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仕途起步之路
王粲评论2014-12-17 20:27:41
1982年早春,河北正定,这片中国北方的土地尚未苏醒,一个满腔热血的单身青年已来到这里准备大展拳脚,他就是习近平。外界一直传言,此时的习近平刚与第一任妻子柯玲玲分手,习惯洋派生活的柯玲玲前往英国,而习惯乡土生活的习近平则来到了乡下。
29岁的习近平为什么突然离开中央军委去河北正定县,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政治嗅觉敏锐的习近平预感到中国即将大裁军,于是主动要求离开军队去地方历练;有的说,耿飚失势,继续当他的秘书无益前途,因此已是政治局委员的习仲勋为儿子安排了这次调任;还有的说,陈云等中共元老要培养红色接班人,于是习近平、刘源等成为中央撒向地方的龙种……但不论是哪种原因,3年的正定经历都毫无争议地成为习近平龙兴之始。
1982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印发了陈云撰写的《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随后陈云又特别提出要提拔40岁以下的人才。正是这个决定将中国未来的两任最高领导人推上了政治高速路——中共十二大,年仅39岁的胡-锦涛从甘肃进京,成为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此后不久,不满30岁的习近平升为正定县最年轻的县委书记。
在正定,习近平为执政中国奠定了两个基础:第一,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起步,习近平就在地方力推改革,成功进入邓小平视野,成为中共着重培养的第三梯队接班人之一。第二,正定的经历,习近平与刘源的轨迹开始有所交集,还让他与同在河北工作的栗战书结下友谊,使栗战书今天成为习近平最忠实的支持者与治国得力助手。
正定是习近平的改革面貌初露头角的地方,这一鲜明执政色彩甚至于1984年被写成小说《新星》,并被拍成电视剧1986年风靡全中国。这部小说以习近平为原型,讲述了一个有现代市场头脑的县委书记在古老而落后的中原县城大展拳脚的故事。这位力主改革的年轻领导在农村遇到了强大的传统保守势力的抵抗和压制,与当地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引发了许多麻烦,但最后年轻的县委书记每次都能设法克服。
现实中的习近平与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在河北也遭到了保守地方大员的压制。曾有传言称,时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高扬十分反感毫无经验的太子党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虽有多方建议让习近平进入河北省常委,但高扬始终坚持习近平才30岁,不急于提拔对年轻人有好处的观点,令习近平在河北的仕途止步于正定县委书记。甚至还有传言称,1985年习近平调任福建到省委向“高扬伯伯”辞行时,高扬语近调侃的回应道:“你是中央管的干部,来去自由,不用向我辞行了。”令习近平十分尴尬。
然而,在习近平的“铁腕”与深广的“人脉”面前,正定县的执政困难犹如浮云。
首先,习近平面对的是一个高产却贫困的古县。由于正定历来是河北重要的产量大户,因此当地农民不得不缴纳更多的公粮,使原本肥沃的土地无法种植更有经济效益的作物。而习近平利用自己在北京的关系,成功的将正定县缴纳公粮的定额减少了四分之一,让当地农民得以从事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业生产,迅速摆脱了贫困。
随后,摆脱贫困的正定让习近平遇到了第二个执政难题--修路。正定地处中国交通要道,然而高速路上却满是垃圾、粪便和晾晒的谷物,严重阻塞了南北交通大动脉。习近平“强硬”的给正定县开设了强制性课程,普及养护公路知识,4.32万人参加学习。仅仅10个月,正定县公路脏乱差的局面便全面改观。
最被人认为有现代派执政色彩的是习近平将正定县打造成为电视剧拍摄中心。当时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在拍摄文化名著《红楼梦》电视剧,这部戏是中国四大名著改编的开端,也成为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有消息称,剧组本来已经在北京复制里一个大型园林用于拍摄,但习近平动用他深广的人脉,成功的将拍摄地改为正定县,并逆其他地方官员反对,用三倍于原预算的成本,兴建了一座“王府”,成为一个永久的影视基地,也成为正定县至今的热门旅游景点。《红楼梦》影视基地,成为习近平政治传奇的一部分,也成为他在改革与经济上大胆卓识的例证。
习近平龙兴正定,不仅因为他在那里大展了政治拳脚,使他成为政治“新星”,更因为他在那里有贫贱之交,而他们成为习近平今天治国最坚定的追随者。
栗战书是习近平在正定执政期间最大的人事收获。1983年,33岁的栗战书从河北师范大学夜大毕业后,被提拔为河北省石家庄市下属无极县县委书记,而无极县正好与正定县相邻。工作上的交流使两人结实,理念上的相近又使两人成为好友。更巧的是,两人又同在1985年离开县委书记的岗位,习近平远赴厦门,而栗战书获升石家庄地委副书记、地区商业局办公室干事、副主任。但两人的关系并未被空间的距离阻隔,2011年,习近平赴贵州考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放下一切工作,全程陪同,更与习近平单独“长谈”。2012年7月,栗战书调入中办工作,不久之后接替令计划担任中办主任,成为新握最高权力的习近平“大秘”。此时,栗战书已是62岁老臣,在这个年纪得到重用,足见习近平对这位早年之交的信任。
得到习近平信任的河北故人并非只有栗战书。《人民日报》新任社长杨振武是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的同事。在习近平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杨振武为《人民日报》驻河北记者站记者,两人关系密切。以河北正定期间的习近平为原型的小说《新星》也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而杨振武出任社长的第一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就罕见的以整版篇幅刊登习近平以前在党校的两次党校讲话全文,凸显党媒对习近平的忠诚。
此外,习近平曾在回忆文章中专门提及与刘源同年下基层的经历:“那时候从北京下去的人,实际上就是刘源和我。他是北师大毕业,要下去。我是在中央机关工作了几年,我也要下去,我们俩是不谋而合。”这位“不谋而合”的红二代好友,也成为今后习近平在政治上的有力支持者。坊间曾曝光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习近平、刘源、王岐山这些在基层结下友谊的红二代共聚一桌,谈笑风生。
由此可见,正定不仅锻炼了习近平,成功的树立了他浓厚改革派与亲民的政治形象,使之成为中共着力培养的第三梯队接班人,也为习近平提供了最宝贵的贫贱之交、政治同盟,通往最高权力的道路由此而兴。
(王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