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48阅读
  • 3回复

岭南名家鲍俊的书法(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鲍俊(1797-1851年),字宗坦,号逸卿,又自号石溪生,珠海香山场人,是晚清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名家,被称为“岭南大才子”,为香山文坛领袖。他以诗书画名世,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式的文化名人。晚岁主讲凤山书院、丰湖书院。有《榕堂诗钞》、《倚霞阁词钞》传世,其诗词佳句多有流传。在古代书画家的辞典中,香山人中唯见鲍俊的名字。香港、澳门、广州、中山、珠海等地多处有他题写的匾额,博物馆也藏有其书画作品,其书画为世人所重。晚清广东诗坛领袖张维屏(道光二年进士)称:“逸卿太史以工书名于时,既工小揩,而大小行草,以及擘窠大字靡弗工。非徒书法之工也,君为诗诗工,为词词工,为画画工,为制艺制艺尤工”(制艺,即八股文),评其诗文“通体气格清超”,其词“秀雅可诵”,其画“气韵毓秀”,内阁学士曾望颜(道光二年进士)也极为称赞鲍俊书法。
  鲍俊其殿试试卷在进呈给道光皇帝御阅的十本之内,道光皇帝御批“书法冠场”,授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山西司主事。道光十一年(1831)四月辞官归粤,定居广州,与诸名家“参与其间,亦无多让”。鲍俊晚年(1841年)荣归故里,在家乡具有极高的的威望。鲍俊故居位于香山场村中心地带,于村中古老的北帝殿旁,大门上曾悬挂有道光皇帝御笔匾额“太史第”(即鲍俊官衔),可惜匾额在文革中被砸烂,房屋建筑及庭院墙壁保存较为完好。现村中还存有北帝殿、鲍氏祠堂、吴氏宗祠、鲍俊故居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清代房屋建筑,十分遗憾的是这些古迹一直未得到保护,有的已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目前,这些建筑除北帝殿外,其余也将被纳入旧村改造的拆迁之列。据有关史料记载:珠海香山场村在唐代至德二年设香山镇,北宋元丰五年设香山寨,南宋绍兴二年设香山县,后县俯迁移石歧。香山文化应该包括中山、珠海、澳门三地,香山场曾是这一文化的核心地带,这些古建筑具有历史标志性的地位。香山场村东、西、南、北,都建有门坊,门坊上有石刻,东为鲍俊题写“日捧东瀛”、“聚德”,北有“坎流霞寺”,南有“大乙长光”,其规模宏大、繁荣景象可想而知。现各门坊已废。

 

 


分享到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2-10
过去我曾花了一些时间,根据陈永正所著的《岭南书法史》所载,在网上搜罗一些岭南书法名家的简介及作品集合起来,现弄一些出来介绍给大家。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2-10
辛苦了,谢谢。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2-10
辛苦了,谢谢你的发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