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03阅读
  • 28回复

得闲看看我的《官色炼》和《生意人》,支持台山作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8-19

公众版,免费阅读。

<div class=book_name>

《官色炼》http://www.zhulang.com/72908/index.html

</div><div class=book_detail><div class=book_img> </div><div class=book_memo><div class=book_list></div></div></div><div class=book_name>

《生意人》http://www.zhulang.com/70069/index.html

</div><div class=book_detail><div class=book_img> <div class=br></div><div class=sit></div></div><div class=book_memo><div class=book_list></div><div class=br></div><div class=book_desc></div></div></div>
分享到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8-19

自己坐沙发。哈哈

离线尘东飞

发帖
1997
金钱
3747
经验值
114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8-19
恭喜海兰连出好作品

佩服。努力得到了回报。要请饮茶咯。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08-19

又是你搞搞阵。

怎么就知道我是海兰。没瘾!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8-20

《官色炼》改名了,编辑说,“色”字犯了大忌,如果首页宣传,会被网监自动屏蔽。好呀好那个痛苦!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8-20
看过的给点意见。什么意见都能听,没关系!
离线花花公子
发帖
193
金钱
194
经验值
19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8-20

我没看过,但我积极支持你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8-20

又有新作了。恭喜。

有空一定看看。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8-21

“光之谷”谁也?认识我?

拿像机的影像佬?

头光光的?

不猜了,猜到了人家也不承认。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8-21
光之谷是个英俊青年,去天桥可以見到他.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8-21
别在这把人家说出来了,通天很没瘾。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8-21
早点告诉我就不会说出来了.唉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8-22

拙作《官途》约3、40万字。在此选一章节给大家看看。

《官途》之第三章《丧妻》

 

 

李向东妻子死得很突然。三八妇女节,他们单位组织妇女们外出旅游,到一个城市景点,她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抢客的士撞了。据说,当场就不行了。同去的人说,她死的蹊跷。当时横过马路的人很多,怎么就偏偏撞中她了?她可是走在中间的,还关照大家注意过往的车辆。同去的人说,当时,那的士开的也不是很快,但到她面前就加速了,一撞就不行了?

当地警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不存在蓄意谋杀。原来,那司机是个生手,的士到她面前时,心发慌,本想踩刹车,哪知踩了油门,车便加速了。

那时,李向东正在忙整治旧城区。旧城区东面有许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外华侨回乡兴建的楼屋。那骑楼、那阳台、那浮碉渗透了浓郁的中西文化,一幢幢一行行记载着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只是这些年,一些极没特色的新建筑见缝插针掺杂在其中,破坏了统一性。李向东决心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以治理旧城区东面为突破口,拆除那些极没特点的新建筑,还原中西文化建筑的统一性。

他遇到了种种阻力,包括领导层的、被拆迁业主的、被拆迁居住户的。甚至于,许多吃财政饭的干部也难于理解,他们认为在财政还不宽裕的情况下,化几千万做这种几乎没有经济效益的治理,有没有必要?

反对者提出种种掷地有声的理由。

被拆迁业主提出种种无理的补偿条件。

被拆迁居住户钉子样钉在家门前岿然不动。

……

李向东冲破种种阻力,硬是做成了这件事。

于是,有人便把李向东妻子的死和这事联系到一起。当时,旧城区那一块还没有完全竣工,一片狼藉,还没像今天这样,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亮点。各种说法便纷纷扬扬。

有人说,这是虚假政绩的报应。

有人说,天是公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就把他收了去?

……

李向东得不到半点同情,相反地,得到的是恶毒的中伤。他只能苦笑,只能泪往心里流。

仅一年,有人就尝到了治理旧城区的甜头。

市民说,路变得宽敞了,空气也似乎清新了。

干部说,这才像座城市了。

旅游局长说,你可是为我们旅游业办了一件大事啊!

他紧紧握着李向东的手摇了又摇。他说,一定要请李向东吃餐饭,好好地碰几杯。

李向东不知道他说的是恭维话还是心里话,但事实摆在那里。旅游局长不化吹灰之力便得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单是每天接待的国外游客就有好几百人。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益啊!

不过,当时李向东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不知投入几千万治理旧城区时,这旅游局长是不是他的支持者。他的妻子遇车祸死时,他有没有幸灾乐祸?

有一点,李向东是很清楚的,妻子死后,他的生活完全乱了套。

十二岁的儿子失去了母爱。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愿见任何人,不愿和任何人说话。他稚嫩的脸上不再有笑容,本是亮晶晶的眼睛黯淡无光。他的学习成绩从全班第一跌至后进生行列。李向东和儿子谈话,他用父亲与儿子的口吻与儿子谈,叫他要听话,叫他要认真学习,叫他要做一个让妈妈放心的好孩子。他用成年人和成年人谈话的口吻与儿子谈,叫他要坚强,要像个男子汉,不管遇到什么风浪,都要顶天立地。他用朋友和朋友的口吻与儿子谈,谈他们都热爱的女人,谈他们失去她后,他们内心的感受。他哭了,第一次在儿子面前流泪。他们都哭了,都哭得像个泪人。

这以后,儿子坚强起来,他开始面对现实,开始学习自理,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全市最好的中学。然而,那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没有以前那么灿烂了。

 李向东失去了情爱,感受到了冷清和寂寞。对于一对十多年的夫妻,爱不再轰轰烈烈欲生欲死,一切爱已渐趋平淡,渗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天回到家,他再看不到电饭煲里升腾的水蒸气,听不到炒菜锅声响,更换衣服,他要自己到衣柜里找,自己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洗,洗干净了,再端到阳台上去晾。工作的不顺心带回来的委屈和郁闷也再没有可倾述的对象,也不可能听到妻子安慰他的话:

“他们不让干就老老实实听他们的话,又不会少了你的工资。”

“升不升官我们不在乎,只要别活得那么累就好。”

“你这人就是太认真,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就是不能改,就是太爱和自己过不去。”

妻子见他一脸的疲倦,总过来摸摸他头额,探他的体温,担心他不仅仅是累。他便感受到了妻子的温柔,感受到了妻子的爱,感受到了家的宁静,家的温馨。

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了。

妻子走了,带走了她的爱,带走了家的温馨。

她走得太突然,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家变得冷清和寂寞。不仅仅是冷清和寂寞,还有曾有过的美好记忆。正是曾有过的美好记忆,令心境才更冷清更寂寞。

曾有人劝他再婚。再婚或许能抹淡他的悲伤,或许能找回他失去的一切,找回他失去的关爱,失去的家的温馨。

黄很认真地和他谈这事。别人也跟他谈,但谈得浮光掠影。

黄从多种角度分析他的现状,论证他再婚的必要性。他从他儿子的角度说,他李向东不可能照顾好儿子,他给予儿子的只是做人的道理。但这远远不够,他需要关怀,需要母爱的关怀。他从他李向东的角度说,他李向东是那种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的人,没有一个温柔的港湾,他只能一心二用,什么事都办不成。他从一个普通的健康的男人角度说,他李向东不能长时间地没有女人,这样,他将会变得不健康不健全。

fficeffice" /> 

有兴趣阅读请直接点击这(免费的):http://www.zhulang.com/70069/index.html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8-22

楼上链接有误,应为:http://www.zhulang.com/72908/index.html

 


发帖
1544
金钱
1740
经验值
1355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8-22

另一拙作《生意人》约6、70万字,在此选一章节

《生意人》二十八章之放纸鹄

隔了几天,发记去找大件松,刚进门,小妹就说,我们去哪里玩玩好不好?发记吓了一跳,云里雾里的搞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小妹很敏感,脸就红了,说:“你想哪去了?我不是要约你,我是想约阿梅出来玩。我哥那样子,你不是不知道,他想和阿梅在一起,又不敢去约阿梅。”

发记松了一口气,说:“没问题。我听你安排。”

他们就商量去放纸鹞。一早去喝早茶,就一起去街上买纸鹞,买点心水果,然后,爬石花山,到山顶放纸鹞。这样,可以玩足一天。

大件松连说:“好,好。”

他一点不掩饰自己的高兴,急着问什么时候去?问还要准备点什么?说这些天天气很好,纸鹞一定飞得很高。

发记心里好一阵发酸。

第二天,四人就出发了。先是大件松和发记一起走,小妹和阿梅跟在后面,后来,爬石花山,大件松和阿梅就落到后面了。小妹在前面跑,说是要和发记比谁先到山顶。发记说,你跑不过我。小妹说,跑过才知道。发记没太大兴致,也不想超过她,就跟在她后面。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跟在小妹后面,可能是习惯了,习惯从后面看女人。然而,发记没太认真看小妹。不看他也知道,高高瘦瘦的小妹根本没什么看头。

石花山不高,也不大,只是很特别,山尖连绵一公里多,长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一个不知哪年月建的凉亭。好多年以后,石花山便成了远近有名的旅游区。当然,这已是后话。

一到山顶,大件松就和阿梅忙着放纸鹞,发记却懒洋洋,坐着不想动。开始,小妹也要他一起放纸鹞,他还动了动,很快,他又坐了下来。

试想想,放纸鹞是什么玩意?那是小孩子玩的东西,而且,这小妹又是什么人?虽也是女孩子,却不是发记喜欢的那种类型,何况,又是大件松的小妹,那也就是他发记的小妹了。二十几岁的人,那还有兴趣和小妹放纸鹞,跟着纸鹞跑,看着纸鹞跳,那不是傻瓜,就是有病!

发记对大件松说:“我可是捱义气,陪太子读书。”

他说,这种事,以后不要再叫我干了。

他说,以后,你还不敢主动约她,单独约她,那就别做男人了。

他觉得这话骂得很解恨!

这大件松,时时处处都很显男人,和女孩子相处,竟一点不像男人了。

四人坐在一起吃午餐的时候,阿梅问小妹,你们怎么不放纸鹞。小妹说,放不起来。发记笑着说,我们没动力。阿梅脸就红了。发记发现,阿梅脸红很可爱,脖子都红透了。

他心里就骂大件松走狗屎运了,不明不白地,竟得了这么好的一个女朋友。

他便想自己,想自己虽然做过男女之事,却没有真正谈过恋爱,也不知女孩子羞涩撒娇时,是什么样的?当然,阿茹的那种羞涩和撒娇是不算的!

后来,发记躺在石上,看着蓝天发呆。小妹就说,我们回去吧?发记说,还早呢,急什么?让他们多玩一会。小妹说,我是说,让他们在这玩,我们两个人偷偷跑回去,不要告诉他们。发记坐了起来,四处张望,却不知大件松和阿梅跑哪放纸鹞去了。

小妹说:“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发记问:“是不是要耕田啦?”

小妹就笑,说:“你还下过乡呢,什么都不懂,耕田还早。现在,还没下谷播种呢。”

发记挠着脑壳说:“我才去了一年,还没搞懂,就回来了。”

小妹说:“要回去淋菜,每天都要淋菜。”

发记问:“要我帮手吗?”

小妹说:“不用。”

发记说:“淋菜要担水的,你担得动吗?”

小妹笑,说:“我每天都担的,你说能不能担得动?”

发记就有点怀疑,想她那高高瘦瘦的身段,怎么能承受两桶水的沉重。

他说:“你不会是担两个半桶吧?”

小妹大笑,露出白白的牙齿,说:“你个发记,说话怎么这么好笑。”

他们一边说,一边往山下走。发记还是让小妹走在前面,看着她那辫子在背脊摇摇晃晃。小妹头也不回地问,发记,我说的话你还记得吗?发记想了想,想不起她跟自己说过什么话,就问,你跟我说过什么了?小妹说,你怎么这么没记性?我叫你劝我哥不要再走私。你就没记住?就没劝过他?发记说,你不了解你哥吗?他想做的事,谁也劝不动。再说了,做得这么顺,赚了这么多钱,就更劝不动了。小妹说,其实,你也不想劝。你也还想干。发记就不说话了。

小妹说:“谁见了钱都眼红,有了还想有更多,永远也赚不够,所以,很多事要见好就收。现在收手,大家都平安,钱也平安。如果还继续做下去,谁也不敢保证就一直顺下去,如果,出了事,有那么一回就够了,钱没有了,人还要进监狱。”

她说,她不想大件松再出事,她只有这么个亲人。

她说,现在这样多好。

她说,你也看得出来,我哥是喜欢阿梅的,阿梅也说了,她也喜欢我哥。两人如果能走到一起,结了婚,好好过日子多好!

发记想了想,说:“我是没那本事劝他的,你叫阿梅劝他吧。”

小妹说:“我敢跟阿梅说你们的事吗?敢跟阿梅说你们的钱是怎么赚的吗?阿梅知道了,还敢和我哥在一起呀?吓都吓跑了。”

发记说:“没那么严重吧?”

小妹说:“你们当然说不严重。可你们想一想,哪个女孩子愿意跟你们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们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准,那天就炸了,炸了自己,也炸了身边的人。”

发记觉得小妹说得也对,但不管怎么说,要他们这时候退出,别说大件松不愿意,就是他发记也不愿意。钱太好赚了,太容易赚了,赚得心红的时候,谁想退出?

回到城里,发记便和小妹分手了。

他又到牛屎巷去了,又去找那些一起摆过摊档的熟人。他们一见到发记,就都围了过来,就都问发记,最近又做什么生意了,是不是又赚了很多钱?要请他们狠狠嘬一餐?发记很得意,当然不敢说他走私的事,就胡编乱造,吹说他做皮包生意,又做成了几笔,一笔赚的比他们一年挣得还多。

有人不信,说:“钱就这么容易赚?听你说,比捡还容易。”

没等发记反驳,就有许多人帮发记说话。

他们说,你怎么能和发记比?发记赚钱就是容易。

他们说,你滚一边去,发记,不要请他吃饭。

于是,一帮人就拥着发记去吃饭,比过节还开心高兴。

突然,发记觉得自己在这些人中高大起来,便有一种群星捧月的满足感。

 

有兴趣看落去的,可以直接点击这(免费的)http://www.zhulang.com/70069/index.html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