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之七)
李江帆
第三节 春华秋实ffice
ffice" />
30年来,我在学坛上努力耕耘,研究成果由少到多相继问世。截至2009年11月,我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人民日报》,以及伦敦的《服务产业杂志》等中外报刊上发表论文363篇,出版著作8本,共589万字;获全国性和省级学术奖23项。在国家和省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显著进展。
我的一些研究成果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被《新华文摘》、《经济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和其他学术论点汇编刊物转载或摘要。我提出或定义的一些第三产业经济学范畴和观点,诸如服务产品、服务消费品、非实物劳动成果、非实物使用价值、第三产业就业方程,以及服务分配的市场和非市场分配方式等,引起了经济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兴趣,被一些研究机构、论文、著作、教科书引用、使用或转换使用。
为了充实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设置,我从1987年起开始培养第三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从1997年开始培养第三产业研究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ProductID="方向的" w:st="on">方向的ersonName>博士研究生。

李江帆教授与他指导的毕业博士生在中山大学合照(2006)
左起:顾乃华博士(03级)、孔云龙博士(01级)、毕斗斗博士(02级)、李江帆教授、胡霞博士(03级)、陈菲博士(02级)、李美云博士(01级)
1989-1990年,我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英国雷丁大学、剑桥大学作高级访问研究,在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生研讨会上作了中国服务业的专题报告,参加了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年会,还被特邀参加了日内瓦第6届国际服务经济研讨会,在会上作关于中国第三产业的学术论文演讲。

李江帆副教授在日内瓦服务业国际论坛作关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演讲(1990,日内瓦)
1993年,我被选为广东省高校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994年,我被广东经济学界的年轻朋友们选为广东青年经济研究会会长。1996年,我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2003、2005年我两次应邀作为访问研究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作为期三个月的短期研究。2004年起任中山大学“985工程”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基地服务经济与管理项目首席专家。

李江帆教授在新加坡政府贸工部作CEPA对粤港经济的影响的演讲(2003 新加坡)

李江帆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作广东旅游业发展对东南亚的影响的学生报告(2005,新加坡)
2006年,我应邀在纽约“21世纪的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教学”国际研讨会作演说,介绍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进行的服务经济与管理教学与研究情况。

李江帆教授在纽约“21世纪的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中山大学服务经济与管理研究演讲(2006 纽约)
李江帆教授在东京财产权、社会公平与正义国际研讨会作演讲(2008.4 东京)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当年我顶着种种压力完成的《第三产业经济学》问世后,得到学术界的较高评价。1991年6月,该书获得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评奖委员会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同志认为,该书以崭新的结构体系、清新的学术观点、严密的科学论证和自成一派的理论逻辑,在我国经济研究领域开拓了第三产业经济学。它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研究主线,构筑起一个逻辑严密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理论新体系;它以严谨的态度将政治经济学正确地应用到第三产业领域,探讨、概括和解释现代经济生活中涌现的以服务业为中心的一系列新问题,补充、丰富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它透过纷繁复杂的第三产业经济现象,从共有经济规律和特有经济规律两个角度,系统揭示了第三产业经济规律。这不仅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经济科学的建设,也起着有益的推动作用。

李江帆领取中国经济学最高学术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1.6. 北京)
右起:薛暮桥、马洪、陈岱孙、刘国光、孙尚清、张卓元、李江帆
1991年初,几乎是在《第三产业经济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同时,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由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牵头研究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问题。1992年春,国务院办公厅电告我,调阅《第三产业经济学》和我关于第三产业的一批论文、资料参考。主持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决定起草小组工作的罗干同志阅后,很感兴趣,邀请我到北京和他面谈。1992年4月30 日,我在北京中南海拜会了罗干同志。他和我单独谈了一个下午,认真听取了我对第三产业的划分、发展趋势和政策问题的一些意见,并对我的第三产业研究提出了殷切希望。

李江帆教授应国务院秘书长罗干邀请赴中南海商讨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1992)
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一位副司长告诉我,中共中央、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决定,吸取了我关于第三产业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后来我对比了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和正式稿,发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第三产业的经营对策、价格体系等方面,有一些增加或改动的提法与我的一些论点很接近。
1992年9月,国务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研究课题组按国务院秘书长的提名,邀请我飞赴北京,再进中南海参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中国第三产业的研究报告座谈会,听取了我对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目标、分工和重点的意见,并把《第三产业经济学》列为第一项参考文献。
李江帆教授(右2)在中南海国务院假山会议室参加第三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1992.9.12)
2002年,我应国家计委邀请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全国计划系统服务业研究班上作发展第三产业的专题讲座。我还多次参与地方政府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研究、咨询和培训。先后在广东、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东莞,沈阳、山东、内蒙等地主持多项服务业发展规划项目,推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2004年主持完成的“广东省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转化为省政府2005年1号文件《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对推动广东省服务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李江帆教授应国家计委邀请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全国计划系统服务业研究班上作发展第三产业的专题讲座(2002)
当我努力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应尽之力的时候,祖国和人民给了我莫大的褒奖和荣誉。1992年,我被广东省政府同时授予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和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务院批准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我获得广东省首届12位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的殊荣。2006年,我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饮水思源。每当我回想我由知青到教授的成长经历,我对在清贫和压抑的环境中含辛茹苦地培育我长大成人的父母亲和外祖母,对培育我成长的母校,对谆谆教诲和热忱扶掖我的师长们,对一直关怀我成长的祖国和人民,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值得我高兴的是,我并没有辜负他们的殷切期望。(待续)

南方日报1988年7月24日报道《金子终究会闪光》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09-12-29 14:33:38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