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广州话,一齐吹番吓!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广州话之“车大炮”。 网上找来一些资料有关“车大炮”的来历和故事:
车大炮,是客家人口中最常出现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一句俗语。客家人往往用“车大炮”来笑话某人故意夸大事实,说大话骗人。
据了解,“车大炮”乃“扯大奅”一词的演变。“奅”,音pào,本指山岩间的空穴,引申为“炮石”,冷兵器时代用器具发射或从城上投下砸击敌人用的石块。《说文》曰:“奅,大也。”大者,虚也。即使古代汉语之时,“奅”字也冷僻,少有人使用,因而“大奅”便由“大炮”所取代。
关于“车大炮”,客家地区有很多民间故事,现记者为读者收集一二。
其一是“三同年车大炮”:某日有三人聚会,一人提议搞一个“扯大炮”比赛,谁输谁请吃饭,甲曰:“阿公有一日上山打猎,脚底穿过一条刺,他把刺取出做柴火,烧熟了三窑石灰。”乙曰:“阿婆出嫁时,用胭脂化妆,用了三船满的胭脂,才化好一个鼻尖。”阿丙说不出,讪讪曰:“待会来屋里取钱吃饭吧。”阿丙先行回家,丙嫂见阿丙闷闷不乐,问清缘由后就叫阿丙放心去睡觉。不一会,甲乙二人到了丙家,不见阿丙,只见丙嫂,一问,丙嫂说:“别提了,阿丙刚才上床睡觉,被狗虱打蹄踢断了三条肋骨,起不了床了。”最后结果,大家丙嫂最会“车大炮”。
还有一个车大炮的故事。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同年”就是这两个人是同一年出生的意思,而男人管同年的老婆叫同年嫂。
古时候,有一对同年有事没事常爱“车大炮”,这一天其中一位牛瘾上来了,又跑去同年家找他“车大炮”,没看见同年,只看见同年嫂在晾衣服, 便问道:“同年嫂,同年在家吗?”
同年嫂答:“不在家,你找他干什么?“
同年说:“没什么,找他‘车大炮’。”
同年嫂问:“你坐什么车来的,进来喝杯水再走吧?”
同年早些时候输了一场,今天没能报仇觉得有点遗憾,心想不如找同年嫂出出气,于是说道:“我坐船来的,船上什么都有,不用了。”
同年嫂说:“你的船有多大?”
同年说:“多大我就不知道,在船头生个儿子,抱到船尾已经对岁了(客家话一周岁的意思)。”
同年嫂说:“嘿嘿!你家的船是比较大了,不过还不够我家的灶一炉柴呢。”
同年问:“你家的灶有多大?”
同年嫂说:“大不大不用说了,去年有个人进去扫火灰现在还没出来呢。”
同年说:“是够大的了,可惜被我家的母猪一拱就平了。”
同年嫂问:“你家的母猪有多大?”
同年说:“我家的猪,上鄂到天,下颚到地,‘嗒嗒’嘴山都要崩塌。你快回家做饭去吧,要不恐怕要压坏你。”
同年嫂说:“这算得了什么?炖熟了还不够我家二伯母一口汤。”
同年问:“你家二伯母有多大?”
同年嫂哈哈大笑并说:“有多大,打个喷嚏狂风暴雨六七日,撒泡尿浸天门,你快走,走慢些只怕要淹死你。”
此话一出,同年再也想不出什么牛语,只好灰溜溜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