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9445阅读
  • 558回复

寻台山一中“六四秋初(4)”班老同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135楼 发表于: 2009-12-17
老同学,我也追着看完了,虽然平时略有所闻,原来你这么利害,我们都为你喝采.
离线liyu

发帖
1248
金钱
1770
经验值
567
只看该作者 136楼 发表于: 2009-12-17

511001:老同学,我也追着看完了,虽然平时略有所闻,原来你这么利害,我们都为你喝采.

是呀,我也有同感.为老同学喝彩.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137楼 发表于: 2009-12-18

多谢LZQ4909 511001 liyu 捧场,多谢网友的关注

 

 

离线lzq4909
发帖
34
金钱
37
经验值
30
只看该作者 138楼 发表于: 2009-12-18

为老同学送上一首歌:《为生命喝彩》

歌词:开始静静听远方的呼唤  撑起一柄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  传说中的你从来都不曾遥远
从此在一起肩并着肩  come on together  we will be forever 为我们滚烫的生命而狂欢
come on everyone  we will be uniting together  牵着你的手   见证生命的神奇
你能听到吗热烈的喝彩  是你的释放将所有心灵点燃  穿越了阻隔的力量是那么澎湃
只为在一起肩并着肩  come on together  we will be forever 为我们滚烫的生命而狂欢
come on everyone  we will be uniting together  牵着你的手   见证生命的神奇
come on together  we will be forever  为我们滚烫的生命而狂欢
come on everyone  we will be uniting together  牵着你的手   见证生命的神奇
come on together  we will be forever  为我们滚烫的生命而狂欢
come on everyone  we will be uniting together  everybody   为一个美丽的梦想

[此帖子已被 lzq4909 在 2009-12-19 16:50:0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lzq4909 在 2009-12-22 16:14:38 编辑过]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139楼 发表于: 2009-12-18

 

   谢谢老同学。回赠一首60年代的“时代曲”《我们年轻人》。这是我读初中时很喜欢的一首歌。唱起它,就会想到到我们的年轻时代。虽然歌词现在看起来有点“老土”,但我相信,这种理念影响了我们一代人。让我们这些老“年轻人”听着这首歌怀旧吧。   

   王莹 杜吉刚唱:“我们年轻人”(视频)                            

   歌词: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革命时代当尖兵。哪里有困难,那里有我们,赤胆忠心为人民。不怕千难万险,不怕山高海深,高举革命的大旗,巨浪滚滚永不停,永不停。迎着红太阳,意志更坚定,勇敢迈步向前进。fficeffice" />

   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要为真理而斗争。爱憎最分明,敢于担重任,奋发图强干革命。坚持社会主义,捍卫世界和平,高举革命的大旗,巨浪滚滚永不停,永不停。我们心连心,我们团结紧,胜利迈步向前进。我们心连心,我们团结紧,胜利迈步向前进。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10-1-23 12:08:30 编辑过]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140楼 发表于: 2009-12-19

是的,这是曾经激励了一代人的歌,佩服你还记的歌词并一直有这种理念,激情,所以你成功了.(这三个大手指是受另一同学重托帮她整上来的)讲老实话,现在的我,早已没了当年那股信念和锐气了,只好做返平庸的百姓了.谢谢你的歌让我拾回久违的回忆.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141楼 发表于: 2009-12-19

   其实,很多老歌令人留恋的原因不在于其歌词说什么(甚至与现在思潮对不对),而在于唱这些歌的情景,或者说它们被打下的时代烙印。读初中时,《我们年轻人》是热门歌曲之一,我记得音乐老师还指导我们高低音部联唱。歌词耳熟能详。不过这里歌词是从网络下载后修改的,网络歌词自作聪明把“革命”改成“改革”,一看就不对劲,此外,还有歌唱者的声音可以辨认,这首歌唱得最好的是http://116.28.66.253/30171837.mp3合唱)。至于网上的《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就比较差了,对歌词作了很多删改,听不到原汁原味了。

   另一首歌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记得我班在科学馆前排练过此歌的舞蹈,我有份参加演出,由文娱委员李优甜任导演。现在看来,这首歌除了对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日趋增长)一无所知,故强调到农村去有历史局限性外,提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整个基调是很积极的。我也很喜欢。

   还有一首歌也是很难忘的。文-革-大-串-联时期,我第一次来到广州,被安排住在广州林校接待站,是睡在课室地下的草垫上的(有棉被但没被套),每天早上,广播喇叭总是播放《战士爱读老三篇》当作morning call。故一唱此歌就想起大串-连-时期。

   现在卡拉OK可以找到前两首歌怀旧,但第三首就难找了,还没听过。有谁能找到上传供怀旧,真非常感谢。

  附言:本帖发表后发现,“文-革-大-串-连-时期”被改为“*****时期”,简直是岂有此理!未始作俑者是何许人?如是有关主管部门,那太无理了。谁规定不许提“上-访”、“文-革”、“大-串-联”了?这些词在中央文件里甚至在中共党章里还有呢!如是台山同学网,那太愚蠢了,这使台山同学网大为丢分!据我估计,应是网管把这些词设置为禁止出现的词造成的。估计官方网站论坛如人民网等不至于有如此低的网管水平。在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想搞“焚书坑字”太愚蠢了。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09-12-19 23:35:53 编辑过]

离线lzq4909
发帖
34
金钱
37
经验值
30
只看该作者 142楼 发表于: 2009-12-21
老同学,不知什么原因,你发的《我们年轻人》不能播放,现我重发一次。 哈哈,旋律变啦。

 

[此帖子已被 lzq4909 在 2009-12-22 16:09:0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lzq4909 在 2009-12-22 16:11:38 编辑过]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143楼 发表于: 2009-12-21

  老同学:网上搜索《我们年轻人》有两个版本,一是美声合唱团的(MP31.1M)歌词旋律与当年所唱的该歌一致,一听起来就想起1960年代我们的初中时代(我在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里提到去红岭挖竹坑回台城,林老师领着大家一路唱革命歌曲,应该就有此歌)在几个网站试听此版本都能正常播放,但在本论坛媒体播放器上输入网址后,多不能正常播放,我曾经试过有一个网站的版本的能正常播放,但次日就不能播放,估计是网站连接有问题。二是题为《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前面加了一画蛇添足的旋律,其后的歌词也有删节,我试听了一下觉得离当年的歌曲相差太大故没有链接。如何解决此问题,请老同学赐教。

  另外求助,你能找到《战士爱读老三篇》和《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歌曲(或视频)并上传到本论坛吗?如能真是多谢了。这些老歌很想回味一下。

  有一个技术问题:本论坛的歌曲似乎不能上传到服务器播放,只能链接到有歌曲下载的网站。因此,我手头中的一些歌曲无法上传播放。未知能否有解决办法。我看宁静致远老同学这方面技术甚为高超,特此求教。

离线lzq4909
发帖
34
金钱
37
经验值
30
只看该作者 144楼 发表于: 2009-12-22

老同学,现送上《战士爱读老三篇》。

[此帖子已被 lzq4909 在 2009-12-23 14:21:5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lzq4909 在 2009-12-23 14:22:34 编辑过]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145楼 发表于: 2009-12-22

   多谢老同学!《战士爱读老三篇》播放很正常。

   听着它,不禁想起大****时期。那时家境清贫,我去广州****母亲只给了四元钱,外婆偷偷给了五元钱。徒步****没有鞋,母亲向任体育老师的同事借了一双用汽车轮胎割成的“海陆空鞋”,因轮胎脱色,穿得脚面带黑痕。记得和3班伟生、一班超凡等在4舍过夜,天还没亮就起程,天亮刚蒙蒙亮就走到公益。过渡后在水口一小食店吃饭。因缺钱,我花4分钱要了两碗白饭捞免费酱油吃,伙计看了直瞪眼,不过也没说什么。当晚在沙坪中学过夜。次日走到九江过渡,在渡船上免费坐上一部开往广州的客车(那时有政策革命师生可免费坐车****,但在公路上拦车车不停,唯有在过渡时,客车非停不可)。

   到广州似乎是到盘福路红卫兵接待站报到。随后我被带上一辆卡车直往郊区开去,到达后才发现是位于龙洞的广州林校。在林校接待站食住免费。住的是空课室,地下铺草垫作床,领来没被套的棉被盖着睡觉。一早,就被课室里学校有线广播吵醒,其首播曲《战士爱读老三篇》成了我的morning call。在学校饭堂吃三餐都免费。但去校外就没有免费饭吃了。我早餐吃三大汤碗白粥,撑得饱饱的,乘公交车先去沙河,再换乘11路车到文德路。这时,台山一中胸章或学生证就成了免费坐车的凭证。中午去中山医学院看大字报。印象很深的是,我正在抄一篇讲毛主席一家六口人为革命牺牲的大字报,突然有几个大学生过来给我们派送同样内容的油印传单,使我喜出望外。****期间,我为省钱都不吃午饭,晚上回广州林校再吃晚饭。这样,硬是从饭钱抠出钱来,买了我第一个三极管3AG11(2.65元),安装了来复式单管机。

  附言:以上是台山同学网e-police的混账表现。其中的****是“串-联”。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10-1-23 12:11:26 编辑过]

离线lzq4909
发帖
34
金钱
37
经验值
30
只看该作者 146楼 发表于: 2009-12-22

老同学,送上《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听这个歌,当年的情景犹如浮现眼前。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147楼 发表于: 2009-12-22

那下次聚会来个怀旧革命歌曲大家唱好了,我本人比较喜欢"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此帖子已被 511001 在 2010-1-27 16:36:35 编辑过]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148楼 发表于: 2009-12-23

  老同学,送上一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旋律优美,时过境不迁,值得回味。希望你听了也喜欢。

 

   歌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  

   可是,歌词似有瑕疵:一是歌名主语(革命人)与宾语(年轻)搭配似有问题:革命人-是-年轻?明显不对称。如要表示年轻状态,用形容词“年轻”做谓语,讲“革命人永远年轻”就OK了,无需加插蛇足“是”。如一定要用“是”,其后要加“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二是歌词中的主语用“它”指代不清,如指“革命人”,似应用“他”或“他们”。如是指“年轻”状态,可用“它”,但后面一串“它”违反概念同一性律:第一个“它”指年轻,第2、3、4个“它”指“大松树”。总之是语病多多。

   联想起这年头流行歌曲特别港台歌无病呻吟的很多,歌词不通的更多。如“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你的“家”怎能“住”呢?是“人”住,是“你”住在那里的。若改成“我家”“就”在黄土高坡,就可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歌曲好听就行啦,特别是怀旧歌曲,会使人通过“时间隧道”置身于已经消逝的难忘旧情景中,这就够了,不必吹毛求疵啦。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09-12-24 9:37:47 编辑过]

离线lzq4909
发帖
34
金钱
37
经验值
30
只看该作者 149楼 发表于: 2009-12-23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