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98阅读
  • 25回复

台山民俗系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03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风俗与教化、风俗与政治的关系,而在风俗之中,节令风俗又特别受重视。而在台山,几乎月月有节。

台山民俗系列——正月

    正月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台山人习俗称春节为过年,并分为年前、过年和年后三个阶段。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除夕前一天为年前阶段,这段日子为过年做好一切准备。台山民间有这样的歌谣:二十三供灶,二十四供猪槽,二十五洗净盘碗兼打扫,二十六妇女搽油染发又洗头,二十七趁圩买年肴,二十九晚煎堆炊年糕。

     过年:除夕至正月初二

  从除夕至正月初二(有地方为初四)为过年阶段。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为岁除,夜晚称除夕。岁除之日,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挂利是钱,燃放炮仗,制作丰盛菜肴,祭拜祖先。晚上,家中厅堂华灯高挂,通夜明亮,一派辞旧迎新气氛。

      年三十晚,除了祭拜祖宗之外,还要接灶君老爷归位。深夜12时(即年初一0时),接财神。另外,在除夕夜,吃过团年饭后,人人沐浴更衣,并且要做好年初一的菜式,按俗例,年初一忌动具、忌打扫庭院。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也是过年的高潮。这天,从凌晨开始,家家户户焚香点烛,放鞭炮,贡斋拜祖,开门接福迎春。是夜,伴灯不眠,俗称守岁。记得小时候,踏入12点,家家户户的鞭炮声络绎不绝;台山禁放鞭炮后,台山的除夕夜也就显得安静多了。

    年初一,早饭是青菜、豆腐、粉丝、茨菇等素菜,谓之吃斋,示意虔诚。还有发糕作斋糍,取大发之意。

人们在早饭后出门互相祝贺,拜大年,长辈则给小孩发利是这天,如果打破碗碟,忌说打烂打破等不吉利的话,只说开花;筷子掉落地面,只说快乐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23:14:48 编辑过]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台山民俗系列|相片上传
  • 台山民俗系列|相片上传
  • 台山民俗系列|相片上传
  • 台山民俗系列|相片上传
  • 台山民俗系列|相片上传
  • 台山民俗系列|相片上传
  • 台山民俗系列|相片上传
  • 台山民俗系列|相片上传
分享到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03

正月初二是开年日(有的地方为初四)。这天一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按习俗只准从家门口往里扫,意在不可将财运福气扫出门外。

午饭后,城乡请来醒狮队贺新年,增添贺春气氛。民间有瑞狮迎来金玉满堂之说,醒狮队每到村镇,先向各户拜年,或请入厅堂叩拜祖先,然后挂青夺标。

汶村每年都进行“做福”活动,祈求来年幸福安康。



从这天开始,一般也是串朋走戚吃开年饭的时候了。

年后:正月初三至元宵


  年初三,旧习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岂能错过一日。

  初七俗称人日,是喜庆之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至十日分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粟、十麦,并有正月此十日晴明,十者丰顺也之说。此日,家家宰鸡,吃喜庆饭,取意好世界(鸡)。旧时,女郎辈撷园菜煮之,和以煎堆,各召诸女伴联饮,名曰饮菜茶
 

       
正月初八,谐音“发”,企业商家多择此日开门启市,迎接滚滚客源和财源。
  大年十三通心粥 古人认为是靠心来感知事物的,因此要在开学前让学童吃葱花粥,葱花空心谐音“通心”,心通了,人就变得聪明,学业自会长进。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台城人在这一天里吃“油饭”——用糯米煮成饭,再掺以油炸的菜果粒、腊肉粒、虾米等佐料,近乎“八宝饭”。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15:48:4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17:56:5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23:18:25 编辑过]

离线四哥

发帖
2892
金钱
42531
经验值
511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3-03


挖掘侨乡民族风情,弘杨中华民族传统。

好帖,请继续。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3-03

   人日之后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花灯节,台山人直呼正月十五。而这天,而这天,有一个地方特别热闹,哪里?跟着我来看看!

天还没黑,人已经不少。

还有一群长枪短跑的人虎视眈眈。


村民们都在忙活

老伯伯一牙当关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16:12:05 编辑过]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3-03

村里的气氛也有些不寻常。。。。

小淑女也不顾仪态地

奔走。。。。。

到底在看什么?

看什么?

看什么呢?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16:26:3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17:34:31 编辑过]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3-03

入夜,人更多了

脚步也更急了

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现出火光

端芬鎮平洲村世代十分重視元宵节,立村以來,平洲村便有了演大戲和燒新丁炮(鞭炮)的風俗習慣。

历经260多年,长盛不衰。

就是當年生有男丁的添丁戶,旅外鄉親也不例外,在元宵節那天,都免不了買上一串鞭炮,入夜時統一在村場前的元宵樓內燃放。

 

   与此同時,由村或旅外鄉親出資買來煙花當晚燃放,气氛异常熱烈。

 

 

 

 

演大戲,意在增加節日气氛,凝聚人气,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平洲村的文化活動蓬勃發展,村民的文娛生活异常活躍。

 

这些粤剧演员来自于广州,大多只有15,16岁,是粤剧学院的科班学生。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17:01:41 编辑过]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3-03

  

     平洲村山明水秀,藏风聚气,平枕云峰,洲环泽水

它还有一个名字——“举人村”,举人村保留了很多遗迹实物,特别是完整地保留了很多块“举人碑”

这些“举人碑”原本竖立在村口,是历代村民为获取功名的族人而立。石碑用当地的花岗岩打成,长约1-3米,宽40厘米左右,碑上以正楷刻写阴文,内容分别记录某年某人考中何种功名。据介绍,村中族人凡考取功名者,都会凿制这样的石碑,以光宗耀祖,激励来者。据称,当时全村共有各类石碑几十块,可惜年代久远,社会变动,这些石碑要么被破坏,要么被人拿去家中做了门槛,要么被拿去做了平洲影剧场的石凳,一些甚至被用来围猪圈,文革期间“破四旧”,剩下的“举人碑”都被拿去修建鱼塘了。 后来,这批从鱼塘中挖出的“举人碑”,又重新立于村口,构成一道富有地域特色的“碑林”,成为村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观。

 

       因为整修祠堂,这些“举人碑”被平放在村口空地,村民说,他们会好好保护这些“举人碑”。

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17:21:50 编辑过]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3-03

 

   欲知下月如何,请看此贴下月继续分解。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10-3-3 17:26:59 编辑过]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3-03
图文并茂!小燕子,是在你家乡拍到的吗?
离线明虹林

发帖
3612
金钱
18789
经验值
158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3-03

 

   经介绍知道台山人有这么多过年的民俗习例,详细加之实景,很好的报道,准备看二月、三月及更多的,谢谢燕福不浅.

离线406439028
发帖
1474
金钱
1652
经验值
1651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3-03
谢谢燕福不浅图文并茂的民俗报导.
离线俏之连

发帖
13163
金钱
17436
经验值
942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3-03

西子:
图文并茂!小燕子,是在你家乡拍到的吗?

  呵!西子,都扶与端芬不同路线?也不乸边个。

离线Blink

发帖
4583
金钱
14594
经验值
2068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3-04

謝謝燕福不淺!
离线Owl

发帖
5799
金钱
6508
经验值
183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3-04
谢小燕子的图文报道,让我更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you thank!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3-04

嘻嘻,是不是像童年的小燕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