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481阅读
  • 147回复

我的美国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90楼 发表于: 2009-03-28

阿旺老婆:
哗!年纪轻轻的普通职工都有钱在碧桂园买洋楼,好令人羡慕啊!

   是的, 阿旺老婆, 我在碧桂园里, 我旁边靠边的一间是他们住的, 房子的价钱比我们那一栋还贵呢! 还有我的另一边是平凡人, 靠着平凡人家的屋主也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广州打工一族! 我住在那里的时候一般一个月回来两次, 他是完全为了将来退休后做准备的! 
   我在那里居住时在那里的有好几户都是打工一族在那里常住(因为经常聚在一起打一下麻将.有时也聚在一起喝喝茶),有的是工厂的厂长, 有的是车行的经理. 当然有好多都是有人帮助才能买得起的, 毕竟在台山还是华侨多嘛!
   当然在那里的房子大多都是外籍人士购买的多, 不过这也说明了甚么呢? 很值得人们去思考的...... 

离线USA168

发帖
2164
金钱
2432
经验值
1711
只看该作者 91楼 发表于: 2009-03-28

自由人: 我来美几十年, 跟不上新时代, 看来初步结论应是:fficeffice" />

 

当官戓商, 热爱袓国;

平民百姓, 赶快回国;

非官非民, 自由选国;

月亮最圆, 还是中国.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92楼 发表于: 2009-03-28
   USA168老兄, 对于你的这种说法我也不认同, 你干趣就来个一百八十度角的转变, 也不是这样的, 我是这样觉得, 有气有力的, 特别是那些农村的,还是来到美国好, 毕竟目前在中国的就业率也不高, 还有那些年青人在中国没有一份好工的, 也要出来锻炼和改造自己, 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女, 更要来到美国学习怎样生存, 又或者小孩子也要来美国学习, 来美国到那高等学府去学习, 还要学习美国人的独立, 而且在美国的就业也容易一点, 在中国是养懒人的, 特别是在台山, 说句总结话, 美国是一个有发展, 有创造的国家, 所以USA168说到在美国的人, 口袋里的钱是全靠自己的劳动所得, 而在中国呢就得两看, 不知我说得是否对呢?
   还有为了后代真的也应来美国, 当然现在这些年是很辛苦, 有的可以说在中国从未这样辛苦过,但当你渡过了十年八年后你就会觉得这种苦是值得的! 在中国你的小孩除非很聪明, 考上名牌大学, 那以后就也应该有份好工, 但是考上一般的大学那就不是那么好彩了, 毕业后还是要为那份工而奔波! 还有由于在中国实行独生子女制, 小孩都让大人纵惯了! 都是(他妈的)少爷.小姐! 一点苦都受不了! 一点委曲都受不了, 在家是老大, 在社会个个都是老大, 所以也要过来锻炼!好让他们在这个地放来碰碰壁! 
  以上我说的不知是否对?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此帖子已被 国际自由人 在 2009-3-28 12:32:40 编辑过]

离线人生如梦

发帖
315
金钱
335
经验值
287
只看该作者 93楼 发表于: 2009-03-28
观点独特,事实求实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94楼 发表于: 2009-03-30

三十年前,大部分人在移居机会前的选择都是义无反顾地挑"Go",原因很简单,國内外环境反差太大了,不太可能选"留".但时过境迁,中國不再是以前的中國,香港的世界干邑消耗量一哥的地位,早就被中國城市取替,十多年前,北京市内路易十三供不应求的消息,更令洋人们眼镜跌破.象楼上自由兄所提的"一般职工",在國内在台山当然不乏其人.更令國外人羡慕妒忌的是,"一般职工"们不仅排西队抢购象碧桂园样的住宅,而且买車买楼都是現金交易一次付清款項,反观在國外的移民,尽管那些自以为混得不错的,有多少人能如此豪氣? 能付二成Down Payment已是不容易之事. 难怪國外的移民被同胞们嘲之有"三氣"--说话洋气,穿着土氣,花钱小氣! 别抠,认了吧.

不过您要问我,如果生命有 take2(再次选择),会如何选择,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地说,还会选择做"三氣"的金山阿灿!

 

离线USA168

发帖
2164
金钱
2432
经验值
1711
只看该作者 95楼 发表于: 2009-03-30

非常多谢楼上各位网友特别是自由人提供的讯息和建议. 我想对一些准备移民美国的人帮助是不少的. 下面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的医疗制度.fficeffice" />

离线USA168

发帖
2164
金钱
2432
经验值
1711
只看该作者 96楼 发表于: 2009-03-30

                         美国医疗保险fficeffice" />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由私人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构成。人们常说的“医疗保险"(Medicare)属于政府资助的社会保险项目。在美国,不少人同时参加私人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美国的医疗保险行业雇员大约有900万人,每年生产的产值占GDP14%,约1万亿美元。最大的两项开支是医院(约占39%)和医生服务费(约占18%)。以下将简述美国医疗保险的规模与结构; 医疗保险的筹资; 医疗保险中隐含的政府补贴; 卫生保健的社会负担.

医疗保险的规模与结构
    美国政府的医疗保险是一种特指的社会保险制度。它起始于1965年,是为了向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险。1990年,美国政府医疗保险的支出额达981亿美元,占联邦财政总支出的7.8%1995年政府医疗保险支出额达到1598亿美元,占联邦财政总支出的10.5%,它是仅次于社会保障项目的第二大政府财政支出项目。医疗保险几乎包括了65岁以上的全部人口。1993年参加者达3200万人。医疗保险项目由联邦政府负责管理,各州间政策统一。不同于医疗补贴需要进行生计检验,医疗保险无需测定参与者的收入情况。医疗保险大约包括了老年人住院治疗医疗费用的90%。与此相比,医疗补贴大约包括了低收入者住院治疗费用的80%,不足部分通过医院对私人投保者提高收费来解决。因此,平均起来,私人投保的医疗费价格要高出近30%
    美国的医疗保险福利金分成两部分,
    A部分为住院医疗保险"(HI)1993年的支出额为900亿美元。参加A部分保险是强制性的,它允许参与者每年享受90天的住院治疗和100天的技术护理。如果两者都在同一年发生,病人则要承担少量费用。
    B部分为"补充性医疗保险"(SMI),用于支付院外医生诊费,医生指定的药品和其它院外医疗服务等方面的费用。与强制性的住院医疗保险不同,补充性医疗保险是自愿性的。参加补充性医疗保险者每月需要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目前为每月每人40美元。实际上,几乎所有(99%)的老年人都参加了补充性医疗保险。
    在美国的老年人全部医疗保健支出中,医疗保险(Medicare),包括住院医疗保险(HI)和补充性医疗保险(SMI),二者合计约占44%。医疗补贴(Medicaid)约占12%,个人自负和私人保险公司支付合占约44%

医疗保险的筹资
    医疗保险中的A部分(HI)通过对在职人员征收医疗保险工薪税(与社会保障工薪税合称为社会保险工薪税)来筹集资金,由雇主和雇员分别交纳工资收入的1.45%,合起来为2.9%。医疗保险工薪税的税基包括全部工薪收入,没有上限。医疗保险工薪税收入存入专款专用的"医疗保险(HI)信托基金,用于支付保险金或叫医疗保险福利金。医疗保险的A部分(HI)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度.与医疗保险的A部分(HI)不同,医疗保险中的B部分补充性医疗保险"(SMI)不依赖于工薪税收入,而是一般性财政收入和自愿投保者每月交纳的保险费。目前,75%来源于一般性财政收入,25%来源于保险费。可见,这部分的财政补贴负担较重,同时也表明财政转移支付成份较大。

私人医疗保险
    美国私人保险的一大特点是雇主为雇员支付保险金(Employer-Provided Insurance),这种情况约占90%。这是二战期间政府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的一种意外结果。由于医疗保险保健属于非工资福利,当时不受政府管制,雇主便用它来吸引工人。当然,这种情况也有美国所得税税法中某些条款上的原因。
    保险金支付办法的演变:  80年代以前,多数私人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的办法都是实报实销(Cost-Based Reimbursement),但是这种机制不利于鼓励人们节约,因为患者医疗费用越高,医疗单位收益越好。面临急剧高涨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投保者便设法改用其它办法,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按人收费"(Capitation-Based Reimbursement)方法。按这种方法,医疗单位每年按人收取一定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障组织"(HMOS)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医疗保险组织,1982年其会员达1080万人,1992年达到4140万人,就以这种方法为主。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弊端,主要是选择性较差。

社会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方面,政府可起重大作用。政府这方面建立了三类主要医疗保险项目:医疗保险(Medicare),医疗补贴(Medicaid)和通过联邦所得税税制对私人保险的隐含补贴。政府医疗补贴(Medicaid)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医疗补贴项目与医疗保险项目的区别是,前者是为贫困者而设,后者是为老年人而设,二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政府介入老年人医疗保险市场是有充分理由的。由于种种原因,私人保险公司自身不可能胜任规模如此庞大,涉及面如此广的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中隐含的政府补贴
   
按照联邦税法,个人的工资收入需要同时交纳社会保险工薪税和个人所得税。由雇主交纳的医疗保险费不必交税。自我雇用的私人业主,医疗保险费用的25%是免税的。据估算,税基中不包括雇员的医疗保险收益,大约使美国财政部每年失去560亿美元的税收。

卫生保健的社会负担
   
美国的医疗保健支出(包括所有有关项目以及公共支出,雇主支出和个人支出) GDP的比例,在60年代约为5%70年代约为8%80年代约为10%95年已超过15%。全部卫生保健支出中,政府支付的公共负担部分接近二分之一。近30年来,美国医疗保健费用的急剧上升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人口的老龄化;二是医疗服务(包括检查,治疗,护理)的复杂化;三是与医疗保健有关的价格上升幅度高于一般的通货膨胀率。在1992年,美国近2.6亿人口中,有1.78亿人参加了私人医疗保险,有0.63亿人享受到了公共医疗保险(包括医疗补贴和医疗保险等项目)的受益,当然也有人同时参加了私人和公共卫生保险。但仍有0.39亿人没有参加任何卫生保险,这部分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6%。而在1980年,未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2.5%,这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1990年,全美国医院接收急诊病人却无法收费这一项的费用价值就达100亿美元.

发帖
9878
金钱
10964
经验值
6946
只看该作者 97楼 发表于: 2009-03-30
  说到在美国的医疗真的可谓是__用句中国的古话来说: 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了!对于有钱人来说,在美国的医疗真是很昂贵的,就住一天的医院最简单都要一两千美金,可对于那些没钱的一般市民来说就疹就好得多了!就是一个手术,有的起码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但你确是没钱的话那就可以申请政府帮你交钱,这在中国真的可以说是天荒夜谈!但在美国就能办到了,说到这个在中国我想就根本就没得比的! 
离线乡下仔

发帖
4635
金钱
53462
经验值
1793
只看该作者 98楼 发表于: 2009-03-31
雨叶冰竹:

"现代条件好的中年人是否移民"讨论题已接近尾声.兰子给军阀提了个建议,就是:却然有机会出国就当旅游出来见识一下,洗大饼的干活就没有必要了.人的生命很短暂,有条件就好好的享受生活,或学学台山同学网的国际自由大哥,做个空中将军,既可以享受美国的自由空气,又可以体验社会主义的好,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最后军阀接受了兰子的提议,决定来美见见龙虾湾的兰子,尽情享受人生之乐!谢谢大家的参予.

[此帖子已被 雨叶冰竹 在 2009-3-27 11:27:00 编辑过]


兰子: 每月一千五,六百元是酒楼亚婶亚姆的人工收入,这也是在酒楼里收入最低一族,但他们也有吐气扬眉的机会,经常有学者,教授,留学生,拜她们为师,这是亚婶亚姆都想嫁个美国佬的原因吧?
  兰子为军阀侦察敌情只查了敌前,而没查敌后,这样等如没深入虎穴,岂又那能得到虎子哥呢?歪想
  现在估计兰子可能任职"什么东东"调查局,因这个局全都是美女,且情报多有差错,依拉克战争是实例.



[此帖子已被 乡下仔 在 2009-3-31 6:36:52 编辑过]

离线USA168

发帖
2164
金钱
2432
经验值
1711
只看该作者 99楼 发表于: 2009-03-31

美国各医院都是先看病, 后收钱. 不管有无保险, 有无现金, 富人戓穷人, 都是救人第一. 医生诊病治疗和财务完全分开. 如果你看一些大陆拍的电影, 说在美国某人需做手术, 由于沒有足够的钱, 到处去找朋友借钱, 筹足了手术费用, 医生才安排手术时间. 如果你看到这种电影情节. 作为一个在医院工作过的美国人, 你会不禁大笑起来. 他们将中国的情节搬到美国来了. 还有 , 如果你沒有医疗保险, 住院期间或出院后社工会帮助你申请保险( 根据你的工资收入来决定) , 不少人不用交一分钱.包括住院前三个月的全部医疗费用.  迟下我还告诉大家, 新移民如何申请医疗保险. 无身份的人如何花很少的钱($18美元包当天全部医生费和检查费)来治疗身上的大病.fficeffice" />

发帖
1152
金钱
1162
经验值
946
只看该作者 100楼 发表于: 2009-03-31

昨天在孔子大厦举行<<中国点点,美国滴滴>>一书的首发式,作者王心仁在场亲笔签名和赠送此书.作者用八十六个章节从多方面将美国与中国的情况作了论述.

 

[此帖子已被 台山百合花: 在 2009-3-31 12:38:34 编辑过]

发帖
1152
金钱
1162
经验值
946
只看该作者 101楼 发表于: 2009-03-31
就拿读大学来说,在美国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也能如愿以尝,只要肯读书就行,自已付时间,政府付钱.PELL,TAP,SEOG,SCHOLARSHIP等等,一年万多元,读一般的公立大学足够有余,如果不计住宿的话.周未做个兼职,日子过得也不错.
离线USA168

发帖
2164
金钱
2432
经验值
1711
只看该作者 102楼 发表于: 2009-04-01
BigPaul:

三十年前,大部分人在移居机会前的选择都是义无反顾地挑"Go",原因很简单,國内外环境反差太大了,不太可能选"留".但时过境迁,中國不再是以前的中國,香港的世界干邑消耗量一哥的地位,早就被中國城市取替,十多年前,北京市内路易十三供不应求的消息,更令洋人们眼镜跌破.象楼上自由兄所提的"一般职工",在國内在台山当然不乏其人.更令國外人羡慕妒忌的是,"一般职工"们不仅排西队抢购象碧桂园样的住宅,而且买車买楼都是現金交易一次付清款項,反观在國外的移民,尽管那些自以为混得不错的,有多少人能如此豪氣? 能付二成Down Payment已是不容易之事. 难怪國外的移民被同胞们嘲之有"三氣"--说话洋气,穿着土氣,花钱小氣! 别抠,认了吧.

不过您要问我,如果生命有 take2(再次选择),会如何选择,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地说,还会选择做"三氣"的金山阿灿!

为什么?

离线USA168

发帖
2164
金钱
2432
经验值
1711
只看该作者 103楼 发表于: 2009-04-01

 百合花: 大陆读大学有无补助? 穷人读大学是否免学费?

[此帖子已被 USA168 在 2009-4-1 9:52:32 编辑过]

离线BigPaul

发帖
3368
金钱
3925
经验值
3096
只看该作者 104楼 发表于: 2009-04-01
BigPaul:

不过您要问我,如果生命有 take2(再次选择),会如何选择,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地说,还会选择做"三氣"的金山阿灿!

为什么?

不为什么,在美国呆久了,革命热情早没了. 尽管資本主义已穷途末路,还是愿意在此堕落下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