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大陆彼岸的冷漠与偏见
14海里的距离,一个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孤岛--大衾岛,因为岛上那所静悄悄的与世隔绝的医院,被人们称为“麻风岛”。
其实,这个名字之由来,可追溯至1927年。那一年,一位远道而来的传教士在岛上建起了麻风病院(大衾医院始建于1924年,原名"五邑麻风医院",由美国传教牧师力约翰及华侨梁耀东先生筹建,主要收治台山、开平、新会、恩平、鹤山等五县麻风病人,也有珠海、广州等粤西地区的病人。
解放后,政府在这里设立了麻风病院。现在医院还有56名在岛上生活了几十年的病人,都是7、80岁的老人)。他留下来的这座已改名为台山市赤溪镇大衾医院的院落里,50多位康复麻风病人依然在品味岁月的伤痕与悲怆。
这个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特殊群落,依赖政府每月微薄的救济金已在这个偏僻的孤岛上度过了生命中大半的光阴。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只记得是在童年时发病被家人赶出,流落街头,后为麻风院收容,如今已是垂暮之年。许多老人回忆当初得了麻风病的感觉--“悲伤得真想离开这个世界”,不等他们清醒过来,周遭的世界就以更快的速度将他们遗弃。事实上,许多人的麻风病几十年前就已治愈,但重返家庭、重返社会的门同样在几十年前已经关闭。许多老人的心中已经没有亲人这个概念了。大衾岛,这块荒凉的土地,已有1500多名老人,在这里终老。
在人类的历史上,生命曾不止一次受到病魔的侵袭:天花、霍乱、麻风病直至今天的艾滋病。在无声的厮杀与搏斗中,人类经受考验的不仅仅是医学的发达水平、身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还有人类自身对于人的尊严、平等与生存的观念与态度。日本电影《砂器》传达了一种观念:年少成名的钢琴家为了掩盖其父是位麻风病患者的****,用优美修长的手握住了屠刀,杀害多位知情者。而一位艾滋病患者被迫离家流浪,也是四邻近亲的态度使然。但是,毁灭与遗弃,并不能真正使我们克服恐惧,我们寻求的答案,不在这里。
每天黄昏降临,老人们纷纷来到海边远眺。海水尽处仍是海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而面朝大海的人渐渐老去,渐渐少了。
若干年后,这海岛也许会成为一个美丽的度假村,人们会彻底地忘记麻风岛……而在这一天来临之前,这些末代的“麻风病人”,如同我所了解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老人一样,渴望着最后的幸福。
他们的声音:
“我心中想的不是困难,而是将来。”
——(中)廖火莲
“让我像其他人一样生活。我叫李秀金。在我的身份证上是李秀凤,但我改名为李秀金了,金就是黄金的意思,这是我的新名字。”
——(中)李秀金
“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努力,我们要求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印) C.S.Cheruyan
“我个人不希望别人叫我麻风治愈者,我愿意是大家的一个朋友,一位同事或和其他人一样的一个普通人。”
——(美)Jose Ramirez Jr
时间,能否医治一切?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通过侵犯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睛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患者的症状常常是消瘦,肢体溃烂、变形,以至失去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麻风病人的归宿往往是远离人群与世隔绝。但医学早已证明,麻风病的传染机率极小,只有与病人经常并长期身体接触才有可能感染此病。而早在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简称MDT的多药物疗法,已被认定为安全、有效、经济的理想疗法,可最终治愈麻风病。
世界卫生组织展望:如果所有的麻风流行国家坚持使用MDT治疗活动,并对新病例保持警惕,那么有充分理由相信,21世纪,麻风病将完全从地球上消失。在中国,现存的600多个麻风村里,收容的基本上是麻风病治愈者。属于麻风病多发地区的广东省,今年内将彻底消灭麻风病。
国际理想协会,1994年9月16日由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在里约热内卢倡议成立。该组织致力于帮助麻风康复者进行社会--经济康复、心理康复和机体康复。它的宗旨是:促进人尊重人(特别是患过麻风病的人),共同努力,保证他们享有人的尊严;同时,也要通过自立、自力更生、尊严和公众意识来和歧视、隔离、排斥以及用贬义词污辱麻风病人等偏见做斗争。
1997年,澳门明爱服务中心出资200多万元,为大衾医院添置了小快艇,建起自来水塔,购进2台发电机,装配一套供油设备,装修好食堂和大部分病房,铺好水泥路,种植花草,用不锈钢床替换了病人的木板床,并派了三位外籍修女来帮助照顾病人。
如今的大衾医院绿树成荫、卫生文明。还先后有几批外国修女在这里照顾病人。
澳門明愛簡史
戰後的五十年代初期,澳門人生活普遍艱苦,又出現來自鄰近各地的移民或難民潮。剛到澳門的陸毅神父,本著服務最小弟兄的基督徒精神,向澳門教區借用了利瑪竇會院(即現在的崗頂明愛),開始「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最初,服務對象是難民,中心除了為他們解決最迫切的食宿問題外,也為他們辦理證件、找工作及學校等,助他們自力更生,有尊嚴地在新環境中生活。另外,中心還協助開辦利瑪竇學校及聖德蘭學校,讓難民的子女有機會接受教育。
六十年代,澳門的難民漸移外地,陸毅神父漸將注意力放在因社會貧窮而產生的無依老人身上,並親自開展了澳門第一間男性及女性安老院,分別是伯大尼安老院及聖母安老院,更在北區及(乙水)仔為貧困老人提供派米、現金及個
案援助。由於當時的貧窮問題,出現了不少童工,陸毅神父遂派發米糧予貧困家庭以減輕生活負擔,讓他們的孩子有機會上學。
「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於1971年正式成為澳門天主教教區屬下的機構,並加入了『國際明愛』,易名為「澳門明愛」。除了在組織起了變化外,澳門明愛的工作在鞏固和改進的基礎下,逐漸趨向多元化的發展,以回應日益複雜的社會問題。家庭個案援助服務、嘉模聖母安老院、聖類斯公撒格之家及澳門首間培訓社工的社工學院都在這時期由澳門明愛創立。
到了八十年代,隨著澳門城市的急劇發展,澳門居民面對的不只是基本生活問題,更涉及都市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隨著社會工作者的參與,明愛服務的模式也有所改變。在安老服務工作上,除了從嘉諾撒仁愛修女會接管聖方濟各安老院外,亦開設了三所分別位於崗頂、青洲及(乙水)仔的老人中心。另外,在弱能人士服務層面上,除了先後接管了聖路濟亞中心及聖瑪嘉烈中心外,基於「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開辦了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直接參與弱智兒童教育工作,名為「明愛學校」。七十年代的多元化服務亦在八十年代延續下去。明愛婦女中心、庇道學校、傷殘人士駕駛訓練及生命線輔導中心就在這時段展開。它們的服務對象都是社會上最被忽略,而又最有需要的一群。
踏入九十年代,澳門明愛的行政架構再起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設立了主席團、監事會、執行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總幹事等職能,由陸毅神父擔任總監、潘志明擔任總幹事,用更切合時宜的管理方法,有效地監管及執行「為最有需要的弟兄服務」的使命。在服務方面,明愛仝工依然上下一心,因應社會的需求而不斷地發展,如青少年服務、露宿者服務、社屋老人中心、日間護理中心、明愛幼稚園及明愛托兒所等。透過有系統的多元化的社會服務,體現了明愛「人類發展」的服務模式,讓所有人都能得到發展機會,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直到今天,明愛這個大家庭,仍然不斷的改進,回應社會上的需要,盡力加以援手,並希望透過實際行動,促進整個社會產生迴應,散發互助互愛的精神。
摄影器材:尼康D200、18-200mm镜头;
对《咔啪》的认识 :
2009年新年伊始,中国首本先锋摄影器材评测杂志——《咔啪》在北京创刊。
《咔啪》摄影杂志由日本著名摄影期刊品牌《CAPA》提供内容支持。《CAPA》摄影杂志以权威、科学、细致的器材评测著称,并培养了一支在国际摄影界享有盛誉的专栏作者和编辑队伍,摄影圈内的“教父级”器材评测大师西平英生和摄影大师竹内敏信均位列其中,《CAPA》连续十余年对他们的专业评测和拍摄体验进行刊载,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好评。由于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20多年来《CAPA》一直是日本销量第一的专业摄影杂志,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们每月期待的“摄影器材圣经”,广受日本,乃至世界各地摄影爱好者们的热烈追捧。
《咔啪》不仅借鉴了日文版《CAPA》的编辑理念和核心内容,致力于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最新、最热的摄影器材的权威评测信息,与摄影爱好者们一起探寻、分享有趣的创作视角,还将根据国内广大读者的特殊需求,增加与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互动,增设本土特色专栏和国内业界资讯,并与相关协会、机构和厂商合作,举办交流、展览、评比和奖品发布活动,传递最先锋的摄影讯息,帮助广大摄影爱好者做出更精准适用的器材选择,第一时间感受相机科技发展为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为艺术创造带来的无限可能。
《咔啪》将坚持“追求完美,创造卓越”的编辑出版理念,争创中国摄影杂志一流品牌,成为摄影师和广大摄影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为增进中外摄影界的交流,促进中国摄影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此帖子已被 光之谷 在 2008-9-1 10:30:21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光之谷 在 2008-9-1 10:35:3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光之谷 在 2008-9-1 10:50:1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光之谷 在 2009-9-25 10:09:40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