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14阅读
  • 27回复

游惠州西湖 念东坡德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28

fficeffice" /> 

上周公干惠州,住西湖边,忙碌之余凭窗远眺,消愁解乏一乐也。

                                       在房间,凭窗远眺,一览夜幕西湖

 

忙罢将回穗,一夜暴雨,次日忽地现朗日,感叹老天待我不薄,畅游西湖。

 

天高云淡,碧空如洗。钦羡惠州人的福气:居惠州,五湖镶嵌、东江环绕,有山有水有苏轼,何其幸哉!

 

漫步苏堤,左揽平湖、右伴丰湖,想那高高的四洲塔,倘若登临远眺,能见那菱湖、鳄湖和南湖,更是妙哉。蓝天清风,心境舒畅。

                                              难得一见晴天朗日,蓝天碧湖

 

登临四洲塔,七级浮屠,面面可远眺,居高临下取美景。

                                                 居高临下,俯瞰惠州城

游西湖,念东坡,暗自想:“当年东坡先生被贬惠州,得见西湖美景,也许惊喜莫名概叹因祸得福;或许这惠州本是姿色平平,因了东坡先生才‘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惠州坐拥如此天然条件,羡煞我也!”

苏轼文风之旷达磊落、超乎尘垢,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为官虽遭贬谪,却是深得民心。

多年前,我在山东蓬莱岛瞻仰东坡祠,缅怀东坡先生为民请命减税度荒年事迹,初识先生之勤政爱民。苏轼为官之处,几乎都有东坡祠,可见其在民众心中地位,“东坡肉”出处,也是佐证,虽然皇帝老儿不这么看,然而公道在人心。

今日游西湖,赏美景之余,再怀苏轼德才,欢容绽放,又起敛容。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此帖子已被 花心萝卜 在 2010-4-29 18:20:13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28

西湖畔,苏轼诗词石刻随处可见, 重温佳句:fficeffice"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初到惠州》

      最喜他的《定风波》,旷达豪放,令你吟来击节赞叹!

读罢诗词回眸看,苏堤玩月在眼前

  清明时节,正是缅怀先贤的好时机,登临塔山,处处是东坡文化的痕迹,树荫环抱处,正是东坡待妾朝云的墓园。细看故事——

  朝云,苏东坡待妾,随东坡贬居惠州,宋绍圣三年(公元,一c九六年)病故,时年三十四岁。东坡《悼朝云》诗序云:“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悼朝云》诗。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于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墓由栖禅寺僧人筑亭覆盖,名为“六如亭”。清嘉庆六年(一八0一年),大守伊秉缓修朝云墓,补书苏拭所为墓志铭,刻石征文。当年孤山的栖禅寺已不复存了,朝云墓,六如亭也几经修建。现在的朝云墓、六如亭已按宋代风格,修茸一新,对外开放。

                        

 东坡朝云塑像

 

[此帖子已被 花心萝卜 在 2010-4-29 15:30:47 编辑过]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28

带你登临西湖塔山,浏览东坡纪念馆藏品——

                   

                                                  登临塔山,仰望苏博士像

fficeffice" />                       

                          

                                                 岭南第一笔秦鄂生手迹

                        

                                                      纪念馆外满庭芳

                                                                  东坡书迹一角

                  “日啖荔枝三百颗”——啖荔亭

                       啖荔双面木雕

 

[此帖子已被 花心萝卜 在 2010-4-28 19:13:18 编辑过]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4-28

登临四洲塔,俯瞰西湖美景——

俯瞰九曲桥,闻小儿喜曰:“1、2、3、4、5、6、7、8、呀~真是九曲啊!”

                      

                            同事恐高没敢登临,走宝,下得塔来,回首仰视。

                                          前行仍回首,塔影在望,湖波漾堤岸

fficeffice" />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28

 

                           丰湖树影外,湖波粼粼,映照丽日碧蓝。

fficeffice" />

闻说西湖有鸟岛,举目远望,却见楼阁立湖畔

 

告别西湖,依依惜别时,得见在现代建筑群中,一座古祠屹立期间,煞是显眼,驻足观看,嗬~黄氏书室,意外收获!

黄氏书室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163年,总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

 

三进式院落,左侧另有三进配房以小巷侧门联接

 

楹联“绩著循良第一”、“家传孝友无双”。

               

                    

 

游惠州西湖,念苏轼德才。虽然行程匆匆,却是收获颇丰。

 

[此帖子已被 花心萝卜 在 2010-4-29 15:32:11 编辑过]

离线LWei

发帖
1697
金钱
1447
经验值
163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4-28
 公干之处无愁恼,苏轼无忧岭南人。一梦方知枕边风,凄凉孤寂好乘凉。多谢随你公干欣赏!
离线于广中

发帖
18211
金钱
23402
经验值
879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4-28

萝卜出差不忘为同学网收集上帖材料,佩服!

想当年,也去过惠州多次,每次都是从公园门口经过,像家乡的二叔等三埠墟一样,经常只是从新昌的开新茶楼门口经过。好事的人见二叔等墟回来,“恭维”他说:“二叔又去开新饮茶了。”“是从开新门口经过。”二叔总是老实小声地嘟哝。他心里一定会想:终有一天我会进去一回。那时二叔没钱。

我没有进西湖是没有心情,当然也没有时间(借口)。倒是没有忘记买梅菜回来做手信,吃饭也没有忘记点盐焗手撕鸡。人们知道我去过惠州,也总会问我,去过西湖没有。哈哈,总会有机会去的。我是这样说。但是一直到没有机会出差了,还是没有进去过。

谢谢萝卜带我游惠州西湖。

离线old5

发帖
2955
金钱
3337
经验值
296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4-29

景仰惠州西湖已久,这次借萝卜的镜头“消愁解乏一乐也”,间接了却了心愿。

萝卜的贴浓浓的萝卜味,浓浓的书卷气,见帖如见人。一乐也。

离线Laotao

发帖
45295
金钱
540850
经验值
1373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4-29

   欣赏了惠州西湖美景,谢罗白元帅。
   七十年代曾公差到惠州,适逢強台风吹袭,怱忙往西湖转了一转就躲在旅店避风,三天无法回台山,只好天天品嚐盐焗鸡、梅菜扣肉、釀豆付等客家名菜,亦一乐也。

[此帖子已被 Laotao 在 2010-4-29 23:22:42 编辑过]


发帖
3689
金钱
16079
经验值
157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4-29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此诗为《东坡白鹤峰故居诗》的头两句,作者是惠州才子江逢辰,作于清光绪十九年(1892),当时,江逢辰才33岁。

江逢辰工书,书学北魏,尤工篆隶。现惠州市区桥东桃子园尚存江逢辰的篆体书刻;江逢辰当年主讲赤溪书院,在龙潭“危崖绝壁大书深刻,字径二尺余,奇险峻劲,见者骇绝。”

还有,“吸霞台记”,200字,情景跃然而出!

 

 

 

江逢辰对我们赤溪近现代的文化影响深远!

 

上世纪80年代,何仲儒老县长曾经到惠州找到江逢辰故居;

2006年,我和老丈人造访坪山大万世居,错过了去惠州凭吊江孝子的机会。

 

呵呵,萝卜走宝了。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4-29
怎么天下的美境都让萝卜游览了
离线雨叶冰竹

发帖
12116
金钱
1629
经验值
10293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4-29
这么美的地方,萝卜下次一定要带着ABC前往.谢谢萝卜的美帖.
离线東邪

发帖
657
金钱
808
经验值
145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4-29
 曾特首上任時金句:我要打好呢份工.
蘿蔔咁好優差,何只打好呢份工, 簡直是享受呢份工

蘇軾---才氣橫溢,詩詞緃橫恣意,豪邁奔放.
蘿蔔---思想善於馳騁,憑虛翻空出奇,豐富人和事的意趣,看帖讓人情愜意快.

离线Blink

发帖
4583
金钱
14594
经验值
2068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4-30

Blink去西湖是八十年代中的一次回國之行。現在看來,除了一樣的湖,一樣的塔,...其它的似乎有所不同。

謝謝學姐,帶Blink再次暢游西湖美境!

[此帖子已被 Blink 在 2010-4-30 3:33:50 编辑过]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4-30
萝卜像东飞一样,用文人的眼光入镜,照出来的相片总是韵味十足。(不是说不需要技术,但单有技术不一定上得层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