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4373阅读
  • 691回复

越华中学老三届栏目开张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m818139

发帖
341
金钱
364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05楼 发表于: 2010-07-27

我們也曾上過"井崗山"

离线sum818139

发帖
341
金钱
364
经验值
50
只看该作者 106楼 发表于: 2010-07-27

祝越華老三屆單位領導人健健康康、萬事勝意!

[此帖子已被 sum818139 在 2010-7-27 21:50:08 编辑过]

离线千金usa

发帖
192
金钱
192
经验值
45
只看该作者 107楼 发表于: 2010-07-28
黑沙湾很美.欣赏了SUM818139上传的靓相.祝福你们生活幸福美满!
离线Nglouie

发帖
4241
金钱
5298
经验值
1295
只看该作者 108楼 发表于: 2010-07-28

东旋兄,久仰大名。fficeffice" />

牛仔弟,风采依然。

------愿两位凌云志不减,谈笑凯歌还

离线邡东旋

发帖
3807
金钱
78311
经验值
319
只看该作者 109楼 发表于: 2010-07-28
见笑了,哪里来的大名,只不过是当年纪太轻,不懂事,胡闹了一阵而已。
但Nglouie: 在前面提到梅绍文老师已离世的消息,倒也令人痛惜。梅老师好像仅代上过几天的高三英语课,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很幽默的矮矮的,胖个子。说英语时特别强调了音节的轻重,与原来的英语老师有很大的不同,故当时觉得有点别扭,但实际上是很正确的发音。一来上课就把手表脱下来放在自己的右手边的桌面上的习惯倒是一个事实。不过最给我留下印象的还是你说的跳水姿态了,其实梅绍文老师是很会游泳的,他跳水姿态是正规的姿态。我当时已经是国家三级的游泳选手,有时候也故意逼梅绍文老师比赛看谁游得快。不过,他总是老老实实的说,我比不过你。他也跟林侠老师的关系很好,林侠老师是潮州人,不知现在怎么样。
Nglouie  都熟知这些往事,想必然也是跟我是同一时代的人了。
离线小牛牛

发帖
1808
金钱
2841
经验值
596
只看该作者 110楼 发表于: 2010-07-28
小虎虎,好歌好听,我喜歡,謝謝潭江之恋学友!
离线白云剑客

发帖
7575
金钱
272123
经验值
1898
只看该作者 111楼 发表于: 2010-07-28
潭江之恋:

    天涯海角不忘君,缘分記心中。借助 "老三届天地老校友之家"的一角,让我們回到越华园的大家庭請66届,67届,68届各級各班的校友加强联络积极参与这个感情交流的平台和信息傳递的空間,重温我們的友誼.風雨过后潭江水,无限風光在前方。

          好提议,顶!请大家拥跃参与,并祝老三届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离线李杨柳

发帖
5122
金钱
45815
经验值
1419
只看该作者 112楼 发表于: 2010-07-29
千金usa:
杨柳MM:你好!我的名字很奇.冒充了金山亚伯.真不好意思.不过.有讲有笑.才有乐趣!

[此帖子已被 千金usa 在 2010-7-23 1:18:12 编辑过]

千金网友:你好.金山阿伯好,有钱又有面,受欢!

离线李杨柳

发帖
5122
金钱
45815
经验值
1419
只看该作者 113楼 发表于: 2010-07-29

梁祝

 

[此帖子已被 李杨柳 在 2010-7-29 10:33:37 编辑过]

离线白云剑客

发帖
7575
金钱
272123
经验值
1898
只看该作者 114楼 发表于: 2010-07-29

    楼台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的其中一段。祝英台的父亲家书招祝英台归家,英台与梁山伯十八里相送到长亭。临别时祝将“九妹”(其实就是指自己)许配给梁(属于私订终身),约定梁在乞巧之日到祝家提亲。后来梁从师母那里知道祝乃女子,高兴地到祝家去。但此时英台已被父亲许配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来了以后,祝父让英台好生劝慰梁。于是梁祝二人在英台的楼台上相会,英台将实情告诉梁,梁十分震惊伤心,英台表示此心永远属于梁,两人互诉相思相约之情,后约定生不同衾死同穴,伤心地分手,梁不久病死,英台得知后,在嫁往马家的那天经过梁的墓,哭诉一番,天地为动,墓被雷劈开,英台跳进墓里,与梁化为蝴蝶。

   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楼台会被描绘得非常逼真而且感人:曲调采用越剧楼台会的合唱旋律为素材,音调缠绵悱恻。此处采用大提琴与小提琴两种不同的音色时分时合,一问一答,使人仿佛看到梁、祝流泪互诉衷肠的感人画面。音色是塑造音乐形象不可缺少的手段,由于大提琴圆润、深沉的音色接近于男声,而小提琴优美、明亮、柔和的音色接近于女声。因此,作曲家用独奏大提琴代表梁山伯,用独奏小提琴代表祝英台,通过两种音色鲜明的对比,栩栩如生地向人们展示楼台会的动人画面。

    谢谢杨柳上传美妙动听《梁祝》。未知老三届有没有如此感人的故事? 

 

[此帖子已被 白云剑客 在 2010-7-29 18:43:39 编辑过]

离线爱世界

发帖
178
金钱
182
经验值
85
只看该作者 115楼 发表于: 2010-07-29
大哥哥大姐姐回到越华开心园地,真是好,一起开心吧。
离线白云剑客

发帖
7575
金钱
272123
经验值
1898
只看该作者 116楼 发表于: 2010-07-30
白云剑客:

謝謝白云剑客学友!

請问胥山是一个人名?还是一个山名?能否講講他的历史?

                   胥山赋 作者:伍灼培


    太湖之滨,曲水长流,碧波滟滟,遍通五洲。胥江载祖,重臣难求,为国殉躯,永烈千秋。巍巍胥山,顶天立地;莽莽山川,万里明媚。望城池而思伟略,触铁门而感坚固;百步台阶,千年重塑。缔造苏城,雄心壮志;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治民之道,以本为之。今瞻遗址,感慨而思。
   (满庭芳)源远流长,叶繁枝茂,族人遍全球。苏州怀古,亮节照城楼。何惧横刀之祸,从容笑,欲血刚柔。轻弹泪,英魂垂史,气贯历千秋。  沉浮。重论史,正名端午,谁是源头?把酒评雄杰,追溯根由。今日胥江尚在,多少梦,顿解清愁。英雄气,后裔彰显,彪炳耀神州。
    怀念胥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精神永在。胥山兮千古而永在,大地兮万年而长青;子孙兮繁衍而不绝,族务兮昌隆而久经。泱泱之族,凝聚宗心,内外同心,祖德张扬。看华夏族人,敦宗睦族,共襄善举,其功伟矣。修谱传世,永不忘根;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一刊一网,倡导新风,不断进取,与日如虹。

      ——原载于伍族集体家书《胥山月刊》——本文来自中华伍氏网『www.chinawu.net』原帖地址:http://www.chinawu.net/bbs/viewthread.php?tid=9399&fromuid=4337

<div class=pic> <div id=imageInfoDiv style="WIDTH: 140px">胥山</div></div>

      胥山一名张山,乡人称"史山",原是嘉兴城郊境内惟一的山丘,坐落在城东30里外的大桥乡胥山村。我禾无山,故这座二十来米高,面积近百亩的小丘,历来都很被嘉兴人看重。元代大画家吴仲圭绘《嘉禾八景图》,其七"胥山松涛",写的即是此地风光。

    胥山旧有伍子胥的墓、祠,有磨剑石,有凝望水溪的石龟,有嘉兴陈氏读书于此的胥山草堂,有陆氏墓园……这都是历代方志上屡被记载的。胥山因相传春秋时,吴国大将伍子胥在此练兵,死后葬于此而得名。

 

quote]      

           江山伴我行学兄,请你将本帖与伍老师的《我们这一班》里的《公益埠的起源》、《中华台山伍氏的历史文化遗产--越华中学》连接起来阅读一次并可更清楚“胥山”的含义了。这三帖的中心内容实际上是围绕着您的提问而写。只是根据需要跟在不同的帖子上,让你费神了。谢谢

离线Nglouie

发帖
4241
金钱
5298
经验值
1295
只看该作者 117楼 发表于: 2010-07-30

我们这些有心人,都明白你费心了。fficeffice" />

------再一次谢谢白云剑客

离线邡东旋

发帖
3807
金钱
78311
经验值
319
只看该作者 118楼 发表于: 2010-07-30

虽然,离开了越华中学几十年。但是,那一切,还是那样令人那么怀念----

 

fficeffice" /> 

 

 

 

       《蝶恋花  游开平梁金山》---邡东旋

    幼时有儿歌,豆角仔,曲弯弯,弯到梁金山,----20085月,回国游梁金山 是晚 梦回越华中学上课 故作

 

       古寺钟声长未了,烟绕红梁,神意谁知晓?

       求保平安烧纸宝,来生有否心漂缈。

 

       日落几回知多少?岁月溶消,依旧青山草。

       昨夜梦中回学校,醒来镜映朱颜老。

 

<!--EndFragment-->
<!--EndFragment-->

[此帖子已被 白云剑客 在 2010-7-31 0:08:24 编辑过]

离线Nglouie

发帖
4241
金钱
5298
经验值
1295
只看该作者 119楼 发表于: 2010-07-31

梁祝,如同无数的爱情故事一样,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纯洁、忠贞爱情的追求和渴望。fficeffice" />

谢谢杨柳MM的上传,欣赏白云剑客的解读。相信许多老三届校友们一定会有美好的爱情故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