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过了四十个春夏秋冬
岂能让它虚度
台山水步乔庆学校高中班40周年大联欢
请 柬
亲爱的同学们:
1970年8月,我们进入水步乔庆学校附设高中班,就学两年。2010年秋天,我们将在家乡集合,为这个集体诞生40周年举行隆重的纪念与庆祝。我们郑重向你——班里的一员,发出邀请,请你带上配偶、儿女、孙儿女,前来参加这“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大联欢。(时间:2010年10月5日在台城高业大酒店举行,为期3天)。
40年前,68位学生拿着课本走进中闸坊和莲园村之间的旧祠堂时,都不到20岁,班主任毓华老师也才22岁。这个以“青春”为标志的特殊班级,在贫困和缺乏希望的年代,艰难地成长。陪伴这两年光阴的,不但是上课,劳动,还有文革的标语口号、样板戏、五七指示,有青春期的觉醒与迷惘,有歌咏比赛中夺冠的《欧阳海之歌》大合唱,有广海和江门之游,有大牛山的露营。毕业以后,有惜别的村里聚餐。离校那天,一群女生舍不得分开,抱成一团,哭声震动半夜的田垌。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群,除了5位男生中途参军外,毕业后都没有升上大学。好在,毕业8年后开始了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道路变得多种多样,移民海外,出港,在本地经商,外出发展,在乡间务农,曾同在大祠堂里上课的青少年,如今遍布世界。我们的人生千姿万态,可是,“九连”是毕生难忘的共同记忆。
是时候了,让我们把黑白毕业照片还原为活生生的集体,让我们面对面地谈从前、现在,已开始或将开始的老境,让我们手拉着手唱老歌新歌,笑一回,泪一回。来吧,我们此生错失许多,可不能错过这一次,不来,将久久抱憾,
这次聚会,不但同学们极为踊跃,当年的老师们也向往无比。从2008年开始,海外的同学开始酝酿,09年初,成立了以凯生为主席的筹委会。到了10月,原来打算在2012年举办的毕业40周年庆典,在迫不及待的呼唤中,决定提前到2010年秋天。如今,筹款正在海内外如火如荼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已启动。完全可以预期,以我们的热情、魄力和经验,以我们的物质准备,这一过去没有过,将来难得复制的师生大联欢必然快乐、丰富、完美,参与者将为“一辈子有这一次”而欣幸无比。
这次大联欢,分布国内外的同学们、老师们将带上亲人前来,济济一堂,拍照,坐谈,演讲,讨论,谈笑,朗诵,旅游,露营,野餐、参观母校,节目精彩无比。到时,大家将获得筹委会制作的豪华纪念册(内有我们的新老照片,各人的回忆录和感言),班主任毓华老师将赠送签名的新著《刘荒田美国小品》、总策划英颖老师将赠送书法作品,还有大规模、高成本的抽奖。
请你放下眼前事务,回到家乡,回到昔日的伙伴中间。各人的际遇有别,成就有别,经济状况、生存状态有别,但是大联欢将取消一切差别,我们只有一个称呼:同学。不炫耀,不攀比,平等,无拘无束,是聚会的共识。健康、快乐、平安、和谐,是我们的目标。
大联欢请柬将寄发两封,这是第一封。第二封将于2010年8月发出,它将详细开列活动的地点、日期、天数、具体内容、食宿和旅游安排。
为了保证大联欢的质量,请大家捐款,多少不论,只要你有奉献的心(到目前为止,海内外的老师和同学己认捐美元约3000元;人民币25000元)。为了使纪念册拥有传给子孙后代的价值,请你写出自己的回忆录,交毓华老师收集,修改,集中刊登。(已写好的有树民、小平,凯文,丽仪等同学,正在将完成的有惠莲、凯生,凤笑等,凯生还写了一篇,记载婉燕同学的感人事迹),并期望有纪念意义的新旧照片、作业本、课本等拍照交来。
请你为这一人生盛宴做好准备,2010年10月5日的金秋时节在家乡见面!
联欢日期:2010年10月5日—7日(一连三天)
地点:台山市台城高业大酒店
大联欢筹委会 敬启
2010年3月18日

[此帖子已被 刘树民 在 2010-3-7 7:13:42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