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29阅读
  • 7回复

要客观评价书法作品所无法避免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22

  书法是中国人熟悉的艺术,过去科举取仕和处理文案或写作的需要,学书者不计其数。可由于书法过于玄奥,真正踏入书法大门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过去学书法的人虽比学绘画的不知多了多少倍,但名留史册的书家却不及画家多。
  过去人们对书法的评价往往是先人品后作品,这是重人品的体现,而今天人品与作品分家,这导致在作品赏评方面面临一个新的挑战——纯粹从作品本身来评价作品水平的高低。
  要客观评价一幅书作品水平的高低,意味要抛却作者的名气、所处的时代等因素,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解决类似以下的一个问题:
  假若书法史上没有颜真卿这个人,而你是一书法展览的评委。在评选作品时,你发现一作者送了一幅名叫《祭侄稿》的横幅参赛,你该怎样评价这作品呢?或许简单一句:当你面对一陌生作品时,如何从作品中看出情感、修养等艺术因素来呢?
  2009年9月22日
分享到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9-22
  如果祭侄稿的历史靠山倒掉
  你能从祭侄稿看出些什么来呢
  若你不能客观评价作品,你的作品会怎样呢
离线拾得和尚

发帖
225
金钱
260
经验值
17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9-22

沙锅:

   其实你忽略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艺术的首创性。毕加索的作品很好但后人走这条路的也很多,并且从表现手法到色彩搭配上都有过之的。为什么这些人的作品不出名呢,因为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第一人,吃螃蟹第一人,这是他的主要艺术价值了。相同,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如果不是他写的而是另外一个现代书家写的这样把它评不了那么高的艺术价值也就很正常很合理了。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9-22

 

    我喜欢祭侄稿写的自然中带一点草率;
     而草率之中又不造作;而整篇的章法恰到好处;是书法的极品之中的极品,它和兰亭序齐名。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9-24

沙锅:

   其实你忽略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艺术的首创性。毕加索的作品很好但后人走这条路的也很多,并且从表现手法到色彩搭配上都有过之的。为什么这些人的作品不出名呢,因为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第一人,吃螃蟹第一人,这是他的主要艺术价值了。相同,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如果不是他写的而是另外一个现代书家写的这样把它评不了那么高的艺术价值也就很正常很合理了。

————————————————————

当你面对B的作品时,心里想着A,这意味着你未能丢开A对你的影响,对B的作品存在先入为主了.

 

[此帖子已被 破烂的砂锅 在 2009-9-24 20:29:33 编辑过]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9-27

无论要客观评价任何事物,都要达至生命的至高境界才行.

 

聖經中的一個故事是說有一個女人犯了通姦之罪,而當時的法令是說犯了此罪的人要被民眾拿石頭丟。眾人把這個女人帶到耶穌面前並且問耶穌該怎麼辦。耶穌說:「在你們之中,沒有犯過錯的就拿石頭丟她。」而民眾沒有個人動手,因此,那位婦女就安全的走了

 

只有传说中的圣人才能做到客观

[此帖子已被 破烂的砂锅 在 2009-9-27 2:28:20 编辑过]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2-30
  传统是由无数素材集合而成,任何时代的所有人都有无法清楚传统中的所有素材,当个人利用“传统”一词来作为批判别人或标榜自己或作为继承发扬的依据时,仅仅是个人的想当然中的“传统”,这种做法即使不被称为盲目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从来就没有人能看清传统的真正面目。
  “传统”就像宇宙,仅供探索而已。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2-30

  过去我曾声称:一个人如果打算在网络上认真交流书法,就得弄明白出帖、传统、书法批评与前卫艺术这四个问题。
  我在《读书法基础教程》一文中已解释了出帖问题,跟着以《书法中的美丽谎言》一文踹了陈年流水簿子一脚,《形式的秘密》是反省所谓传统的结果,《仅得形似》则是有关书法道德观问题,总而言之,传统是过去无数素材的集合,没有人能看得清它的真面目,故它不能成为批评的依据,也不能被继承和发展,仅供人探索。
8 g8 B* B4 B) p5 L
  至于批评,需要学习过程中慢慢体会,在《略议书法批评》一文中我已作过提示。而前卫艺术,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自然会明白。' Z  v# U- S+ {4 Y$ h! c0 K1 u
  当然,我的文章虽短,但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的虚荣心。如对“传统”的解释及《仅得形似》一文,无形中就骂了许多人,《略议书法批评》几乎是对所有爱好书法的人说:你们仅仅是书法门外汉而已。/ |7 C: ~' Q0 H2 A
  要说的我已说够了,余下的就由各人去思考了。

  ——我在书艺公社论坛中的回帖

[此帖子已被 破烂的砂锅 在 2009-12-30 16:07:10 编辑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