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2957阅读
  • 116回复

林氏族史(转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1
第一章 寻根探源
黄帝被称为我国的人文初祖,是中国文明的奠基人之一。黄帝时代处于我国父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距今约五千多年:黄帝族最初居于陕北的黄土高原,后来沿渭河、黄河向东发展势力,战胜炎帝族,并与炎帝族合二为一,共灭东夷族首领蚩尤,建立了以黄帝领导的部落联盟,因此,中国人也称炎黄子孙。
黄帝本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号有熊氏,他的出生被赋予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据《史记·五帝本纪》等书记载,黄帝的母亲名叫附宝,有一天,她"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得王,故日黄帝",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他统一北方后,又命仓颉为史,始创六书;命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命隶首定数,而律度量衡以成;命伶伦
定律吕,而始有五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始有医药技术。另外,宫室、衣服、冶金、舟车、货币、指南车、天文历法等等,相传都是在黄帝时代创制和发明的。因此,黄帝时代已经基本跨人中国文明时代的门槛。相传黄帝在位100年,活了111岁,仙逝后葬于桥山,其地在今陕西黄陵县北,一说在今河南灵宝。黄帝作为父权大家族的家族之长,居于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因而也有不少妻妾,共生育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人,共得姬、酉、祁、己、滕、咸、任、苟、僖、姑、儇、依等12姓。可见,黄帝的25子,后来成为12个胞族。中华民族的主干,就是由炎黄的后裔组成的。
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正妃,生有二子,其长日玄嚣,为青阳氏,得姬姓。按照《史记·商本纪》记载,子姓商族是从青阳氏玄嚣传下来的,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峤极,娇极生帝喾,帝喾生契,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被禹封于商,赐姓子氏。契之所以被赐子姓,与其母吞燕子卵而生契的传说有密切关系。
由黄帝到契的传承关系简列如下:
简狄有一天到河边洗浴,无意中吞食r一枚燕子卵,谁知竞有了怀孕的感觉......
契是子姓商族的开创者,关于他的出生和来历,还有一个神秘而动人的传说。
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娇极,娇极生帝喾。玄嚣和娇极皆不得大位,到黄帝的曾孙帝喾始即帝位。帝喾为高辛氏,是继颛顼帝之后的领袖。《史记·五帝本纪》上说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
"仁而威,惠而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是黄帝后代最了不起的骨干族之一,地域广阔,人丁昌盛,势力强大。据《帝王世纪》载:"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日姜螈,生后稷;次妃有娥氏女,日简狄,生契;次妃陈丰氏女日庆都,生放勋;次妃嫩訾氏女,日常仪,生帝挚。"后稷为周朝的始祖,契是商朝的始祖。契之所以得子姓,还得从一只神奇的燕子说起。
帝喾所娶有娥氏女简狄,为帝喾的次妃。一天,简狄与同伴一行三人来到河边洗浴,看见一只燕子从头顶掠过,在她不远处的沙滩落下,产下蛋后又无声无息地飞走了。简狄觉得有趣,就把蛋拿在手中把玩。蛋热乎乎的,带着燕子的体温,一时间简狄腹中有了饥饿的感觉,不自觉地把燕子卵放在了口中。谁知燕子蛋滑溜溜的,竟落入了简狄的腹中。这一下简狄慌了神,本想设法把蛋吐出来,但她又觉得蛋留在腹中挺舒服的,像有了受孕的感觉。简狄在惊喜中带着些许不安,稍事洗浴后就和同伴们一起回到了住处。事隔不久,简狄真的怀了孕,腹部也一天天大起来,十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为了纪念当初那段奇遇,她给儿子起名叫契,就是心意相合的意思。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其《商颂·玄鸟》篇中有这样一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的就是简狄吞燕子卵而生商祖契的故事。燕子的毛色是黑色的,而黑色在古代被称为玄,因此诗中的玄鸟也就是燕子。今天看来,这个故事似乎荒诞不经,但在遥远的洪荒时代,说某个人与某种动物交合而生子,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传说中,帝尧的母亲与黄龙交合而生尧,周人的始祖弃也是其母踩到熊的脚印之后生下的,这实际上反映了古人对图腾动物的盲目崇拜心理。
契、相土、冥、王亥、上甲微是商代立国以前林姓始祖中最为优秀的人物却说简狄误吞燕子卵而生契,契长大后很有才干。当时距今约四千余年,九州洪水滔天,禹在其父亲鲧治水失败之后继续治理洪水,契也帮助禹治水并建立了许多功业,得到了舜帝的赏识。舜帝提拔契担任司徒之职,负责对天下百姓的教化,还亲自教导他说:"现在的百姓过于淳朴,不懂得礼节和法度。你担任司徒以后要加强对百姓的教化,使他们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契受命后,从整治人伦人手,着力教化,很快成为礼义之邦。由于他功勋卓著,帝舜还把他分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一带),成为商部落的首领,统治今天的黄河下游地区。契是其母简狄吞燕子卵而生,卵是子的意思,所以契还被帝舜赐姓子氏。从此,开始了子姓商族的事业发展史。由于契的功业巨大,他不仅被商族人尊为开创者和始祖,也被林姓人当做受姓以前的重要祖先加以崇奉。而契的生母简狄,在当代一些林姓人的家谱中,仍被尊为太祖母。
契的孙子相土承继商族首领后,东逾泗水,在泰山之下建立了东都,大力向东方扩展,其影响及于沿海南北各地。
今天的黄河下游地区,在古代是十分卑湿的。特别是在今河南商丘、虞城以北到山东曹、单等县一带,古代是在济水、泗水之间比较低洼的一片薮泽区,统称为孟诸泽,是中原地区范围最广的薮泽区之一。这里长年河水、济水充斥,为洪水泛滥向东南冲击的冲要处。商族要
在这里定居并发展,必然要同洪水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契的六世孙冥,大力排除水患,使《周易》书影。《周易》是一部有关古人卜筮的书籍,也称《易》,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周易》体现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上.
商丘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甲骨文中,商人为他举行特别隆重的"郊"祭,是地位仅次于契的商代先祖。
冥的儿子王亥继位后,商人驯服牛马,用于交通和生产,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据《周易》等书记载,王亥还越过河、济之间向北发展贸易,结果被有易氏所杀。其子上甲微借助于河伯,战胜有易,杀死有易之君绵臣。上甲微时期是商人势力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甲骨文中受到商人的"报"祭。
由上甲微再传六代到商朝的建立者商汤。这样,由契至汤,共传14代,正好与夏王朝相始终。
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商已成为东方地区强大的方国。当时,夏代末代国王桀残暴无道,导致众多的诸侯国纷纷叛离,商族代夏成为中原地区最高统治者快要瓜熟蒂落了。
由契至汤的传承关系简列如下:
汤、盘庚、武丁是子姓商朝最为杰出的君王商汤对夏王朝采取先灭其属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夏的属国葛(今河南宁陵北)、韦(今河南滑县东)、顾(今河南范县东)、昆吾(今河南濮阳)等,继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之野大败夏王朝的主力军。夏桀死于南巢。商汤召开诸侯盟会,正式建立了商王朝。
商代初期,经过太甲、太戊等几代君王的努力,
商王朝得到了巩固和发展。随后王室多次迁都,据说在盘庚以前,先后迁了五次。而由仲丁到阳甲,前后五代九王,多次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史称"九世之乱"。到盘庚继位时,政治混乱依旧,阶级矛盾也日趋激烈。盘庚为了摆脱旧的宗法贵族的控制,争取新的发展空间,决定再一次迁都,并选择"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背山"的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作为新都所在。盘庚迁殷以后,商后代再未迁都。
盘庚迁殷,扭转了商王朝动乱的社会政治局面。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盘庚以后,王位继承制度固定了下来。从《史记·殷本纪》以及甲骨文中所记载的商代世系来看,盘庚以后的王位继承是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的,同一代的诸兄弟之间,位是兄终弟及的,而下一代人中,则由幼弟的儿子继承王位。到武乙、文丁以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兄终弟及的制度。这在根本上清除了政治动乱的根源。从此,商王朝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从盘庚开始,经过商代后期273年的发展,殷都成为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殷都的废墟殷墟也成为商代高度文明的历史见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为后世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商代到武丁时期臻于极盛。武丁时期,商人屡次兴兵攻打居住在西北和北方的土方、鬼方等方国,这些方国都是与商及其属国相近的游牧部落,曾经多次侵扰商的属国和边境地区,对商王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经过多次战争,商王朝终于征服了这些方国,从而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武丁有一个配偶名日的女将军,考古工作者19殷墟发现了她的墓葬,由此可以窥见商王武丁时的盛况。妇好墓型制很大,共出土殉葬物品1928件,其中有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武丁之后,商王朝便逐渐衰落,到商纣而灭亡。
这样,商朝这个创造出灿烂青铜文化的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大国,从公元前16世纪初商汤创立,到公元前11世纪中叶纣王亡国,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共传17世、30王(连未继位即亡的太子太丁为31王)。林姓所尊奉的始祖比干就是商代第29个国王文丁的儿子。
由商汤到帝辛,共17世31王,其王位传承关系简列如下:
比干为商末"三仁"艺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当今,林姓宗谱与族谱中,绝大多数尊比干为林姓始祖
比干是中国历史上忠臣的代表,他之所以名垂青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碰上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王纣。
商王纣是帝乙之子,名叫辛,号为帝辛。《尚书》亦称为受。纣、受古音相混。后人根据《谥法》"残义损善为纣",又管他叫商王纣。
纣王有个哥哥叫微子启,据说是母亲做妾时所生,后来扶了正,才又生下纣。商代并未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纣是以其才干登上商王之位的。
纣王力大无比,是非同寻常的人物。史书上说他能托梁换柱,倒拽九牛,徒手与猛兽相搏,并且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可见他天赋极高,绝非等闲之辈。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聪明才智没有用到正地方,《史记·殷本纪》说他"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恃才傲物,自以为高出所有人之上,老子天下第一,把一切全不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一旦走上歪道,其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且看他有什么令人发指的罪行吧!
纣王时,强盛的商王朝已经在下坡路上走得太远了,如果纣王以其杰出才能加以挽救,商王朝尚能起死回生,乃至重铸辉煌,起码不至于有亡国之虞。但纣王把他的才能都用到了穷奢极欲、吃喝玩乐上。他即位后,把商的都城扩大到沫邑(今河南湛县),大修离宫别馆,称为朝歌。他天天酒不离口,日夜与王公贵族群聚瑶台琼宫,狂欢痛饮。常言说"酒色不分家",好酒加美色方能相映成趣。他征讨有苏氏,得一美女,名叫妲己,如获至宝,对她宠爱无比,言听计从。那妇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竟然也有权癖,把纣的父兄子弟抛在一边,临朝称制起来,开了中国历史上妇人干政的先河。
"酒池肉林"的典故,说的就是商纣王的故事有个典故叫"酒池肉林",出自《史记·殷本纪》,说的就是纣王的故事。纣王使乐师"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多收狗马奇物,充斥宫室。扩建沙丘(今河北钜鹿)苑囿台阁,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赤身裸体相逐其间。想喝酒,随手可掬;想吃肉,伸手可及。纣王和妲己则坐于高台之上,美人美酒,美色美景,奔逐之状,一览无余。两人时而狂笑,时而窃语,时而呷酒,时而夹肉,好不风流快活!今天,"酒池肉林"已经成为穷奢极欲的代名词。
纣王要满足自己难以休止的欲望,惟有加重赋税,强行搜括民脂民膏,本来已生活窘迫的百姓更加怨声载道,诸侯众叛亲离,纣王就用严刑苛法重加责罚。其中有一种刑法称为"炮烙之刑",就是在铜柱上涂上膏油,下面烧起炭火,令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忍受不住,就掉进火堆里活活烧死,其状惨不忍睹。
纣王还很好奇,为了满足其好奇心,不知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大冷的冬天,一位贫苦的老人不得已清早赤脚过河,纣王得知,将老人抓来,砍断他的小腿骨,看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竟然不惧水寒。他还剖开孕妇的肚子,看胎儿如何在腹中存活;在平地立一根雕画的柱子,顶端安放桔槔,把诸侯吊起来,看其挣扎之状。对势力较大的诸侯,纣王也不放过,想方设法整治他们,以快私欲。当时,九侯、鄂侯和西伯昌(即姬昌,后来的周文王)为纣王的三公。九侯有一个漂亮端庄的女儿被献入宫。此女不喜淫荡,引得纣王大为恼火,不但杀了她,还杀了她的父亲,并用乱刀剁成肉酱。鄂侯见九侯无辜被杀,为他鸣冤叫屈。纣王更加恼怒,不但把颚侯剁成肉泥,还制成肉干。西伯昌听说后暗自哀叹,认为不久将大祸临头,不料走了风声,被纣王得知,把他囚禁于羡里(今河南汤阴)的监狱中。为了不留后患,纣王还把西伯昌的长子伯邑考押到都城朝歌做人质,后来为彻底根除隐患,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伯邑考下汤锅煮死做成肉羹,拿来逼文王喝下。文王不得已而食之,纣王兴灾乐祸地说:"谁说西伯是圣贤之人?吃了自己儿子的肉做成的肉羹还尝不出滋味!"周文王的属官各处搜求美女及奇珍异宝送给纣王,纣王才把姬昌赦免出狱,并授以西方的诸侯之长,赏以弓矢斧钺,可以征讨不听命的诸侯。这给周族的发展以很大的机遇,为周灭商埋下了快要发芽的种子。
比干因谏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忠臣的代表要了解比干和纣王的恩恩怨怨,还得从商代第28王太丁说起。
太丁生子帝乙、比干、箕子,帝乙继位后生微子启、帝辛,因而,比干为纣王的叔父。比干头脑敏锐,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和远大抱负。他曾辅佐王兄帝乙,呕心沥血,企图扶商王朝大厦于将倾之际。帝乙病重之时,比干一方面对天祈祷,保佑王兄康复,一方面代理朝政,对侄子辛尽督导之责。帝辛继位后,比干作为王叔,成为托孤重臣,任少师之职,继续辅佐侄儿治理朝政。在纣王执政初期,纣王对于叔父比干还是相当重用和尊敬的,随着纣王羽翼渐丰,白以为武功盖世,不需要比干这班老臣管束了,因而在为政昏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商纣王的胡作非为致使人人自危,在他身边充斥了一帮阿谀奉承的小人。特别是纣王放走西伯昌后,西伯昌暗地里积德行善,比干屡谏而不听,遂请来箕子、微子一同商议,让他们再向纣王进谏,以保社稷之安。箕子去劝纣王,纣王非但不听,反而要杀他。箕子回家后装疯卖傻,靠弹琴来抒发自己的胸中情怀。有的资料说,箕子装疯后,纣王非常恼怒,把箕子囚禁了起来。后来武王克商,释放了箕子。面对国破家亡,箕子带领一批人背井离乡,来到了朝鲜半岛,领导当地人民建立了国家,成为朝鲜人的始祖和开国之君。还有的资料记载,箕子是受武王所封,到朝鲜去当诸侯,开疆拓土的。这只是后话,是否事实还须更多的材料证实。言归正传,箕子装疯后,微子又去谏纣王,纣王怒加训斥,微子见纣王不可救药,商王朝岌岌可危,就抱着祖先的祭器,远走他方躲了起来。
比干见箕子疯疯癫癫,微子躲了起来,感叹道:"人主有过失而不直言极谏,听之任之,非忠臣之所为。惧死而缄口不言,不能说他有勇气。有过则谏,不从则死,这才是忠臣应有的态度。"他抱着合己救国救民之心,一连三天进宫见纣,历数商王暴政,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纣王改邪归正,重振朝纲。纣王纳闷:"朕已下令,有妄言朝政者死。你依仗着什么,竟敢如此大胆,一连三天在此聒噪,难道你就不怕死吗?"比干正色回答道:"君无道是臣之耻,见君无道而不谏是臣不仁,怕死不言是臣不忠,使君改恶从善是臣子忠义之举,直谏被戮是臣为国尽节。我的举动俱合大义,死有何惧!"纣王龙颜大怒,吼道:"朕听说圣人之心有七窍,你既以圣人自居,就让朕看看你的心究竟有几窍!"说罢,让众人当庭剖腹挖心,亲自验视。一代名臣就这样惨死于暴君之手。
比干被杀后,其妻陈氏逃往长林山中避难,在密林中生下一子,后得姓为林,是为林坚,因此,林姓得姓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大多林姓家谱记载,林姓自远祖契数传至比干,成为林姓受姓始祖。林姓的得姓,与比千被杀有着密切关系。那么,其中究竟又有什么联系呢
却说纣王将比干杀害后,并不善罢甘休,又派爪牙将比干的府邸团团包围,要把比干一家老小满门抄斩。
比干有两位夫人,正妻为陈氏,次妃为黄氏,二人均有身孕。比干三日连续进谏纣王,后果难料,全家老少寝食难安。比干被杀的消息传到家中以后,比干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又来加害,不顾已经怀孕在身,为了保住丈夫的血脉,匆忙带领四个婢仆,一行五人星夜出逃。黄氏则来不及逃脱,被捉去后,纣王下令剖腹处死,并将尸体用火焚烧。陈氏一行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一片密林之中,这才稍微心安一点。这片密林所处就在朝歌(今河南淇县比干庙。比干庙在卫辉市区西北比干墓前始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西南)附近的长林山(深山密林)中。后来,陈氏就在这片密林之中的山洞里生下一个儿子,受山中泉水的启发起名为泉。不久,纣王派人前来追捕,包围了树林,搜寻到陈氏,问她怀中的婴儿姓什么?
陈氏看到林木遍野,急中生智,谎称姓林,是山林人家的孩子,这才躲过士兵的追捕。事后,陈氏为感谢树林搭救之恩,向树林千恩万谢,让孩子姓林,叫林泉。那些士兵回去以后向纣王报告情况,引起了纣王的怀疑,下令把她们抓回来严刑拷打,这些士兵只好再次进山。再说陈氏,考虑到纣王是个多疑之人,感到此商代象尊。
周武王敢于兴兵灭商.自然经过了充分准备。当年周文王姬昌脱离虎口回到本族,一意整治军力,其势力所及,东达江淮,南及江汉,西南入于巴蜀。文王"享国五十年","三分天下有其二",已经足以与商族抗衡了。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经过几年的准备,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与会者有八百诸侯,说明众多的诸侯都听从了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在孟滓之会以后不到两年,周武王即兴兵伐商。在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的牧野(在今河南卫辉境)之战中,商王纣手下那些被迫从军的奴隶,临阵倒戈,引导周军攻入朝歌,商王纣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商朝至此灭亡。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一年当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厚葬了比干,并四处寻访比干后人的下落,准备予以封赠。一天,忽听卫士来报,比干夫人陈氏前来相见。原来,陈氏在被纣王的士兵第一次搜捕以后,搬到一个更加隐秘的山洞暂时躲避,这里山高林深,因此没有被士兵搜到。不知过了多少天,她们见纣王的士兵好长时间不再来搜山,侍女便大着胆子下山打探消息,听人说纣王已经被杀,商朝已经灭亡,新即位的周武王还厚封了商代忠臣比干的坟墓。陈氏感到重见天日的日子已经到来了,便主动带着儿子来见周武王。周武王一见他们,自然喜出望外,询问了他们避难的前前后后,并加封陈氏为英烈夫人。当问及比干惟一的血脉时,陈氏只说孩子只有乳名泉,还没有起正式姓名,并请周武王赐姓名给他。周武王有感于他是在深林石室中所生,父亲比干坚贞不屈,于是为他赐姓为林,赐名为坚,姓名合在一起,便是林坚。陈氏非常高兴,替孩子谢了恩。从此,以比干之子泉被周武王赐名林坚为标志,林姓正式诞生。从时间上来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庞大的商朝一战而亡,产生了一个大胆而又有些历史根据的假说决定殷商命运的牧野之战,纣王的部队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奴隶兵,甲骨文上记载为70万人(应为17万人之误)。这些奴隶都是商王朝在战场上俘获的,他们在战场上临阵倒戈,商朝不战而亡。然而殷商的主力军并未被消灭,而是正在东方向朝歌进军勤王。传说这部分人马共有25万,包括商王朝的主力军10万及人方、林方和虎方等方国的15万军民。但这些人马后来下落不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之谜。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各地出土文物和考古工作的进展,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空白被填补。据称,在美洲的墨西哥等地发掘的据今3000年前的大批文物,与中国的商朝文物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二者在文化上应有同源关系。因此,有的科学家指出,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印第安"原为古汉语"殷帝平安"的译音。《中华祖先拓荒美洲》对此作出了大胆的推想:
牧野之战。周武王的军队和商纣军队在殷都郊区牧野决战,纣王战败,商朝灭亡。
殷商的25万勤王军未及都城朝歌,商朝已灭,纣王已死。商军面临国破家亡之际,统帅攸侯喜当机立断,把忠于殷商的军民组织起来,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向东进发,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他把25万殷商居民分为5个王族25个部族,带着粮食、珠宝、工具、武器等物品,从山东、安徽两地出发,驾驶小船向传为日出之地的东方的汤谷国进发。为了行动方便,还给这5个王族分别起了名字,称为飞鹰族、飞虎族、飞龙族、飞蛇族和鸟兔族,25个小部族也各有其名。整个队伍分为两个大组,分别由攸侯喜和飞虎族首领摩且侯率领。他们在大海中与惊涛骇浪进行了激烈的搏斗,历经千辛万苦。坚定的信念使他们人葬身鱼腹,被海浪冲到岸边的幸存者沿海岸线步行。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两支队伍先后到达美洲。攸侯喜所率主力到达今天的墨西哥,公元前11世纪中叶在那里重建了殷都安阳,并规定每天祈祷和见面时互问殷帝平安。攸侯喜担任了这个王国的君长,世代传袭。这个王国称为奥尔梅克日出国,兴盛近千年之久,后为地震所毁。一部分国民迁到今秘鲁北部,由摩且侯的后裔建立了摩且黄金王朝;一部分迁到今天的智利,由攸侯喜的后裔建立了殷家(又译为印加)帝国,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玛雅文化。
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驾小舟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根据历史事实作出了这样的推测:武王克商后,虽然在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推翻了商朝的统治,但在东方山 周公测景台,在今河东半岛一带及北方燕赵大地仍然遭到商族的顽强抵 南登封。周公是我国抗。周武王死后,商纣王之二产武庚利用周族内部的矛霈罢蓦喜挈黑≯鼍盾发动叛乱。商朝遗民及东方、北方的亲商部族纷起得到过商王族的一部响应。周公经过三年的东征才最终平定了叛乱。武庚分人支持,后来这些失败后,向北方逃跑,终被周公诛杀。但反叛势力并人也被封为诸侯。未被全部歼灭。由于殷商先祖早就与北方的部族做
生意,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与同盟。在北方殷商友邦的帮助下,殷商部分族人继续向北以寻求生路,进入今天亚洲最东部的严寒之地,想方设法渡过了较为狭窄的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在那里重建了家园,成为印第安人的始祖。由于他们不知道武庚的生死,所以经常在祈祷时祝"殷帝平安"、"殷帝安"。二千五百多年以后,欧洲殖民者来到了美洲,发现了美洲的土著人。殖民者误认为到了印度,"殷帝安"被译成西班牙语和英语,后来又从英语译为汉语,便成了"印第安"。这种说法得到:越来越多的美洲出土文物的证实。这样看来,美洲的印第安人有可能是殷商后裔。
林坚诞生的石洞究竟在何处,这恐怕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据林姓家谱记载,林姓得姓第一人林坚诞生于长林石室,也就是密林中的一个五台山菩萨顶。建有寺庙百余处,以佛教圣地而享名中外。
山洞里,至于这个山洞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尚没有找到。可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太行山余脉发现两个山洞,成为不少林姓族人拜谒之地。这两个山洞位于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村太行山余脉的悬崖峭壁上,背依千尺方山,下有逶迤不息的沧溪,山民称为"香泉庵"。洞外平地,绿树簇拥,俯视左右,山岭环抱,长木莽莽,股股清泉沿石流下,泉是雨水由石缝渗入的。两洞大小不一,大者深约三米,面积约四十平方;小者深约二米,面积约十平方。有人说这就是林姓始祖林坚的诞生地,还进一步说明,大山洞为当年林坚母子住的地方,小山洞为四位侍女住的地方。失踪了三千多年的长林石室,忽然间一下子冒出来了。
据两个山洞的发现者称:为了发现商朝末年林姓得姓始祖林坚的诞生地,他们不惜爬山越岭,步行考察了三天,从古代朝歌遗址所在地河南淇县出发,向远处的太行山余脉进发,经三小时的徒步跋涉之后,来到一个村庄。向老农询问比干夫人逃离朝歌的路线,在一位68岁老农的明确指引下,沿着比干夫人当年走过的路线,又到了下一个村庄,在这里又打听到比干夫人继续前行的路线,发现者又沿着这一方向,耐心跟踪追寻,几个小时后又来到一个村庄。就这样,总共走了几十里路,终:亍二找到了两个较为隐秘的山洞,也即林姓始祖林坚的诞生地。
发现者所述发现过程相当离奇,其中疑点甚多。可以想见,经过三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自然变迁,要想找到当年林坚出生的山洞,可能性是极其渺茫的。为了满足海内外林姓族人的精神需要,寻找和确定一个山清水秀、林木茂密,基本符合林姓谱书中所描述的环境的石室,模拟长林石室,供林姓族人及参观者瞻仰和祭拜,还是有一定旅游价值的。林坚诞生石孔子书殷比干墓石碑。围绕这个碑,流传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洞的发现者,其本意也许就在于此,这种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占今大多数林姓族人,无不尊奉黄帝为远祖,而以比干,林坚作为受姓始祖。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由其他原因而得姓的林姓人。作为占今林姓人的一部分,他们同样为林姓的姓族文化和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在林姓主源以外的其他林郑樵《通志》书影。《通志》是一部大型纪传体通史,全书共500万字,200卷。郑樵,南宋著名历史学家。在《通志·氏族略》里,谈到林姓的起源时说:"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
姓人中,出自周平王之子林开的林姓人有较为重要的影响。有的谱牒学家甚至认为这支林姓人是林姓的主要源头。宋人郑樵所撰《通志·氏族略》在谈到林姓的起源时说:"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而谱家谓比干为纣所戮,其子坚逃长林之山,遂为氏。按古人受氏之义,无此义也。"还进一步阐发说:"林氏在唐末为昌宗而特详著,岂林宝作《元和姓纂》故尔?然林氏出比干之子坚之说由宝传之也。著书之家不得有偏徇而私生好恶,所当平心直道,于我何厚于人何薄哉!"
按照郑樵的说法,林姓的源头出自周平王庶子林开,至于林姓出自比干的说法系唐代林宝比附而生。这不但对林宝的人品提出了疑义,还对林姓主源出自比干提出了挑战。受其影响,今人所著姓氏书中也有只言林开为林姓源头者,如影响颇大的《中国姓氏寻根》(胡尧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一书;还有一些姓氏二持中把林开作为林姓主源,而把出自比干这支林姓作为林姓的第二甚至第三源头。对此必须加以辩正。
林宝何许人也?他是唐德宗时人,曾任冯翊县尉、万年县丞。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兼史馆修撰,参加撰写《德宗实录》,后任朝议郎、行太常博士。在唐宪宗的指示下,宰相李吉甫令林宝编纂一部姓氏书,林宝历七个月乃成10卷,是为《元和姓纂》。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记述姓氏起源、郡望及播迁的专著,记载着中唐以前中国姓氏望族及其代表人物。林宝亲自为《元和姓纂》作序,记载了编书的目的和经过。在序中,林宝并没有提到与林氏有关的任何事情。再说,《元和姓纂》一书是在朝廷的授意下完成的,属于官方史书,林宝不至于也不敢从中做什么手脚。
在林宝所处时代以前,林氏宗谱中已有林氏出自比干的记载,但在史书和官方谱牒中并没有这种说法。在《元和姓纂》中,首先记载了林氏"为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从此正式确立了比干为林姓太始祖的地位,并得到了以后历代帝王的认可。林宝在《元和姓纂》中,对林姓的各个分支记载较详,这也许是林宝受到郑樵攻击的原因之一。林宝作为林姓族人的一员,自然对本支姓族有更多的了解,他在书中对本姓族着墨较多,也是情理中事,丝毫不影响其为人的品格及所著墨宝的价值。另外,从宋代时起,许多林氏族谱中刊有林宝所撰《元和姓纂序》。这是一篇专门为林氏族谱写的源流总序,而非林宝所作《元和姓纂》原序。各个姓族家谱中,特别是年代久远的谱系,大多都有主观想象的成分,不能以此否定《元和姓纂》中对林姓起源及谱系的客观记述。再看郑樵,他是南宋高宗时人,所著《通志·氏族略》对后人有很大影响。他祖籍莆田,而莆田正是林姓族集中的地方。郑姓在福建也是大姓,莆田郑姓亦不乏巨族大家。如此看来,林、郑两姓在莆田都是名门望族。郑樵否认林氏主源为比干之后,是否与此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郑书一出,即遭到谱牒学家和林姓族人的一致反对。如明代《元和姓氏纂辨》一书说:"林氏出自比干之子坚,始于长林受姓。以后历周、秦、汉、魏、晋,而林氏多见于史传。黄门南迁以后,历晋、宋、齐、梁、陈、隋、唐,下逮宋、元、明,而林氏著称于闽,氏相承已久矣。况唐人最重世族,国有所司,家有所传,而宝所识者国史修撰。岂至昧其所自出哉!"林姓《青山世谱·谱识》也驳斥郑樵之说曰:"况谱系自坚公得姓之后,世所相传,统绪相维,总总确实,凿凿有据,幸后世勿以郑谬而生惑焉!"
南宋高宗时还有一位姓氏名家,即邓名世,所著《古今姓氏书辨证》是中国古代姓氏学的集大成之作。殊为可笑的是,在40卷本的《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书中,遍收大小姓氏数千个,但作为大姓的林姓并未收入,而其他较为知名的姓氏无一或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邓名世由布衣而得到皇帝召见,任敕令所删定官,兼史馆校勘,虽然著述颇丰,但毕竟职低位卑。
而郑樵任枢密院编修官,是个相对较高的职位。二人同处一朝,自然不能不识。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书中未收林姓,应该是对郑樵所述林姓之源有不同看法,但又不便于与官高位显的同僚郑樵引起冲突,因而才对大姓之一林氏视而不见,未予收录。一种说法是《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书中收有林姓,持与郑樵同样的观点,因得不到林姓的承认而逐渐失传。
中国最早的姓氏书《风俗通》在谈到林姓的起源时说:"林氏,林放之后。"而根据林姓宗谱,林放为比干的后代。因此,称比干后裔为林姓主源之说殆无疑义。
出自姬姓林开的一支林姓,虽非林姓主源,但也为林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据一些林姓家谱所记,林姓的南安郡望就是周平王庶子林开后裔迁往南安而形成的。
林姓中的河南林,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族的丘林氏所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民族同化与融合过程中,姓氏也在发生变化。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北方少数民族频频入主中原,造成了汉族和各兄弟民族的融汇交流。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少数民族改为汉姓和汉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的情况,即所谓"胡姓汉化"、"汉姓胡化"。《魏书·官氏志》、《通志·氏族略》及有关姓氏书籍都载有这方面的情况。
据《魏书·官氏志》,北魏鲜卑族有两字姓"丘林",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于太和二十年(496年),下诏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据《通志·氏族略》载,共改了一百四十多个姓,其中二字姓"丘林"就改为单姓"林"。
在今天的林姓人中,还有唐代福建建州一带姓林的少数民族后裔
唐代,福建建州一带生活着一些姓林的少数民族,他们被认为是"蛇种",以蛇作为图腾。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蛇种"也就是信奉蛇和崇拜蛇的部落,与炎黄子孙崇拜龙一样。今天,我们还把十二属相中的龙称为大龙,把蛇称为小龙。可见,这支林姓人显然是炎黄子孙的一个分支,他们的姓氏可能与炎黄二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应该指出的是,在唐代以后的史书中再也见不到对他们的特别记载,因此可以确信,他们在唐代以后已经完全融人到以汉族为中心的炎黄子孙中去了。
在古今的林姓人中,又有一些从复姓樊林改姓而来的人
"樊林"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一个复姓,其来源尚不清楚。唐代时,有一名叫林廷选的,他的祖先就姓樊林,后来改为林姓,出现了林廷选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林廷选,字舜举,福建长乐人。成化年间进士及第,初任苏州推官。后升任监察御史,巡按广西,在平定少数民族的起义中立有大功,被提拔为浙江佥事,后又历任副使、广东按察司、左右布政,累官通政参议。他的家族成为当地知名的林姓大族,后代兴旺,成为林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今天的林姓人中,还有一些是由蓝姓改姓而来的人
蓝姓是一个与地名有关的姓氏。据《竹书纪年》载,梁惠王三年,秦子向为蓝(今陕西蓝田)君,蓝即蓝田,他的子孙以地名为氏,姓蓝。这是蓝姓的一支。另外,春秋后期楚国大夫叠的后代也以蓝为姓。宴是楚昭王时人,因为担任蓝县(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尹,又称蓝尹害。当时,伍子胥要报楚平王杀父之仇,率领吴军攻破楚都郢。楚昭王带着妹妹仓皇出逃,一直来到臼河(一名臼成河,在京山、钟祥一带)边。这时有一条船刚刚离岸,船上坐着蓝尹宴一家老小。昭王认得蓝尹宴,急忙招手让小船靠岸,谁知蓝尹宴装作没看见,一点都不理会。昭王急得大声喊叫,蓝尹盛才回答说:"自从楚国立国以来,还没有一个国君丢弃过国都。现在家破国亡,都是你的过错,你还过河干什么?"昭王自知理亏,只好从陆路逃往随国。后来,申包胥到秦国搬来救兵,楚昭王回国复位。这时蓝尹密又来求见,昭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要把蓝尹痉抓住治罪。令尹子西在一旁劝阻说:"且看他来干什么,再治他的罪不迟。"蓝尹密昂首上殿,正色说:"上次在河边我不救大王,是为了给大王一个教训。今天我敢再来见大王,是看大王改过了没有。如果大王不愿改过,不思重整山河,那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请大王治罪吧!"子西从旁说:"大王可拿蓝尹壶来警诫自己呀!"昭王于是重新任用蓝尹密,自此励精图治,国力大盛。蓝尹叠的子孙以蓝为氏。这是另一支蓝氏。
蓝姓发展到明代,有改为林姓者。万历年问有林
铭球者,其祖上就姓蓝。林铭球,字彤石,为福建漳浦县人。万历末年,他随父林懋到粤东一带游学,时正进行科举考试,为了报名方便,因冒海丰籍,在乡试中报了名。他虽然当时年龄不大,但自幼熟读经书,功底十分扎实。有考:生知道他的底细,怕他才高于己,便去衙门揭发了他冒认籍贯的事,因此被除名。思宗即位后,林铭球伏阙上书,得恢复闽籍。不久在会试中得中进士,被授以行人之职。后升任江西道御史,凡横行不法者悉治之。巡按湖广,当时张献忠农民起义正臻高潮。张献忠胁迫林铭球上书求封官。铭球不屈,遇害于襄阳。林铭球家族中人,后来一直以林为姓,成为林姓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今天的林姓人中,还有从刘姓改姓而来的
明代栖霞县(今属山东)有位庠生俭,他有个仆人名叫刘住子。林俭被人诬陷,下了大狱,家中资产也被抄走,在牢里边的伙食也供应不上了。住子见主人被人诬陷,很是着急,主人缺衣少食,更感心焦,遂不顾旁人的议论,一个人挣钱供应林俭的衣食起居,还出面到官府述说主人的冤情,久而不怠。后来,林俭的冤狱被平反昭雪,回到家中。为了感谢有德有义的仆人刘住子,他认住子为侄子,并赐名为林之珍,家资两人平分,与亲骨肉无异。林之珍效义顾主,在当地被传为佳话,与另一合身救主的林姓人林进禄一起被誉为"林有两义"。林之珍为答谢主人的知遇之恩,子女以林为姓。从此,这支林姓也成为林姓大家庭的一员。
在今天的林姓人中,还有蒙古呵汗库图克图汗的后裔
明代蒙古末代可汗,原名库图克图汗,后改名林丹汗,后因出痘病死于拉他拉大沙漠,余部被后金攻灭,妻、子被俘。其后裔以林为姓,成为今天林姓家族的成员。
在今天的林姓人中,还有从朱姓改姓而来的
明末清初的林时益(1618~1678),江西南昌人。原名为朱作霖,本为明朝宗室。明代灭亡后,为了避祸,清初以名字中的"霖"与林同音之故,改姓为林,改名时益,字确斋。"益"与易同音,他所改名"林时黹"的意恩早由于时代蛮化。所以才改姓为林。
他与魏禧兄弟结庐于金精山之翠微峰,讲学易堂。是有名的"易堂九子"之一。后徒冠石,种茶为生。工书法,善诗词,著有《确斋文集》、《冠石诗集》。
近现代以来,特别是现代革命工作的需要,有许多人改姓林氏,他们后来一直以人所共知的"林"为姓,其原姓为何倒不一定为人所知了。
近现代,特别是现代的许多林姓名人,都是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改姓为林氏的。据资料所载,兹把这些改姓为林的主要名人介绍如下:
林义成,原名苗(一作猫)生。绿林出身。1895年日本大举进攻台湾,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发生冲突时选择了保家卫国,率义军协助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镇守台湾。后率部同黑旗军大败大埔林的日军。不久联合诸路军进击云林之敌,反攻彰化,旋退守曾文溪,同年在一次战斗中为国捐躯。
林乐知,美国人,原名艾伦·扬·约翰。美国监理会教士,1860年来华传教,1964年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曾参加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工作。1881年始在上海、苏州相继设立中西书院等三个书院,三院后合为东吴大学。他主张把基督教教义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以推动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曾在1868年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称《万国公报》),1907年去世。所著有《中国在国际问之地位》等书。
林炯,原名元炯,浙江临海人。192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3年后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代理省委书记。1935年第三次赴苏,工作于苏联外文出版社。后被右倾机会主义者王明等诬陷,在肃反运动中被误杀于苏联。
林彬,为毛泽东麾下12名林姓将军之一,为少将,原名熊宗存,安徽省金寨县人。
林迪生,原名攸棉,浙江三门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发动农民运动,后在上海开展工人运动,之后赴日本留学并从事革命工作。回国后以教学为掩护,继续革命工作。1936年赴陕北,相继任中共中央苏维埃教育部社会教育科科长、鲁迅师范学校校长、延安大学教务科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兰州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1997年去世,享年94岁。
林铁(1904~1989),原名刘树德,曾用名李特、赵福,四川万县人。1926年在北京政法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留学法国,任中共留法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党支部书记,1935年回国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军事部部长。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民运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河北省委书已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等职。
林枫(1906~1977),原名郑永孝,又名郑伯桥、郑伯乔、郑凌风、林硕石、罗衡等。黑龙江望奎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高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林振宇(1908~1935),原名金山海。早年迁居中国黑龙江省境。1931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饶河中心县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四团副团长等职。1935年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
林福(1909~1941),原名张长仁,又名张文裕。山东文登县人。抗日战争中曾任区委书记。1941年因叛徒告密,被日本鬼子逮捕。鬼子把林福倒置于他家乡村庄的沟崖上,用刺刀挑他的肋骨,还用皮鞭抽打他。林福的眼珠被打得鼓起老高,但他仍大骂日本人。在鬼子押他前往刘家台村的路上,他昂首挺胸,高唱抗日歌曲。在日寇温泉汤据点里,敌人对他严刑逼供,向他口中灌凉水,灌煤油,林福毫不畏惧。敌人把他绑在一颗松树上,让狼狗撕咬,最后壮烈牺牲。
林青(1911~1935),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林青。1935年任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并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兵运工作。同年7月被国民党逮捕杀害。
林辰,原名王诗农。贵州郎岱(今六枝)人,曾任重庆大学教授、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等职,是鲁迅研究专家,著有《鲁迅事迹考》等书。
林华,原名顾森,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林丰,原名颜永甫,湖北孝感人。电影导演,导演了《草原风暴》等影片,曾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林农,原名粟多祥,四川岳池人。曾就读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任导演。曾执导《艳阳天》、《大渡河》、《甲午风云》等影片。
林珏(1914~1971),原名唐景阳,黑龙江安达人。曾参加上海左翼文学运动。后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于1971年去世。
林修德,原名邢秉枢,海南文昌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苏中二地委社会部长、苏州市委副书记、福州市委副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厦门市委副书记、书记,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新闻社社长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林克,原名袁溥,江苏南通人。参加革命后改名林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南通市市长、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等职。
其他由他姓改为林姓的名人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改为林姓的外姓人,其后代多以林为姓,共同为林姓大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上述出自林开、鲜卑丘林、建州蛇种等不同支派的林姓,从血缘上看都与大多数林姓人所尊奉的始祖比干没有什么关系,但又确实以林为姓。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事实都使林姓人的队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但同时也使林姓人的血统源流复杂起来。由此可见,林姓的来源还是相当复杂的。林姓能够拥有今天这么大的地位和影响,确实是各支林姓人共同繁衍发展和努力的结果。
在林姓发展的三千多年中,不但有许多他姓人改为林姓,而且还有许多林姓人因各种原因改为其他姓氏,这使林姓血缘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在漫长的林姓家族演变史上,
由于许多特殊的原因,时常发生一些林姓改为其他姓氏的情况。林姓改为柴姓的称为"柴林",林姓改为李姓的称为"李林",林姓改为陆姓的称为"陆林",林姓改为邢姓的称为"邢林"。
柴林:唐朝初年,在比干后裔中有一支林姓因避祸而改为柴姓。隋朝末年,有一位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林士弘。他占据江西一带,建国号楚,自立为帝,后起义被官府镇压。为了避祸,林士弘的子孙逃到浙江荒僻的地方隐居,改林姓为柴姓。经过三百多年的沉寂,到五代后周时,这支"柴林"复趋昌盛。五代后周有柴林后裔柴守礼,其妹嫁给了后周太祖郭威,成为柴林崛起的契机。郭威无子,以守礼之子柴荣为嗣,是为周世宗。世宗是整个五代时期最为杰出的帝王,奠定了赵宋统一全国的基础。后来,世宗在北征契丹的战争中得急症而死,其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在位半年,掌握兵权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皇袍加身,回兵国都开封,柴宗训在母后的率领下正式禅皇帝位于赵匡胤,赵宋王朝建立。柴守礼次子柴穆兴兵反抗,为宋所败。为了避祸,柴穆的后裔有的复改柴姓为林,有的仍沿用柴姓,宋代名士柴中行就是这支柴姓的后裔。柴中行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中进士,累官至右文殿修撰,是林士弘的十四世孙,他在为其柴林族谱所撰序中对上述柴林的形成作了如下的描述:"我族自长林石室以来,赐姓林氏。自晋元帝以后,移居晋安,载在志,允不诬也。迨传十二世有祖士弘,隋末僭帝,易林为柴。惟我弘公厥后守礼,妹配后周,继荣传位,禅于赵宋。礼子穆,兴兵复位,为宋所败,改柴复林。"李林与柴林一样,李林也是因避祸而产生的。李林也属于比干后裔中的一支,改林为李的时间为明代。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之后,怕别人谋其位,猜忌之心日重,死于其手的功臣数不胜数。在死难者当中,有一个福建泉州的林姓人叫林广齐。他被杀以后,其族人为避免受到株连,部分人改林姓为李姓。其中有名为林载贽的即改名为李贽,他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林广齐为李贽的三世祖叔。李贽所著《明灯道古录》一书称"林李两姓,实为一家"。李贽所在家族的族谱《清源林李宗谱》称,元代航海家林闾是泉州林李两姓的共同祖先。陆林:据《万姓统谱》载,明代有陆树声,原姓林,后改姓陆,其后裔为林姓陆氏。其先祖为谁,未见资料说明。还有的资料上说,树声白幼在母亲家中长大成人,所以随母姓为林,居于林家角,后改为陆姓。陆树声(1509~1605),字与吉,号平泉。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会试第一名。曾任太常卿、礼部尚书等职,居官近六十年。卒谥文定。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陆文定公书》、《陆学士杂著》、《平泉题跋》、《汲古丛语》、《病榻寝言》等。其弟陆树德,字与成,也在嘉靖年间中进士,曾任礼科给事中等职。
邢林:明世宗时人林一风,字伯羽,龙江卫人,后改名邢一风。他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进士,曾任翰林侍讲、四川副使等职。其后裔为林姓邢氏。
近现代,林姓改为他姓的更多。如凌青,原名林墨卿,为林则徐的第五世孙,曾任中国驻联合国第三任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他在1942年由北平转移解放区时,为了安全起见,将原名林墨卿化名凌青;再如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是中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其他林姓改为他姓的还有很多,限于资料和篇幅限制,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与比干没有血缘关系的林姓代表了林姓宗族内部血统源流的一个方面。任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不姓林的人与林姓有同宗关系在东南沿海地区及海外,与林姓建立同宗关系的有王、李、孙、辜、孔、柴、宋、萧、沈、叶、尤、钟等姓,其中李与林、柴与林的同宗关系已如前述,其他诸姓与林姓的同宗关系也各有说法。
王姓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源的姓氏,其中有一支出自王子比干。
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其形成有一个共同点,即多数是以爵为氏,正如《姓氏考略》所云:"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日王氏。"具体来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王氏。
出自商朝子姓之王就是王子比干的后代,所以,王姓中的一些人自称是比干的后代是有据可依的。子姓王氏得姓过程,有家谱资料称,比干是商王太丁之次子,为子姓,因苦谏纣王而被剖腹致死,葬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其留居汲郡守陵墓的子孙,以本为王族之故而改姓王氏。这一支王氏,除在汲郡发展繁衍外,又发展到其他许多地区。
王姓在各个姓氏中是郡望较多的一个姓氏,史料上记载有三十多个,仅次于张姓。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王姓郡望说:"王姓,出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北海、陈留,齐王田和之后。东海,出姬姓毕公高之后。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者,殷王子比干子孙,号王氏。"
就《元和姓纂》所载比干后裔王氏在唐代时的九个郡望来看,子姓王氏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今山东、河南、甘肃、江苏、山西、河北、安徽、湖北等地区,以后又经过近一千五百年的发展,至今,比干后裔子姓王氏已遍布全国各地。
比干后裔以本为王族子孙,除改姓王氏者之外,改为孙氏的也是比干后裔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已经有孙氏姓源始于子姓比干的记载,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载:"泽安平相孙根碑云:厥先出自有殷玄商之系子,汤之苗,至于东凹,大虐戕仁,圣武定周,封干之墓,胤裔分析。避地匿轨,姓日孙焉。"孙氏其他源流主要有姬姓之孙、芈姓之孙和妫姓之孙: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其同母弟于卫,建立卫国。此即卫唐叔,其八世孙卫武公姬和之子惠孙,惠孙的儿子名耳,生儿名乙,字武仲。武仲以祖父的字为姓氏,是为姬姓之孙。春秋初期,楚国君主蚧昌有个儿子叫为章,其后裔有孙叔敖者,为楚国名臣。孙叔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姓氏,是为芈姓之孙。公元前672年,陈厉公的儿子陈完避难至齐,改姓田。其四世孙田桓子无宇之子田书,字子占,因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是为妫姓之孙。
可见,上述见于汉代的孙氏姓源是孙氏姓源的最早依据。因此,比干后裔子姓孙氏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孙姓,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在许多辜姓族谱中,把辜姓归为比干的后裔对于辜姓的起源,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章定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明代凌迪知的《万姓统谱》等姓氏书籍都认为,辜姓在福建泉州晋安为常见姓氏,但对其出处都不了解。自元代末年以后,辜氏后人所编辜氏族谱,对其姓源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有一种提法,认为辜姓为比干后裔。如:元代至正十八年1331年)所编《南昌辜坊辜氏族谱》载:辜姓的远祖为高辛氏后裔,世居雒邑偃师,经唐尧、虞舜及夏、商两代后,居于亳。商代末年,因纣王暴虐,比干亟谏不从,其后周兴,录后,有祖名世德者,周敕封为梅伯,赐姓梅氏。传至汉末,有祖梅祉者,避乱隐居池州铜陵,后迁江南,取复古辛之意,始变姓为辜,世居南昌之辜坊。
清代广东潮州潮安县金石辜厝村《辜氏族谱》载:辜姓之始祖为殷王帝乙之弟、帝辛(纣)之皇叔、殷相比干。比干后裔林禄七世孙效诚,入赘晋安梅定夫人,传宜国、宜民。又以梅为姓。继传二世,复目祖姓。宜国生正,唐贞观八年(634年)进士,任江西观察使,有功于世,有感于民苦苛政,疏奏太宗,革苛政,兴学校,励精图治。太宗嘉其贤而赐之氏,昭示苦辛之德。含二义而成一字,上古下辛,是为辜字,拜告林氏祖。自此以辜为姓。
清代福建永春《桃源儒林辜氏宗谱源流序》载:比干后裔有一支分为辜姓林氏,本为晋安郡王林禄后裔。辜氏始祖为林达中,系林禄七世孙林效诚之孙。林达中任江西观察使,除苛政,便民利,民爱之如父母.后遭朝官参劾,被诬陷入狱,乡民入京保释。唐太宗知其贤,且嘉其有辛苦之德。于是以上古下辛两字合为一义赐姓,即辜姓。
可见,辜姓确有比干后裔。也有人认为辜姓系梅伯后裔,为梅姓所改,虽是子姓分支姓氏,但与比干实无关系,因此,对于辜姓还应作进一步的研究。
孔姓的两个主要源头均为子姓之孔,其中一支是比千侄子微子启的后代
黄帝时代已有孔姓。传说当时有个史官叫孔甲,曾作《盘盂》一书。但因孔甲之后无孔姓世系资料,所以,多数姓氏古籍都认为孔姓源于子姓,而源于子姓之孔又有两支。
一是宋代的《广韵》所说:孔姓为"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简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天乙,后代以子方乙,始为孔氏"。据止匕可知,子姓始祖契,历14代后,传至成汤,汤的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与他的字中的"乙"组合起来,定为姓氏,就是孔氏。
二是唐人林宝《元和姓纂》所说:孔姓,"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受封于福建惠安晋安郡王墓宋,弟微仲衍曾孙滔公生弗父何,何生宋父周,周晋安郡王,即林禄。
生世父胜,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殷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于宋,建立子姓宋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微子启死,其弟衍继位,是为微仲,微仲的曾孙为漏公,滔公的玄孙为正考父,为宋国上卿。正考父有个儿子名嘉,字孔父,史称孔父嘉,任宋国大司马,受宋穆公的嘱托,立殇公。殇公好战,民不堪命。这时,太宰华督看上了孔父嘉美貌的妻子,造谣说宋国连年打仗都是孔父嘉的主意,然后带领愤怒的民众冲进大司马府,杀死孔父嘉,抢走了他的妻子。宋殇公要治华督的罪,华督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死了宋殇公,从郑国迎回公子冯即位,是为宋庄公。至于孔父嘉的后代是何时以他的字"孔"为氏的呢?《新唐书·宰相世系》云:"孔父生木金父,金父生罩夷父,以王父字为氏。"可见,这支孔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始于孔父嘉的孙子罩夷父。各支孔氏中,以这支孔氏最为昌盛,世系也最为清晰。
从上述资料可知,孔姓的两支主源出于子姓,其中出于微子启的一支孔姓与出于比干的林姓这二者的关系十分亲近,所以,一些地方林、孔二姓建立同宗关系及宗族组织也就丝毫不奇怪了。宋姓是比干侄子微子启的后裔,其与林姓自然有极其亲近的关系
微子启是商朝30代君王帝乙的长子,始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故称微子启。其弟纣王辛多行不义,微子启多次劝谏无效,便离纣王而去。武王灭商后,微子启率族人投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等,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奉守商人的宗祀。宋国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微子卒后,其弟微仲衍继位。微仲衍的后代世代相传。共传36代,历时700多年,至公元前286年灭于齐、魏、楚三国,国土被三国瓜分。亡国后的宋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可见,宋氏与林姓有相当亲近的同宗与血缘关系。
萧、沈、叶,尤、钟这几个姓氏与林姓也各有十分亲近的同宗关系。
在东南亚的菲律宾,林、萧、沈、叶、尤、钟这六个姓氏建立有"六兰"宗亲会,那么,这六个姓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萧姓:萧氏源出子姓,系春秋时宋国附庸萧国子孙以国为氏。其形成过程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春秋时,宋国有一员猛将南宫万,他在公元前682年宋国攻打鲁国的战斗中被鲁国俘虏。鲁庄公囚南宫万于后宫,数月后才把他放归宋国。次年秋的一天,宋闵公同南宫万在后宫博戏(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闵公的几个宠姬也在旁围观。南宫万看着她们说:"还是鲁宫的美女漂亮,天下诸侯没有像鲁君那样快活的!"闵公一向以这几个姬妾的姿色自矜,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便嘲笑南宫万说:"原来我敬重你,今天,你不过是俘虏罢了。"
这下触到了南宫万的痛处,他顿时恼羞成怒,抓起棋盘把宋闵公打死了。接着,一不做二为休,另立公子游为新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是子姓宋国的公族子弟,名叫大心,他和诸公子组成一支军队,又到曹国请来援军,于当年冬天击杀南宫万之弟南官牛和新君游,立闵全弟御说为君,即宋桓公。南宫万逃到陈国,被陈人用美酒灌醉囚送宋国。宋人把南宫万剁成肉酱,报了国恨家仇。大心因在平乱中有功,被封于萧地,建立萧国,称为萧叔。公元前597年,萧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姓萧。有的萧姓人亦简写为肖。可见,萧姓也是微子启的后裔,与比干后裔的林姓自有不同寻常的同宗关系。沈姓:沈姓来源较多,其中一支源出建国于今山西汾河流域的沈国。沈国系少吴金天氏玄嚣后裔所建,春秋时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而林姓同样把玄嚣当做在黄帝以下的另·位重要祖先,因此有血统上的认可。
叶姓:叶姓的始祖为叶公。有一个典故叫"叶公好龙",出自汉人刘向《新序·杂事》,是一一篇传说故事。其实,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位勤政爱民、临危救难、大有作为的人。中国的叶姓,就源于这位叶公。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是春秋时楚国左司马沈尹戌的儿子。沈尹戌战死后,楚昭王封沈诸梁为叶邑尹,食采于叶(今河南叶县南)。公元前481年,楚国王族白公胜发动政变,劫楚惠王。叶公闻讯,率兵入楚都平定了叛乱,救出了楚惠王,然后:不恋高位,又回到封邑叶,直到老死。沈诸梁的子孙以他的封邑为姓氏,就是叶氏。
叶氏既为沈氏所改,自然也奉少吴金天氏玄嚣为远祖,与林姓自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尤姓:尤姓的起源,据《梁溪漫录》记载:"从沈姓分来。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潜称闽王,闽人避讳音,把沈字的水旁去掉,改为尤姓。"这是尤姓中重要的一支。尤姓既然是从沈姓中分出,其与林姓自然有同宗关系。
钟姓:关于钟姓的起源,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钟,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仕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姓钟氏。"宋桓公是宋国第19位国君,他有个曾孙叫伯宗,在晋国任大夫,被称为"晋之贤者",但因忠直敢谏,得罪了执政者,结果被杀。伯宗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后来任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其子孙以邑为氏,分为两姓,一古喃售舭铀直一吉喃曲批幸由因此,钟姓也是微子启的后代,其与林姓的同宗关系自是明白无误。
通过以上这些与林姓有同源关系的姓氏考察可知,林姓与这些姓氏都有血统上的近似或认同,因此才会有同宗之谊。甚至直到今天,当林姓与这些姓氏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仍会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这种亲切感无疑是发自于天性,带着与生俱来的认同。因此,林姓与这些姓氏联合编纂家谱,组织共同的宗亲会,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到今天,林姓与其他姓氏联合编纂的《清源林李宗谱》、《鄱阳柴林宗谱》等一直还在流传,设在菲律宾的林、萧、沈、叶、尤、钟"六兰"宗亲会更是名扬海内外。血缘与宗族,本来就是两个无法割合的概念。有了血缘上的认同,才会进一步有了家,有了宗族。今天,无论是林姓还是已改姓李、柴,或者早已姓王、孙、孔、辜、萧、沈、叶、尤、钟,:无论你生活在什么地方,但共同的血缘关系将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
契是子姓林氏的血缘先祖,因此与以契为血缘先祖的许多姓族都有同宗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姓氏与林姓之问也会建立宗亲会和宗亲组织。这诸多姓氏,我们根据其得姓始祖与得姓时间的早晚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择其主要姓氏介绍如下:
商汤立国前子姓派生出的姓氏
子姓:黄帝玄孙契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命为司徒,封于商。契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遂以子为姓。契姓:舜时司徒契,为商族始祖,其后裔以祖名为氏。或谓周代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代有以本族血缘先祖契之名为氏者。
相姓:契孙相土,传为马车的发明者,其支系子孙以相为氏。
商丘姓:火正阏伯(契),将火种置于丘上,以供百姓取用,死后葬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后裔为纪念他,以地名为氏。一云,商丘姓为微子后裔,宋国大夫食采于商丘,因以为氏。
四姓:相传为子姓后裔。
改姓:《世本》云:"改,子姓国。"其后人以国为氏。茶姓:其来源有二:一、殷代人的旧姓;二、子姓茶氏出于邰阳(今陕西合阳)屠城,居者以地名为姓。后也写作荼。因亦有误写为茶者。
屠姓:屠姓中的一支为子姓屠氏,出于邰阳(今陕西合阳)屠城,居者以地名为姓。
茶姓:子姓茶氏出于邻阳(今陕西合阳)屠城,居者以地名为姓。后也写作荼。
商姓:商姓中有二支为子姓商氏:一、契始封于商,子孙以地名为氏;二、商朝被周武王灭后,商代子孙以国为氏。
空同:子姓,相传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一作空同山),遂以国为姓,即空桐姓,后省作空同姓。空桐姓后亦讹写为空相姓。
空姓:空同姓、空桐姓、空相姓都有省为空姓者。目夷姓:目夷,相传为商代祖先契分封的小国,后以国为氏。另外一支目夷氏,为微子后裔,宋桓公子目夷为左师,子孙以父名为氏。
商代立国以后予姓派生出的姓氏:汤姓:商朝始祖成汤的后代。
祖姓:殷商王有祖甲、祖乙、祖己、祖丁,其支系子孙皆有以祖为氏者。
武姓:武姓中的一支出自商王武丁,汉代武班便是。还有一支武姓为春秋时宋国君主宋武公之后,以谥为氏。
苑姓:苑姓的来源之一为商王武丁之子文,文被封为苑侯,其后以爵为氏。
苑庚姓:武丁之子、祖庚之弟文的后代以苑为氏,至春秋楚庄王时苑庚任楚国上卿,其后代遂以苑庚为姓氏。
曼姓:曼姓中的一支相传为商代国王武丁的叔父曼侯的后代。
邓姓:商代国王武丁封其叔父于河北(今黄河以北一带),为邓侯,其詹因以邓为姓。
邓侯姓:邓侯的后代还有以邓侯为姓者。
沃姓:商代国王太甲之子沃丁的后代,子孙以祖名为氏。另外,微子启后裔也有沃氏。
孔姓:商汤后裔。商族始祖契为子姓,商王成汤字天乙,其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另外,微子后裔也有孔氏。宋国大司马孔父嘉遭难,其子奔鲁,改姓孔氏,孔丘即其后裔。
殷姓:殷姓的主源出于子姓。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周武王灭商纣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
乙姓:其主源出于子姓。殷商国王汤,字天乙,子孙以祖父字为氏。
殿姓:殿姓为汤姓所改。江南有汤悦,原为成汤的后代,后改姓殿。
甲姓:甲姓的一支相传为商代国王太甲的后代。自姓:相传出于子姓。
铁姓:其一支出于子姓。商纣亡国后,殷族有一支迁居到铁丘(今河南濮阳北),居者以地名为姓。莱姓:商代王族的后裔封于莱国(今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子孙以国名为氏。莱姓后来有改为来氏者。
来姓:商代子孙食采于邾(今河南荥阳东厘城故址),因以邑名为氏。
枚姓:商代国王之后,以周官衔枚氏而获姓。
北殷姓:传说商代的始祖契分封在北殷国,后代遂以国名为姓。
北旄姓:据《世本》记载,北旄氏出于子姓。
太师姓:商代有太师挚,其后代以官为氏。
堂阳姓:商王太丁封母弟才于堂阳,其后裔以毒。
地为氏,是为堂阳氏。
鲜虞姓:春秋时,子姓鲜虞国为晋所灭,子孙以故国名为氏。
瞿姓:据《宣和博古图》,商代器皿中有瞿父鼎,盖以封邑地名为氏。
整姓:其中一支出于子姓,为商王整甲的后代。
萧姓:殷民六族,其中之一为萧氏。另外,微予后裔也有一支萧氏,系微子之孙大心的子孙以国名为氏。
稚姓:商汤后裔封于稚,以国为氏。
权姓:其中一支出于子姓。商王武丁的裔孙封于权,后代以地名为氏。
梅姓:其中一支出于子姓。殷纣王时有贵族梅伯.以国为氏。
梅伯姓:商纣王时贵族梅伯的后代有以梅伯为氏者。
索姓:其中一支为商代遗民索氏之后。
长勺姓:商代遗民六族之一叫长勺氏,迁居于鲁(今山东莱芜东北)。
樊姓:其中一支为子姓。周成王封伯禽以殷民七族,其中有樊氏。
商朝灭亡后太丁后裔派生出的姓氏
林姓:比干后裔。比干之子林坚为林姓得姓始祖。
王姓:其中一支为子姓王氏,系比干后裔。
孙姓:其中一支为子姓孙氏,系比干后裔。比姓:比干后裔。比干封于比(今河南泌阳一带),其后代有以国名"比"为姓者。
王子姓:其中一支为比干后裔。商朝灭亡后,王子比干子孙,以王子后裔改姓王子氏。
柴姓:其中一支为比干后裔林士弘之后,唐初因避祸而改为柴姓。后周世宗柴荣即其后。
李姓:其中一支为比干后裔林闾之后。明代思想家李贽,原名林载贽,后改为李贽。
鲜姓:箕子后裔。周武王灭商之后,封箕子于朝鲜,因以鲜为氏。另外,鲜于氏有改为鲜氏者。鲜于姓:箕子后裔。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的支子仲食采于于邑,子孙遂合鲜、于二字为氏。禄姓:其中一支为武庚后裔。武庚字禄父,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邶姓:纣子武庚后裔。古代殷都以北称为邶(今河南汤阴南),周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此,即古邶国,其子孙以国为氏。一说周武王灭商后,以商都封纣王之子武庚。并将其东、西、北三面分别由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监管,统称为三监。殷都以北为邶,属霍叔,居于邶地者以地名为姓。
背姓:古代有背邑,居者以地名为姓。据说是周代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代。一说背原为武庚的封地,其后裔以国为氏。
宋姓: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宋,传国56世,为楚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
微姓:宋国贵族微子启和微仲衍的后代。围龟姓:周代宋国贵族的后代。
衍姓:微子启弟微仲衍的后代。
戎胥姓:据《路史》,商代贵族微仲衍的后代戎胥娶骊山氏女为妻,其后有戎胥氏。
司城姓:微子启后裔。春秋宋国国君宋武公名司空,司空又是西周掌管工程的官名,所以宋国将司空改为司城。宋公子荡为司城,其后代遂以官名司城为姓。
朔姓:微仲衍后裔。一说为春秋时宋国乐朔之后。
督姓:其中一支为春秋时宋国大夫华父督之后。
华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后裔。宋国正考父食采于华,其后以华为氏。另外,宋戴公名孙,字华父,任宋国太宰,弑君殇公,自立为华氏,其后世子孙因之。
花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古代华字与花字通用,汉代以后,子姓华氏有改为花氏者。
皇甫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宋戴公的儿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皇父,遂以皇父为姓,后或去"父"称皇氏。至西汉时,有皇父氏改;匆皇甫氏者。
皇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系皇父、皇甫氏所改。
虺姓:其中一支为微予启后裔。微子后代有虺子,其后代以虺为姓。
戴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宋戴公生公子文,遂以父谥为姓。
乐姓: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国君宋戴公有子名乐父,遂以为氏。另外,宋戴公四世孙名乐莒(一作乐吕),子孙以乐为姓。
衍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国君宋戴公有子名乐父衙,遂以为氏。
祝其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子祝其为大司寇,因以为氏。
钟离姓:微子启后裔。宋桓公曾孙伯宗仕晋,被权臣所杀,子州犁奔楚,食采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子孙遂以为氏。
钟姓:微子启后裔。系钟离氏所改。
子荡姓: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国有公子荡。其后遂以为氏。
还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出于宋国乐大心。另外一支还氏为春秋时宋国附庸萧国大夫萧无社的后代。
左师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宋桓公公子目夷,任左师之职,子孙以其官名为姓。
右师姓: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国有右师之职,与左师同为执政官。宋庄公之子公子申,世代为右师,因以为氏。
右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系右师姓所改。右归姓:微子启后裔。
鱼姓:微子启后裔。宋桓公公子目夷,字子鱼,子孙以其字为氏。
目姓:微子启后裔。宋桓公公子目夷,字子鱼,子孙以父名为氏。
向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有公子向父,其后代以字为氏。
老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国老氏为宋戴公之孙,以邑名为氏。
老男姓:据《路史》,微予启的后代有老男氏。老成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戴公的后代有老成氏,后简为姓老。
空相姓:据《路史》,空相氏为微子启后裔。中野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
宜姓:微子启后裔。系周代宋国宜僚的后代。舍姓:据《路史》,舍姓为微子启后裔。
石弟姓: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石弟之后。
桐门姓: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北城门名桐门,乐大心为右师,居于桐门,后以为姓。
即利姓:据《路史》,即利姓为微子启后裔。屠三姓:据《路史》,屠三姓为微子启后裔。几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目夷之孙大夫仲几,字子然,其孙以祖名为氏。
近姓:据《路史》,近姓为微子启后裔。
墨台姓: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成公之予名墨台,其后因以为氏。
墨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系墨台姓所改。台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系墨台姓所改。墨夷姓: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襄公之子墨夷须的后代。另,宋襄公的庶兄公子目夷的后代也有星、夷氏。
斡献姓。微子启后裔,系华姓所改。据《世本》
所载,宋司徒华定之后为斡献氏。及木姓:微子启后裔。
王夫姓:微子启后裔。又作王父姓。
并官姓:微子启后裔。孔子的妻子姓手千官,一作并官,是周代宋国始祖微子的后代。
三伉姓:微子启后裔。
不第姓: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有不第氏。
孔父姓: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后有孔父氏,亦为孔氏。
子奢姓:微子启后裔。
褚师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国有褚师之官(管理市场),因以官名为姓。
褚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日褚师,生公孙肥。子孙因为褚氏。
事父姓:微子启后裔。
艾岁姓:微子启后裔。
鱼孙姓: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公子目夷,字子鱼,其别、因为鱼孙氏。
御鱼姓:微子启后裔。
荡姓:微子启后裔。宋桓公生子荡,荡生公子寿,寿生意褚,世为司城,以祖父名荡为姓。
季老姓:微子启后裔。宋国华氏族中有华季老,其后以此为氏。
白马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商周之交,宋国始祖微子采白马向周王朝拜,后人因此以白马为姓。
木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贵族孔金父,字子木,其后以木为氏。
木门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公子居食采于木门,因以木门为氏。
坎姓: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的附庸小国有坎氏,系微子启后裔以地名为氏。
同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
尾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沙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
买姓:其中一支为微予启后裔。
朝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
辽姓:相传为微子启后裔。
寮姓:微子启后裔。
僚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系春秋时宋国诗人宜僚的后代以祖名为姓。
怀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
圣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
合姓: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有大夫宋向戌,为左师,以合为采邑,称为合左师。其子孙因以封邑为氏。
正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系周代宋国正考父之后。
政姓:微子启后裔。
教姓:相传为微子启后裔。
兑姓:微子启后裔。
锐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
黑姓:微子启后裔。
据姓:微子启后裔。
宗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襄公母弟敖仕鲁,其孙伯宗被权臣所害,伯宗之子州犁逃至楚国。州犁少子连迁居南阳,遂以祖父之字为氏。
邹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宋愍公之后,正考父食采于邹,生叔良纥,遂为邹氏。
时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春秋时,宋国公子来,官至大夫,得封于时邑,其后裔遂以邑名为氏。谈姓:其主源为微子启后裔。微子启封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时为楚所灭,子孙因以谈为氏。
牛姓:其主源为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有司寇牛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
穆姓:其中一支为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国宋穆公的后代,支系子孙以谥为氏。
边姓:微子启后裔。周代宋平公之子御成,字子边,后代以其字为氏。
戎姓:其主源为微子启后裔。宋平公公子戎,字子边,其子孙以父名为氏。
以上仅就所知,把历史上与林姓有同源关系的主要姓氏得姓情况略加介绍。至于除此以外与林姓有关的其他姓氏,由于资料或缺,容以后再行补充。
林姓始祖比干杀身成仁,不但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而且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寻找解开比干之谜的钥匙,不仅是林姓子孙的任务,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之一。
分享到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5-21
第二章 比干神话与传说揭密
江南民居侧影。林姓是北方大姓,但是,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流向南方,以至于在福建,林姓成为巨姓大族,由此,深受三闽文化影响的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地区,林姓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干在三千多年前杀身以成仁,实现了他精忠报国的夙愿,早已被传为千古佳话。人们为了纪念他,编制了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比干在朝歌被纣王挖心以后,并没有立即死去,而是牵过自己的快马骑上,飞也似的离开朝歌,向南狂奔。他想在心地找回一颗心来,以便继续为国尽忠。谁知刚走了十余里,路过一个村子,比干的肠子便从肚子中掉了出来,在地上拖着,后来比干急着赶路,并不顾及肠子,继续扬鞭驰骋,又来到一个村庄。这时,由于路面崎岖,而且马跑得太快,比干的肠子已经被磨断了。人们遂把这个村庄起名为撖肠断,就是现在河南卫辉市的顿坊店。经过几十里的奔波,马儿逐渐乏力,比干也又渴又累,见到路边有个老妇人在挖野菜,便下来讨水喝,并问老妇人在挖什么菜。老妇人说:"我挖的是没心菜。这种菜每颗只有三片叶子,不见菜心,所以叫没心菜。"还说这种菜生命力特别强,没有心呵以活,不像人,没有心就活不成了。这话说到了比干的痛处,比干不由得暗自慨叹,只觉两眼一黑,倒地而死。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卷土成墓,把比干的尸体掩埋其中。等狂风过后,当地不仅平空出现了一座坟墓,而且四周的树木也改变了原样。这座墓,人们称之为"天葬墓"。坟墓四周,没心菜圈圈环绕,原来没心菜为比干的七窍丹心所化成,所以没有心。墓周围原有的柏树,随着呜呜的悲鸣之声,弯了树干,断了树冠,有的还从树干的中心裂开,变成了"弯柏"、"平冠柏"和"开心柏"。人们都说,这是上天为比干鸣不平,所以这里的野菜和树木都没有了心。
这些离奇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忠臣比干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就是比干的坐骑,也被赋予了神奇的灵性。传说比干骑的马不见了主人,悲从中来,围着天葬墓不停地叫了三天三夜,嗓子都嘶哑了,仍然没有找到主人,便飞奔南行,到了卫辉市段先屯,将肠子跑断了才倒地而亡。村民们为这匹马封了墓,还特地修了一座马王庙以作纪念。
千百年来,比干庙与比干墓巍然耸立,向人们述说着比干的英勇壮举
比干庙,俗称忠臣古庙,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城北7.5公里的顿坊店比干庙村。附近文物古迹甚多,如牧野大战古战场遗址、姜太公故里、姜太公祠庙等。比干墓在比干庙后端,形似一座小山,其左侧有绵延起伏的黄土岗,右侧远方太行巍峨,因此比干墓被称为"二龙戏珠"。比干庙因墓而建,据清代乾隆年间所修《汲县志》记载:"魏孝文帝南迁至此,因墓立庙",其时在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一千五百多年来,庙宇遭自然与战火洗礼,几经修葺,已非本来面貌。今存庙宇,占地一百三余亩,为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皇帝重建。
据史料和林姓家谱所记,比干墓、庙受到历代帝王重视和保护,主要有武王封墓("尚书·武成》)、魏孝文帝建庙(《魏书·高祖纪》)、唐太宗下诏封谥(《新唐书·太宗皇帝本纪》)、宋仁宗为《比干家谱》题诗(《西河九龙族谱·西河世纪》)、元仁宗为比干屯碑塑像(《元史·仁宗皇帝本纪》)、明孝宗重建比干庙(《重建太师殷比干庙记》碑)、清高宗祭文题诗(《乾隆御碑》)、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汲县志》)等等,他们把比干称为"三代孤忠"、"亘古忠臣"、"浩然正气忠良臣"、"逆耳批鳞第一人",每当春秋两季,用"太牢"、"少牢"之礼祭祀,希望臣民像比干一一样精忠报国。
周武王为比干封墓发生在武王三年(前1042年)。武王率领诸侯军队一战而胜,攻下商朝国都,纣王穿着金玉彩衣自杀而死,商朝灭亡。为表示对这位昏君的惩罚,周武王亲自向纣王的尸体射了三箭,并用剑刺了数下,接着又砍下纣王的头,挂在旗杆上示众。对于比干,武王不仅派人修葺了比干墓,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且还封赏了比干的后代。这种对昏君和忠臣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了人们的心理趋向。自武王封比干墓后,封建时代一些圣贤和有作为的皇帝还亲自到他埋葬的地方进行祭拜,以寄托对他的哀思。
北魏孝文帝有一位皇后姓林,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魏孝文帝南巡时,两次到比干墓进行祭奠,还亲自撰写了《吊殷比干墓文》。唐代以后,开始给一些文化、军事、政治等各种名人以封号,比干也是这样的历史名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下诏封比干为太师,赐谥号为忠烈。元朝,元顺帝在至元六年(1340年)又追封他为仁显忠烈公。
除了历代帝王之外,历代文人墨客为讴歌和颂扬比干所作的诗篇和颂文,数不胜数。历代前往比干墓进行吊祭的百姓也是络绎不绝。而当代的思想家和史学家,更是把比干视为爱国者的典范,说他是与夏朝的关龙逢、楚国的屈原、蜀汉的诸葛亮、唐朝的魏征齐名的人,他们直言敢谏,或不惜杀身,或鞠躬尽瘁,要求君主改善政治。他们所爱的虽然是他们的国家,但对人民是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所以他们都是真正的爱国者,而且是大无畏的爱国者。
中国文化泰斗孔子与林姓结有不解之缘。在比千墓前的石坊上,就有传为圣人孔大子所题的墓碑。
在比干庙正殿后面墓亭前的石坊上题有"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十个大字,亭内竖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字,上面落款为"至圣先师孔子书"。这就是世传为孔子为比干墓的墓碑。
至圣先!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与中国道家的开创者老子都位列世界十:托文化名人之中,这是人熟知的事实。然而,如果我们说孔子在世的时候几度与林姓发生联系,与林姓有不解之缘,这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孔子与林姓发生的第一一次联系,是他因崇敬精忠报国的林姓始祖比干,而在祭奠比干墓时亲自为比干题写了墓碑。
孔子把比干和微子、箕子并称为殷朝三位"仁人"。他说:"商纣王荒淫无道,致使朝中人人自危。结果微子逃走,箕子佯装疯癫,比干直谏而死。这三个人都是商末的仁人。"还说,"天子统治人民,应该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过去商汤、周武王都因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而建立了本族王朝,夏桀、商纣王则因拒绝纳谏而国破家亡,这些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应该充分吸取。另一方面,臣下向君主提意见,语言要温和,态度要端正,要讲求效果。像比干那样冒死极谏,可以算是直谏的典范。"
说起来,孔子还是殷商王族的后代。比干的侄子、纣王的庶兄微子被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到宋闵公的儿子弗父何的后人中有一个叫孔父嘉的,以孔为姓,孔子即是孔父嘉的后裔。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时,从鲁国来到卫国,住在大夫颜仇的家里。孔予在卫国得不到国君的重用,终日郁闷,想到国都外边走一走。他带着学生来到匡城蒲乡,经过牧野,忽然乘坐的车子坏了。孔子问学生这里是什么地方,弟子们告诉他:这里是殷商故地,比干之墓就在此地。"啊",孔子非常惊讶,原来不知不觉周游到老祖宗的墓前来。他带领弟子们在比干墓前举行了恭恭敬敬的祭拜仪式,给弟子们讲述了比干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并让子贡取过宝剑,在比干墓前的石板上凿刻下"殷比干莫"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裁构整齐,气势凝重,至今仍然屹立在比干墓前。睹碑思人,可以想见孔子对比干的敬仰之情。
关于这个墓碑,还有一一个传说性的故事呢!据说,孔子把"墓"写成莫,是借地为士的。后来,有一个不学无术而好为人师的县令看到这块墓碑,讥笑孔夫子写了错别字,就当着身边的随从们说:今天我把这个字给改正一下,我就是孔圣人的"一字师"7。县令把"莫"字下面添上一个"土"字。川刚刻好,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震天,只听"轰隆"一声,"土"字又被轰掉了。人们都说,忠臣比干虽在九泉,但他永远不离开培育他的这块土地。直至今日,这块石碑断裂的痕迹依稀可见,碑上的"莫"字仍然没有"土"。
其实,在古代,"莫"与"墓"、"暮"是通用的,墓碑上的"莫"字也即"墓"字。人们编造上面那个故事,反映了对比干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在比千庙内,还有一通追溯林姓姓源的石碑在比干庙内,置有一通林氏姓源碑,为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年)河南卫辉府同知通政使右参议裴骞所撰,碑文近千字,清晰可辨,是国内仅有的一通追溯林姓姓源的石刻文物。据《万历山西泽州志》,裴骞为明代泽州人,正德年问进士,历官通政使参议,累官至山东副使。多学博才,著述甚多,著名的有《滁阳集》、《蓟门集》等。碑:史云:"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沉酗之乱法,伤市祚之伦表。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欲观其心志。妻孥何辜也,而必欲剖剔心以视其胎。......然纣以十一年杀比干,武王即以十三年封其墓。......比坚,比干子也,逃匿林谷,窃姓为林,武王封为河清公。春秋,林放袭河清公,子孙延绵,一在河南光州,一徙福建莆田,今莆田之林盛天下,致身立朝,尤多忠贞节义之士,称文献邦,科第蝉联,语日:无林不开榜是也。是以比干之心虽剖,而其忠魂义魄,毫不殂落,其孕虽刳而其世代绰有表见。忠义之气,充塞天地,磅礴今古,孰得而泯灭之哉。......骞谪官多暇,留心文墨,......作比干为传,......使万世为君者,未至稔恶拒谏,当以纣为殷鉴。万世为臣者,若欲尽忠死节,当以比干宗师。勿日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绳人以比干,万古无忠臣矣。然则过祠墓而式遗像者,可不凛凛然哉。是为记。"
碑文所述史料翔实,文笔生动,说理透彻,感人肺腑,确为传世之作。
商箕子真像。箕子,商代贵族,因劝谦纣王,被困禁。周武王克纣后箕子得以释放。
比干后来被封为文财神,成为保佑人们福贵的守护神封建时代,人们追求美满富裕的生活,这与个人占有财富的多少直接相关。于是,财神爷成为世人最为崇拜的偶像之一,供奉财神爷的财神庙遍布城乡各地。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贝才神两类,比干即是人们供奉的文财神。
后人将比f敬为财神,是因他率直纯真,公正无私。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纣王要挖比干的心,比于将自己的心摘下,走出宫阙。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仙人送的仙丹,并未死去。正因为比于没有心,也就无偏无向,办事公道。自古常言道:无商不奸。人们把比干这位头号童叟无欺的正派君子敬为财神,当然人人信服而不至于产生任何纠纷了。
还有的传说认为,比干被杀后,他的为国尽忠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则怜悯比干的无辜,二则有感于比干的心已被挖去而无法再生贪念,便任命他为掌管财库的官,与后来的关公一同担任这个职务。于是二人之中一文一武,一个因忠于职守而不起贪心,一个因言而有信最讲义气,共同成为民间推崇的文武财神。封建时代,祖国内地、东南沿海、台湾以及海外华人生活的地方都建有财神庙,庙中供奉有文财神比于和武财神关公(有的庙中供的武财神是赵公明),两人一起共同享受那些祈求家业兴旺、生意通达、口日发财等善男信女们的香火。北京过去有一座财神庙,其中以广安门外的财神庙最为著名。每年正月初二,这里人流如潮,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庙里备有许多纸做的元宝,烧香求财的人都要买几个带回去。能向财神爷"借"到元宝,当年准可大发利市。
台湾嘉义西荣衔(番社)一带还有这样的传说:早在明朝末年,泉州有一位吴姓人准备渡海去台湾经商,便把比干的香火带到台湾,天天礼拜祷告,终于使比干显灵。这位吴姓人的生意也十分兴隆,发展成为当地的首富。后来,当地人打听到了这一奥秘,也纷纷前来拜祭,并给比干建立了庙宇,称比干为文财神,专门供奉比干的香火。后来,台湾嘉义的新港乡宫后街、玉山路六十巷、北门街林森东路,高雄的前金区中华三路、苓雅区武智街十一巷等地,也出现了奉祀比干的庙宇和塑像。尤其台湾的工商界人士,不论姓氏为何,地域远近,几乎全都信奉比干这位文财神。他们不仅从嘉义的文财殿中分出财神副驾数百尊回去供奉,而且还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专程到嘉义回驾进香。每到这时,财神庙无不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到1991和1992年,他们还专门组织团队到河南卫辉的比干祖庙朝拜进香。
比干被尊为文财神后,保佑信徒们财源广进的事情也屡有闻见。据说,台湾高雄一位吴姓的信徒就是在财神爷比干的保佑下富甲一方的。1975年,这位吴姓人在文财殿请回一座财神副驾供奉,不久便鸿图得展,事业兴旺。为了感谢财神比干的保佑,他专门兴建了天兴府,用做对财神的祭拜之所。还有一位许姓信徒,在1979年迎回财神副驾后同样生意兴隆,也修建了一座上兴府祭拜财神并济世救人。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可见,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比干已成为普救苍生、保佑商人的活财神,他不但可以指点迷津祸福,立功积德,劝人向善,甚至可以让人扶乩济世,借助乩体行医,完全成了一位宏法无边的保护神。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姓人把比干奉为受姓始祖,作为比干的传人,应该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对比干生卒年和林坚诞生年,林姓家谱记载不一,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一些林姓家谱记载,比干生于殷历四月初四,被杀于十月二十六日,63岁遇害,当时其夫人陈氏怀孕三月,两年后周武王灭商。对比干生卒月日的记载,无人提出异议,但比干生卒年则众说纷纭。因此,武王克商年是解开比干生卒年和林坚诞生年之谜的一把钥匙。以前,由于武王克商年众说纷纭,从公元前1122年到公元前1018午,共有十几种说法,前后相差一百余年,因此比干生卒年和林坚诞生年也难以确定。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把牧野之战,即武王克商年定在公元前1046年,那么,比于生卒年和林坚诞生年之谜便可迎刃而解。由此可以推算出,林姓始祖比干出生于公元前1110年逝世于公元前1048年,林坚出生于公元前1045年。
另据河南卫辉比干庙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年)所立《重修殷太师比于墓碑》,碑文有"纣以十一年杀比干,武王十三年封其墓"的记载。纣辛在位33年自焚,终年52岁。同样,可得出比于生年为公元前1130年。
再看其他史料对比干生卒年的记载。许仲琳所编一百回本《封神演义》,在第二十六回叙述了比于之死的经过。又过了许多年,到第九十七回才有武王灭商,纣王自焚。比于死于姬昌获释,逃归西岐之后。姬昌被囚时,曾得到过比干的救助。姬昌获释,逃归西岐,约在帝辛十三年,即公元前1066年。闻太师北征凯旋约在帝辛十八年前后,而在闻太师北征凯旋之前,比干已经死去。武成王黄飞虎曾为比干送葬,过了七八年黄飞虎叛商投周。当时姬发尚未称王。而姬发自称武王后,又过了几年才有了牧野之战,纣王鹿台自焚。照此推算,比干去世后十余年武王才灭掉商朝,根据上述情况来看,比干被纣王剖心约在帝辛十七年前后,即公元前1062年。
和氏璧著《商纣王帝辛传》,根据有关资料推算,编制出了商纣王帝辛大事年表。表中记载:公元前l060年商纣即帝王位,时年19岁。公元前1043年比干剖心,纣王时年36岁。公元前1027年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纣王兵败而自焚于鹿台,终年52岁。比干遇害17年后武王灭商。这一时间表和《封神演义》及其他史料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商纣王帝辛传》把牧野之战定.在了公元前1027年,所以书中所说年代只具有相对的准确性。
我们综合根据《史记》、《封神演义》及一些林姓家谱的记载,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成果,即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作为坐标,推算比干诞生于庚丁十三年,即公元前1124年。太丁元年,即公元前1111年,比干14岁为商王子。帝乙元年,即公元前1108年,比干17岁为少师(亚相)。帝乙三十年,即公元前1079年,比干46岁为托孤重臣,商容退职归隐后,比干任丞相。比干享年63岁,死于纣王十七年,即公元前1062年。武王传旨封比干墓于武王十三年,即公元前1042年。比干一生历经五位帝王,即庚丁(比干曾祖父)朝,比干幼年时期;武乙(比干祖父)朝,比于童年时期;太丁(比于父)朝,比干少年时期;帝乙(比干兄)朝,比干青壮年时期;帝辛(帝乙子、比干侄)朝,比干中老年时期。
比于被纣王惨杀,古今史无疑义,但比干被杀经过及死于何处,却有不同说法据《林氏族谱》载:比干冒死谏纣,触怒了纣王,纣王在朝歌鹿台杀比T,剖视其心,焚其面,抛尸于牧野,并下令日:"少师以妖言惑众,故诛之。"又传旨对比下一门老少全部抄斩,还剖开比干次妃黄氏肚中之胎而视之。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载:"比干于四月四口生,偃师有比干墓石铭云:大王比干之墓,相传为孔子书,汾之西河有比干山,黎阳西北狂人山云:比干杀于此,是比干非姓比也。"
林遂之像。林遂之,字孟成。靖之公四子。晋太元十二年(387年)由郡三礼任主簿迁东莞南海县令。
有的史料记载,比干多次直谏纣王,纣王心怀不满,借故将其调离朝歌,派往汾之西河,在山上监督修筑防御工事,又派人将其杀害于此,此山因此改名比干山。比干后裔子孙遂以汾之西河作为永久纪念地,在比干生死祭日望祭比干山。
许仲琳编《封神演义》载:妲己设计陷害比于,非取比干之玲珑心不可。在纣王的威逼下,比干为证明自己为国的一片忠心,亲手用剑剖腹,伸手掏出心来。因为比干事先将姜子牙的简贴符烧掉溶在水里,饮于腹中,所以剖腹掏心后血并未流出。比干下鹿台上马,骑马疾出午门,往北门外约走四五里路的距离,遇民妇卖无心菜,所吞姜子牙简贴符失去效用,遂落马而死。
商代祭祀狩猎涂朱甲骨文。商王武丁日寸期牛胛骨记事刻辞,骨片巨大完整,正反两面刻辞,共有160片。
《商纣王帝辛传》所载最详:比干剖心致死后,纣王下令"棺椁盛敛,造墓厚葬",为比干"设灵堂,发羌奴400人,在朝歌城北武官邑为比干造墓"。"墓室面积160平方米,深8.5米,东西南北留四条墓道,墓室建筑一如生前居室模样。下葬这天,纣王亲自占卜,择吉日亲率文武百官参加葬礼"。
《商纣王帝辛传》还详细记载了比干墓的"人殉"和"人祭"情况。
"人殉"和"人祭"在商代特别盛行,在商都殷墟以及其他各处的商代遗址墓葬所发掘出来的关于人祭和人殉的遗迹,充分姬昌,即周武王,于公元前l046年灭商朝,结束了商纣王残酷的统治。
暴露了商代奴隶阶级的残暴性。据不完全统训,在已著录的一部分甲骨文资料中,有关人祭的、辞达1992条,其中武丁时期的就占1006条。一次人祭,用人最多达500人。商王和贵族们除了祭祀祖先和神灵之外,在建筑宗庙和宫室时,也要用大批奴隶和狗、牛、羊一同作为牺牲,进行祭奠。
杀人祭祀,主要是为_祈求神灵的保佑,用做人牲的大都是战争中的俘虏和地位比较卑贱的奴隶。用人殉葬,则是奴隶主贵族幻想在死后仍能继续保持骄淫奢侈的生活方式,因而把大批的男女侍从、扈卫、御者,以及妻妾和亲信,一同葬人坟墓。在土入葬的时候,还要进行大规模的人祭,成群的奴隶或被砍杀、或被活埋,成坑成排地遍布在墓道内外。在殷墟洹北的侯家庄西北岗和武官村一带的殷王陵墓里,所清理出来的人殉和人祭的遗骨,每一墓地,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最多的达千人以上。
从殷墟发掘的墓葬形制来看,大型墓葬为"亚"字形和"中"字形墓,墓中殉葬品多,人殉和人祭的规模也大。
从《商纣王帝辛传》所载比下墓葬形制来看,为中字形大墓。书中对殉葬品及人殉、人祭的规模记载甚详:比干墓中的"腰坑"和四隅各两个小坑,一共是九个长方形的2米深坑,每个坑里安置一名执戟的奴隶和一条狗。他们是主人生前的武装侍卫。在主人死后,也要继续担任主人的侍卫,负责主人的生命安全。在四角这些殉人和狗的上面平放着比干的棺材。棺材外面用木板构成巨大的棺椁。在棺椁之间的空隙中摆放了无数贵重而精美的随葬品,有青铜觚、青铜爵、青铜鼎、青铜刀等青铜器,玉人、玉蝉、玉圭、玉栉等玉器,石磬等石器。木棺的顶部和四周,共杀了48个奴隶,还埋了一名执戈奴隶负责看守。随后,比干生前贴身的姬妾奴仆被分别装在六个棺木中安葬,并把扛棺椁者与木杠、抬盘一起埋掉,然后比干的儿子微德先抓一把土,放在父亲的棺椁上,随后埋葬的人开始往墓中填土,并将土夯实,此后便是残酷的杀殉。400个修墓羌奴,10人或20人一排,被反绑着双手牵进墓道,东西相对地跪着被砍下头颅,把尸体埋了,再填土夯平。这样每杀一批羌奴便筑一层夯土。砍下的头颅另行放置,均头顶向上,面向墓坑。杀完所有殉人后,铲土封墓,平地堆起一座小山。
接着举行人祭仪式,纣王亲致悼词,并亲自手杀3岁童男童女各一名,泣血祭悼:"首相归阴,予心不忍,无可奈何,厚礼人殉。祈祷神灵,慰彼忠魂。万寿无疆,商祚永存。"悼词念完后,纣王又命人在比干墓址四周挖直径2米、深4米的圆形树袋坑,里面埋上牛、羊、狗以及手执戈、盾的奴隶。
安葬仪式结束后,纣王率文武百官向比于墓三鞠躬,洒泪告别墓地回城。
按《商纣王帝辛传》的说法,比下埋葬地在朝歌城北的武官村,这里是商朝王公大臣的墓地,与考古资料相符。人殉、人祭及随葬品、墓葬形制等记载也大体符合商朝礼法。惜《商纣王帝辛传》一书为近人比附史实而作,实际价值不大。但书中描述的情况与商代事实出入不大,反映了奴隶制度的罪恶和残酷。
《封神演义》也是封建时代文人所编神话小说,殊不可信。但纣王厚葬比干还是有相当大可能性的。纣王的罪恶,不是哪个人能够凭空捏造出来的,其基本事实不容否认,但几千年间口说流传,难免有夸大和渲染之处。从历史上看,一般来说,明君一般出现在开国之初,他们崛起于民间,体察百姓疾苦,得了天下之后,能够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政治较为清明。末代君王们一贯养尊处优,不知天高地厚,一旦位尊九五,便穷奢极欲,乱弄权术,做出人间许多不齿之事。尤其亡国之君,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鲜有什么好玩艺儿。有什么坏事,往往一古脑算在他们身上。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子贡早就有见于此,他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就是说,纣王所干的坏事是有一些,只是没有那么厉害罢了。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史实,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纣王既已逼比干剖心自杀,目的达到之后,以礼厚葬叔父比干,做做样子,想来还是有相当大的可能性的。
至于林姓族谱所载狂风卷土成墓之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此说比干墓即今朝歌南方卫辉的比干墓,与其他史料所说比干墓在朝歌北门外并不相符。因此,比干到底葬于何地?是否是丰厚的随葬品?这恐怕也是关于比干的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比干到底有几位夫人,几个儿子,史料记载也不一致进入阶级社会后,男尊女卑成为社会的正常现象,奴隶主贵族妻妾成群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史载黄帝有4位夫人,共有25个儿子;与比干同时代的姬昌,史书载他有98子,其妻妾之多,可想而知。比干身为王公、丞相,位尊权重,应该有不少妻妾,但已存史料在这方面的记载十分简略,且不无矛盾之处。
林姓族谱中,有的记载比干夫人为妫氏,有的记载比干夫人为陈氏,有的记载比干正妃妫氏,次妃黄氏。唐代贞观六年(632年)温彦博撰《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则记载,比于正妃夫人为陈氏。
关于陈姓产生的时间,据姓氏书籍记载:舜生妫讷,子孙以妫为氏。夏禹称帝后,曾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城(今河南虞城),后移封于商(今陕西商县),其后人虞思仍留居虞城故地。周文王时,虞思的后裔遏父(又称阏父)投奔周族任陶正之职。武王灭商之后,封遏父的儿子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1976年3月曾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陈侯簋",其铭日:"陈文侯作王妫媵殷,其万年永宝用。"此足以证明陈国确系妫姓无疑。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胡公满。胡公满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胡公满第十二代孙陈完,避难奔齐,改姓田氏。其后,"田氏代齐",至齐王建时,齐国为秦所灭。田建有三子,其第三子叫田轸。田轸曾任楚相,封颍川侯,后徙颍川,恢复陈姓,成为颍川陈姓始祖。
由此看来,陈姓产生于商朝灭亡以后,特别是春秋末期。查中国历史人物,西周以前没有陈姓名人人载史册,可见,在比干生活的时代陈姓尚未产生。因此,许多林姓族谱中所载比干夫人陈氏应为妫氏之误。
史书载比干享年63岁,比干墓所立《重修殷太师比干墓碑》碑文有纣王十一年杀比干的记载,前列《比干生卒大事年表》推算纣王十七年比干遇害,而武王灭商是纣王三十三年,这时,比丁已死22年或16年,不可能出现比干夫人抱子归周的情景。比干最小的儿子,至少已经16岁了。再说,正妃是比干的第一夫人,比下遇害时,如果正妃尚在人世,当与比干年龄相差不大,应在60岁左右,已经没有生育能力了。林姓族谱上所载比干遇难时,正妃有身孕3个月的情况,应该是不会出现的。如果说比干正妃早亡,有陈氏在后来继任正妃,在比于遇难时,陈氏有3个月的身孕,避难长林,等武王封比干墓时携一二十岁的儿子归周,这样便顺理成章了。
比干有几位夫人至今难以知晓,比干有几个儿子同样难以弄清,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比下后裔的得姓情况作一简单推断:《林氏族谱》。载:比干遇害后,正妃陈氏已有3月身孕,她携婢女四人出逃,避难于长林石室,生子名坚,字长思,他就是林姓始祖。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载:王姓中有子姓王氏,为商朝王子比下之后。
汉朝安平相《孙根碑》载:商末,比干为纣所害,子孙避难隐姓,改为孙氏,此为孙姓始祖。
还有史料记载:商朝灭亡后,比干子孙有的改为比氏,有的改为王子氏。
这样,比干子孙直接产生了林、王、孙、比、王子等五姓,是子姓林、王、孙、比、王子氏五姓的始祖。按照当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习惯,比干至少有五个传世的儿子。至于比干子与女到底有多少,恐怕是一个永远也难以解开的谜。
林姓自林坚得姓之后,便开始了其三千余年的发展征程。
西河林、济南林与下邳林的相继崛起,是林姓发展初期的主线......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5-21
待续.....
离线水关口

发帖
5567
金钱
74893
经验值
117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5-21
    乡里版主,欣赏你的美文介绍,深为林氏后代的我们,好兴奋能在此贴深知林氐家族的遙远历史及变迁。乡里版主,我想请教你,我高岭的林氏族谱怎样划分,字辈怎样称作啊。唔好意思麻烦你,介因我少返对乡下的情况唔熟悉,如今好怀念深知,辛苦版主你了,谢谢你,祝你身体健康!
离线侦察兵

发帖
1598
金钱
1877
经验值
142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5-22


  Guanyu你好:
    二十年前看過林氏族譜,後來也看過修改版本.今日重溫三千年林氏人文歷史,倍感任務與使命之艱巨.多謝你提供這寶貴的文史資料.謹謝!


离线jan

发帖
78964
金钱
1422
经验值
1948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5-22

GuanYu真棒,

 

离线四九林莺

发帖
6034
金钱
37833
经验值
309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5-22
我已复印下来慢慢阅读,多谢Guanyu侄孙转帖!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5-22

水关口:
    乡里版主,欣赏你的美文介绍,深为林氏后代的我们,好兴奋能在此贴深知林氐家族的遙远历史及变迁。乡里版主,我想请教你,我高岭的林氏族谱怎样划分,字辈怎样称作啊。唔好意思麻烦你,介因我少返对乡下的情况唔熟悉,如今好怀念深知,辛苦版主你了,谢谢你,祝你身体健康!

谢谢乡里兄弟捧场!我也不太清楚怎样去划分,只记得年少时家父有说过四九附近的林氏都是从水步大岭迁出来的.字辈是(明道立德举贤进良)!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5-22

侦察兵:


  Guanyu你好:
    二十年前看過林氏族譜,後來也看過修改版本.今日重溫三千年林氏人文歷史,倍感任務與使命之艱巨.多謝你提供這寶貴的文史資料.謹謝!


谢谢宗兄光临!小弟还未看过我们家的族普,听说在文革期间烧毁了.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5-22
jan:

GuanYu真棒,

 

谢谢Jan JJ!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5-22

四九林莺:
我已复印下来慢慢阅读,多谢Guanyu侄孙转帖!

谢谢姑婆!还没上完啊.

离线四九林莺

发帖
6034
金钱
37833
经验值
3099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5-22

["水关口"]    乡里版主,欣赏你的美文介绍,深为林氏后代的我们,好兴奋能在此贴深知林氐家族的遙远历史及变迁。乡里版主,我想请教你,我高岭的林氏族谱怎样划分,字辈怎样称作啊。唔好意思麻烦你,介因我少返对乡下的情况唔熟悉,如今好怀念深知,辛苦版主你了,谢谢你,祝你身体健康!

水关口:你好!

     原来我们是同一祖宗.我从小父亲就经常同我讲族史,而我只是我左耳入右耳出,记不上多少.我听他说现在手上有一本是高岭林氏族谱手抄本和一本浙江林氏族谱<隔里浙江林叔给他,在纽约印的>.

林氏字辈:< 明道立德  举贤进良  文章华国  诗礼传家 >  如有差错,请更正.

我是<>字这一辈,guanyu是<>字,所以他叫我姑婆哇.

 

[此帖子已被 四九林莺 在 2010-5-22 11:08:48 编辑过]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5-22
第三章 西河林,济南林与下邳林的相继崛起
西河林是林姓最早的一支,但西河究竟为何地却一直众说纷纭。
林姓是一代一代发展而来的。根据流行的林姓家谱记载,林姓自林坚三千多年前开基之后,至今已传袭一百二十余代,世系联贯,传衍分明,脉络十分清晰。一些林姓家谱为了便于区分不同时期的林姓世系,把这些世系用所在的朝代加以命名,如称第一世到第十世为西周世系,第十一世到第二十六世为春秋世系,第二十七世到第三十六世为战国世系,第三十七世到第四十世为秦世系,第四十一世到第七十二世为两汉世系,第七十三世到第七十五世为三国世系,第七十六世到第八十七世为两晋世系等等。在各段世系中,林姓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聚居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沿着林姓各个时期的时代特色,便能清晰地勾勒出林姓发展的历史轨迹。
据林氏多种族谱及有关史书记载,林姓的发祥地是西河,因此谱牒名称大都冠以西河林氏,以表明是比下后裔。但西河在今天什么地方,有许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西河即榆林河,一名清水河,古称帝原水,自边外流经陕西榆林县,注入无定河。第二种说法认为,林姓始祖发祥地在淇河以西,故称"西河林"。第三种说法认为,西河指古黄河西河。商末周初,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黄河下游自卫都附近开始分成东西两条南北流向平行的河流,然后折向西东流向注入渤海。其中西河水恰在后来的冀州地域由南向北横穿而过。两周800年间,这两条平行的河水始终存在。到了秦代,古黄河西河虽然已经消失,但林姓族谱中的西河确实指的是古西河流域。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今山东省的中西部地区、河北省的东南部以及河南省的濮阳一带,范围颇广,包括了林姓发展初期的几个发祥地。
第一种说法所称的西河地域偏离了先秦、秦汉时期林姓活动的主要区域,似有不妥。第三种说法考证详密,但所称西河范围过大,而且对于先秦水系变迁一般人难以弄清,所以以西河为古黄河西河稍嫌牵强。第二种说法所说西河,春秋时为卫地,指今河南浚县、滑县一带,《史记·孔子世家》所说"其男子有死之志,其女子有保西河之志"中的"西河"即指此。这里为商朝故地,而周初所封商遗民,如微子启、武庚等均在商朝故地,如武庚被封于殷,微子启被封于商丘,为的是因民而治,便于管理。而把西河指为在今陕西省境便违背了西周统治者的初衷。
西河是林姓的第一郡望
廖用贤《尚友录》把西河列为林姓的第一郡望。有人认为上述第二种说法中的西河地区从来未被称为西河郡,进而否认此说。其实,郡望并不一定为郡,蒋姓的惟一郡望乐安(今河南淮滨东南期思镇)只是乐安县而非乐安郡,历史上确有乐安郡,但乐安郡所在山东博兴、广饶一带并非蒋姓的郡望。为了了解郡望的成因,我们必须对郡望的确切含义与我国古代的行政体制作一简单说明。
林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形成了许多支系。林姓各个来源与各个支派的人为了加以区分,往往以特有的名号相标榜。根据这些名号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把它们区分为郡望、堂号等等。西河就是林姓一个有名的郡望,有的林姓人还以西河作为堂号。像这样特定的名号往往很有讲究,里面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郡望,即郡中显贵的姓氏。某姓世居某地成为望族,称为某郡某氏,这是一些有权有势的家族,为了表示自己的高贵身份,以与其他同姓的家族相区分的一种方式。以郡望相标榜,开始于魏晋,兴盛于隋唐,其遗风一直影响至今。
郡,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之一,始设于春秋末期,最初出现于晋国,设在新扩张的边境地区。由于那里偏僻荒凉,地广人稀,郡的面积要比县大,但地位比县低,故有"立功者,大夫受县夫受郡"之说。后来由于边地之郡逐渐繁荣,人口增多,就在郡下划分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进入战国后,郡县制为魏、赵、韩、秦、楚等国普遍推行。秦统一中国后,把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又增加到四十多个,其地位和作用与今之省、自治区、直辖市相仿。到了汉代,仍行郡县制,只是在郡的一级增设了王国,简称国,用以分封与皇帝同姓的宗室子弟。汉武帝开始设立州,至三国时期,正式形成州郡--县三级地方体制。这种行政区划体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相沿不改。隋朝时改州为郡,恢复秦和西汉前期的郡县两级制,不久又在州上设立了道,并在州一级设立府,作为比较重要的州的名称。各州还以人口、面积多少分为辅、雄、望、紧、中、下七个等级,类似的划分一直沿用到清代。唐初,改隋代的道为路,又在府、州一级没立了军监,简称军。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由于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几代同堂,或者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几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这一同姓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了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兼有祠堂名号的含义,是区分一个家族源流世系以及族属、支派的标记。就地域关系上来讲,一个郡望下面可分为若干个堂号,但有些堂号则是家族功绩的代名词。中国姓氏古书,没有注出今地名,这样往往发生误会。以蒋姓为例,蒋姓郡望,史书无异辞,说是"乐安",而乐安确实是一个郡名,治今山东广饶北,所以未对蒋姓作深入研究的姓氏书把山东的乐安郡作为蒋姓的郡望。但一姓的郡望并非一定为郡。治今河南淮滨的乐安县不但是蒋姓的发源地,而且许多蒋姓名人以河南的乐安县作为自己的郡望,所以古代姓氏书中所说蒋姓郡望乐安指的是今河南淮滨的期思乡,而非治今山东广饶北的乐安郡。由此观之,一定要把林姓的郡望西河说成是西汉、东汉或三国等时代设立的西河郡是没有道理的。
由于林坚被封于西河,后改封于博陵,所以林姓族谱上把由林坚开基的西河林氏作为各支林氏中地位最为尊崇的支系。西河不仅是林姓的第一个郡望,至今某些林姓人还以西河作为堂号。以至在今天一些林姓人的堂号上,仍用"西山瑞满三仁著绩,河水祥锤双桂流芳"等作为堂联。
西河林氏自周武王时期开基至战国末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朝代,共传40代,800余年。兹把西河林氏(西河堂)前二十六世(从第二十六世又分出清河林氏)的传承关系简列如下
林坚(一世)一一林载(二世)--林磋(三世)--林虎(四世)--林光(五世)--林相(六世)--林玄(七世)--林凤(八世)--林翊(九世)--林苌(十世)--林材(十一世)--林考(十二世)--林回(十三世)--林贞(十四世)--林英(十五世)--林乾(十六世)--一林保(十七世)--林隽(十八世)--林宏(十九世)--林类(二十世)--林既(二十一世)--林繇(二十二世)--林雍(二十三世)--林敏(二十四世)--林楚(二十五世)--林放(二十六世)
西河林氏第二十四世林敏始居鲁国,其长孙林放居于鲁国清河,开基清河林氏(问礼堂)。
林坚后来改封博陵,博陵叉在什么地方呢
相传,林姓得姓始祖林坚被分封于西河后,后来又改封予博陵,子孙从此便在博陵一带发展繁衍。至林坚子秫载时,叉被赐爵为博陵侯,任冀州牧,统治今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他的子孙也在这一广大范围中生活,甚至迁徙、移居。那么,博陵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没有取得统一的看法。
博陵和西河一样,是林姓始祖的发祥地。两地之间的关系,谱书《长林世纪》第一卷指出:"博陵,又称西河。"也有的族谱说:"博陵郡,古冀州地,又称西河郡。"但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学者都知道,博陵郡不是西河郡,西河郡不在冀州地。
一些林姓族谱对始祖林坚有如下记载:"周武王赐姓林,命为三监,封公食采博陵二千户。"据此后人在续修族谱时将博陵误解为博陵郡,把河北安平作为林氏的发祥地之一。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迪功郎连江县尉林桴撰写的《林氏族谱序》曾提到:"周武王克纣,未及下车,封比下之墓,征其夫人所生男,以其诞于林中石上,改名日坚,赐姓林氏,食采于清河郡,改封博陵,爵公,封邑三干户,世为大夫。"结合其他林姓族谱的记载,此段中之"清河"应为"西河"之误。
郡之设置,是春秋以后的事。州郡制更是秦朝以后才有的东西。西周时,周王对诸侯实行分封制,对大夫实行采邑制。周武王初封林坚于西河,前已述及,西河应在今河南浚县、滑县一带。这一地区在殷都以南,距殷都不远。周武王死后,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武王弟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自夺取王位的企图,对周公极为不满。分封于殷都,统治殷遗民的纣王之子武庚见有机可乘,联合管叔、蔡叔和霍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部,发动叛乱。周公安定内部后,亲率大军东征。首先集中兵力诛火了武庚,又杀死管叔,流放了蔡叔和霍叔,消除了叛乱的中心势力。再经三年东征,相继平定了,东方诸国。周公东征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了规模更大的分封,而派何人管理殷都旧地,是周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他决定让弟弟康叔去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于是把殷都旧地,以朝歌为中心,划定武父(约在河南、河北交界处)以南,圃田以北,封给康叔,建立卫国,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康叔初封时,周公反复告诫康叔,要实行文王"明德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统治方式。可见周人对统治商殷旧地的重视程度。而原先林坚分封的西河就在朝歌附近,因此势必要改封于其他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博陵,属古冀州之地。
林姓族谱中多次提到的林姓发祥地之一博陵,应该是一个大众熟知的地方,而一般人们所说的博陵,是指博陵县或博陵郡。在古冀州的地盘内查找博陵县或博陵郡,便可以找出林姓发祥地之一--博陵的具体所在。
古冀州地,历史上曾设有博陵县、博陵郡和博陵国:
博陵县:东汉本初元年(146年)始设博陵县,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这里春秋时属燕国,战国初属中山国,后为赵国所并。三国魏时改称博陆县,属河间郡,北魏改称博野县,属高阳郡。五代时,后晋改唐县为博陵县,治所在今河北唐县西南,不久又复改为唐县。
博陵郡、国:东汉后期,质帝本初元年(146年)始设博陵郡,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南)。建安末年废,西晋初年在此设置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县地。南北朝时期北魏改博陵国为博陵郡。隋开皇初废。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并中山、北平二郡为博陵郡,治所在今河北安平到蠡县一带。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废定州,改置博陵郡,治所在今河北定县,唐肃宗乾元年间复为定州。
安平县春秋时为晋地,属鲜虞国。战国初属中山国,旋归赵国。秦统一六国之后,安平属巨鹿郡;西汉时在此设置安平县。由此可见,属于古冀州的博陵郡的地理位置是大体不变的,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安平县至蠡县一带。林姓始祖林坚所食采"博陵",应该就在博陵郡的地理范围之内。虽然西周时并无博陵郡,虽然博陵县、博陵郡和博陵国都是东汉末期以后的产物,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林姓发祥地之一的博陵在后来所设博陵郡的范围之内.因为林姓族谱中所说的博陵只是林姓先祖生活过的地方,并不是说这块地方在西周时就叫博陵。至于西周时期林坚始封地是否叫做"博陵",我们今天已经难以搞清楚了。
西周末年,林苌、林材曾协助乎王东迂洛邑,说明林姓这时已经拥有较大的势力
林坚被改封于博陵之后,一直在冀州的广大范围内生活、繁衍。相传几代以后,在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都出现了以林为姓的人。说明林姓的迁徙已在北部中国各地展开。到了西周末年,作为林姓代表人物的林苌、林材等人相继在周幽王、周平王朝中任职,并协助周平王完成了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到洛邑(今河南洛阳)的迁徙,他们居住的地方也随这次迁徙而来到东周国都所在的洛阳,历史从此进入东周列国时代。谱称西河林氏从十一代齐国人林材开始迁入洛邑,其后裔称为洛阳林氏。
据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闽县裔孙林志所撰《晋安世谱校正序》及其他林姓家谱,简列林氏西周世系(第一世到第十世)如下
第一世林坚:名泉,字长思,比于之子。周武王封于西河,后又改封博陵。
第二世林载:字元超。袭封博陵邑,领二百四十国。为林坚之子。
第三世林磋:字民居。失封邑,居博陵。周成王时官居司马大夫。为林载之子,比干曾孙。
第四世林虎:官雄德。博陵人。周成王时为卿士。为林磋之予,比干五世孙。静簋铭文。西周中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第五世林光:字景辉。博陵人。康王时命为大夫。为林虎之子,比干六世孙。
第六世林相:字世模。博陵人。昭王时为大夫。为林光之子,比干七世孙。
第七世林玄:字文通。穆王时为元士。为林相之子,比干八世孙。
第八世林凤:字智羽。恭王时为将军,授夏官。为林玄之子,比干九世孙。
第九世林翊:字义则。厉王时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使率其属,以佐王平邦国。为林凤之子,比下十世孙。
第十世林苌:字茂端,宣王时为左将军,掌夏官。为林翊之子,比干十一世孙。
春秋时期,林姓有林楚,林类,林回.林放等人物知名于世平王东迁之后,历史进入春秋时期。随着大下纷争,列国争霸,诸侯混战,林姓或者为了做官,或者为了逃难,或者为林姓乱,有不少人从原来的居住地迁出,使得林姓的分布范围更广,人口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加。在今山东曲阜、淄博等地,当时是鲁国和齐国的统治中心,有林楚、林放、林回等林姓人物知名于世。而在此以前,当地并没有林姓人生活的记录。另外,在林姓发祥地之一的西河一带,也有大批林姓人生活,其中有一个名叫林类的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总计这一时期的林姓知名人物不下几十位,是林姓得姓以来第一个主要发展时期。
林楚是林姓家族中以死效主的典型
林楚是鲁国人,为季桓子的家臣,《左传·定公八年》载有其事迹。当时鲁国季、孟、叔三桓专政,季桓子为之首。阳虎本为季氏家臣,事季平子,平子死后专鲁国之政。他欲去三桓而代之,打算在蒲圃(在鲁国都城东门外)设宴礼请季桓子,先把季氏杀死。到了约定的日期,阳虎在前边带路,林楚为季桓驾车,阳虎的从弟阳越殿后,准备出发到蒲圃去。这时,季桓子预感到事情不妙,突然对林楚说:"你的先人都是季氏家里的忠良之士,你应当继承下去。"林楚回答说:"下臣听到命令已经晚了。阳虎执掌政事,鲁国服从他。违抗他的命令,是自找死路,我死了对主人也未必有好处。"季桓子说:"晚什么?现在还不晚。你带我到孟氏家去,事情或许有救。"林楚回答说:"下臣不敢吝惜一死,只怕不能使主人免于祸难。"桓子说:"不要多说了,赶快行动吧。"这时孟氏已经知道要有变乱发生,正在建造防御工事以备不测。林楚驾马车载着主人冲大路快速奔驰,阳越从后面射他,没有射中。马车直奔孟氏家中,冲进防御工事,孟孙氏手下急忙关上大门。孟孙氏家兵从门缝中射阳越,把阳越射死。阳虎一看事情有变,劫持鲁定公与叔孙州仇,去玫打孟氏。经过两场战斗,玉人。甘肃省灵台西周墓出土。这些玉雕人像是被俘的少数民族奴隶的形象,作为随葬的俑,含有献祭的意思。
阳虎失败,脱下皮甲,拿了鲁国国宝宝玉和大弓,出奔到齐国去了。
《左传》中提到林楚的先人都是"季氏之良",可见林楚家族已数代在鲁,并在季氏家中任职。
林类拾穗而歌,自得其乐,是一个著名的隐士
春秋时期已有西河林氏迁入卫国(今河南濮阳),代表人物就是西河林氏二十代林类,其后裔称为濮阳林氏。据廖用贤《尚友录》记载,林类是魏国人。他年近百岁,在春秋的口子里,披上破麻裘,在庄稼地里拾取农人遗留的谷物穗子,边歌边走。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中望见了林类,环顾了一下跟随的弟子,说:"这位老先生是可与说话之人。谁上前讯问一下。"
春秋战车复原图。春秋战国是战争最多的时期,战争灾难、自然灾害使得天下民不聊生,促使各姓族人举家迁移,形成了现在各姓杂居的局面。
子贡请行,与林类在田垄边相遇。子贡看着林类,叹息说:"先生一边唱歌一边拾取谷穗,难道先生不曾后悔过吗?"林类前行没有停留,歌唱没有停止。子贡不停地向先生拜叩,林类才仰起头来答应道:"我有什么可后悔的?"子贡说:"先生年少时不勤于行,年长卮不争取时间,现在年老了还无妻无子,入土的口子快要到了,还有什么快乐可言而且拾且歌呢?"林类笑着说:"我之所以快乐,这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是这样,而你反以为忧。年少不勤于行,年长不竞于时,所以能够有今天的长寿。年老无妻无子,死期将至,所以能够像现在这样的快乐。"子贡不解地问:"希望长寿,这是人之常情。而死却是人们厌恶的。先生以死为乐,这是为什么呢!"林类网答说:"死与生,是一往一返的关系。所以死于此者怎知不会生于彼?因此,我知道生与死是不相同的,但我又怎知忙忙碌碌求生而不困惑?又怎知我今天的死不如往昔的生?"子贡回子身边如实相告了林类的所言所语,孔子说:"我知道他是一个可与言谈之人,果然如此。"
由些看来,孔子对林类是相当欣赏的。孔子到卫国遇到林类,让弟子上前问讯,并从林类的话中受到很大启发,这是孔子第二次与林姓发生联系。从林类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茸着道家的思想,一生无求:己欲,所以能够长寿。在林类生活的时代,能够活到年近百岁,是极其罕见的。
"君子之交淡若水"的典故最早出于林回之口
林回是春秋时期历史上出现的林姓名人之一。谱称林回为齐国人,其生平事迹多不可考,但《庄子》一书的《山木篇》记载有林回所说的几句话:"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林回所说几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看上去似乎很平淡;小人交朋友,往往亲密狎昵,像纯酒一样的甘。君子之交,重在道义,关键时刻方显亲近;小人之交,重在利益,紧急时候翻脸无情。
"君子之交淡若水"与"小人之交甘若醴"的典故即最早出于此。庄子把林回的名言引为己用,可见当时林回有相当高的社会知名度。
林放在林姓的发展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林放在林氏族人中的地位无人能及,其原因主要有三:林姓出自比于是唐朝之后才有的说法,在此以前的姓氏书,如《风俗通》说林姓出自春秋林放之后;再者,林放的后裔枝繁叶茂,著名的清河林即尊林放为开基始祖,另外,济南林等多支林姓望族都与林放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林放是孔子著名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一,自然得到林姓族人的特别尊崇。让我们具体看一下林放的地位到底有多么尊贵。
林放,字子丘,鲁国清河人。为比干二十七世孙。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有名者七十二,林放即是这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收了一个林姓弟子,即林放为学生,直接向比干的后代传授学问,这是孔子第三次与林姓发生联系。
在孔子的《论语》等著作中,都记载了孔子向林放传授学问的事。一次,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好。礼的内容很广泛,就一般礼仪来说,与其铺张浪费,不如俭朴些好;拿丧礼来说,形式上的隆重不如内心感情的悲哀。像这样尚俭朴、重内容,便是礼的本质。"林放听着,不由得点头称是。由于他出身于名门之后,又虚心好学,深得孔子赏识,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中的佼佼者。
林放因为得到了孔子的真传,学成出师后还做了很大的官。相传他在周敬王时担任鲁国大夫,拜为太傅,去世后与夫人芋氏一起合葬在今河南开封东岩山一带。
灞桥。此为新修灞桥,在今西安市东,横跨:生灞河上。灞桥是历史上一座富有诗意的古桥。灞桥是东出长安的必经之地,人们送别,至此留步,早在汉代就有了折柳赠别的习俗。
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林放又被赐号为清河伯,从祀孔圣庙西庑首座。后又祀于乡贤祠。宋真宗根据林姓族谱的记载,林氏得姓于长林山,又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林放为长山侯。在不少地方的孔庙中,都立有林放的牌位,把他与孔子其他弟子的牌位放在一起,让他们像孔子一样享受后代学子的香火和祭拜。如据《台湾府志·宗庙学校》记载,台湾的宗庙、学校都置有林放的牌位,把他作为先哲顶礼膜拜。在林姓内部,他被当做重要的祖先之一,他的后代被称为"清河林",堂号称为"问礼堂"。至今,在某些林姓的堂号上,仍用"问道诗仁新气象,礼耕认重归家风"等作为堂联。在林姓姓族的传衍上,林放子孙繁衍,支派众多,后代林姓主要支系均为林放一脉传承。
林放为清河林氏(问礼堂)始祖,清河林氏(第二十六世至第三十五世)的传承关系如下
林放(二十六世)--林通(二十七世)--林不狃(二十八世)--林欣(二十九世)--林仪(三十世)--林抚(三十一世)--林弯(三十二世)--林世元(三十三世)--林伯(三十四世)--林皋(三十五世)
清河林氏第三十五世林皋自鲁国迁居赵国九门,开基九门林氏(九龙堂)。
以时代论,林氏第十一世至第二十六世为林姓春秋世系。
兹据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闽县裔孙林志所撰《晋安世谱校正序》及其他林姓家谱,简列林氏春秋世系(第十一世到第二十六世)如下
第十一世林材:字显士,齐国人。西周幽王时掌夏官,平王东迁时任司马右将军。为林苌之子,比干十二世孙。
第十二世林考:字文表。桓王时为大夫。为林材之子,比干十三世孙。
第十三世林回:字彦若,齐国人。才德高尚,朝廷屡征不仕。晋灭虢,林回弃干金之璧,负赤子而走,时称贤者。为林考之子,比干十四世孙。
第十四世林贞:字雅安,齐国人。惠王时为卿士。为林回之子,比干十五世孙。
第十五世林英:字怀远,齐国人。襄王时为卿士,拜太保之职,列位三公。为林贞之子,比于十六世孙。
第十六世林乾:字天德。襄王时为左将军。为林英之子,比于十七世孙。
第十七世林保:字贵材。顷王时为内府少卿。为林乾之子,比于十八世孙。
第十八世林隽:字商英。匡王时为畿内正。为林保之子,比下十九世孙。
第十九世林宏:字宾远,齐国人。定王时为内史宗正,为林隽之子,比干二十世孙。
第二十世林类:字涵物,又字子拔,齐国人,后迁卫。定王时为博士,至敬王时年且百岁,春秋披裘拾穗,且行且歌。孔子适卫,曾望之于野。为林宏之子,比干二十一世孙。
第二十一世林繇:字公誉。简王时官司寇,拜前将军。为林类之子,比干二十二世孙。
第二十二世林既:字绍宗。灵王时为司寇。为林繇之子,比于二十三世孙。
第二十三世林雍:字秀和,鲁国人。景王时为畿内闾正。见王政不达而辞,出仕于鲁为大夫。齐鲁炊鼻之战,林雍奋不顾身,得到鲁人称赞。自此子孙相继居于鲁都曲阜。为林既之子,比于二十四世孙。
第二十四世林敏:字明征,鲁国人。景王时为鲁正卿。通习六经。为林雍之子,比千二十五世孙。
第二十五世林楚、林辅、林立:林楚,字仲之。鲁国人。
敬王时为太傅。为林敏之长子,比干二十六世孙。林辅,字安国,敬王时为太仆正,为林敏之次子。林立,字子敬,敬王时为太傅,为林敏之三子。
第二十六世林放:字子丘,鲁国人。周敬王时为鲁国大夫,曾问礼之本于孔子,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为林楚之子,比下二十七世孙。
写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林放是孔子的学生,但孔子适卫碰到的林类却是林放的直系先祖。林类与林放的关系史籍未载,在一些林姓家谱中却被排在了一起。其实,世系混乱与错乱是各个姓族在排列先祖世系时的普遍现象。越是年代久远,这种情况也越加严重。拿林姓来说,林放后裔的堂号为问礼堂,其家谱称为《问礼堂清河林氏族谱》,又称《西河林氏长山世谱》,它记载着西周至战国时期林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由于年代久远,这一族谱已经失传。当今流传的《西河林氏族谱》、《长山世谱》以及《问礼堂清河林氏族谱》等,都是明清以后编修的。
在林氏族谱中,对于林放与比干的关系,就存在着不同的说法。许多史料记载林放为比干的十二世孙,这样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末期500多年中,林姓仅传11代,每50年传一代,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为了调和这种矛盾,当代所编的一些林姓谱书和族谱中,把林放列为比下的十七世孙,也有的把林放列为比下:的二十四世孙或十四世孙。由于史书中从来没有记载林回、林类、林雍、林放等等这些很早就立传的历史名人的父亲或儿子为何人,他们的后裔只能根据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出他们的世系和辈份关系,因此这种世系只能是相对世系而不是绝对世系,不能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成真正的父子或直系关系。就上述所列林姓春秋世系来看,就存在明显的错误。表中所列林类为比干二十一世孙,林放为比千二十七世孙,二人是直系亲属关系,中间相隔六代。二人都与孔二F打过交道,时间相差应在百年以内。百年之内传袭六代,平均每隔15年一代,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对于这类问题,暂时还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留待存疑。
战国时期,林皋官至丞相,居于九门,是九龙堂和十德堂的奠基者
战国时期,林姓的代表人物有林不狃、林皋等人。林:石狃为鲁士,在齐鲁之战中被齐军杀死,其事迹见于《左传.哀公十一年》。林皋是九门林氏的奠基者。在林姓姓族的发展史上,林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上承西河林,下启济南林,地位极其重要。
林皋,又名林玉,字鹤岗,鲁国人。周显王时任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丞相,从此迁居九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九门村)。林皋生有九子:林成、林文、林宣、林化、林德、林修、林明、林勉、林韶(有的林氏族谱,如《玉树扬风》,记载林皋的九个儿子为林仁、林年、林升、林昶、林文、林曜、林岳、林佐、林卫),兄弟九人皆为官,时号九龙。林皋和他的九个儿子,都十分贤明,.国人因称林皋为"九龙之父"、"十德(以玉的十种特质,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之门"。赵王听说后,对林皋十分嫉妒,总想找个借口给林皋一点颜色看看。一次,赵王下令说:"本王欲临幸列国,把那些枝叶繁茂的树木伐掉。"林皋看出了事情的原由,说:"这是赵王要杀我们父子呀。"遂丢掉官职带领全家隐入白云山避难。赵王知道后叹息地说:"林皋父子,实在是贤德之人啊!"后来,林皋的后裔繁衍播迁于山东、江苏、四川、河北、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有的侨居东南亚各国。林皋的后裔,均用"九龙堂"或"十德堂"作为堂号,并用"九龙衍派,双鹤入云"、"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等作为堂联。
林皋为九门林氏始祖,兹简列九门林氏(第三十五世至第四十二世)的传承关系如下
林皋(第三十五世)--林宣(第三十六世)一林微(第三十七世)--林芳(第三十八世)--林玮(第三十九世)--林亮(第四十世)一一林挚(第四十一世)--林纂(第四十二世)
战国后期,西河林氏分支迁徙秦国,形成成阳林氏
战国后期,有西河林氏分支迁入秦国都城成阳(今陕西咸阳)。从西河林氏三十七代到四十代都有在咸阳定居者,其后裔称为成阳林氏。西河林氏分支九门林氏三十七世林微是咸阳林氏的开基祖。
以时代论,林氏第二十七世至第三十六世为林姓战国世系,第三十七世至第四十世为秦世系。
兹据《晋安世谱校正序》及其他林姓家谱,简列林氏战国世系(第二十七世到第三十六世)及秦世系(第三十七世至第四十世)如下
战国世系:
第二十七世林通:字遐邦,鲁国人。周元王时为邑正。为林放之子,比干二十八世孙。
第二十八世林不狃:字文习,鲁国人。元王时为鲁士,齐鲁稷曲之战,林不狃徐步而行,被齐军追杀。为林通之子,比干二十九世孙。
第二十九世林欣:字子悦,鲁国人。贞定王时为邑正。为林不狃之子,比干三十世孙。
第三十世林仪:字文范,鲁国人。考王时为邑正。为林欣之子,比干三十一世孙。
第三十一世林抚:字汝清,鲁国人。威烈王时在卫国任司马之职。为林仪之子,比干三十二世孙。
第三十二世林鸾:字士翔,鲁国人。安王时为左将军。为林抚之子,比干三十三世孙。
第三十三世林世元:字弘道,鲁国人。烈王时为司空,掌土木工程。为林鸾之子,比干三十四世孙。
第三十四世林伯:字万里,鲁国人。显王时为司马,掌军政。为林世元之子,比干三十五世孙。
第三十五世林皋:又名林玉,字鹤岗,鲁国人。显王时为赵相,迁居九门。生九子,时号九龙。为林伯之子,比干三十六世孙。
第三十六世林宣:字子亮。赵国九门人。慎靓王时为赵大夫,后随父隐居白云山。为林皋第三子,比干三十七世孙。
秦世系:
第三十七世林微、林宪:林微,字世隐,赵国九门人。赧王时仕于秦,为大夫左卿,封关内侯。为林宣之子,比干三十八世孙。林宪,字世武。齐国邹县人。秦始皇焚书时,秘藏宗谱于祖墓内,使林氏世系不致失序。到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任司隶校尉。为林皋之孙。
第三十八世林芳:字茂初。秦昭襄王时为屯军仆射。为林微之子,比干三十九世孙。
第三十九世林玮:字子玉。秦始皇六年(前241年)为左将军。为林芳第三子,比干四十世孙。
第四十世林韶、林治、林亮:林韶,字景通。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为右将军,转郁林郡守。为林玮第二子,比干四十一世孙。林治,字元立。齐郡邹县人。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为治粟内史。为林玮第三子。林亮,字元英。齐郡邹县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为侍中,为林玮第四子。
西汉初期,林皋的后裔林挚等迁居齐郡邹县,后因齐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林姓的发展有了更为充分的条件。原来生活在鲁国一带的林雍,谱称比干二十四世孙,在传了第二十六代林放、第三十五代林皋等人,开基清河林、九门林之后,秦朝时期九门林氏有人迁居齐郡邹县(今山东邹城市)。西汉初年,林挚家族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大族。这时,在行政区划的设置上发生了一件对林姓人影响颇大的事情,即齐郡分置济南郡。
齐郡为西汉开国后改临淄郡所置,治所在淄博(今山东淄博市)。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山东一带的经济发侯很快,这样,齐郡的地盘显得比较大了。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一地区,便把齐郡分开,从中另置济南郡。济南郡的治所开始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龙山镇古平陵城),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济南市以及章丘、济阳、邹平等县地。到晋朝后,移治历城(今济南市)。隋初废。
林挚家族居于邹县,本属齐郡管辖。从齐郡中分置济南郡后,邹县成为济南郡的管辖范围。这支林氏也成了济南郡人。在整个两汉时期,济南一带的林姓是天下林姓的代表,也是当地知名的名门望族,被称为"济南林氏",相继出现了平棘侯林挚、太子太傅林尊等有影响的人物。"济南林",即家谱上所称第四十二世到第七十三世。它的形成;对林姓的发展影响重大,从此林姓进入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林挚是名列二十四史中的最早的林姓人物。谱称林挚为比干四十二世孙、林皋八世孙(一说为林皋曾孙)。据《汉书·功臣世系表》等记载,林挚,字伯勇,齐郡邹县人,在汉高祖七年(前200年)任燕国相,后封平棘侯,食邑千户,传四代绝封。
汉宣帝时,林尊为经学博士,官至太子太傅,林氏之望族以济南称者,自此始林挚家族经过汉朝前中期十数代的发展,到汉宣帝时出了一位在林姓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林尊,谱称比干五十一世孙,被林氏奉为济南望族的开基始祖。
林尊是二十四史中首位单独列传的林姓名人。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林尊,字长宾,济南人。从事今文经学研究,师于欧阳高,成为经学博士。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石渠阁会战中,林尊也参加了讨论。后林尊官至少府(掌管山地海泽的税收,以供皇帝享用)、太子太傅(皇太子属官之首,负责太子的督导),可谓十分尊崇。林尊更重要的地位在于他是今文尚书经学传播链中的重要环节。他得老师欧阳高的真传后,又把学问传给了平陵人平当与梁国人陈翁生。平当后以所学任官,累官至丞相。陈翁生官至信都太傅,家世传业。由此欧阳有平、陈之学。陈翁生授业于琅邪人殷崇与楚国人龚胜,后殷崇为博士,龚胜任右扶风。平当授业于九江人朱普与上党人鲍宣,后朱普为博士,鲍宣任官至司隶校尉。经过一代代的传衍,这支今文经学研究队伍徒众日盛。其中,林尊功不可没。后来的广陵林氏、平原林氏、郯城林氏、下邳林氏、晋安林氏、光州林氏、三原林氏等均为林尊后裔。
林姓族谱上把由林尊开基的济南林氏作为各支林氏中地位最为尊崇的支系之一。济南不仅是林姓在两汉时期著名的郡望,至今许多林姓人还以济南作为堂号。在今天一些林姓人的祠堂上,仍用"济美衣冠承圣哲,南疆开发涌群英"、"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等作为专用堂联。
根据林氏族谱所载,兹筒列济南林氏(第四十二世至第六十六世)的传承关系如下
林纂(第四十二世)--林别(第四十三世)--林吉(第四十四世)--林述(第四十五世)--林良(第四十六世)--林公(第四十七世)--林车(第四十八世)--林凭(第四十九世)--林尊(第五十世)--林高(第五十一世)一一林苗(第五十二世)--林鉴(第五十三世)--林宁(第五十四世)--林金(第五十五世)--林重(第五十六世)一一林秉(第五十七世)--林袭(第五十八世)--林时(第五十九世)--林承(第六十世)--林熹(第六十一世)--林谟(第六十二世)--林恂(第六十三世)--林就(第六十四世)--林横(第六十五世)--林道(第六十六世)
林道为林横的次子,谱称比干六十七世孙,为广陵林氏始祖。济南林氏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林姓皇后。
济南林氏形成之后,主要在今山东一带发展繁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林尊后裔中的一支定居于平原(治今山东平原西南)。林胜是这支林氏的代表人物,他在北魏时任平凉太守,其女贵为皇后。林皇后为魏孝文贞皇后,生废太子恂。林皇后对魏孝文帝有一定的影响。在林皇后的积极支持下,魏孝文帝曾两次亲临比干墓祭吊,并在比干墓前修建了比干祠庙。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到比干墓祭拜的皇帝,为了让臣下向忠贞爱国的比干学习,魏孝文帝拓跋宏亲自书写了吊祭比干的祭文,还在代北拓跋族的祖居地修建了比干城。在林皇后的大力帮助下,魏孝文帝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入中原的洛阳,穿汉服,说汉话,还把代北鲜卑族的少数民族姓氏改为汉姓。这样,鲜卑族复姓丘林氏被改为单姓林氏,增加了林姓的人口,为林姓姓族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两汉之交,今四川一带就有了林姓大族,临邛的林闾家族即是其代表
林闾,谱称林尊之孙、林高之子、比干五十三世孙。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人。西汉成帝时生于济南,自幼喜爱学习,博古通今。自古天子造有鞘车,驶于天下。自汉朝以来的儒生但知有车酋车之设,却不知轱车是干什么用的,只有林闾和严君平知道。他们说:"鞘车之设,为的是考知八方的风雅,九州的异同,使天子虽居高堂之上而知天下之事。"扬雄听说这件事后,前往投靠林闾,拜其为师,后成为:艾学大家和语言学家。林闾处西汉末世,见政治腐败,不愿做官,隐于成都。汉室后中兴,林闾在光武帝时出任徐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北)刺史。
东汉中期以后,济南林开始有人南迁,尤其是汉末林农家族的大祸,成为济南林大批南迁的导火素,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下邳林.晋安林等,都是由济南林的南迁而形成的济南林氏望族自林尊开基后,一直在济南郡发展。东汉中期,林尊后裔、谱称比干六十七世孙的林道迁居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形成广陵林氏。林道也成为广陵林氏的开基始祖。
林道为广陵林氏始祖,传至林姓第八十世林礼,开基下邳林氏。林道至林礼间的传承关系列表如下:
林道(第六十六世)--林永(第六十七世)--林肇(第六十八世)--林封(第六十九世)--林农(第七十世)--林祗(第七十一世)--林川(第七十二世)--林豫(第七十三世)--林奢(第七十四世)--林冠(第七十五世)--林玉(第七十六世)--林逢勋(第七十七世)--林显(第七十八世)--林业(第七十九世)--林礼(第八十世)
济南林经过三四百年的发展,到林道的曾孙东汉经史博士林农(谱称比干七十一世孙)生活的时代,宗族庞大,人口众多,势力强盛,因此为当权者所忌,遭到汉灵帝和奸宦董卓的排斥,一家有七百余口同时被杀,家族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关于这次林姓的灾难,林氏《长山世谱》记载:"比干七十一世孙,祖考农公,字野贤,官经史博士,灵帝时阉宦十常侍流祸,凡忠臣义士、缙绅名宦俱被戮,我族被害者744人,公同父罢归,恐祸及之,乃与父老潜之。"唐代温彦博所撰《林氏宗谱序》也说:"后汉之末,复遭董卓擅权乱政,士爵播迁,每忌林族诸士,布言林氏宗党强于河北。汉主蒙其潜诉,宗族被戮者744人,......衣冠避于南地。"这次灾难,林农及其父林封虽未被杀,但被免职罢归。林农恐祸及于己,乃与父老隐居于济水之东。到献帝建安年初,林农曾复出为官,任司隶校尉。三国时期,这支林氏的主体在曹魏政权中任职。西晋建立后,这支林氏有多人任职于朝,祖先的基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光大。
东汉中期以后,济南林的其他分支陆续有林氏族人南迁。林姓人成批南迁,则始于东汉末年。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中原淮河地带的世族和民众一次就有十余万户流徙江南。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大力组织流民屯田开荒,江南世族也积极吸纳流民到自己的庄园内开荒生产。许多林姓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南迁的。可惜的是,这批林姓人多为平民,历史上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
林姓大族南迁福建多在两晋以后,特别是西晋末年以后。西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阶级、民族矛盾的尖锐,引发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动乱,即"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起于西晋惠帝永平元年(300年),共持续了16年。接着,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北方经济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从而产生了北人南迁的热潮。北人南迁的主要地区是江左一带。《通鉴·晋永嘉五年》载:"时海内:大乱,独江左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晋书·王导传》也说:"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北人南迁的势族中,林姓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林谓《闽中记》日:";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郑四姓先人闽。"另据林氏《晋安世谱校正序》记载:"当中原板荡,衣冠卿相从闽居者有八族.林、黄、詹、陈、郑、邱、何、胡是也。"
林氏望族之一"下邳林氏"就是西晋末年林姓人南:迁形成的林姓传衍到第八十世林礼时,正值西晋末年,中原战乱频仍,林礼不得不离开故土,随子迁居徐州下邳,成为下邳林氏的开基者。林礼的儿子林隶,曾任徐州别驾,居于徐州下邳梓桐乡。晋愍帝建兴三年(311年),林隶升任黄门侍郎,后随晋元帝渡江南巡。林隶的长子林懋在晋愍帝建兴四年(312年)除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侍卫将军,后迁下邳太守。林懋有六个儿子,都很有出息,时号称六龙。林懋任满以后,时局已经十分动荡,而当地又比其他地方安宁,其世代子孙便在下邳(治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之梓桐乡一直居住下来,成为徐州之冠族。林懋也因此被奉为下邳林氏望族之始祖。至今,这支林姓人后裔仍以"下邳堂"作为堂号,使用"派出下邳声望远,支分八闽泽绵长"等作为堂联。
下邳林氏自开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人在下邳一带(今江苏睢宁县及邳州市)生产和生活。按照常理推算,下邳林氏在其根据地发展到今天,应该是当地大姓。然而当今在这一地区,自明清以来,却罕见古下邳林氏后裔。据《邳县志》载,明清两代共有邳州进士21人,举人106人,没有一个姓林的。江苏省1995年所编《邳县志》记载有古今立传人物72人、列表名人录1869人,共计1941人,也没有一个林姓人。古下邳(即今古邳镇)位于今江苏睢宁县北部,1993年出版的《睢宁县志》,立传人物39人,无一林姓。烈士英名录1459人,仅有两个林姓人。该县自清代光绪以来,没有一个以林姓命名的村庄。可以看出,这一地区的林姓人很少,而且他们和其他姓氏的人一样,都是后来的移民,那么,下邳林姓先民的后裔到哪里去了呢?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我们发现,从西晋末年到解放前的一千六百多年间,古下邳一带是战争的多发地区,也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就战争来说,历历可数。隋代,先后有下邳人苗海潮和卢明月在下邳聚众起义;唐代末年,黄巢起义军曾攻入下邳,杀下邳令;宋代,这里是宋金交战的主要战场,韩世忠曾与金兀术征战下邳,岳飞曾统兵10万围困下邳;金代,有邳州聚众近20万人反金、山东红袄起义军3万余人进攻邳州、红袄军据邳州反元失败、元军会兵邳州以伐宋等;元代,有红巾军首领李二聚率众起义、反元义军张士诚攻占邳州、徐达率军25万驻军下邳;明代,李五、郑三等起义军进攻徐、邳等州;清代,有邳州人杨秉孝聚众攻邳州、捻军在九年时间内十入邳州境并三次攻克古邳;民国时期,有国民革命军与北洋军阀争夺邳州、国民党桂系李宗仁部在邳州附近的台儿庄大败日军、邳县沦入日寇之手被大肆劫掠、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兵团司令黄伯韬被击毙于邳县龙湖村南。就自然灾害来说,古黄河历史上多次在下邳南北改道,造成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其他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瘟疫、蝗灾等亦时有发生。隋代开皇年间,下邳大水,溺人无数;宋代淳化年间,下邳大旱,蝗虫肆虐;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决口于阳武,经徐州、下邳,夺泗水入淮;元代成宗时,黄河在河南杞县决口,邳州受灾严重;明代,弘治年间黄河两次决口泛滥睢宁一带,穆宗隆庆年间黄河决口于邳州,神宗万历年间黄河决口于邳州曹家庄,熹宗天启年间黄河决口于徐州青田大龙口水淹邳州,崇祯年间睢城被黄河洪水吞没;清代,顺治年间黄河决口于邳州,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郯城大地震波及下邳,康熙七年(1668年)震后下邳古城为河决洪水夷为平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移下邳州治于洪福山南改名邳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继大旱之后的暴雨使邳州城饿殍遍野。在历代战争与自然灾害的交互作用之下,古下邳百姓不断死亡、外逃,下邳林姓先民也在各种天灾和人祸下陆续流亡他方。以至在今天的古下邳一带,再也难以见到一直定居于此的下邳先民的后裔了。
综合林氏族谱所载,为了方便起见,兹简列林氏主流两汉世系(第四十一世至第七十二世)、三国世系(第七十三世至第七十五世)与两晋世系(第七十六世至第八十七世)如下两汉世系:
第四十一世林挚:字伯勇,齐郡邹县人。汉高祖时曾任燕相,封平棘侯。为林亮之子,比干四十二世孙。
第四十二世林辟疆、林纂:林辟疆,济南人,袭封平棘侯。为林挚长子,比干四十三世孙。林纂,字雉龙,济南人。曾在惠帝时任中山郡守。为林挚第五子。
第四十三世林别:字元甄,济南人。曾在文帝初年任御史大夫。为林纂之子,比干四十四世孙。
第四十四世林吉:字安仁,曾在文帝时任广陵太守,封高亭侯,食邑三百户。为林别之子,比干四十五世孙。
第四十五世林述:字得遂,济南人,曾在景帝时任少府。为林吉之子,比干四十六世孙。
第四十六世林良:字绍先,济南人,武帝建元年间为!扮府中郎将。为林述之子,比干四十七世孙。
第四十七世林公:字元昌,济南人,武帝时曾任御史中丞。为林良之子,比干匹十八世孙。
第四十八世林车:字任重,济南人,昭帝时曾任司隶校尉。为林公之子,比干四十九世孙。
第四十九世林凭:字纯义,济南人,宣帝时曾任并州刺史。为林车之子,比干五十世孙。
第五十世林尊:字长宾,济南人,在宣帝时官至少府、太子太傅。为济南林氏望族始祖。为林凭之子,比干五十一世孙。
第五十一世林高:字尚勤,济南人,曾在元帝时任江州刺史。为林尊长子,比干五十二世孙。
第五十二 世林苗、林问:林苗,字玄蔸,济南人。成帝时曾任平原太守。为林高之子,比干五十三世孙。林闾,临邛人,为扬雄师。为林高之子,比干五十三世孙。
第五十三世林鉴:字公察。哀帝时任北平太守,封永安伯。为林苗之子,比干五十四世孙。
第五十四世林宁:字安国。平帝时为征南将军。为林鉴之子,比干五十五世孙。
第五十五世林金:字文英。新朝时为建武将军。为林宁之子,比干五十六世孙。
第五十六世林重:字世基。曾任河南、京兆二郡太尹。为林金之子,比于五十七世孙。
第五十七世林秉:字任职。曾任司隶校尉、司徒、天下军戎大司马。为林重之子,比干五十八世孙。
第五十八世林袭:字长义。曾在更始政权中任攘羌校尉。为林秉之子,比干五十九世孙。
第五十九 世林时:字敬节。东汉初年曾任徐州刺史。为林袭之子,比干六十世孙。
第六十世林丞:字延览。光武帝末年曾任散骑常侍、冀州刺史。为林时之子,比于六十一世孙。
第六十一世林熹:字世宁。明帝时曾任少府卿。为林丞之子,比干六十二世孙。
第六十二世林谟:字文典。曾在章帝时任玄菟太守、并州刺史。为林熹之子,比干六十三世孙。
第六十三世林恂:字元信。和帝时任镇南将军。迁镇远大将军,封万户侯。为林谟之子,比于六十四世孙。
第六十四世林就:字元希。和帝时任谏议大夫,升司马。为林恂之子,比干六十五世孙。
第六十五世林横:字会游。安帝时为谏议大夫。为林就之子,比干六十六世孙。
第六十六世林道:字文穆。顺帝时任司隶校尉,世居广陵。为林横次子,比干六十七世孙。
第六十七世林永:字世遥,广陵人。顺帝时为秦州刺史,封关内侯。为林道之子,比干六十八世孙。
第六十八世林肇:字元始,广陵人。质帝时为颍川太守,桓帝时为西河太守。为林永之子,比干六十九世孙。
第六十九世林封:字烈士,广陵人。桓帝时曾任谏议大夫。为林肇之子,比干七十世孙。
第七十世林农:字野贤,广陵人。灵帝时为经史博士。后林氏家族遭难,林农被罢归,与父老隐居于济水之东。至献帝初复仕,任司隶校尉。为林封之子,比干七十一世孙。
第七十一世林祗:字灵智,齐国人。献帝时任使持节:犬将军,兼中书令左仆射。为林农之子,比干七十二世孙。
第七十二世林胡、林川:林胡,字文渊。东汉末年任东莱、陈留二郡太守。为林祗之子,比干七十三世孙。林川,字文阐。魏明帝时为徐州刺史。为林祗第五子。
三国世系:
第七十三世林豫:字敬悦。明帝时曾任河东、河南二郡太守。为林川长子,比干七十四世孙。
第七十四世林奢:字道运。齐王芳时曾任司隶校尉。为林豫长子,比于七十五世孙。
第七十五世林冠:字仕文。魏元帝时曾任尚书令。为林奢第三子,比干七十六世孙。
两晋世系:
第七十六世林玉:字真实。晋武帝时为侍中兼司隶校尉。为林冠之子,比干七十七世孙。
第七十七世林逢勋:字公绩。晋武帝时曾任博陵太守。为林玉长子,比干七十八世孙。
第七十八世林显:字仲宗。晋武帝时曾任安定、博陵、山阳三郡太守。为林逢勋长子,比干七十九世孙。
第七十九世林业:字子胄,博陵人。晋惠帝时曾任司马。为林显长子,比干八十世孙。
第八十世林礼:字元副,博陵人。晋怀帝时曾任太子太傅。为林业之子,比干八十一世孙。是林氏迁居徐州之始祖。
第八十一世林隶:字元从,下邳人。居徐州下邳梓桐乡。晋愍帝时曾任黄门侍郎,后随元帝渡江。为林礼之子,比干八十二世孙。
第八十二世林懋、林禄:林懋,字世兴,下邳人。晋愍帝时任下邳太守,遂世居下邳,成为下邳林氏望族的始祖。为林隶长子,比干八十三世孙。林禄,林懋,字世荫。东晋初年任晋安太守,追封晋安郡王,遂举家人闽居于晋安,成为晋安林氏入闽始祖。为林隶次子,比干八十三世孙。
第八十三世林景:字明彻,下邳人。晋成帝时任散骑常侍等职,因功封桂阳郡南平侯。为林禄长子,比干八十四世孙。第八十四世林绥:字义和,下邳人。晋穆帝时因功升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南平开国侯。为林景长子,.比干八十五世孙。第八十五世林格:字世标,晋安人。晋孝武帝时曾任郎中令。为林绥第三子,比干八十六世孙。
第八十六世林靖之:字居广,晋安人。曾任建阳郡太守。为林格第五子,比干八十七世孙。
第八十七世林遂之:字孟成,晋安人。晋武帝时曾任南海县令。为林靖之第四子,比干八十八世孙。
在当今各地林姓人中,以福建林姓人数最众。闽林由西晋末年林禄任晋安太守开基,其支系遍及天下。今天中国林姓南多北少的格局,其根源便在于此。
征当今各地林姓人中,以福建林姓人数最众。闽林由西晋末年林禄任晋安太守开基,其支系遍及天下。
今天中国林姓南多北少的格局,其根源便在于此。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5-22
第四章 晋安林氏的形成及其分衍
西晋骑吏俑。青瓷骑吏俑胎灰白。青釉开片。塑造手法简炼,神态逼真。
晋安林氏的开基者是林禄,他出任晋安郡太守,遂全家人闽定居晋安。
西晋末年的动乱尽管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场毁火性的灾难,但从客观上来说,却促进了林姓的进一步繁衍和迁徙,使林姓生活的窄问进一步扩大,对后来林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晋安林"便是由此而开基的。追本溯源,"晋安林"来源于"济南林",是从林姓始祖比干一脉相承而来的,开基始祖便是前面提到的比干八十一世孙林礼的孙子、"下邳林"开基祖林懋之弟林禄。如同林懋开创"下邳林"一样,林禄开创"晋安林",也是由他出任晋安郡(治今福建福州)太守引起的。
祖逖率军北伐。西晋末年的动乱促进了林姓的进一步繁衍和迁徒。
据林氏家谱记载,林禄,字世阴,下邳人。为林隶第二子,林懋之弟,比干八十三世孙。原任安东琅邪王府将军,除给事中、黄门侍郎,后随晋元帝渡江,由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累迁晋安郡太守,追封晋安郡王,遂全家人闽定居晋安。是有名可稽的林姓人闽第一人。他的后代,除留居晋安者外,又有的迁居莆田、侯官、长乐、连江、南安、德化、福唐、温陵、清溪、龙溪、漳浦、惠安等地,分别在这些地方开基。另外,"下邳林"在传到第八代林国敏时,也因出任台州刺史而由江苏南下,成为台州和温州等地(在今浙江境内)林姓人的开基始祖。从此,由"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晋安林"、"下邳林"无不光大于南方,特别是以今福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一带。今天中国大陆所形成的林姓在分布上南多北少的基本格局,其根源便在于此。晋安,是比干后裔的第四个发祥地。晋安世系自东晋至隋初历经大约二百五十余年,出现了许多名人。林禄的长子林景、长孙林绥,封桂阳郡南平侯。林绥第三子林格曾任郎中令,林格第五子林靖之曾任建阳郡太守。这些都是晋安林氏中的佼佼者。
今福州惠安的晋安郡王墓,是海外许多林姓华侨归国后首先拜谒的地方。
晋安郡王墓又称晋安王墓,是"闽林"始祖林禄的坟墓,坐落在今福建惠安县涂岭龙头山九龙岗。墓在山下路旁。纵览坟墓周围,地势非凡,环境幽雅。
据林姓家谱称,林禄为比干八十三世孙。晋室南迁后,林禄任安东琅邪王府参军,除给事中、黄门侍郎,后以讨伐杜韬功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充合浦太守。太宁三年(325年),诏归朝奉,敕守晋安郡,追封晋安郡王。林禄享年86岁,在当时是十分高寿的。
整个墓葬呈乾巽坐向,墓穴称为龙马毓奇。墓前立有碑刻及翁仲、石羊。墓顶有"林始祖讳禄公九龙穴墓"的古篆题额。墓旁建有祠堂。在墓前的各种碑刻中,一通立于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的碑刻最为引人注目。这通碑刻为当时惠安县教谕林齐圣(林禄二十三世孙)、举人林徽龙等人所立,惠安县知事邓英题款。碑的正面刻有"莆田始祖晋安郡王禄公墓"等字,背面刻有林齐圣撰写的《重修始祖晋安郡王墓记》。在这篇墓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重修墓葬的来龙去脉,以及重修墓园的一些情况,大意是说:
出惠安县北门30里,有个地方叫涂岭,再由此向北五里左右,即是陈同关。出得关外,右边有一座山峰,名日九龙岗。这里群峰竞秀,怪石交错,奇特的形状比别的山峰更为突出。我林姓始祖晋安郡王墓就在这里。林姓之得姓,源自于殷少师比干,而林姓入闽则自晋安郡王禄公始。郡王当永嘉之乱,尽瘁王室,被称为国之忠臣,可谓无愧于殷少师的子孙。郡王墓在郡城之北,左林右泉,后岗前道,铜盘铭之,可考而识。而晋安王墓历经数百年沧桑巨变,翁仲明器犹有存者,岂非神明保佑以表忠贞之意?睹墓思人,饮水思源。故此我们捐资修墓,以求时常祭拜。并追回墓前一片园地,由惠安族贤耕种,作为日常洒扫祭祀之资。我在此任职已满,不久即将离任,恐年深日久,不知何日才能重来,故勒石为记,以示后人。
这篇记文对林姓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在晋安郡王墓前的碑刻中也最有价值。所以才能经历三百多年的风雨之后,至今仍然屹立在墓前,向人们述说着林姓的历史。
林禄开创了林姓人南迁以后的历史,在当初南迁之时,夫人孔氏及家人同行,后来也都留居当地。谱称夫人孔氏曾因林禄的功勋被封为贵人,去世后夫妇合葬于九龙岗。她与林禄生有两个儿子,即林景和林暹。俩人及其子孙继续繁衍生息,使林姓最终光大于南方,"晋安林"也因此名满天下。所以,追本溯源,这一切都与林禄有关。所以正因如此,宋朝人林大鼎曾作诗盛赞林禄说:
粤惟吾祖,晋室勋良。经纶庙社,黄门侍郎。清讨祸乱,救封郡王。名垂天壤,功在庙廊。孙枝褒发,亿万弥昌。一 华祖如带,积笏盈床。顾瞻祖德,万世有光。诗中追述了林禄的功业,并概括了林禄子孙繁衍发展的盛
况,教育后人不忘祖先的功德,光大祖先的基业。这首赞诗,与《重修始祖晋安郡王墓记》的记文一样,也得到了林姓子民完好的保存,在晋安郡王墓旁的祠堂中,人们可以一睹记文和赞词的墨宝,品味林姓族人创业南方的喜悦和艰辛。
林禄的后代林士弘,在隋末称帝,是林姓发展史上惟一一位林姓皇帝
林姓入闽第一人林禄的后代除在福建发展外,有人迁居今江西一带。到隋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林士弘就是一位隋末南方农民起义的著名首领。他是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为林禄的十二世孙,比干九十四世孙。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林士弘与同乡农民操师乞等商议聚众起事,旋召集流民、农民等起义,攻占豫章郡城(今江西南昌)。操师乞自称元兴王,以林士弘为大将军。不久,操师乞战死,林士弘代统其众,在鄱阳湖一带大败隋军,斩杀隋将刘子翊,豪杰聚众攻杀各郡郡守以响应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多万人。次年,起义军占领虔州(今江西赣州),控制了今江西的大部分地区。林士弘自号南越王,不久又自称皇帝,建国号楚,建元太平。势力所及,达到北起九江,南至广州的广大地区。隋朝政府惊慌失措,急派大军镇压。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起义军因内部猜疑,作战失利,退保余干(今属江西),势力渐弱。到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林士弘之弟、鄱阳王林药师以兵围循州,被循州总管杨世略击败,林药师被杀。起义军被迫降唐,不久又退保安成(今江西安福东南)。起义军招募流亡,准备东山再起。唐军派兵来讨,这时林士弘病死,义军遂散,起义宣告失败。林士弘的后裔为了免遭杀身之祸,逃到浙江武林山中隐居下来,改林姓为柴姓,形成比干后裔之柴姓林氏。林士弘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是隋末南方农民起义军中规模较大的一支,沉重地打击了隋朝的统治,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因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莆田林氏是晋安林氏的最大支派,其后家族繁盛,从"晋安林"开创了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由于晋安林在历史发展中分支众多。特别是有些在后来还回迁于北方、台湾和海外各地,以至成为天下公认的林姓最。大支派。晋安林氏第九代林茂迁徙于福建莆田北螺村,由此形成莆田林氏,其后族大人多,播迁四方,成为晋安林氏的最大支派。莆田也被誉为林姓继西河、济南、下邳、晋安之后的第五个发祥地。
莆田林氏是晋安林氏的继续和发展。莆田世系是从隋朝初年开始的,它的开基祖林茂,谱称为比干九十二世孙。他在隋文帝开皇三年(584年),从晋江迁居莆田北螺村。后来在唐朝时期名闻天下的九牧林氏和阙下林氏都是林茂的后代所开基,因此林茂被这两支林氏奉为共同的始祖。
九牧林氏是唐代人林披所开基,其后瓜瓞绵绵,迁衍广泛,名人辈出林披,字茂则,是莆田开基祖林茂七世孙,比干九十八世孙。他自幼聪敏好学,读书一览即记,14岁手抄六经及子书、史书千余卷。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林披明经及第。次年,林披19岁任将乐令,后迁礼州司马、陆州刺史,旋贬为临汀郡曹椽,改临汀令。该地民俗好鬼,林披作《无鬼论》,山鬼竟然绝迹。此举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发展了生产,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因政绩卓著被授予临汀别驾,知州事十年。成绩突出,朝野都有所闻。御史李栖钧奏明皇帝,授予太子詹事、苏州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林披自任官以后40年,志行高洁,无论官职大小,宠辱不惊。广帅薛景以林披德政奏授琼州都督,林披辞而不受。故相国常衮对林披十分欣赏,说:"林君处处犹龙,所居有青龙白雀之异。"林披先后娶妻三人,即郑氏、陈氏和朱氏。三夫人后来一共生有九子,这九个儿子后来也都明经及第,并且俱任刺史之职。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牧或牧守,他们也被称为州牧。兄弟九人合在一起,号称"九牧"。加之他们父子相继,世代显贵,家声广播,世泽绵远,在古代被称为"八闽"之地的福建一带独领风骚,因此被以"八闽世泽,九牧家声"相称,或者被称为"莆田九牧"、 "九牧林家"等,以纪念这段颇为荣耀的历史。所以,凡属林披后裔,多用"九牧"作为堂号,并使用"西河肇基光先世,九牧家声裕后文"等作为堂联。
林披所生九子为: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蔑。林披九子皆显,其中尤以林藻、林蕴最为知名。唐九牧林氏是闽林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其后裔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浙江、江西、江苏、山东、辽宁、湖南、湖北、安徽、广西、四川、海南、香港、澳门等省区以及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总人口约在五百万人左右。在唐九牧中,二牧林藻和六牧林蕴最为知名,后裔人数也最多,在当代均超过百万人口。
林苇,字敏树,为林披长子,比干九十九世孙。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明经及第,授朝散大夫,后任西平太守,累官端州(今广东高要市)刺史,其后裔各支派分布在福建莆田、惠安、南安、长乐、永泰、明溪、东山和广东饶平、蕉岭以及海南的琼州等地。
林藻,字纬乾,为林披次子。少负奇志,不想一辈子与农田为伍,遂与欧阳詹刻意文学,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以宏词科擢进士,为同郡中进士之第一人,首开了福建人通过科举获取功名的先河。历任容州刺史、殿中侍御史、岭南节度副使等职,居于岭南(今广东广州)。林藻工于书法,有《深慰帖》传世。林藻无子,嗣兄林苇之第三林藻像。林藻,字纬乾,林披次子。子林惠。后裔分布于闽南、广东、浙江、江西、四川、台湾和东南亚各国。
林著,字文直,为林披第三子。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明经及第,任归州巴东令,后迁邕州经略推官,累官横州刺史。林著居于横州(今广西横县),其后裔多在广西省境发展。
林荐,小名玄奴,字朝任,为林披第四子。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明经及第,初任衢州文学,累官韶州刺史。林荐居始兴郡(今广东韶关市),其后裔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莆田(石亭)、沙县、永安、浦城、漳州、龙岩和广东省一带。
林哗,字若思,为林披第五子。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沧州、景州司马,赐绯金鱼袋,除通州刺史,居于通川郡(今四川省达县市),其后裔分布在林蕴像。林蕴,字复恭,林披第六子。
林晔像。林晔,字若思,林披第五子。
福建莆田(双石)、江西萍乡、湖南湘乡、四川省达县市等地。
林蕴,字复恭,为林披第六子。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进士,复举孝廉,累官侍御史。林蕴通经达史,最初被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节度推官。他任西川节度推官时,刘辟反叛朝廷,林蕴以大理劝说,刘辟不听。林蕴又给刘辟写信力谏,触怒了刘辟。刘辟不但不听,还把林蕴关入狱中,想杀了林蕴。行刑前,林蕴大呼: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我如今已身处乱邦之中,能够得到一死,不失为一件幸事。"刘辟惜其正直,暗中命行刑者用刀在林蕴的脖子上磨来磨去,以此威逼林蕴屈服。林蕴宁死不屈,大声怒斥叛逆,并正气凛然地说:"死即死,不要比来划去,我的脖子难道是你们的磨刀石吗?"刘辟为林蕴的刚烈所震慑,不由得赞叹道:"真是忠烈之士啊!"知道不可能让林蕴屈服,便释放了他,贬其为唐昌尉。不久,刘辟反叛失败,朝廷恢复了对四川的统治。林蕴还京朝圣,一时名重京师,除礼部员外郎。林蕴上书言事,极论当时六项弊事,然因林蕴嗜酒,所提建议宰相置而不用。刑部侍郎刘伯刍荐林蕴于朝,出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知洪州。曾杖杀刺客陶元之,投尸江中,籍其妻为倡。复因贪赃被杖,流徙儋州而死。谥"忠烈"。林蕴多辩才,曾有姓崔者自夸其姓族的高贵,林蕴说:"春秋时期,有崔杼弑齐君,而林放向孔圣人问礼的本源,二姓优劣何如?"其人低头不能对。有《林邵州遗集》一卷。林蕴工于书法,曾撰《拔镫序》。林蕴后裔分布在湖南省邵阳,湖北省黄冈,福建省莆田、仙游、永定,安徽省金寨,海南省,台湾,辽宁省,山东省胶东半岛以及韩国等地。
林蒙,字世赖,为林披第七子。唐德宗贞元年间由荐辟授孟陵主簿,历任金吾卫长史、桐州刺史、循州刺史。居海丰郡(今广东惠州市),其后裔分布在福建省福州、闽侯、闽清、永泰、长乐、莆田以及广东省。
林迈,小名讽奴,字德超,为林披第八子。唐德宗贞元年间明经及第,被任循州兴宁县主簿,累迁商州、雷州刺史。林迈居于海康郡(今广东雷州市),其后裔分布在福建省福州、古田、宁德、安溪、同安、漳州、龙海以及广东、台湾等省。
披第九子。唐德宗贞元年间明经及第,初任京兆参军,累迁福唐刺史。林兢居于福唐(今福建福清市),其后裔分布在福建省福清、安溪、长泰、仙游等地。
"九牧"作为林姓人一度荣贵无比的标志,开创了林姓的一个新时代。至今,在福建莆田等地,还留传着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正因如此,有人作诗歌颂他们说:
太子詹事生九子,九子奇方匹伊吕。联科高擢黄甲君,列任诸州位刺史。一门棣萼相映辉,难兄难弟世所希。风流叛作雄中杰,卓荦当为天下奇。海内士林让翘楚,周中出公无与伍。九牧声名在在闻,要把诗书贻来许。
"九牧"后裔昌盛,迸一步光大了他们的事业,在世界许多地方具有广泛的影响。今天,我们追本溯源,正像一些林姓家谱中所说的那样:"林姓贵显虽繁盛,也是莆田~脉来。""莆田九牧"把林姓的历史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八闽世泽"也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阙下林氏为唐代人林攒所开基,其后裔广播海内外
莆田林氏始祖林茂,为比干九十二世孙。林茂生林孝宝。林孝宝生林文干、林文济、林文强。林文济生林国都。林国都生林玄泰。林玄泰生林万宠,为比干九十七世孙。林万宠生林韬、林披、林昌,林披为九牧林氏的开基祖。林韬生林尊。林尊生林攒,为比干一百世孙,林禄十八世孙,开基阙下林氏。
关于孝子林攒的故事,在福建莆田一带几乎家喻户晓。林攒,字会道。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被任为福唐县(今福建福清)县尉(负责地方武装和治安的官吏)。林攒未及上任,其母年老体衰得了重病。林攒听说后弃官回家照顾母亲。母亲死后,林攒亲自和泥垒砖砌成墓冢,还在墓冢之右搭草棚居住,一连五天水米不入口。十来天后,天降甘露,白鸟飞来这里。州府把情况上报,福建观察使李若初派官吏前来查验,甘露再降,白鸟盘旋飞翔。贞元十三年(797年),唐德宗下诏赐筑双阙于林攒母亲墓前,予以旌表,并免全族徭役。后来林攒子孙居于莆田县之孝义里,称为"阙下林家"或"阙下林"。"阙下林氏"支派播及福建莆田、仙游、惠安和广东等地,他们以"孝瑞"为堂号,用"露鸟呈瑞惊明主,双阙赐修颂孝臣"等作为堂联。
游洋林氏也是唐代开始形成的,其开基祖是林万宠第三子林昌
游洋林氏也是晋安林氏的主要支系之一。林万宠长子林韬,其后裔分出阙下林氏;林万宠次子林披,分出九牧林氏;林万宠第三子林昌,其子林萍,分出游洋林氏,多以林昌为游洋林氏始祖。
林昌,字茂吉,莆田人。他笃学力行,隐居不仕。其子林萍,唐德宗贞元年间明经及第,官至沣州司马,徙居龙溪(今福建漳州市)游洋,成为游洋林氏始祖。其后裔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各地以及台湾省。
琼州林氏,是由九牧林氏林苇的曾孙林裕开基的
林裕,字汝成,号柏庵,为九牧林氏始祖林披长子林苇的曾孙,比干一百零二世孙。他在唐昭宗乾宁年间中进士,光化二年(899年)任琼州县同知,后任琼郡同知,遂由福建福清人琼(今海南省)定居,后裔多居海南省琼山市。后来到了南宋初年..唐九牧林蕴后裔、林姓一百零六代林暹任琼州安抚使,由莆田移琼定居。其后裔多居住在海南省文昌、澄迈、万宁、儋州等县市。余杭林氏,其开基始祖是唐九牧林蒙之子林逊
唐宪宗时,循州刺史林蒙的儿子林逊,任余杭令,居于余杭(今浙江省杭州一带),成为余杭林氏的开基始祖。
早在唐代,林姓已经播迁到了朝鲜半岛。韩国的海东林氏,就是由唐九牧林蕴五世孙林八及开创的
林蕴生林愿,林愿生林邕,林邕生林文范,林文范生林八及,被韩国海东林氏奉为海东一世祖。
林八及,比干一百零三世孙,他从福建彭城(今惠东安岭一带)渡海出国,漂泊到新罗(今韩国),在平泽县定居。其后裔称为海东林氏,主要分布在韩国的汉城、庆州和釜山等地。从林八及开始,现海东林氏已传袭四十多代。
隋唐至五代,除了晋安林氏不断分支外,原来济南林氏的后裔也有大的支系形成和发展,陶江林氏即是其代表之一。
陶江林氏先世源于济南谏议大夫林希旦,其后裔由济南迁居光州。唐末乾宁元年(894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有林穆(字然佑)随行,因傍淘江而居,遂称淘江林氏。清末,把淘字改为陶,故称陶江林氏。今陶江林氏后裔分布在福建省福清、闽侯、平潭,广东省濂江,台湾省,以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在尚干林氏祠堂里,有这样一幅楹联:"受氏族周家历秦汉晋唐以迄明清看累代称帝称王宙祀八如林县远,发祥由陶江从鲁齐河洛迨迁闽越溯上世自南自北族居传到干官兴。"此联大致描述了陶江林氏的播迁及发展史。
唐僖宗时期,林延皓由光州固始人闽,其后裔称为控鹤林氏。控鹤林氏也是济南林氏后裔控鹤林氏系济南林氏后裔,其先世由兖州迁居寿州(今安徽寿县),林延皓是其杰出代表。
林延皓(870-936),字仁寿,寿州人。他与河南固始人王审知有旧交,遂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举家迁往河南固始,投靠王审知。后来王潮、王审知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林延皓随行,成为王审知入闽之部将。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授威武军节度副使,拜拱宸控鹤都使。唐末始居福州,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居吴山。他的后裔以其官衔而称为控鹤林氏,又称福州吴山林氏,尊林延皓为一世祖。
林延皓生林通,林通生四子:林经、林总、林绍、林续,分居四地,各自发展。林总仍居福州吴山,林经居于闽侯,林绍居于福清,林续居于长乐。传至十四世起,排列了40字的字辈谱:汝以文彦孔,继世德惟昌;
永思宗有本,延世达邦光;从信熙朝宪,敦崇秉懋良;志而承佑启,允克祈恒长。今控鹤林氏的后裔主要分布在福建的福州、连江、福清、长乐等地。
林廷甲亦出自济南林氏,他从河南固始入闽,是福建晋江福全后安林氏的开基始祖
林廷甲(860一?),光州固始人,济南林氏后裔。自幼习射箭、骑马。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应试,捷登武第。七年后从沙陀贵族李克用击黄巢,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以战功受指挥使,佐御固始。中和四年(884年)随王绪人闽,王绪败后从王潮、王审知。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任骠骑兵马司,居福建晋江凤山。其子林亮兴迁居晋江后安,故后裔称为后安林氏。明代嘉靖年间,倭寇横行晋江沿海一带,福建后安惨遭破坏。清顺治年间,清廷为抵御成功,把福全后安人全部迁往内地,后安林氏族谱在这次迁移中散失。康熙年间清军攻克台湾后,部分后安林氏族人陆续迁回故地,重修家谱,以林廷甲为后安林氏的开基始祖。
广陵林氏在唐代得到延续和发展,使广陵成为林姓的著名郡望
林宝的《元和姓纂》开列有林姓的八个郡望,即济南邹县、平凉(今甘肃平凉)、广陵(今江苏扬州)、魏郡(今河北魏县)、晋安、成都、河南(今河南洛阳)。其中广陵林氏是济南林氏的重要分支。
东汉末年,林恂举家南迁,后仕于东吴,遂定居于广陵一带。到唐代,广陵人、监察御史林衮自称为林尊后裔,应是林恂的后代。
《元和姓纂》的作者唐太常博士林宝所在的家族称为三原林氏。三原林氏累世贵显,人才济济,也是济南林氏的分支之一。
济南林氏贵为太子太傅的林尊,为林姓第五十世。传至第五十四世林宁时出现了分支。林宁有两子,一为林金,为林姓主流世系,后来发展为晋安林氏;一为林邈,东汉时曾官徐州刺史,封清泉侯,三原(今陕西三原)林氏就是林邈后裔。
林邈五世孙林乔,字伯升,与高僧释道安十分友好,为林姓第五十九世。林乔五世孙林道明,为林姓第六十三世,他是后魏清河人。魏时分清泉为临清。林道明,为清河太守,生林胜,遂为北齐临清人。林胜曾任北齐散骑侍郎,生林昙。林昙生林通。
林通生林登。林登在唐初任清苑、博野二县县令,为林邈十三世孙,林尊十八世孙,林姓第六十七世,因二子为官,入关居三原县,是济南林氏三原县始祖。三原县本为汉池阳县地,前秦苻坚时因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有丰原,北有白鹿原,于此置三原护军,北魏太武帝时改置三原县。三原在唐代时为林姓的著名郡望,数世显贵,人才辈出。
林登有四子:林游楚、林游艺、林游道、林游真。林游楚是林登长子,初任万泉县令,后擢夏官郎中,出为凤、陈鄢、三州刺史。林游道是林登第三子,曾任高平县令。
林游楚生三子:林希邱、林希望、林希礼。长子林希邱曾任定来县丞,生林肃、林琨。林肃曾任延安主薄;林琨在唐太宗时曾任左司郎中、司驾员外、知制诰。林肃生林少良、林伯成、林季随、林贾等四子,其中林伯成曾任偃师尉。林琨生林礼,曾任膳部右司郎中、谏议大夫、中都男,赠兵部侍郎、工部尚书。林游楚第三子林希礼生子林瑶,曾任京兆法曹。林瑶生林伸、林偃。林伸曾任白水县令。林偃曾任司议郎。
林游道生三子:林希业、林涛、林洋。长子林希业曾任河南法曹,生林弼、林赏,林弼曾任王屋令,林赏曾任监察御史。林涛曾任渭南尉,其孙林清赵曾任邺县令。林洋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历任密、衢、常、苏、丹阳、吴郡等九州刺史,还曾任监察:御史及内供奉等职,是三原林氏的杰出代表,为东汉林邈十五世孙,济南望族始祖林尊二十世孙,比干七十世孙。林洋生林晔,林益、林实、林毕,其中,林哗曾任万年尉,林益曾任河阳丞。林游真的孙子林明,曾任大理司直、榆次县令。
三原林氏中,出了一位女中豪杰,她就是丹阳太守林洋的妹妹。林氏嫁于薛姓人为妻,丈夫死后,教导四个儿子和三个侄子皆成才,并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三原林氏的林洋在唐玄宗时曾任丹阳太守等职,她有一个妹妹嫁给河中人薛元暖为妻。薛元暧这一支薛姓人曾为著名士族,他的曾祖父薛文思曾任中书舍人,之后便家道中衰。到薛元暖这一代时,家族又显中兴之象。薛元暧官至隰城县丞,只是一个低级官吏。其弟薛元晖曾任什邡县令,也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兄弟二人孜孜以求,为家族的中兴开了一个好头。谁料天有不测风云,薛元暖与薛元晖均英年早逝,留下了七个年幼的男丁。薛元暖有四个儿子:彦辅、彦国、彦伟、彦云。薛元晖有三个儿子:播、据、摁。这七个孩子年龄尚小,教导他们的重任落到了林氏的肩上。林氏不是一个平凡的女性,史书上说她有"母仪令德,博涉五经",善于为文,所写篇章,当时人多把内容抄下来,抑扬顿挫地诵读,可谓极负盛名。上述七个孩子在林氏的全力训导下进步很快,到长大成人后,都有文学之名。唐玄宗开元、天宝中的20年间,这七个长大的孩子并举进士,连中科名,家族为林姓所推崇,成为名门望族。七人中尤以薛播声名最著,他在天宝年间中进士,后来曾任万年县丞、武功县令、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中书舍人、汝州刺史、泉州刺史、晋州刺史、尚书左丞、礼部侍郎等职。然考察这一薛姓大族兴盛之由,林氏之努力居功至伟。
三原林氏中,以林宝名声最大,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编纂了一部著名的姓氏学专著《元和姓纂》
三原林氏第五世林礼生有四子:林贲、林贽、林贵、林宝。长子林贲曾任左神武胄曹;次子林贽曾任崇文校书,举进士;三子林贵曾任定平丞;四子林宝最为有名。
林宝,唐德宗时曾任冯翊县尉、万年县丞。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兼史馆修撰,参加编纂《德宗实录》,后任朝议郎、太常博士。元和中叶(813年前后),朔方别帅阎某封邑太原,声称状本非本郡所上,对宰相李吉甫说:"职能部门的错误,不可以再次出现。应该
组织儒生条理各个姓氏的源流,考证各个姓氏的郡望及各个姓氏名人的官职,以备查阅。"李吉甫遂命林宝撰《元和姓纂》,林宝领命后,用二二十旬时间写成了10卷本的姓氏专著《元和姓纂》。
姓氏学是随着姓氏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学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序》中说:"春秋时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行人子羽,皆能探讨本源,自炎黄而下,如指诸掌。"姓氏学专著早在先秦即已出现,《世本》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姓氏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姓氏学专著。自此以后,姓氏专著代有所出。据统计,从西汉到隋代姓氏学著作有数十部,惜流传至今者仅有何承天的《姓苑》等有限的几部。唐代国势强盛,谱学大兴。其有名者,唐太宗时命魏元冲等人所撰的《贞观氏族志》,收录293姓,1651家;唐玄宗时命吴兢等人续修了《大唐姓氏录55100卷。这许多种姓氏著作为林宝编纂《元和姓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林宝才得以在200天的较短时间内完成这部划时代的姓氏学专著。《元和姓纂》编成后,上述诸书散佚几尽。到了宋代,郑樵编纂《通志·氏族略》,许多地方引用了《元和姓纂》的原文。明清时期,由于谱牒学的衰落,《元和姓纂》一书佚失,今本系清人孙星衍、洪莹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出,是当今考校姓氏源流、史籍碑铭和阐明古代封建等级制度兴替的重要资料。
林礼、林宝以后,陕西三原林氏史迹不显,渐次衰落了。唐代时,魏州林氏出了一位昭仪,生下两位公主济南林氏林放后裔有一支在魏晋南北朝时徙居广平郡任县(今河北任县),隋末又徙于魏州(今河北魏县)。到唐代时,这支林氏出了一位昭仅,生下两位公主。林宝《元和姓纂》把魏郡列为林姓的郡望之一。
林庭珉是这支林氏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林昭仪的父亲。他在唐代中期曾任率更令,掌管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和漏刻记时的政令。其女为明皇昭仪,生万春、宜春二公主;其子林实,为湖城令。
五代时,林士弘的后裔龙腾中原,孕育出了嚼位柴姓皇帝
隋朝末年,林士弘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其后裔改林姓为柴姓,逃至浙江武林山中隐居。其后又迁徙各地,以求发展。到五代后周时,林士弘的后裔有一支在邢州龙冈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山口乡西山南村)居住并逐步发迹。
在五代乱世之中,后周太祖郭威出身贫寒,知道民问疾苦,是相当不错的一位皇帝。他在年轻时娶了一位柴姓妻子,她就是林士弘的十二世孙女。这档婚姻,为柴林的兴盛暗伏契机。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太祖郭威死,其养子郭荣继位。郭荣原姓柴,为太祖柴皇后的哥哥柴守礼的长子。
郭威虽贵为皇帝,但却没有儿子,很早就过继了妻兄的儿子柴荣为养子。柴荣(921--959),自幼家境衰落,曾做过小商贩,被姑父郭威收为养子后弃商从戎,习六艺,读战策。善骑射,精书法。精明干练,志存高远。他从亲兵小校做起,很快成长为郭威的得力干将。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政权,柴荣任澶州刺史、镇宁军(今河南濮阳)节度使。广顺三年(953年),升开封府尹,加封晋王。次年郭威死,无子,柴太后以侄儿和养子柴荣为嗣,继承皇位,是为周世宗。
周世宗是周时期少有的一位明君,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杰出的地位和伟大的贡献。他在周太祖改革的基础上,继续革新政治,训练军队,开始进行统一战争。
周世宗的改革首先从经济开始,他鼓励开荒种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并减轻租税。显德五年(958年),政府颁发均田图,派官吏均定河南十六州赋税,连曾经享有免税特权的曲阜孔氏也得交纳。据《资治通鉴》记载,周世宗"留心农事,刻木为耕夫、蚕妇,置之殿庭"以示尊崇。周世宗还大兴水利,恢复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从此,山东和江淮的粮食、货物都可由水道直达京城开封,使开封繁荣起来。周世宗还针对日益发展的寺院势力,于955年下令废除没有敕赐寺额的寺院30336所,迫使僧侣大批还俗,这是继"三武(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灭佛"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抑佛运动,使后周控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并下诏尽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巩固中央集权有重大意义。
在经济力量强大的过程中,周世宗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实践。在重大的战役中,世宗都是亲自作战和指挥。他在位不到六年,但已经为后来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为人正直,对臣下的反叛之心估计不足。显德六年(959年)三月,世宗亲率水陆大军攻辽,收复了瀛、莫、易三州和莫州北面的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境)、益津关(在今河北霸县境)、淤口关(在今霸县信安镇)等所谓"三关"之地,期间曾收到"点检作天子"的木牌,但他并未做过多的防范。不久世宗突患来因不明的急症,急忙班师回朝,到开封后死去,结果被曾流落四方,备知世间人情冷暖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谋取了柴氏江山。
柴荣的幼子柴宗训(953--973)在其父病死后当了半年的皇帝。他生于澶州(今河南濮阳),为柴荣第四子,林士弘十四世孙。初封梁王,周世宗崩,传位于7岁的柴宗训,是为周恭宗。在位半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柴家让位,封宗训为郑王。赵宋政权建立后,赵匡胤以愧对周世宗柴荣,赐给宗训及其后代"誓书铁券"。卒后葬于新郑(今河南新郑)。
宋代以后,这支柴林中又有人恢复林姓。柴守礼的次子柴穆在后周世宗时任成都将军。赵匡胤夺取柴氏政权后,柴穆在郑州起兵反宋,为宋军所败,逃至济南山柴云树下得脱,后隐姓埋名,改柴姓为林,复归本姓。
晋室南迁,许多林姓平民迁居南方,到唐及五代时,涌现出了林勖、林鸥、林嵩、林鼎、林无隐、林仁肇、林安等林姓名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战乱频仍,许多林姓平民迁居南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唐及五代时期,这批林姓人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由于他们昭穆失序,今天已难以弄清其属于林姓多少代,有的甚至弄不清其出自哪支林氏。
林勖惠改于民,得民歌为赞
林勖,字公懋,唐代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登科,为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市)刺史,为官清正,仅饮吉州之水而已。父亲去世,回家服丧。期满后,复任吉州刺史。任职期满后,卒于家。吉州百姓为歌赞颂他说:清操饮吉水,而己丁家艰,复起为吉州,秩满终于家。
林匮映妇乐善好施,遗民万年之利
林鸥,字祥凤,唐代长乐(今福建长乐市)人。唐玄宗开元年间中进士,任仓曹参军。林鸱乐善好施,曾经把自己的田地捐出来开发滨间湖以灌溉民田。他的妻子赵氏也不甘落后,把娘家作为自己嫁妆的田地捐出来帮助丈夫。滨间湖建成后,民得万年之利,到明清时期,此湖仍存,人们为了纪念林鸥夫妇的功德,把滨闾湖称为"林婆湖"。
在唐末农民起义的最后关头,只有林言等陪伴黄巢身旁。他不贪富贵,可谓铮铮义士
林言,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人,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外甥。唐僖宗二年(875年)从黄巢起义。广明元年(880年)与尚让率先锋夹攻潼关,击败唐军,后随黄巢攻克长安。黄巢建立大齐政权后,从起义军中挑选500名身强力壮者,号为"功臣",令林言为军使,比控鹤府。到了中和四年(884年),唐末农民大起义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六月,起义军被唐军包围在瑕丘(今山东兖州西),黄巢率领起义军奋勇抵抗,终因众寡不敌,牺牲殆尽,被迫撤到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这时,黄巢的身边仅剩下林言等少数几个人了。黄巢看到失败是必然的了,为了给身边的弟兄们留条活路,对林言说:"你取下我的首级,献给唐朝天子,可得富贵。别让他人占了这个便宜。"林言不忍心杀害黄巢,黄巢遂自杀,但未立即死去。林言看到黄巢痛苦地呻吟、翻滚,实在于心不忍,上前补了一刀。后林言为敌所捕,被杀。林嵩不但学识广博,工诗善赋,而且不恋官位,隐逸自得
林嵩,字降神,唐代长溪人。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中进士。词赋甚妙,为一时之冠。初任秘书省正字。适逢黄巢起义,林嵩罢官东归。被观察使陈岩辟为团练巡检官,后转为度支使。举荐贤良,提倡教化。虽在军旅,不忘祭祀先祖。后除毛诗博士,累官金州刺史。林嵩不恋官位,在晚年辞官返乡,隐居犁溪畔,专意诗赋。著有《:诗集》一卷、《赋集》一卷。
林杰年少才俊,为当世神童,惜卒于鸿图未展之时
林杰,字智周,唐代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自小即显出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在作诗上,堪称天才,6岁就能赋出相当不错的诗,而且拿笔立成。他还精于琴、棋及草书、隶书。大中四年(850年)被举为神童,可谓年少才俊,只可惜天不惜才,林杰17岁即去世。为纪念他,副使郑立专门作了《奇童传》。
林滋以诗名被誉为"闽中三绝"之一
林滋,字后象,唐代闽县人。会昌年间进士及第,与同年考中进士的詹雄、郑诚齐名。时称詹雄的诗、郑诚的文章与林滋的词赋为"闽中三绝"。累官至金部郎中。
林安是个大孝子,其后代也出现了以孝行闻于当世的人物
林安,五代闽福清人。事母至孝,母亲去世后,在坟墓旁盖了个草庐,住在那里。墓旁有一块巨石,为林安的孝心所感动,自动裂开,从石缝中涌出股股清泉。时在闽开辟漳州的王审知知道这件事后,把那个墓旁的草庐称为涌泉寺。其六世孙林正华,在宋朝时也以孝行闻于当世,所以世称他们为涌泉大小孝子。林正华的孝行也十分感人。他字君辅,至和中进入太学学习,可谓一只脚踏入了仕途,只要稍加努力,辉煌的前程就在眼前。由于母亲有病,他放弃了在太学的学业,回家专心侍候母亲。母亲去世,林正华十分悲伤,一连多天水浆没有人口。后来吃饭也只吃蔬菜,不食腥荤,整天捧着佛经诵读。两年后,把母亲卜葬于涌泉山。自己搭草庐于墓侧,以石为床,以土块为枕。不久,祥云群聚,甘露下降,鸟雀翔集,虎豹遁踪。乡亲们把这种奇异的现象上报官府,得到官府的旌表。
林无隐,林鼎在五代后唐时官至宰相,是林姓人中仅有的父子宰相
林无隐,五代后唐闽人,以诗闻名当世。寓居明州(今浙江宁波),刺史黄晟颇好礼贤下士,林无隐往依之。后其子林鼎仕吴越,贵至宰相。林无隐以子贵赠为宰相。有文集数十卷。林鼎为林无隐之子,生于明州慈溪之大隐村,后定居侯官(今福建福州)。林鼎成人后,拜谒吴越武肃王(钱谬),武肃王以其为观察押牙,旋进入文穆王府任职。文穆王(钱元瑾)十分欣赏林鼎的才能,多次在武肃王面前举荐,但都没有得到任用。一天,又密荐林鼎于武肃王,武肃王:说:"林鼎骨法非常,真是宰相之:器。然而我不急于让他骤至富贵,想让你把他提拔上去,希望他能尽心于你。"文穆王继位后,林鼎升任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林鼎正直无私,博闻强记,能属文,善书法,得欧阳询法,所聚图书悉由手抄。吴越建国后,林鼎掌教令,旋拜宰相。凡国家政事有不如意的地方,林鼎必然极言无忌。天福年间建州之役,林鼎从天文、人事等方面累疏切谏,文穆王不用其言,最终没有成功。人们都说林鼎有先见之明。开运元年(944年)正月,林鼎去世,享年54岁,谥日贞献。著有《吴江应用集》20卷。
林仁肇是五代时南唐的顶梁柱,但却碰上了昏君,这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色彩
林仁肇,南唐建阳(今福建建阳市)人,沉毅刚武,膂力过人。他全身纹满小老虎,所以人称"林虎儿"。初事闽,为裨将,闽亡归南
五代南唐武士立像。南唐建阳人林仁肇,是南唐的顶梁柱。后来宋太祖用离间之计,借南唐后主之手杀了林仁肇。
唐。周世宗征淮南,攻打寿州(今安徽寿县)。林仁肇出援寿州,又攻破濠州木栅,被南唐授以淮南屯应援使。周军据正阳桥为粮道,林仁肇率敢死士,逆风举火,准备焚毁大桥,但未成功,遂退回。周军驸马都尉张永德长臂善射,追林仁肇而射之,射向林仁肇的箭都被林仁肇挡开了。张永德惊叹说:"敌军中有能人,不可相逼。"升为润州节度使,移镇武昌,向南唐后主请求带兵数万收复淮南。南唐后主胆小怕事,恐招周朝不满,大惊道:"你不要妄言,国家危矣!"乾德三年(965年),林仁肇为洪都节度使,留守南都。他虽为将,然常与士卒均食同服,得士卒死力。宋太祖十分忌恨林仁肇,视其为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想出了一个离间之计。太祖找人画了一张林仁肇的像悬于室内,时南唐李后主的弟弟李从善作为人质被软禁于开封,太祖引李从善前往观看林仁肇画像,神秘地说:"仁肇将要投降我朝了,所以事先拿来一张画像作为凭信。"还煞有介事地指着一座空空荡荡的华丽馆阁说:"回头这座馆阁将作为赏赐送给林大功臣。"南唐李后主听说这件事后,不辨真伪,用毒酒鸩杀了林仁肇。林仁肇死后,宋军不费吹灰之力攻灭了南唐。
林姓早在唐代已到达海外,今天海外林姓人口众多,与此不无关系
据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唐代,林姓人已远航海外。清人蔡永蒹《西山杂志》载:"唐开元八年(720年),东石(今晋江东石)林知祥之子林銮,字安车,曾祖林智慧航海群蛮海路,试航至勃泥(婆罗州),往来有利,沿海畲家人俱从之去,引来番州。蛮人喜采绣,武陵多女红,故以香料易绣衣。晋江舟人竟相继航海。"书中还说:"唐乾符时(875-879年),林銮九世孙林灵仙,字灵素,经商航海甘棠、真腊诸国,建造百艘大舟在鳌江,家资万贯。"由此可见,早在唐代,林姓先民已到达真腊(柬埔寨)和东南亚一带。他们把海上贸易作为谋生手段,天长日久,一定有越来越多的林姓人到海外谋生,甚或定居海外。
林姓作为隋唐时期的重要姓族,在当时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隋唐时期及隋唐以前,历代正史中虽不时散见林姓人物的简单资料,但为林姓人单独立传的少之又少,仅有《汉书·林尊传》、《唐书·林士弘传》、《唐书·林蕴传》等有限的几个,这与林姓的大姓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也难以与其他:走姓相比肩。其原因大概与林姓较早地受到当权者的排挤有关。林姓在产生时就历经磨难,其后又屡遭大难。战国时期,
《汉书》书影。《汉书》中有《林尊传》,是林姓重要资料。林皋(谱称比干三十六世孙)为赵相,其九子皆:有德,号称"九德之父"、"十德之门",声望日隆,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这支林姓必然辉耀史册。但赵王嫉贤妒能,林皋父子不得不拖家带口隐居白云山中避难,以至在正史中连他们的名字也没有留下。济南林经过三四百年的发展,到东汉经史博士林农(谱称比干七十一世孙)生活的时代,宗族庞大,人口众多,势力强盛,又为当权者所忌,遭到汉灵帝和奸宦董卓的排斥,一家有七百余口同时被杀,家族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经这次大难后,林姓的主体向南方迁徙,重新开始了筚路蓝缕的拓荒之路。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唐代时,正史上才出现了林士弘、林攒、林蕴等少数林姓人的传记。宋代以后,各支林姓兴旺发达,林姓的全盛时期终于到来。林姓得以成为当今中华大姓,与林姓较早南迁并快速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宋代开始,林姓人在正史中单独列传的名人迅速飚升,但由于林姓前、中期资料短缺,在林姓前后期的衔接上似乎特别突然,从几乎默默无闻到大面积的开花结果,使人难以知其确切原因。
所以,要弄清林姓早、中期的发展脉络,全面了解林姓人的情况,仅靠正史是远远不够的,还不得不借助于其他资料和手段,这些资料主要包括笔记、类书、野史、杂著、墓志,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林姓家谱。但我们在使用家谱资料时必须加以辨别,并且应该互相对照。许多人在编撰家谱时乱拉名人充当祖先,虚构祖先的官职,这在各个姓族的家谱中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林姓也不例外。例如,在林姓的家谱中,战国人林皋生有九子,号称"九龙";唐人林披生有九子,俱为州牧,号称"九牧";唐人林远生有林增、林神、林箕、林义、林恩、林政、林瑞、林厚、林德等九子,俱为州牧,世称"九龙";宋人林杞生有九子,俱任知州,号称"宋九牧"。这其中难免有虚构或夸大的成分。虽然家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并不否定家谱在姓氏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特别是林姓前期资料严重不足,如果离开了家谱资料,整个林姓繁衍播迁的历史就无从谈起。只要我们加以仔细鉴别,互相印证,去伪存真,完全可以从林姓家谱获取大量切实可靠的资料,构建林姓的发展脉络。
如果说唐代以前主要是各支林氏产生和发展的时期,那么,宋代以后便是各支林氏人才辈出、兴旺发达的时期。
尤其是南方的九牧林氏、阙下林氏等,在宋代以后长盛不衰,产生了无数名垂千古的人物。
离线GUANYU

发帖
6353
金钱
700203
经验值
5879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5-22
待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