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印象ffice
ffice" />
有南太平洋十字路口之称的斐济,位于澳洲东方、新西兰北方;美拉尼西亚和玻里尼西亚的交接点,正是南太平洋诸岛的中央,是连接北美与澳洲大陆的据点,由300多个小岛组成,多为火山岛,其中约100多个岛有住人。斐济国土面积为18.333平方公里,约为台湾的二分之一。
斐济的首都为苏瓦(Suva),在最大的维特里乌(Vitilevu) 岛上,Viti是土地的意思,levu 是大的意思,一般就称斐济为Viti。
斐济的语言主要为英语,也用斐济语和印度语。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这天清晨,我们的游轮停靠在斐济首都苏瓦的码头上。
1. 由于首次有如此大规模的华人旅行团随游轮光临,中国驻斐济大使馆的陈领使和几位使馆工作人员、斐济政府的旅游部长、内政部长等四位部长,均前来码头迎接我们,与每一位华人握手、问候、拍照留念:
(右侧分别是斐济旅游部长、内政部长)

2. 斐济国会大厦:

3. 受季候风的影响,此地气候凉爽,年均温在25~~30度之间,最高温度的一月份,气温虽可高达42度,但在海风吹拂下,并不觉酷热。夏季里盛开的花:

4. 海天一色:

5. 1970年独立的斐济,现仍是英联邦的一员,最高元首是英女王。斐济总统府:

6. 总统府旁盛开的鲜花:

7. 总统府门前的卫士,他的着装代表了当地的民族特色:

8. 海边高高的椰子树:

9. 亚热带的海岛上姿意生长的植物,一棵就是一个小树林:

10. 椰林风光:

11. 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一处海边,品尝当地原住民为我们烧烤的食物:

12. 一只大龙虾,价值斐济币二十元(斐济币与人民币的换算价大约为1:4.5):

13. 首都苏瓦街头一景:

14. 斐济人口约80万,50%原住民,47%是印度人,华人有近八千人,多为广东人。当地有四大华人同乡会,分别为:台山同乡会、东莞同乡会、广东同乡会、北方同乡会。世界之大,台山人无处不在,我深为他们而骄傲!

与汤加相比,斐济岛大些、人口多些,经济也相对好些,经济基本依赖旅游业,虽与先进发达国家尚有距离,但国民的医疗与教育均免费。可是,由于整个社会贫富极为悬殊,加上民族之间的矛盾,造成政局不稳,每五年一次的大选几乎都成了骚乱的日子,而且首当其冲的是当地勤劳致富的华人,在多次骚乱中,一部份老华侨已移居新西兰。
[此帖子已被 邻家小妹 在 2007-12-24 4:09:59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