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698阅读
  • 81回复

“耳聋”等圩(赶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于广中
 

发帖
18211
金钱
23402
经验值
87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0
— 本帖被 于广中 执行锁定操作(2011-03-29) —

  “耳聋”等圩(赶集)fficeffice" />

 

睡觉前习惯逛网。昨晚电脑被妻子占了,只好早早上床,却想起了一些古灵精怪的往事。“耳聋”等圩就是其中之一。

“耳聋”是我家隔壁的大婆。哦,大婆是乡下话,意思是排行老大的老婆婆。她耳朵严重的撞聋,也就是基本听不见,但很偶然又能听清楚,所以大家背地里称她“耳聋”。“耳聋”喜欢赶集,我们乡下话叫“等圩”。“耳聋”等圩一般不买东西,就是看看,像我逛网不回帖。

我们那里的圩期好像是三和八,也就是日期里逢三逢八号圩日,大家都赶在那天去等圩买东西或卖东西。岗美圩是我们那里的圩集,一个很大的圩集,周围好几个大队都赶这个集,甚至连邻县开平靠近的两个大队都来赶这个集。圩集不是平常看到的那几个铺面,是圩集周围的空地和公路边,可以放射出一两平方公里。小商品本来是不该占那么大的地方的,主要是那些卖柴草的,一担山草就占了几个卖菜的摊位,而且买卖柴草的还很多,圩集就显得格外庞大。不过,再大也是圩集里面那几个铺面最热闹,尤其是咸杂铺,特别是赶上咸马(咸虾)陈上新货,连苍蝇也挤不进去。黄六的山草药生意也不错,一般是卖布楂猪仔笼车前草之类排小水的东西,兼嗨相嗨风水(看相看风水)。卖叉烧包的乔老太婆就没有那么好生意,看来还是缺钱的人多。

“耳聋”每个圩期都到这些铺面去转转,用她的话说就是:听不到看看也好,而且最好能遇到熟人。

人老了不是好事,还是喜欢热闹呀,等圩就是想看看熟人,看看熟人摆出来的物事;尽管有时只是打个招呼,这也是挺好的消遣。

于是,“耳聋”一路忙着和别人打招呼。其实人家可能没有和她说话,只是对着她的方向在动嘴巴,有可能是正在和其他人说着什么,不经意地看了她一眼;也有可能确实看到她,但是嘴巴里嚼着花生或瓜子儿,却也能让“耳聋”乐好一阵子。——大家都和她相熟,都在和她打招呼。

“等圩麽。系咯,买多艿(赶集呀,对,多买点东西。)。”笑吟吟地,一路哆哝一路点着头,可忙了。

“唉唬哙早先呀!(大婆好早呀!)”终于有一个真正和她打招呼,是下屋的二婶。

“买咸马(咸虾)?咸马陈出来(咸虾陈没有出来)。”

“死太忙哙聋(死不去这么聋)。”大声喊道:“你想买咸马?(你要买咸虾吗?)”

“哎唔买包(我不买包子),包子里的叉烧是隔夜的。”

“讲唔埋,你慢慢去嗨风景啦。(没法沟通,你自己到处看看吧。)”二婶无奈地自言自语小声说。

“唉唔系来嗨风景哇,你嗨小我钱买麽。(我不是来看风景的,你看不起我,说我没钱买东西吗?)”

二婶吃惊地赶紧大声说:“唔系唔系,你慢慢行啦。(不是不是,你误会了,慢慢走吧。)”小声地偷偷说:“真是撞聋撞到正。”

“系咯,咸马陈来了,唉亦蛮到腥了(是了,咸虾陈来了,我也嗅到腥味了)。”向人群走去。

 

回家的路上,二婶又遇到了耳聋,手里多了一个绿叶包包。“五分钱两匙羹,带碗,好在路边的香蕉叶亦包得住。(五分钱两勺,没带碗,好在这路边的香蕉叶也能包住。)”耳聋举着那包喷射着刺鼻腥味的东西说。

“呵呵,我就估到你喜欢咸马(咸虾)。”二婶说。

“还要排队才买到哩,越来越假,尽是生盐,只剩下这腥味了。”一边说一边往二婶的篮里瞧过去。

二婶赶紧把大头菜翻了上来挡住边上的叉烧包,免得那“隔夜的叉烧馅”又被抖出来。

买了冲菜麽?这冲菜味道还可以。”

“我要赶返去煮饭,唉唬(大婆)你慢慢行。”二婶怕“耳聋”纠缠,赶紧离开,因为时间长了,上面的大头菜酱汁便渗到包子里面去。

“死太忙,好似赶火烛。(死人头,像赶救火一样。)”“耳聋”佯怪着二婶,却随着手里的腥味想回到刚才的收获里去。——今天又多见到几个熟人,特别是在咸马陈的档摊前面。

 

 

[此帖子已被 于广中 在 2010-3-10 19:38:32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10

于广中兄,您的隔壁大婆好聋;但您配的音乐又非常好听,真的不知大婆感觉如何?我的西人小妹妹说:“您的音乐太美妙了,比西洋乐还要好,谢谢”。

      

离线刘树民

发帖
24792
金钱
29646
经验值
559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3-10
《赶集》二胡曲

发表日期:2009年6月7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5595 次


     《赶集》是著名作曲家曾加庆先生以安徽民歌为基调创作的一首二胡名曲,表现了安庆地区的民间节日风俗和赶集时乡村里男女老少欢天喜地的情景。乐曲旋律优美柔和,收放有度,在奔放热烈的情绪中包含着含蓄的成分。
    本曲属复三部曲式结构,全曲由引子和四个段落组成。引子:快板,由扬琴奏出,节奏轻快、活泼,表现赶集路上的轻松气氛。第一乐段:中板,以安徽民歌《王三姐赶集》为主旋律,曲调舒缓柔和,展现了农村姑娘内心喜悦、外表平静、含而不露的可爱形象。第二乐段:快板,是对上一乐段的变奏、扩展,情绪上与第一乐段的含蓄、收敛不同,表现得热烈、奔放,体现了乡村人民赶集时富有朝气的精神面貌。第三乐段:散板,节奏自由,速度由慢而快,而后快慢交替,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自在。第四乐段:快板,压缩再现了第二乐段,情绪上更加喜悦、欢快。收尾乐句变化再现了第一乐段中一个乐句的音型,运用了大上滑音、下滑颤音、颤音等演奏技巧,使乐曲更加风趣、诙谐,然后音乐上升八度,有力地结束全曲。


 

      非常感谢于老师给我们配上这么动听的音乐,再一次表示感谢。

 

[此帖子已被 刘树民 在 2010-3-10 20:00:36 编辑过]

离线俏之连

发帖
13163
金钱
17436
经验值
942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3-10

 聋人是看对方的口语口型来分析的。

   小时候,街上就有那么一个很耳聋的老太婆,若然谁经过她家门口向她摆摆手,她就点点头说;“去等墟莫,买多点餚咯。”她不问你去那里?都说买多点餚咯。

    即使有人手里拿张草纸准备去街尾踎次{大便}与她打声招呼,她也说;“去等墟莫?买多点餚咯。”因为她耳聋听不到你们在说啥····。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3-10
看着于老师的趁圩故事,仿佛又看到热闹的岗美圩的场景.谢谢!
离线余民

发帖
779
金钱
890
经验值
44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3-10

发帖
2024
金钱
2062
经验值
168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3-10
于老师;你的“耳聋”等圩好经典。
离线Blink

发帖
4583
金钱
14594
经验值
206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3-10

謝謝于老師的崗美趁圩的故事,除了令人置身其中外,還引起Blink封塵已久的記憶!孩時,跟隨做教職的母親往崗美"修水利",而剛好姨姨(母親之妹)也在崗美醫院(或衛生站?)工作;哈哈,想不到那時跟姨姨趁圩可是Blink最好的節目了。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3-11

好一个《耳聋等墟》,故事亲切仿如身边事,萝卜又想起家乡的聋兰,也是该听得没听见,不该听的却偏听着,常惹笑话,她最经典的话是:“解放后没打过雷”(解放前她尚未聋,后来聋得听不见雷响)。

常说广中先生的作品是最最标准的汉语使用典范,今日看《耳聋等墟》中的方言对白,甚是地道风趣(想必看客也会和我一样,不时发出会心一笑),细读其中对话,萝卜也学几句三八口音:“挖分钱两个叉烧WAO,吃呃WAO呃WAO(八分钱两个叉烧包,吃了饱呀饱)。

看罢故事,我学会怎样自得其乐了——抒发内心本已乐在其中,尽管知音难觅,若偶遇知音,便是天大收获——一乐也。

谢谢广中先生!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3-11

“等圩麽。系咯,买多艿(赶集呀,对,多买点东西。)。”笑吟吟地,一路哆哝一路点着头,可忙了。fficeffice" />

“唉唬哙早先呀!(大婆好早呀!)”终于有一个真正和她打招呼,是下屋的二婶。

“买咸马(咸虾)?咸马陈出来(咸虾陈没有出来)。”

“死太忙哙聋(死不去这么聋)。”大声喊道:“你想买咸马?(你要买咸虾吗?)”

“哎唔买包(我不买包子),包子里的叉烧是隔夜的。”

“讲唔埋,你慢慢去嗨风景啦。(没法沟通,你自己到处看看吧。)”二婶无奈地自言自语小声说。

“唉唔系来嗨风景哇,你嗨小我钱买麽。(我不是来看风景的,你看不起我,说我没钱买东西吗?)”

文章最有特色的家乡土谈.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3-11
好故事
离线123312

发帖
173
金钱
216
经验值
111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3-11

余老师:

你去乃啊.去三八圩莫,同我买两个卡拉头.

[此帖子已被 123312 在 2010-3-11 12:22:49 编辑过]

离线于广中

发帖
18211
金钱
23402
经验值
879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3-11

谢谢刘兄欣赏。哈哈,这个洋娃娃真听你的话。

离线于广中

发帖
18211
金钱
23402
经验值
8793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3-11
俏之连:

 聋人是看对方的口语口型来分析的。

   小时候,街上就有那么一个很耳聋的老太婆,若然谁经过她家门口向她摆摆手,她就点点头说;“去等墟莫,买多点餚咯。”她不问你去那里?都说买多点餚咯。

    即使有人手里拿张草纸准备去街尾踎次{大便}与她打声招呼,她也说;“去等墟莫?买多点餚咯。”因为她耳聋听不到你们在说啥····。

哈哈俏之莲说得更幽默,谢谢!

离线于广中

发帖
18211
金钱
23402
经验值
8793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3-11

西子:
看着于老师的趁圩故事,仿佛又看到热闹的岗美圩的场景.谢谢!

可惜上次你没有去酸杨桃的故乡,不然你更有现场感。谢谢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