复

硯谊的纽带 鄉情的归属(第二页起文友诗联欣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0楼 发表于: 2013-11-07
文友纽约欢聚兴会淋漓感诗记之(再修訂稿)
梅永洪(纽约)
(一)
秋高氣爽迎遠客,意厚情深甘酒浓。
揮笔推懷揉妙句,骚坛雅士樂無窮。
(二)
秋枫红似火,騷客更多情。
妙韻懷中出,清詞筆下成。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1楼 发表于: 2013-11-07
與振才宗兄台城喜聚感賦
梅銳仁(香港)
流水行雲游子心,
時和世泰樂悠吟。
結緣只為詩詞起,
倒履相逢見熱忱。
2013年11月6日

黎家活(波士頓)酬和於旅途
萬里神交士子心,
閒看世態步輕吟。
流觴曲水寧城日,
一醉何妨詩謝忱。

步韵奉和
陳榮輝(三蕃市)
情钟艺圃見人心,
笔下闻香带醉吟。
每念故园詩味好,
淸茶一盏叙真忱。

疊前韻答謝諸文友
梅銳仁(香港)
謝君篤厚表真心,
詩海切磨共唱吟。
自古人生多落拓,
勞謙謹敕竭衷忱。



[ 此帖被mrr523在2013-12-04 08:12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钱+5
duanfenren 金钱 +5 欣赏文友诗联,梅锐仁老师精神爽利,发福了不少。 2013-11-07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2楼 发表于: 2013-11-08
和梅銳仁宗弟
梅振才(紐約)
雅韻親情繫兩心,
有緣喜共白頭吟。
故園短聚長相憶,
且借蕪詞表謝忱。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3楼 发表于: 2013-11-08
遙聞文友紐約歡聚湊興
步榮輝弟原韻
梅銳仁(香港)
(一)
故園迴望睦情深,詩海縱舟自在吟。
猶憶慇勤攻讀日,曾將奮發勒丹心。
何悲劫雨破殘夢?當惜人生待好音。
且對青天歌美酒,還看大地茂從今。
(二)
晚年惟好靜,情寄墨幽香。
覓韻行吟嘯,凝思獨握觴。
臨風斟字句,拓筆闖詩鄉。
幸有群朋在,切磋辯短長。

谢诗长、老师赠诗
陳榮輝(三蕃市)
淸风明月笔中寻,酌字斟词苦用心。
不逐浮华云外梦,偏来诗海放怀吟。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4楼 发表于: 2013-11-08
敬和海外詩人
阮焦赞(湖北襄阳)
海外诗人著锦章,一行一字一情长。
诸君不愧炎黄嗣,国粹飘洋绽异香。

伤秋
阮焦贊(湖北襄陽)
几番风雨几番愁,一寸秃枝一寸秋。
不见苍颜能复少,江河无语向东流。

和湖北襄阳阮焦赞诗長
陳榮輝(三蕃市)
落叶飘零满地愁,约霜冷雨洗深秋。
鸣云离雁惊残梦,望断天涯叹水流。

讀李白《江上吟》偶得兼和阮焦贊詩長
梅銳仁(香港)
霜風桐葉滿天愁,世道輪回幾度秋?
即便計長比諸葛,天偏司馬雨淋流。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5楼 发表于: 2013-11-10
且插梅花醉洛阳
夜读陈新老师的《晚窗读记》
端芬镇中心学校 梅朝辉

       退休前的陈新老师,曾在文海中学、端芬中学、更开中学任教过,当过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他有着渊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得到过他的点拨和帮助。他不事张扬,厚厚银镜的后面闪烁着智慧之光,常常是静静的听着别人的谈话,从不打断。
       他的书法恍如行云流水,古韵盎然;他的文笔优美,随手拈来,回味悠长。
在书友的口中,得知他出版了一本书,我像一位嘴馋的小孩讨糖吃一般,向他讨来了一本。厚厚的一大本,名曰《晚窗读记》,405页26万字。
       晚上,斜躺在床上,细细翻读陈新老师的作品集,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设计精美,封面上大小不一的老宋体,透露着远古传来的文化气息,在扉页上有他隽秀的题字。内容分四大部分:三台仰望、诗意栖息、叩问经典、阅山读水。
       当书店里的读者大部分只有中小学生,当我们把目光只投向笑话与八卦明星的书籍的时候,还有多少人去关注本土文学呢?陈新老师的目光,透过了台山尘封的岁月,他为穷困潦倒的诗人程坚甫而扼腕,品读这个埋没的乡野村夫的才情;他为富有诗性的刘荒田的散文而击节,游览刘先生散发着异国他乡的风情;他为早陨的谭学良诗人而惋惜,回忆激情燃烧的时代诗风......这就是他仰望的三台!
       读中文系的时候,教授常挂在嘴边的是品读作品要“知人论世”,此言不缪。陈新老师淡泊名利,把青春都付与了三尺讲台,一蓑烟雨任平生。“诗意栖息”部分肯定是他所服膺的诗人,果不其然,“一曲幽缈的山林恋歌”的陶渊明,“给苦难找个借口”的苏轼,“江门几树春云”的陈白沙,“穷愁万种,恬然清明”的江一弢,“生怕情多累美人”的郁达夫,都一一进入他的笔下,诗人的个中遭遇与诗意娓娓道来,这些诗人,寄情山林云泉,才情横溢而又恬淡自然,深深打动每一个读者最敏感而又最柔软的心底。
        “叩问经典”部分应该是陈新老师的床头案前常翻之书吧,他读庄子,“不执著于常庸,不妄谈琐屑,与天地共来往,大而化之,远而遁之,化为清风,融于细雨,穿行于林间,消遁于世情。”读出庄子“混沌”的大智慧,感悟至深;他读《红楼梦》,读到一群不屈命运而又命途多舛的红颜女子,读到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旷世之恋,喟叹再三;他读《山海经》,读出了中国的童年大梦;他读《聊斋志异》,读出了蒲松龄的人狐魅世界,人与妖的恋情,美丽多情的奇女子,人世间的真善美,假丑恶都一一品评;他读鲁迅,读鲁迅的散文、小说、散文诗,洋洋洒洒,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鲁迅。
       陈新老师曾送给我一幅行草书立轴,里面抄录了宋朝朱敦儒的《鹧鸪天》,词里写道: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云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
  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传统的文人,寄情山水,相忘于江湖,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我想,陈新老师送给我的诗,也是他性情的一个真实写照吧!“阅山读水”是作品集最后一个部分,里面收录了他五篇散文,诚如他题记里面提到的:《文海书院意象》、《海边情愫》是他凭吊流逝的青春和年华;《在水一方》、《冷雨井冈山》是他游历山水的记忆;《战天斗地的大寨》是他经历那个时代的烙印。一般人游历出游跑马观花,照相走人,陈新老师的记游散文,引经据典而又细腻感人,抒发自我的真性情,闭目一想,仿佛看到他穿着长衫马褂,踱步北京胡同,漫步海边沙滩......
       我们教师的工作是繁忙劳累的,长年累月的辛劳,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陈新老师在教研员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勤奋至此。退休后过着“读书写文练字,吃饭饮茶散步”的诗意人生,穿行在台城的大街人行道,吟啸于石花山的林间小径,我想,这就是他人生的“逍遥游”。
       2013-11-10




1条评分金钱+5
duanfenren 金钱 +5 优秀文章,支持! 2013-11-11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6楼 发表于: 2013-11-10
步韻敬和周榮陳榮輝兩位詩長
梅銳仁(香港)
人生步履苦匆匆,機遇難緣過不逢。
學海無涯惜三上,硯情有味品千盅。
相知限晚推心腹,互勵趁時探浪風。
聚首放歌留筆痕,常來網路樂溝通。

注:古人讀書學習有惜三上三余之說,三上者:馬上、炕上和坑上(茅坑上);三余者:雨——晴之余,夜——日之余,冬——歲之余。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7楼 发表于: 2013-11-10
依侵韻和梅銳仁君
黎家活(波士頓)於山東大學
行色匆匆逆旅心,殘軀備受熱寒侵。
為求學問不辭苦,更盼交研能聚忱。
兩袖清風癡客夢,一從含蓄闊胸襟。
何堪驛馬催人急,尚喜前頭有藝林。



[ 此帖被mrr523在2013-11-19 06:53重新编辑 ]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8楼 发表于: 2013-11-10
於山東大學詩詞研討會閉幕式上即席口占
黎家活(波士頓)
萬里天涯詩作緣,
李辛豪婉我先賢。
窮研學問趨時進,
文士陶然意境前。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29楼 发表于: 2013-11-11
讀振才兄編著《文革詩詞鉤沉》有感
步韻兄台處女作《初參六榕寺》
梅銳仁(香港)
振才兄此書,篇篇獨立成章,篇篇摧人淚下。作為文革過來人,感觸尤深。
有所思兮又一朝,回眸曠野自蔫焦。
囂濤暴戾驚環宇,盛氣猋狂鬧碧霄。
飢腹斯人喊革命,衰顏敗葉歎疏條。
千秋功罪憑誰說?故國清明仰遠鵰。
附《初參六榕寺》
蘇匾王碑歷幾朝,我來古木半枯焦。
心隨清磬參三味,意逐香煙探九霄。
舉目衣冠皆璀璨,低眉襤褸獨蕭條。
殿前信步徐翹首,花塔雲頭掠大鵰。




[ 此帖被mrr523在2013-11-13 06:29重新编辑 ]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30楼 发表于: 2013-11-11
步韻和梅銳仁君
陳偉區(纽約)
周遊會友最開心,又見詩人和唱吟。
興致來時痴熱鬧,湊成一首表衷忱。


[ 此帖被mrr523在2013-11-19 06:37重新编辑 ]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31楼 发表于: 2013-11-12
《讀梅振才兄編著《文革詩詞鉤沉》有感》自評
梅銳仁(香港)

  毛澤東在文革期間曾發表一首七律:
  正是神州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
  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
   憑欄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毛澤東生前極力推崇他所發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此詩的頸聯中沾沾自詡:“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可是孰是孰非,他卻未敢妄然下結論。“天意從來高難問”,於是“憑欄靜聽瀟瀟雨”,深感“故國人民有所思”。他當然也有所思,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而離世。
       本人是堂堂正正一名中國公民,而且親歷文革風暴,深受其苦,當然也有所思。
       毛澤東一生利用各種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手段去治理國家。其詩中頷聯昭然若揭,一切階級異己分子和牛鬼蛇神如“敗葉紛隨碧水馳”,惟有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才似“青松怒向蒼天發”。毛的治國策略致使經濟蕭條冷落,叫囂起哄抓革命,生產從來不上揚。據國外權威機構作過統計,毛澤東執政幾十年的暴政綱領,把中國的經濟發展拖後了90年。
       筆者回顧一下,很自然有“回眸曠野自蔫焦”的感概。
       毛澤東把文革稱頌為“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而實際上是拙詩中所說的“囂濤暴戾驚環宇,盛氣猋狂鬧碧霄”。試問當年的紅衛兵(穿著綠軍裝,載著紅臂章,毛詩中的“紅綠”也)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中糟蹋多少財富和逼死多少好人。其結果怎麼樣呢?人們餓著肚皮高喊革命,階級異己分子和牛鬼蛇神及其親屬,正如毛詩中所說的“敗葉”,只好自歎倒霉。誰問伶俜客?不正是“衰顏敗葉歎疏條”嗎?幾多枉死,無限悲傷。振才兄此書中介紹的林昭,是典型一例。她還在人民大學讀新聞系時就因思想活躍而被劃為右派,由下放勞動到監禁,最後在文革期間被以反革命罪而槍決。處決後上海公安局還派人上門向其母親收取五分錢的子彈費。平反後骸飛魂長照,其生前同學於其墓穴裏放進其留下的一把頭髮、一件衣服和一幅遺照。林昭之死的確給中國留下真情和碧血。
       幸虧一些老帥,葉劍英、華國鋒等果斷地捉住關起了四人幫,後請出了鄧小平復出主政。從此端正了治國觀念,修正了治國綱領,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喜見故國迎來朗朗清明天。可是老帥們相繼走了,千秋功罪憑誰說?鄧小平生前擲下一句話:“留待後人評說吧。”筆者對走了的老帥——遠雕懷有敬仰之情。
       此詩是步振才兄的處女作《初參六榕寺》的韻腳擬就,無意仿傚其意境。振才兄此詩作於14歲,其初生之犢剛涉草地所表現出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抱負躍然句間,是難得的好詩。筆者極為欣賞此詩,也極為欽㧩其人。但不應把兩詩意境相提並論。



[ 此帖被mrr523在2013-11-13 06:31重新编辑 ]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32楼 发表于: 2013-11-19


离线mrr523

发帖
2720
金钱
3122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33楼 发表于: 2013-11-19
纪念陳云同志诞辰110周年詩词楹联大奖赛征稿
盛世歌仁
梅卓祥(芝加哥)
癸已詩联上万千,缅怀陳老國名贤。
一身正气高瞻遠,两袖淸风博学渊。
力操中华经济策,志匡民族自由权。
誕逢盛世歌仁者,大德流芳載史篇。

离线ahui157

发帖
205
金钱
158
经验值
66
只看该作者 134楼 发表于: 2013-11-20
好贴,学习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