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语的魔障”有感
——现转发我的好同学凯生给大家的来信,阅后相信有所收益,
也期望大家多多发表自己对某一些东西的感悟。
老师、同学们: 读了老师在9月17日羊城晚报发表的“汉语的魔障”文章,我深深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和深奥。“褒贬”一词我们平常很少用到,对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好像有人也使用“褒贬不一”的说法。记得读书时我们学过褒义词和贬义词,前者是用于表杨称赞,后者一般用于批评中伤,至于“褒贬”和“贬低”是否可以作同义使用,并且在北京等地区民间形成习惯说法也就无从考究了。读高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解病句时曾提及“打扫卫生”原本属于病句,既然干净卫生了,还需要打扫吗?应该改为打扫灰尘(家乡每年一度的年尾大扫除就叫作打尘)、打扫拉圾才对啊,但由于是习惯性的语言,全国各地都这样使用,连语言专家也拿它没办法,这样的例子可能还有许多。 中文还有“一字之师”的说法,历史长久的且不说,单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读高中时有一篇课文叫“深山问苦”,是现代样板戏《智取威苦山》的其中一个片断,少剑波为了打消当地苦海无边山民害怕座山雕打击报复的恐惧心理,于是到小常宝家里访贫问苦,少剑波对小常宝说:“放心吧,毛主席、共产党会给我们作主的”,毓华老师说剧本的原始台词是:“放心吧,毛主席、共产党会给你们作主的”,后来经过千锤百炼的修改,最终把“你”字改为“我”字,结果剧情和效果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军民一家人,那里分你我。可见改动一个字的份量。 如果你们想读老师这篇文章,请老师发给你们吧。 [ 此帖被刘树民在2012-08-31 11:4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