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797阅读
  • 247回复

一个知青在端芬的故事(文章索引在1楼、更新至246楼知青岁月之《风雨虹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jxc

发帖
3166
金钱
12874
经验值
78
只看该作者 180楼 发表于: 2013-01-10
残阳学弟:老容迳;凤凰峡;和早禾洞大约成等边三角形.去到国营永红林场问下现在是否可入,因几十年变更太大,植林面估计一定扩到老容迳入面,有可能护林深严未必轻易能达,请作好思想准备为佳.(不用经凤凰峡,要经国营永红林场)
祝顺利!

1条评分金钱+5
残阳 金钱 +5 谢谢学姐指路,看来那一带真的令你印象深刻!梦里萦绕! 2013-01-10
yjxc
离线duanfenren

发帖
4451
金钱
14956
经验值
191
只看该作者 181楼 发表于: 2013-01-10
回 yjxc 的帖子
yjxc:残阳学弟:佩服您精神可嘉!我想有早禾洞不久就可能有砌石的老榕迳还待考正,置于作用是路,便于上下山,砌石不是象梯级,1.5米宽直砌上山顶,系用山坑大小鹅卵石不是花岗石.登到山顶时可有90度角左右望到大龙洞水库的水浸山,又转过好几个山的"横排"再下山行小路便到早禾洞.这 .. (2013-01-09 17:54)

往事历历在目,几十年后再道来仍像昨日事,大家姐真好记性,佩服!
离线yjxc

发帖
3166
金钱
12874
经验值
78
只看该作者 182楼 发表于: 2013-01-10
回 duanfenren 的帖子
duanfenren:
往事历历在目,几十年后再道来仍像昨日事,大家姐真好记性,佩服!

校长:我也情牵老容迳早禾洞,那时村民要上交后剩的马零蓍子煲熟给我们吃.我有时都买些红胶线或橡筋仔什么给她们.她们晚上会帮我们看住滴"过夜摊"你知系么吗?哈哈...
1条评分金钱+5
残阳 金钱 +5 红胶线换马铃薯还帮手看“过夜摊”,学姐应该也写写文章忆往事!你文采非凡。不写有点浪费! 2013-01-10
yjxc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83楼 发表于: 2013-01-10
谢谢学姐指路,看来那一带真的令你印象深刻!梦里萦绕!
1条评分金钱+3
yjxc 金钱 +3 那一带大小山不知爬了多少次,哪山长蓢稘;山草;扫赶仔.蒙草;半草稘;或多松树现都记得,吾知怎挥之不去. 2013-01-10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84楼 发表于: 2013-01-10
红胶线换马铃薯还帮手看“过夜摊”,学姐应该也写写文章忆往事!你文采非凡。不写有点浪费!
1条评分金钱+3
yjxc 金钱 +3 谢残阳您鼓励!我这平淡人生任怀于心夜恋于梦.哪够文墨写啊? 2013-01-10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85楼 发表于: 2013-01-11
我的民兵生活

原帖:http://www.75one.cn/read.php?tid=50174&page=1


队长在黑板上歪歪斜斜地写了一行字:‘全体青年大王山开民兵大会’。
我在一旁看着,不敢肯定,我算不算全体青年的一分子呢?
我,十七岁不到,名正言顺的身份,叫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怎么会不算青年呢?
以无产阶级的理论,可不能这样简单地加以解说,虽然同是青年,可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社会是以阶级来划分的。据说,只有贫下中农的子女才可以当基干民兵,地富反坏的子女是没有资格的。而知青呢?
知青是一个另类,毛主席当年还不够高瞻远瞩,在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时,没有预料到有我们这批知青的出现,因此,也间接令我此时不敢肯定,知青有没有资格当基干民兵。
其实,我绝对不是地富反坏的子女,我的户口部“家庭成份”一栏上,写着响当当的“工人”二字,虽然我家在几年前被造反派归类为黑七类,但户口部还没改,贫下中农还蒙在鼓里,我还可偷偷摸摸地冒充无产阶级。不过,由于底气不足,我不敢理直气壮。
我试探着问队长,“我是不是也要去开会啊?”
队长转头看着我,竟然犹豫起来。“你?你是青年吗?”他用手搔着头壳,支支吾吾地,不知如何回答我。
一旁有一年轻人插嘴取笑队长说,“哈哈哈,他不是青年,他是老人吗?哈哈……”
队长有了主意,“对对,你当然是青年,去去去,去开会吧。”
我刚开始高兴,旁边一位大嗓门大婶突然大声骂队长,“你吃懵了吗?怎么可以让他去开会,他是来改造的,你让他不用出勤就白白拿工分?”
一句话就把队长说的目瞪口呆。队长是一个很没主见,人人都可以拿他开玩笑和出气的角色。
好几人争论起来,一直没说话的操哥开口了。
操哥是民兵排长,牛高马大,心胸广阔,诚恳而老实,说话有分量。
“知识青年也是青年,知青接受再教育怎可以说是来改造?开会也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人人开会都可以拿工分。”
拿革命工作来做挡箭牌,是这个社会上最有效的武器!根红苗正的操哥善于运用,自然无人可以反驳。大嗓门大婶哑口无言了。
我像获得了大赦,赶快跑回住处,从挎包中掏出早前回台城向朋友借来的一本小说,掖在后裤腰上,跟在几位打打闹闹的同龄中学生后面,兴冲冲地登上了大王山。
大王山是大队部所在地,也是联丰小学和卫生站所在地。
全大队七个生产队的青年集中起来也有三几十人,开会的场所就是小学的操场旁,大家稀稀落落席地而坐。
主持会议的是大队的民兵营长。营长没当过兵,能管民兵又管宣传队,政治思想一定不是一般的好,只要政治挂帅,一切技术业务知识都要靠边站。
民兵开会,自然仍是政治挂帅。营长与几位女民兵嘻嘻哈哈了一阵,就摊开一份《人民日报》,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开始念社论。
下面的民兵们,开始还比较安静,不一会就开小差了。一片嗡嗡唧唧声,任凭营长声嘶力竭,没一个认真听的,尽在各说各的话。
这样的开会态度,肯定有点不够严肃,但营长的抑扬顿挫声中,有太多的错读字,你若用心听,也定会被笑死,不细听还是明智的。
两报一刊社论的革命理论和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实大家早可以倒背如流了,来来去去还不是那些内容。
我早就躲在远远的一角,看我的小说。
社论已经读完了,分组讨论了,我因太投入,浑然不觉,仍沉浸在冬妮亚与柯察金的缠绵中。
突然,“唰”的一声,我手上的书脱手而飞,把我吓了一跳。
“你开的什么会!”是营长,别小看他没军事经验,他的奇袭战术还很奏效。
我站起来,本能地扑上去要夺回我的书。
“不准动!”一声大喝,把我镇住了。这一声,像在战场上对敌人大吼一样。
好家伙,还差一句“举起手来”,我就要当俘虏了。
我自知理亏,站在那里,双眼盯着营长,伸着的手仍坚持着不放下,但不敢再动手去抢夺了。
他是营长,我是刚刚加入的新民兵,虽不是正规部队,民兵也算是兵,下级服从上级,服从乃军人天职,我懂这个规矩。
看我不敢动了,营长得意地把藏在身后的书拿到前面,用手翻了翻书的内页,“黄色书,你看黄色书!”
“这本书不是黄色书!”我急忙辩解,看黄色书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这么大的帽子可不能随便戴。
“栋企字的,还不是黄色书?” 栋企字,就是竖排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说,竖排本的书籍都是黄色书。文革破四旧,很多竖排版的古籍被作为黄色书处理了。营长的理解虽然错了,但并非毫无根据,我正在看内容最黄的那一章。
“不是黄色书是什么书?”营长一边说,一边低头去看书名。
“钢、什么、是、怎样、炼、成的”。他不懂繁体的铁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重复并更正了他。
“炼钢铁?你学炼钢干什么?你在这里,就是要虚心向贫下中农学种田,不是学炼钢!”
我被他训得哭笑不得,又不希望书的内容被错误理解了,于是耐心解释,“这书不是说炼钢的,这是一本苏联小说,描写一位苏联红军战士……”
“什么?苏联的,苏修的?你看苏修的书?你不好好改造世界观,居然看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书!”
我的大脑开始嗡嗡作响,这回死定了!全中国除了《欧阳海之歌》,还数不出哪一本是香花,所有的小说都是毒草,包括这本炼钢的书,那是毫无疑义的!
在所有的小说都被销毁的时候,还敢窝藏毒草看毒草,这可不是一般的罪行!
“你的书要没收,你没有资格当民兵,现在我就开除你,以后不准参加民兵的所有活动!”
我顿时感到彻底的失望,前途没有了,被一本小说毁了,想到很可能会面临的批斗,进一步想到批斗大会上,被人推推搡搡拳打脚踢的场面,眼前一片黑暗。
在全体民兵众目睽睽下,我低头离开了民兵大会会场,灰溜溜地走下大王山,一路上,泪流满面。
                                                                                                       【下里巴人】写于2013年1月9日

4条评分金钱+25
mrr523 金钱 +2 优秀文章,支持! 2014-04-28
duanfenren 金钱 +10 六年知青生活点滴集锦足以成书,欣赏为人兄好文,谢残阳转帖。 2013-01-12
meisjewelry 金钱 +10 优秀文章,支持! 2013-01-11
yjxc 金钱 +3 优秀文章百读不厌! 2013-01-11
离线duanfenren

发帖
4451
金钱
14956
经验值
191
只看该作者 186楼 发表于: 2013-01-12
六年知青生活故事集锦足以成书,再次欣赏为人兄好文,谢残阳转帖。
离线孤狼

发帖
13
金钱
34
经验值
0
只看该作者 187楼 发表于: 2013-01-14
情真意切,朴实无华,非常欣赏,谢谢残阳兄的推荐。
1条评分金钱+5
残阳 金钱 +5 谢谢【孤狼】分享【下里巴人】的好文章! 2013-01-14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88楼 发表于: 2013-01-14
谢谢【孤狼】欣赏【下里巴人】的好文章!
离线金山老牛

发帖
8176
金钱
41428
经验值
1266
只看该作者 189楼 发表于: 2013-01-16
巴人兄参加了一次民兵会比我还好,我返祖家连民兵会一次都不能参加!
1条评分金钱+5
残阳 金钱 +5 牛学兄没资格当民兵、看来祖上颇为风光!谢谢回母校顶贴支持! 2013-01-16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90楼 发表于: 2013-01-16
牛学兄没资格当民兵、看来祖上颇为风光!谢谢回母校板块顶贴支持!
离线金山老牛

发帖
8176
金钱
41428
经验值
1266
只看该作者 191楼 发表于: 2013-01-17
回 残阳 的帖子
残阳:
牛学兄没资格当民兵、看来祖上颇为风光!谢谢回母校板块顶贴支持!

那时正好家父正在挂牌

发帖
11
金钱
112
经验值
0
只看该作者 192楼 发表于: 2013-01-21
时代造英雄,英才写时代。往事感慨,读者共鸣。
1条评分金钱+5
残阳 金钱 +5 谢谢【爷爷讲故事】欣赏【下里巴人】文章! 2013-01-23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93楼 发表于: 2013-01-23
谢谢【爷爷讲故事】欣赏【下里巴人】文章!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94楼 发表于: 2013-01-23
长笔点睛记

原帖:http://www.75one.cn/read.php?tid=50420
接受了两年再教育,涂鸦陋习非但未戒掉,久而久之,还在附近乡间有了一点小名气。
一九七二年,附近的大塘村有人盖新房子,来人找我帮忙画墙画。
大塘村不属联丰大队管辖,所以我不认识盖新房的主人,加上我从来没画过墙画,没有自信,我有点犹豫。
老彭正好在旁,乐观其成, “行,没问题!” 迫不及待,他就越俎代庖,帮我一口答应了。接着,还自告奋勇,代我前往邻村,与屋主洽谈有关细节事宜去了。
我心里忐忑,老彭对画画一窍不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各行各业各有学问,不懂,他怎么跟人家说。
我的担心显然多余,老彭嘴上的功夫,出神入化,是天生的能言善辩。平常在人前,只要他一开口,就有如佛祖讲经般,说的是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听的人,则个个乐不可支,甚而笑得马仰人翻,最后糊里糊涂都顺了他的意,而且那些中了他计的,也不后悔。这等本事,也不由你不服。
老彭很快凯旋而回,眉飞色舞,将他的谈判经过讲述一番,听得我张大了嘴巴,他的太太更笑弯了腰。
彭太太没想到,这次老公还把牛吹上了天:
“笑死我了,你会画画?你连画个鸡蛋也不会,骗谁呀,谁信你呀,哈哈哈哈!”
原来,老彭在主家面前,公然声称自己就是画墙画的大师傅,带了一位刚出师的高徒,那高徒自然指的就是我。为了给高徒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作为出师之作,他这次打算不动手,只在旁边作指导性观摩,全程就让高徒执笔。末了,他还信誓旦旦,保证高徒一定青出于蓝,不会丢师傅他的脸云云。彭太太听他吹得太离谱,故而笑得喘不过气来。
“妇人之见,你看这是什么?”老彭在饭桌上甩出一张大团结,得意地宣布,“我们明天就去买颜料!”
钱都到手了,生意算成交了,至于是不是骗人,端看我的本事如何。老彭把赌注全押在我身上了。
我平素不善弄虚作假,对老彭的计划虽然觉得有点不妥,但他牛已经吹了,我惟有配合演出,不能让他丢脸。再说,若不是他,我未必有胆量去接这份差事呢。
其实我也很应该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了。帮人家画一次墙画,能赚一笔小小的外快,虽然不多,总比拿工分容易呢。
我们出勤一个整工才三分钱。三分钱能买什么,刚够买一小块豆腐乳,一顿饭,不省着点还不够送。
想起第一年分红,分得了三块钱,我作了全年吃白饭的打算,回到台城,到天桥百货公司孤注一掷,买了一只口琴。
此后的生活如何拮据可想而知了。此举我并没后悔。因为每到晚上,当我的口琴声响彻了竹山村漆黑的夜空时,全村的青年男女,就纷纷被勾引到我的陋室来了。我不再孤独寂寞,那三块钱的代价,值得吧。
画一间屋子的墙画,听说至少可以拿好几块钱,抵得上全年收入,还可以买多一件什么乐器呢。我们何乐而不为!
其实,老彭并非是我刚刚所形容的那般不学无术,他还真是我的师傅。人家可是部队文工团出身,台前幕后,弹唱打舞,无所不能。我跟他学乐器,算得上他的高徒。
穷风流的我们,既身无分文,总不能坐失改善生活的良机。
我所顾虑的,是没有画墙画的经验,根本不知道要画什么。
临急抱佛脚,我趁着去买颜料,与老彭绕道到上泽附近的几条村子去转悠了几圈,看看别人的房子都画些什么东西,暗暗记在心里。
为了怕露馅,老彭跟我串通好,到时我一定要装扮成学徒一样,对他毕恭毕敬,事事请教。然后还考虑到,他如果总在冒充师傅,完全不动手也会露馅,所以我须把底稿画好,好让他偶尔也来填填颜色。
老彭的热心,促成了我平生第一次的画墙画。
第一道难关,是我始料不及的,克服高空作业的恐惧。
小时候,在台城我所见的建筑工地,全是用竹子搭棚。竹棚非常稳固,人爬上去有安全感。
但是,当地人建房子,设备却是非常简陋,他们只是用两根松木斜倚着墙边,用绳子横吊着两根并排的木头,他们就半天吊地站在上面,全无恐惧地砌砖垒墙。
画墙画的,当然也是一视同仁,别无特殊待遇。
这是一间两层的农舍,建筑工人已经完成了墙壁粉刷,就等我们了。
沿梯爬上去,低头一看,离地两丈多高,旁边没有扶手的,脚下摇摇晃晃,危险啊!这样的险境,哪有心思画画?
我不敢站起来,只敢坐着画,但坐着不够高,我只好让工人们帮忙,把吊着的木头升高了几尺,才算勉强解决了畏高的问题。
老彭呢,在下面抽足了烟,就爬上来坐在一旁“指导”我。其实他也是闲得慌,想找点差事来做做解闷。
大师傅能做什么呢,我早心中有数了。他的太太不是说他连鸡蛋都不会画吗,我就叫他画鸡蛋呗。
一般的墙画,都会在墙裙上画些装饰性的二方连续图案,我为让老彭容易上手,就来了一个大改革,叫他随手画些大大小小的卵状,远看上去,就象一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相信效果也不错。
我敢胡来是胸有成竹的,我和老彭合谋过了,如果主家有异议,我们就可以狡辩说,以前的墙画都是封资修的东西,不能照搬了,我们画的不是封资修的东西。
主家也许很信任我们,因为他一直没露过脸,更别说提意见了。
示范一回后,老彭就基本上手,开始在那里专心描他的蛋。
当晚收工回到村里,老彭从口袋里掏出几片整片的红糖来,我的眼睛都瞪大了,哪来的?
原来他那天来洽谈时告诉主家说,调颜色,需要两斤红糖!主家在我们开工首日,就把三斤红糖交给老彭了,比他要求的还多了一斤。
怪不得他刚才爬上来时,口袋里鼓鼓的,表情怪怪的。
“你偷人家的糖?”我有点无地自容。
“什么偷?三斤糖怎么用得完,主家大方多买了一斤,不就是有意送给我们吃的吗?”老彭振振有词。
我哭笑不得。
红糖是定量配给,需要糖票购买的,怎能强人所难,况且,谁说调颜料需要用红糖了?
当晚我们有糖水宵夜吃。不吃白不吃呀,我是怀着愧意吃的,这愧意至今犹在。
画了两天,完成了大半,我开始画主体的图案了,我为主体图案设计了一对青龙。
老彭已经无所事事,一直坐我旁边给我当下手。此时他已经放下了大师傅的架子,也不在乎别人知道他冒充大师傅了。
两天来,我都没敢跟主家打照面,因为老彭一开始撒的那个谎,我很怕不小心露馅了。而且,老彭喜欢信口开河,说错话出洋相绝不脸红。我不行,我怕到时找不到缝来钻,无地自容,所以就不敢跟他一起找主家说话,连主家的屋内都没踏进去过。
要说老彭对绘画一窍不通,其实也不正确。在我画龙的时候,他给我说了一个很重要的画龙规矩,他说,画龙的步骤,无论如何,点睛,一定要放在最后一笔。
这规矩源于梁朝张僧繇的画龙故事,是否可以当真,我不以为然!当然,规矩是可以遵守的,我就是不信我有能耐把龙画活了。
于是我听从了老彭的建议,一对青龙画好了,还没点睛,就下去吃饭了,打算饭后就隆而其重地来点睛。
这一下来,就出事了,也牵出了一段奇缘。
主人家为了答谢我们,在家里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我首次踏进了主人的家门,主人热情地出来跟我握手。
主人自我介绍说,他叫梅逸民,喜欢写文章,很有兴趣结交美术界的朋友,因为当过老师,大家都叫他梅老师。
梅老师没架子而健谈,我很快就没了拘束感,与他交谈起来。我虽份属晚辈,但却因说话投机,这一谈就没了时间概念。从美术谈到文学,再谈到诗词,直谈得天昏地暗。
外面,果真已是天昏地暗,风从门外吹进来,外廊卷起的旋风,把地上的碎树叶都吹上桌子来了。眼看将要下雨的气氛,把我惊醒了。
点睛!我画的龙还没点睛!
梅老师说,那就先点了睛,回来再继续聊吧。
我匆匆跑到外面一看,坏了,工人们以为我的工作已经完成,竟把那两根木头给拆掉移走了!我跟梅老师谈话太久,他们早收工回家了。
跑回去跟梅老师要了一把梯子,一靠,不够高,怎么办?
天色明显地暗了下来,天边乌云密布,看来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情急生智,我想了一个高空点睛的权宜之计,找来两根晾衣服的长竹篙,用绳子连接加长,一端绑上一支蘸上浓墨的毛笔。
高举这支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毛笔,颤颤悠悠地来到墙根下,抬头一看,不行,角度的关系,看不到龙眼睛的准确位置。高空点睛的难度太大了,此时,就算我有视角转弯的特异功能,也未必有本事一笔点到正确的位置上。
毕竟那龙的眼睛,只有一个硬币般大小。而一丈多长的连体笔,在风中左右摇摆,根本定不下来。
“高点,再高点,左一点……”老彭这时是真正成指挥者了。
折腾了很久,手臂都举痠了,随着老彭一声“好好好,点!”方才大功告成。
刚仍掉长笔,豆大的雨点就从天上砸将下来,啪啪作响。来不及看效果,我就急步飞奔回梅老师的屋里,不过十几步的距离,已全身湿透了。这哪里像雨,简直是兜头倒了一缸水似的。
大雨就这样开始长落不停了,我一边在灶边烘衣服,一边和梅老师继续谈诗,直把原本最健谈的老彭闷昏了头,在一旁打瞌睡。
天色渐黑了,我们告辞,穿上梅老师借的雨衣,还有他借给我的一本用胶布包得严严实实的诗集,冒雨回家。
此后,我一直与梅老师保持着联系,在他主编的〈端芬文艺〉上发表我的诗作,参加他主持的业余作者座谈会,我瞎编的歌曲还被当成优秀作品,被推荐到省里……
写作自此也成了我除美术以外的另一个爱好……
后来,我为这段奇缘写了一首七绝曰:
不疑村野藏高卧,乃信神来笔有灵。描罢青龙云欲动,金睛一点雨难晴。
下里巴人发表于:2013年1月23日
2条评分金钱+13
duanfenren 金钱 +10 优秀文章,支持! 2013-01-28
yjxc 金钱 +3 优秀文章,支持! 2013-01-2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