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6782阅读
  • 2117回复

历史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0楼 发表于: 2009-08-27

元承金制--四等人制度的始祖:金朝“五等人”[转帖]


八十年代初,有人根据赵子砥《燕云录》的记载,首次提出金朝存在着五个民族等级,即女真、渤海、契丹及奚、汉人、南人。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但我以为,以上五个民族等级并不能正确地反映金代民族政策的全部内容,对金代各民族的不平等地位需要加以具体的分析。与元代相参照,金代的民族等级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金代的五个民族等级并非法定的。在元代文献中虽然也找不到划分民族等级的明确记载,但从《元典章》、《通制条格》等书中所载有关敕旨条令来看,当时对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可以认为元代的四等人制是法定的。而金代的情形则大不相同,金代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法令性规定,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金代民族等级的情况乃是由南宋人总结出来的。

第二,金代的五个民族等级只能代表一个时期内的民族政策。我们知道,元代的四等人制是始终存在的,从元初至元末,各个民族的地位没有太大的变化。而金代的五个民族等级则只是反映了金初的情况,前引两条史料都是如此。金代的民族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太祖至熙宗时代,各民族间的不平等地位最为明显,海陵王以后,民族畛域逐渐淡化,五个民族等级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并未从此消失,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


1 女真人

金代前期的民族歧视主要表现为女真、渤海、契丹(奚)、汉人、南人五个民族等级的不平等地位~海陵王至世宗时期,金的民族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人地位的上升与汉人、契丹及奚人地位的下降,使得各个被统治民族的等级界限不如过去那么鲜明了,然而表现在女真人与非女真人之间的诸多不平等现象却始终存在,这是金代民族歧视的一个一贯性问题。

女真是金代的统治民族,金朝统治者历来强调女真本位意识,强调金的正统地位,尤其忌讳汉族人民将女真视为外来民族。章宗时,“禁称本朝人及本朝言语为“蕃”,违者杖之”。明昌六年,章宗对宰执们说:“凡言女直进士,不须称女直字。卿等误作回避女直、契丹语,非也。今如分别户民,则女直言本户,汉户及契丹,余谓之杂户。”“女直进士” 即策论进士,章宗主张去掉“女直”二字,是为了突出女真的主体民族意识。“本户”的提法也是同样的用意,金朝习称女真人为女真户,汉人为汉户,契丹人为契丹户等,而章宗主张以本户代替女真户的称呼,其他如汉户、契丹户等仍旧,这样就将女真族与其他被统治民族的主次轻重区别开来了。

金代女真贵族中普遍存在着强烈的民族偏见。熙宗皇统五年,朝廷将大赦天下,女真臣僚均主张“覃恩止及女直人”,唯尚书左丞宗宪表示反对,于是才修改赦文,使各族人均沾。《金史》卷四《熙宗纪》载,皇统八年十一月,“左丞相宗贤、左丞禀等言,州郡长吏当并用本国人。上曰:四海之内,皆朕臣子,若分别待之,岂能致一谚不云乎,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所谓“本国人”即指女真人,宗贤等人主张连地方官都只用清一色的女真人,可见女真权贵对其他民族的猜忌和成见何其深。民族偏狭心理的另一面表现为对女真人的纵容和偏袒。大定二十六年,世宗对大臣们说:“亲军虽不识字,亦令依例出职,若涉赃贿,必痛绳之。”太尉、左丞相徒单克宁答以“依法则可”,世宗听出了克宁的弦外之音,于是又说:“朕于女直人未尝不知优恤。然涉于赃罪,虽朕子弟亦不能恕。太尉之意,欲姑息女直人耳。”

2 渤海人

渤海族在金代的民族关系中享有特殊的政治社会地位,根据宋人所总结的金代民族等级的状况,渤海仅次于金朝的统治民族女真族,其地位优于其他各个被统治民族。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渤海与女真族源相同,他们都同为靺鞨人的后裔,渤海源于粟末靺鞨,女真出自黑水靺鞨。金朝统治者对两族间的这种同源关系非常看重,视为怀柔渤海人的一个天然机缘。完颜阿骨打起兵之初就宣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以此号召渤海人加入女真的反辽同盟。渤海在辽朝深受民族歧视,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这也是他们与女真人易于投合的一个原因,所以女真建国后,渤海人便纷纷前来归附。宋人对渤海在金朝所得到的优遇是这样解释的:“契丹时不用渤海,渤海故此深恨契丹,女真兵兴,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为要职。”

为了巩固女真-渤海政治联盟,金建国之初,就有计划地选取辽阳渤海望族女子作为宗室诸王的侧室,《金史》卷**《后妃传下》云:“天辅间,选东京士族女子有姿德者赴上京。0 与女真皇室联姻的主要是辽阳大氏、李氏、张氏三支渤海右姓,从太祖至世宗朝,他们与宗室累世通婚,以致在金朝的九位皇帝中有三位都是由渤海人所生,这就是海陵王、金世宗、卫绍王。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政治联姻密切了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使渤海人在金代所享有的优越地位得以长期保持。但金朝对渤海的政策在各个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金代前期,渤海人尚未能够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在政治上影响不大。海陵、世宗两朝是渤海人的鼎盛时期,大 、张浩在海陵朝都官至宰相,其中张浩从贞元三年至正隆六年独任首相七年,为金代所仅见~而世宗朝共四位尚书令,其中有两位都是渤海人。大定后期,渤海人集团卷入了皇室内部的继承权之争,结果陷于失败,章宗即位后,遂一反海陵、世宗重用渤海人的政策,逐步清除宗室内的渤海人势力,从而致使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间长期形成的联姻关系陷于破裂。金朝后期,渤海人在政治上遭到女真统治者的排斥,其政治影响已经十分有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渤海上层人物与女真统治集团的矛盾并未使这两个民族交恶,金朝治下的渤海人始终是驯服的,从来没有任何反抗行为,因此其民族地位也就相对比较稳定。

3 契丹人和奚人

契丹与女真的关系是金代民族关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契丹是辽的统治民族,驾驭这些前朝遗民对女真统治者来说绝非易事,金朝的契丹人始终处于一种不安分的状态,他们曾经进行过多次反抗,金对契丹的政策也随着两族关系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金朝灭辽之后,紧接着便南下攻宋,金宋矛盾上升为当时主要的民族矛盾。出于对宋廷联结女真攻灭辽朝的宿怨,许多降金的契丹人都积极参与了对宋战争,在宋金的对立和斗争中,契丹人变成了女真坚定的同盟者。因此,从金初民族关系的总格局来看,契丹人的地位显然要高于“汉人”和南人。宋人关于五个民族等级的总结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契丹与女真关系的恶化,是由正隆、大定间发生的契丹人的大起义造成的。正隆间,海陵王为准备南征,在全国各地强制签军,这一措施遭到了契丹人的强烈抵制,并成为这次起义的导火索。正隆**月,起义首先在西北路爆发,并很快蔓延到西京、北京、咸平府、上京等路,“契丹部族大抵皆叛”。直到大定二年九月,历时一年半的起义才被金世宗镇压下去。

由于这次起义参与人数众多,涉及范围很广,从而导致金朝对契丹人的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世宗平叛之后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废罢参与叛乱的契丹猛安谋克,而将“其户分隶女直猛安谋克”。后来发生的一起偶然事件,促使世宗对契丹人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手段。大定十七年,遣监察御史完颜觌古速巡边,随行的契丹押剌四人趁机越界逃奔西辽。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存在了80年之久,对金朝及其治下的亡辽遗民来说,西辽始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此事对世宗震动很大,为防止西北路的契丹人与西辽交通,世宗决定把他们迁往辽东。是年,“徙西北路契丹人尝预窝斡乱者上京、济、利等路安置” …。然而契丹人的东迁却为金末耶律留哥之乱埋下了祸根。世宗对契丹人的态度,可以从下面这段对话中看得很清楚:一次,世宗对朝廷臣僚谈及契丹人时说道:“海陵时,契丹人尤被信任,终为叛乱,群牧使鹤寿、驸马都尉赛一、昭武大将军术鲁古、金吾卫上将军蒲都皆被害。赛一等皆功臣之后,在官时未尝与契丹有怨,彼之野心,亦足见也。” 尚书右丞唐括安礼回答说:“圣主溥爱天下,子育万国,不宜有分别。” 世宗又曰:“朕非有分别,但善善恶恶,所以为治。异时或有边衅,契丹岂肯与我一心也哉。”随着金朝民族政策的变化,契丹人的民族地位明显下降了。如果说金代前期民族矛盾的焦点是女真与汉民族之间的矛盾的话,那么金代中期女真与契丹的矛盾则显得更为尖锐。

卫绍王即位以后,蒙古的崛起对金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也渐有不稳定的迹象,为防患于未然,金朝进一步加强了对契丹的控制。《元史》卷一四九《耶律留哥传》云:“元太祖起兵朔方,金人疑辽遗民有他志,下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防之。” 这种严密的防范措施更坚定了契丹人的叛意。大安三年,蒙古南下攻金,契丹千户耶律留哥趁机在隆州举兵反金,契丹人闻讯纷纷前来归附,很快就众至十余万。世宗的预言终于应验了。耶律留哥的抗金斗争一直持续到兴定四年才告结束。

奚族与契丹同出于东胡,“异种同类”,因此奚人在辽享有“拟于国族”的优遇。奚王族与宗室耶律氏累世通婚,史称“奚有五王族,世与辽人为昏,因附姓述律氏中”。自辽以来,奚与契丹间的民族融合十分明显,以致到了金代,人们已难以确定某些奚人的族属,即使明知其为奚人,也往往以契丹人视之。如《金史》卷九一《萧怀忠传》称“海陵意谓怀忠与萧裕皆契丹人,本同谋”,而萧怀忠与萧裕却都是奚人,这在《金史》里有明确的记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金朝对于奚和契丹的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人们理所当然地将他们视为同一个民族等级。

金代前期,奚人与女真统治者的关系比较融洽,在政治上也较易受到重用。海陵朝是奚人政治势力最强盛的时期,有两位奚人官至宰相,一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萧玉,一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萧裕。但贞元元年的萧裕谋反事件导致了与女真关系的危机。萧裕曾协助海陵王夺取皇位,后又为海陵清除政敌,设计杀太宗、宗翰子孙,因此深得海陵信任,被任命为右丞相。“裕弟萧祚为左副点检,妹夫耶律离剌为左卫将军,势位相凭藉”,一时权倾朝廷。萧裕因看到海陵王性好猜疑而感到十分不安,于是暗中联络前真定尹萧冯家奴、前御史中丞萧招折、博州同知遥设、五院节度使耶律朗等进行谋反活动,这些人都是奚人或契丹人。这一叛乱计划尚未付诸实施就被粉碎了,预其反谋者均被处死,牵连者甚众。奚人的政治势力受到严重打击。正隆末至大定初,许多奚人部族卷入了契丹人的大起义,这使奚与女真的关系更加紧张。世宗以后,奚人在政治上已经完全失去金朝统治者的信任,因此再也无法跻身于高层官僚,大定三十年间,奚人职位最高者是两名正五品官员。奚族的政治社会地位从此衰落了。

4 汉人:指辽朝统治下的汉人

金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初,即有意识地对“汉人” 和南人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这种政策的一个显著事实,就是在科举制度上实行“南北选” 。太宗天会六年,初创南北选,北人(汉人)试诗赋,只试一场,南人试经义,依南朝法试三场,“北人四百人,取六分,南人六千人,取五百七十一人” …,两者的比例表明是时在科举取士上的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又据《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 载,熙宗天眷二年,北选进士200人,南选150人~皇统二年,北选100人,南选150人。单从录取人数看,南选与北选彼此约略相当,但如果考虑到南人的应试人数大大多于“汉人” 的因素,其中的倾向也就很清楚了。从下面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女真权贵在科举上对南人的歧视。

在金初之所以能享有高于南人的政治社会地位,与女真统治者对他们的信任和倚重是分不开的。由于“汉人” 长期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他们比起南人来更容易接受女真人的政权~加上燕云地区自唐末以来数易其主,人们的政治态度一般都较为灵活。金代辽后,他们便转而效忠于女真统治者,并积极支持金朝南下灭宋,在金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定十四年,诏定开国功臣21人、亚次功臣22人,其中的非女真人只有5名,一为渤海人,一为契丹人,其他3人都是“汉人”,刘彦宗列开国功臣第18位,韩企先列开国功臣第21位,韩常列亚次功臣第
21位,而南人则一个也没有。这表明金朝统治者对“汉人” 在金初的政治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韩企先本不在开国功臣之列,世宗特意提出将他增补进去:“衍庆宫图画功臣,已命增为二十人。如丞相韩企先,自本朝兴国以来,宪章法度,多出其手。至于关决大政,但与大臣谋议,终不使外人知觉。汉人宰相,前后无比,若褒显之,亦足示劝,慎无遗之。”“汉人”在金初的政治地位可以从中得到解释。

但金朝统治者对“汉人” 也并非一概予以信任和重用。宋宣和五年至靖康元年,燕京六州之地曾一度归宋,在此期间,不少“汉人” 有过仕宋的经历,金朝对这些人就在政治上进行压制,太宗天会十年创立的磨勘法便主要是针对他们的。据宋人记载说:“是春,左副元帅宗维(即宗翰)谕枢密院磨勘文武官出身迁秩冒滥,命西京留守高庆裔参主之,夺官爵者甚众。” …从这条史料中看不出立磨勘法的底蕴所在,但《金史》 里有两个例子颇能说明问题:其一是涿州人赵元,赵曾从郭药师降宋,为药师掌机宜文字,后又降金,天会间,同知蓟州事,“其后朝廷立磨勘格,凡尝仕宣和者皆除名籍,元在磨勘中” ~其二是易州人张通古,张本为辽进士,宣和间入宋,后又归金,仕为工部侍郎,“高庆裔设磨勘法,仕宦者多夺官,通古亦免去”。

金代“汉人” 与南人的政治社会地位差异最明显的时期是太祖、太宗、熙宗三朝,熙宗皇统七年发生的田党狱,成为“汉人” 政治势力式微的一个转折点。田 是广宁人,皇统间为吏部侍郎,时韩企先为相,所援引者多为燕人,且有意荐举田 继任丞相,田既典铨选,朝中燕人势力益盛,颇有朋党之嫌,以此遭致女真统治者的疑忌。蔡松年、曹望之、许霖等俗与田 通好,遭其拒绝,于是心怀怨望,借机向女真大臣宗弼诋毁田 。及韩企先病卒,熙宗遂以专擅朝政的罪名将田 、奚毅、邢具瞻、王植、高凤庭、王效、赵益兴、龚夷鉴等人处死,又将孟浩等34人放逐遐荒。此案对燕人政治集团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史称“田党事起,台省一空” ,可见牵涉面之广。日本学者外山军治认为这次事变“意味着以燕人为中心的旧辽官僚集团在金廷的衰落”,这是一个切中肯綮的结论。

“汉人” 势力一旦衰微,南人势力必然会起而代之,海陵王贞元二年合并南北选之举是南人地位上升的一个标志。南北选是在金初多种制度并存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性措施。至海陵王时,金朝对中原的统治已经巩固,国内的民族矛盾也已有所缓和,科举制度上的抑宋扬辽、重北轻南的倾向开始发生变化。合并南北选后,南人在科举入仕之途上逐渐取得了优势。南人政治势力的消长盛衰大势。海陵到世宗朝是“汉人” 衰落、南人地位上升的关键时期。从世宗关于“汉人”、南人的如下两段评语中,可以看出女真统治者对南人的政治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世宗曾对贺扬庭说:“南人矿直敢为,汉人性奸,临事多避难。异时南人不习词赋,故中第者少,近年河南、山东人中第者多,殆胜汉人为官。” 又大定二十三年,世宗在比较“汉人”巨构和南人段时说:“燕人自古忠直者鲜,,,南人劲挺,敢言直谏者多,前有一人见杀,后复一人谏之,甚可尚也。” 从世宗朝开始,活跃在金朝政治舞台上的汉族知识分子,已由金初的以“汉人” 为主变为以南人为主。“汉人” 和南人在原有的五个民族等级中的地位有了根本的改变,他们之间的界限也就渐渐趋于模糊了。

5 南人:即金灭了北宋后,长江以北生活的汉人

在金初的五个民族等级中,南人处于最低一等,是女真统治者进行民族压迫的主要对象。太宗时,女真初入中原,在战争中普遍采取烧杀抢掠的野蛮手段,由于遭到北宋遗民的激烈反抗,太祖弟谙班勃极烈斜也曾计划将南人斩尽杀绝。这个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但从中可以窥见金初女真贵族对南人的敌视程度。

金初对南人进行民族压迫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强制南人剔发左衽。早在太宗天会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金朝就发布了第一个改俗令,这纸改俗令主要是针对河北、河东两路百姓的。天会七年,宋室南渡,淮河以北地区均被纳入金朝统治之下,于是又在更大的范围内强制汉族百姓改从女真之俗,而且措施也更为严厉,乃至有“不如式者死” 的记载。

海陵王即位之后,对太宗以来强迫南人改俗的政策做了某些调整。天德二年,“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 …。这一让步不是无缘无故的。在天会七年普遍推行改俗令之后不久,金朝扶植刘豫建立了齐国。而齐国在其领有的河南、陕西地区是否继续强迫百姓发左衽,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大金国志》中的一条材料有助于说明这个问题。天眷二年金废伪齐后,任命齐国旧臣李邺为翰林学士承旨,冯长宁为东京户部使,“命下日,各髡发、左衽赴任” 。这表明连齐国臣僚都一仍汉俗之旧,遑论庶民百姓。由于这个原因,金朝在河南地区重新推行改俗政策倍加困难,海陵王审时度势,不得不放弃了这种努力。

但是对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来说,改俗令是不可违拒的。在金朝统治者的严厉禁令下,中原百姓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民族习俗,如“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惟妇人之服不甚改” 。近年在山西高平发现的金正隆间乐舞杂剧石刻,其中的汉人均为左衽≠ 。卫绍王时,宋人程卓出使金朝,在沃州柏乡县的一座汉光武庙中,看见壁绘云台二十八将竟也都是左衽,由此可见金朝推行胡俗的效果。章宗承安五年朝议女真、汉人拜仪,司空完颜襄谓“今诸(色)人衽发皆从本朝之制,宜从本朝拜礼” 。这些事实说明,至金代中后期,女真衽发之制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而且即使在女真族完成其汉化进程之后,仍一如既往地坚持实行发左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1楼 发表于: 2009-08-27

中美第一次约会 毛泽东如何接待尼克松? [转帖]


  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这两个长期隔绝的大国实现了第一次握手。从中美两国交往大门打开的那一时刻开始,这两个拥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的国度就经历着风风雨雨的磨砺。

  值此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两位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亲历者,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和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为《国际先驱导报》追忆了中美间的第一次约会及期间的“文明冲突”。

  “那年冬天的北京不可思议”

  斯考克罗夫特这位历史见证人,有足够的故事带着人们重新经历1972年那个冬天的北京

  “我们来到中国,那天应该是1972年的新年前夜,感觉非常不同,就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们和中国人都不知道该怎样同对方打交道,那时美中两国没有商业,没有接触,什么都没有。”当年的斯考克罗夫特是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对于他来说,这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充满了神秘感。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尼克松访华,这被认为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成为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在此之前,1971年12月,斯考克罗夫特刚刚从五角大楼进入白宫工作还不到一周,便作为尼克松访华先遣工作组成员被派到北京,以落实访问的细节问题。而眼前的北京,是他并不熟悉的。

  最让斯考克罗夫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北京大街上的人们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衣服。“每个人都穿着毛主席式的制服,尽管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制服选择三种颜色:黑色、灰色和深蓝色,但各个地方的人们看上去都是一样的。访问期间,我们曾去一个体育馆观看体操表演。我们进入体育馆后,发现里面的中国人却都穿着鲜亮的衣服,原来是为了电视拍摄而专门这样穿的——体育馆因此被五颜六色覆盖着。我们访问期间这样的情况我只看到过一次。”

  “由于绝大多数房屋是通过在炉子里烧煤取暖,房屋上方大约200英尺高的空间被黑色的煤烟所笼罩,即便在晴天也是这样。路上几乎没有轿车,只有一些公共汽车,到处都是自行车。”

  “中国人的做事方式很不一样”

  有两件小事令斯考克罗夫特至今记忆犹新,也令他对中国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赞叹不已

  “当时随总统访华的美方代表团超过600人,其中仅记者就有大约400人,这在中国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他们甚至认为接待这些记者是最大的麻烦。开始的时候,他们说无法接待这么多人,但最后还是设法解决了。为了保证我们同美国国内通信畅通,特别是为了满足这些记者的报道需要,我们希望中方在两周内在一栋建筑里搭建一个卫星地面终端。当我1972年2月陪同总统访华的时候,发现这栋砖砌的建筑已经盖好了,完全符合工程师的设计要求,甚至连工程师勾画在图纸中建筑墙上的涂鸦记号也在实物中都得到了准确体现。”

  还有一次,“有一天早上,总统按照行程安排应该在上午九点去紫禁城参观。早上七点,我便下楼去确定相关安排。当时路上的雪已经积了四、五英寸厚,但我竟然看到有几千人在拿着扫帚扫雪。等到九点总统一行启程前往紫禁城的时候,人们已经把饭店到紫禁城路上的雪全部清扫干净了,仿佛根本没有下过雪一样。中国在这方面的高效组织能力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斯考克罗夫特还饶有兴致地回忆起他当时对中餐的印象:“中餐对一个犹他州的美国人来说是相当震撼的。首先,我就不是一个很能喝酒的人,但是在中国,你不能自己一个人喝,你在和一桌子的人喝酒,所以,任何时候任何人要喝酒,其他人也得一起喝。所以,就会频繁地干杯,人们频繁地把酒杯举过头顶,然后将酒一饮而尽,以此显示他们的诚恳。中餐的味道好极了。但是一些菜也十分特别,即使你绞尽脑汁可能也不会知道面前的这道菜到底是什么做的。”

  “中美非常小心地伸出手来”

  用“亲善”这个词来形容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无疑“过于强烈”

  谈到尼克松“破冰之旅”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历程中所起的作用,斯考克罗夫特认为,用“亲善”这个词来形容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无疑“过于强烈”,实际上这是中美双方“向对方伸出手”,是“非常小心、非常谨慎和非常仔细的”。

  斯考克罗夫特认为,中美两国在1972年的握手与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尼克松带着强烈‘反共’的公众形象接任总统职务,而毛泽东主席又以他反对资本主义的口号而着称,这就是当时的环境。我认为,双方的靠拢不仅非同寻常,而且受到各自的需要所驱使,受到各自国家利益的驱使,而不是受到意识形态的驱使。”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去总统职务,福特继任美国总统。福特曾表示,将在任期内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75年12月1日至5日,福特对中国进行访问,他告诉中国领导人,鉴于美国国内形势,中美关系正常化要推迟至1976年美国大选以后。结果福特在大选中败给民主党人卡特。

  卡特执政后,分别于1977年8月和1978年5月派国务卿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就中美关系正常化进行磋商。

  与邓小平有了“春天的约定”

  “邓小平邀请我吃饭。用餐期间,他告诉我,他‘只有三年了’”

  1978年的5月,晚春时节,布热津斯基乘坐美国副总统的专机抵达北京。他的助手米歇尔.奥森博格对他说:“赶紧看看谁来接我们,如果是外交部长,就说明中国人把这次访问升级为更为重要的级别了。”布热津斯基透过舷窗向外看,见是中国外交部长前来接机时不禁暗自高兴,他想到,这次应该不会像万斯那样空手而归了。

  布热津斯基回忆说:“同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会谈是我此行最重要的内容,而美方如何对待台湾,美方在与台湾关系问题上准备做出多大改变是会谈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因为我们并未准备同中方达成一个将会明显破坏地区稳定局面的协议,我们仍会坚持自己的义务和承诺。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一些时间,我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希望它以一种满足历史要求的模式得以解决,同时我们希望同中方达成一种互惠、且不受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并获得战略优势的关系。”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邓小平邀请我吃饭。用餐期间,我们进一步讨论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他告诉我,他‘只有三年了’。我也不清楚这是指他的健康问题还是指他的任期,但我猜测他是想告诉我,如果美方有意,他希望能够在三年内快速推动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告诉他,‘你用不了三年就会到美国,我将在我家招待你和我的家人一起吃非常正宗的美国餐’。他说‘我肯定去’。果然,七个月后,1979年1月,邓小平来到华盛顿的第一个晚上,他和他的夫人来到我家与我和我的家人共进晚餐。”

  两位历史见证人一致认为,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实现是两国战略和核心国家利益需要使然,无疑对两国都有好处。对于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他们认为,自尼克松以来的每位总统,不管来自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即使在其执政之初就对华政策还抱有异议,但最终还是会回到正轨上来,因为“加强并深化同中国的关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我们是两个如此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两个这么不同的国家能相处这么久、而且两国关系能这么昌盛,我认为这要归功于双方不同寻常的努力。”斯考克罗夫特说。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2楼 发表于: 2009-08-27

李莲英死因之谜[转帖]  


事情的起因,则是 1966年初夏,原北京 “六一 ”学校的赵广智等老师,在革命造反派的监督之下,挖开了原清朝恩济庄太监坟地(恩济庄太监坟地之名为雍正所赐,当年皇帝曾拨银万两修建,据说该坟地所埋太监共有 2700余人)中的李莲英墓。令人吃惊的是,李莲英棺椁里,只有一颗骷髅头,却不见尸骨。李莲英的躯干在哪里呢,他又为什么会身首异处?关于这一段往事,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节目曾有上下两集的片子,予以记述。此处不提。总之,只有头骨而没有尸身的李莲英,不可能是病死的。唯一的原因,他可能死于 “他杀 ”。民间传说,也有大量李莲英被杀的说法。1985年,学者佟洵女士发表《李莲英死因之谜》,1990年,北京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颜仪民在《纵横》杂志发表《李莲英身首异处之谜》,从而引发学界争论。

  李莲英究竟为何人所杀,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

  有学者考据说,江朝宗宣统二年 (1910年 )正在陕西汉中镇总兵任上,直到 1912年(民国二年)才回北京担任北洋政府北京卫戍司令。江朝宗远在几千里之外,并不在所谓的 “九门提督 ”任上,怎么可能请李莲英吃饭并设局杀之呢?同时,也有人认为,小德张同李莲英,并没有共过事,两人没有利害冲突,杀人动机不存在。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人说,一般杀人,都是提着首级走的,哪有提着身子走的呢?三是在去山东讨债途中被悍匪所杀。这一观点,也被无数专家质疑。以李莲英的财富地位,他怎么可能亲自出门讨要债务呢?但是,支持这一观点的人,另有新说。他们说,李莲英曾有一个侄孙女,嫁到了山东省无棣县。

  他曾去山东探望侄孙女,顺便到泰山一游,走到山东和河北交界的地方被人杀死。当时跟随的两个侍从吓得失魂落魄,只把李的头颅用包袱兜回了北京。同这一观点相近的说法,还有人称,李莲英出宫隐居之后,也是要出门的,比如,他对慈禧太后,总是感恩戴德,每年都要去东陵拜谒慈禧陵寝,结果在半路被人杀死。他的首级,被人扔到了北京李莲英家的门口。

从这些传说和观点中,大致可以理出下列头绪。一,李莲英死于他杀,是事实,病死之说,仅仅是其家人说法,不足信。二,李莲英死于仇敌。尽管李莲英圆滑机警,却仍有大量仇家。 “权倾朝右 ”之人,肯定是踩着别人的尸体向上爬的。仇家可以是革命党人,也可以是宫中同道,亦可以是袁世凯授意之人。其实,最有可能杀他的人,则是光绪皇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其时任监国摄政,权倾一时,他杀人的动机也是有的,因为有人说正是李莲英下手毒死了光绪皇帝,报哥哥被杀之仇,顺理成章。至于悍匪劫杀之说,则有点牵强。三,李莲英被杀地点,并无确切之说。因此,极有可能是杀人者扔还了李莲英的首级。李家之人,找不到尸体,只好将其脑袋壳下葬了。  李莲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也得以厚葬,其墓前也有 “大中至正巩固千秋 ”的对联,有“饰终之典等于元勋 ”的碑文,但是,他的头骨被挖出来后,曾被学生当足球踢,最后被扔进了学校茅房的粪坑 ……直到有一天晚上,那个亲手挖开李莲英墓的人,北京 “六一 ”学校老师赵广智先生拿了一个粪勺,把那颗头颅捞了出来,埋到了一个山坡下,从此无人知晓。

  他的想法,也是朴素的:那样对死人,毕竟有点不恭。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3楼 发表于: 2009-08-27


 欧阳修河北当“省长” 让绯闻扳倒[转帖] 


  开封府尹杨日严,以前在益州(今四川成都)时,欧阳修曾弹劾他贪污官银,也嫉恨在心,于是附会钱明逸。仁宗命人进行监勘,证明欧阳修没有挪用府衙资金,乃是姓钱的诬告。可这家姓钱的就是恨欧阳修,想方设法罗织罪名,必欲置欧阳修于死地。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他在许多地方留下了宦迹,其中就包括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正定原名真定,北宋时期是河北西路首府。庆历年间,欧阳修曾经奉使河北西路都转运使,相当于河北西路的“省长”。

  以宽仁之心解救两千兵卒

  欧阳修出身贫苦,四岁丧父,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中进士。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保州(今保定)云翼军兵卒叛乱,他们杀官吏,占城池,聚众造反,直接关系到宋辽边界安全。在这种背景下,欧阳修奉命出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与他一同奉命出使河北的,还有田况,此人奉命出任真定府、定州路安抚使。

  他们一到任,就赶赴保州,平定叛乱。但边境之地,有些奸臣散布谣言,称军贼作乱,要引辽兵南下。为防止辽国染指,欧阳修与田况商议,请朝廷下令招安,并密令河北安抚使缉拿奸臣,就地处置。皇帝招安诏书一出,保州2000多名叛军投降,动乱平息。朝廷下令坑杀了429名负隅顽抗者,其余2000余降兵,遣送到河北各州。

  当时,河北宣抚使富弼担心这些叛卒日后再生变故,所以约欧阳修到内黄,秘密商议,准备令各州同时行动,捕获降卒,一并处死。欧阳修虽与富弼为莫逆之交,都是一代忠良,共同参与庆历新政,又一起被贬出京,感情亲密,但欧阳修坚决反对滥杀胁从,他说“祸莫大于杀已降,况胁从乎!”他以仁德情怀说服了富弼,富弼幡然醒悟,使2000多兵卒幸免于死。

  迫使外戚交出抢占的民女

  平息叛乱后,欧阳修发现朝廷外戚、真定路都总管李昭亮与定州通判冯博文等人,在遣送叛卒时,乘人之危,强抢民女、私纳女眷,养为家奴。欧阳修对此深恶痛绝。他即刻下令,将定州通判冯博文革职入狱,并上奏朝廷弹劾李昭亮。

  他不避皇亲国戚,上《奏李昭亮私取叛兵子女》折子,以确凿证据说明,李昭亮私下拣选军人女子为己有,使臣、通判官等竞相仿效的罪行。

  李昭亮发现欧阳修追查此事,竟将私藏女子转移外地。欧阳修通过审讯冯博文,找到了被霸占的女子及转送的兵士杨遂、王在共三人。人证物证俱在,欧阳修请求朝廷惩治。但昏庸的宋仁宗竟放纵外戚,使李昭亮逍遥法外。

  欧阳修绝不屈服皇帝私情,坚持为民请命,再次上奏《乞推究李昭亮》折子。但最终李昭亮被皇帝征调为淮康军留后,到异地为官。这对欧阳修的为官心境构成很大伤害。尽管皇帝一再挫伤他的政治抱负和爱国情怀,但欧阳修坚持严明吏治,惩治腐败,迫使李昭亮将抢占的民女放出。

  尖刻抨击朝廷用人政策

  欧阳修在河北任职虽仅一年,但他勤政为民,爱国强边。

  庆历五年五月,辽国在边界建造城寨,无理拘囚定州巡兵汤则,强行闯过定州军城(今唐县)、银坊、冶谷地界,进行挑衅。欧阳修几次上奏,请求朝廷尽快委派使臣,向辽方抗议,维护国家尊严。但仁宗皇帝一直不敢作出决断。

  欧阳修庆历五年五月上奏《论契丹侵地界状》,尖刻抨击朝廷对辽政策,指出:“臣今见朝廷常有惧敌之色,而无忧敌之心……今边防之事措置多失其机者,惧敌之意过深也。”同时,他还抨击朝中“小人”弄权,言辞犀利,锋芒毕露。这不仅与他在政治斗争中几起几落的经历有关,也是他在文坛的显赫地位使然。

  针对朝廷的用人政策,他毫无掩饰地指出,一些刚入京的朝官,就能全面了解朝廷军机,而我们河北转运按察司却不得参与。他“请自今许令本司与闻机事”,公开要朝廷给予他参知机要的权力。

  因奸臣制造“绯闻”遭贬

  欧阳修的正义之言,遭到朝中奸佞嫉恨,于是,一些置军国大业和边境国防于不顾的小人,罗织罪名,陷害于他。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欧阳修好友、真定节度使田况改到秦州赴任(今甘肃天水),欧阳修临时代管三个月真定府节度使的官差,也惹得朝中一些小人弹劾。

  御史钱明逸,因欧阳修在编纂《新五代史》时,贬斥他的祖宗、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氏家族,所以怀恨在心,借机诬告欧阳修私贪财产。

  开封府尹杨日严,以前在益州(今四川成都)时,欧阳修曾弹劾他贪污官银,也嫉恨在心,于是附会钱明逸。仁宗命人进行监勘,证明欧阳修没有挪用府衙资金,乃是姓钱的诬告。可这家姓钱的就是恨欧阳修,想方设法罗织罪名,必欲置欧阳修于死地。

  当年,欧阳修之妹嫁给张龟正,不久守寡,两人无子,只有张龟正前妻所生一女。欧阳修怜悯,便把妹妹和外甥女接到自家。外甥女成人后,嫁给欧阳修远房侄子欧阳晟。可这个“外甥女”竟与家仆私通,被发现送到官府。不知是屈打成招或受人唆使,该女张氏竟说欧阳修和她有不伦之情,并欺占她家财务。钱明逸还用张氏的家财买了田地,写上欧阳修的名号,制造伪证,罗织罪名,诋毁欧阳修。

  欧阳修上表为自己辩白。仁宗皇帝亲自给欧阳修写了手诏安抚,维护了欧阳修的名声。但中书舍人钱穆及其父亲钱勰仍不依不饶,坚决弹劾欧阳修。宋仁宗无奈,在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一纸诏书,罢免欧阳修的河北都转运按察使,将他贬到滁州当知州(今安徽滁县),时年欧阳修39岁。

  这次绯闻事件,不仅对欧阳修仕途造成巨大打击,而且影响到欧阳修的声誉。到滁州之后,他一度借酒浇愁,寄情山水,所以39岁竟然已有醉翁之号,还修建了醉翁亭。

  搜集保护河北境内文物

  欧阳修作为杰出的文学家、金石家,于政治、军事公务之余,曾遍访河北的名胜古迹,搜集大量金石碑文。

  他在《集古录》及其子为之整理的《集古录目》中,保存了大批河北珍贵金石资料。其中关于真定《龙藏寺碑》的记载,对于研究这通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隋碑意义重大。

  《龙藏寺碑》,隋开皇六年恒州刺史王孝仙劝修龙藏寺时刻立,被称为“楷书第一碑”。现存于正定隆兴寺内,史学界一直以此断定,隆兴寺就是隋朝的龙藏寺。但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载:“龙藏寺碑,齐张公礼撰。龙藏寺己废,今在常山府署之门,书字颇佳”。这说明,隋创建的龙藏寺,在当时真定府官衙对面,与隆兴寺根本不是一处寺院。现存于隆兴寺的隋代《龙藏寺碑》,是从龙藏寺废墟中移到隆兴寺的。这为后世研究隋龙藏寺和隆兴寺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他还以金石学家的学识和远见,对一些重要碑刻采取了保护措施。据元代纳新《河朔访古记》载:“真定府治庑下有唐恒明刺史陶云碑一通……昔宋欧阳文忠公为河北都转运使,至真定,见碑仆府门外,半埋土中,命工掘出,立于庑下”。可见他保护文物碑刻用心良苦。(文/梁勇 来源:河北青年报)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4楼 发表于: 2009-08-27

何 方 悲情革命家孟用潜[转帖] 


同舟共进


  最近看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SPAN class=t_tag onclick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6%D0%B9%FA">中国***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在六大的代表中记载有孟用潜。这再次勾起我对这位忘年交的深切怀念,也使我因他在“<SPAN class=t_tag onclick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E%C4%B8%EF">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目的是把他整成刘少奇“叛变”的主要证人)而感到的无比愤怒与悲痛再次涌上心头。我实在应当写篇纪念文字,介绍一下这位现在少有人知的“老革命”,用以寄托哀思。
  孟用潜1905年出生于河北深县,原名孟坚,长期从事白区工作。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奉派福建,任青年团省委书记。曾任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协助时任书记刘少奇工作。在东北期间孟用潜曾两度被捕,一次是同刘少奇一起,一次同陈潭秋一起。他们在狱中保守党的秘密,两次都由党组织成功营救出狱。孟1950年11月起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主任先由薄一波兼,后由程子华担任),直到1956年“上书言事”受到毛主席批判和免职为止。
  
  【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个代表团】
  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曾设想用苏联拒绝出席联合国各种会议的办法,迫使联合国把原由<SPAN class=t_tag onclick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D%AF%BD%E9%CA%AF">蒋介石集团代表中国的席位转让给我们。1950年毛主席访苏时,斯大林建议中国立即任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并组建代表团。毛主席当即指派中央<SPAN class=t_tag onclick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5%FE%D6%CE">政治局委员张闻天为代表和团长。国内也很快组成了中国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高规格代表团:副团长李一氓、军事参谋团代表耿飚、托管理事会代表冀朝鼎、经社理事会代表孟用潜等一批专员和几十名工作人员。我也是其中一个,被安排为内部管资料和研究工作的组长。那时从外地调来的人,都集中住在赵堂子胡同里北洋政府代总理朱启钤的公馆;原在<SPAN class=t_tag onclick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1%B1%BE%A9">北京工作的人可暂不集中和脱产,只是常来代表团开会和熟悉业务,孟用潜就属于这种。他为人老成厚道,没有架子,见人总是笑眯眯的,代表团的人就借用李白对孟浩然的称号,叫他“孟夫子”。由于他的夫人赵韵霭已被调到我主管的资料组,有了这层关系,他和我的接触也最多,经过一年多的来往竟成了忘年交。后来联合国去不成,代表团解散,他留守原岗位未动,我却跟张闻天去了驻苏联大使馆。从此天各一方,不想一年后又在莫斯科相逢。
  为了沟通两大阵营的民间贸易,1952年4月召开了国际<SPAN class=t_tag onclick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E%AD%BC%C3">经济会议,有49个国家的工商业者、工会工作者、合作社工作者和经济学家参加。中国代表团团长为国际贸易促进会主任南汉宸,团员记得有章乃器、罗隆基、雷任民、刘子久、孟用潜、陈翰笙等。当时按中央规定,一般出国代表团都得接受驻在国大使馆的领导。因此,这个代表团除国内审定的大会发言稿外,团员临时的发言稿也要大使馆审阅。我是使馆研究室主任,张闻天就将同代表团联系和看稿子的任务交给了我。在那十多天里,和我接触最多的是孟用潜。
  这次会议对新中国的经济外交有重大意义,对我们同未建交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展民间贸易起了不小作用。会议期间,南汉宸邀请高良富、帆足计、宫腰喜助三位日本代表访华,他们直接从莫斯科来到北京,签订了第一个中日贸易协定。两国间的民间贸易和历时很久的“以民促官”活动,就是从此开始的。
  
  【1956年,孟用潜“上书言事”】
  建国后实行全盘苏化,照搬斯大林模式。农业上学苏联,大搞集体化并剥夺农民利益,为城市及工业建设积累资本。1956年是推行大办农业合作化、掀起全国农业<SPAN class=t_tag onclick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9%E7%BB%E1">社会主义高潮的顶峰期,实行粮、棉、油定产、定购、定销的所谓“三定”政策,把主要农产品掌握在政府手里,这就是此后实行多年、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和影响人民生活的“统购统销”。再加上两年后实行的户口制(据说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有此制度)等,农民被钉死在农村,成为不能进城、不能吃商品粮、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二等公民(这也是现在产生大量农民工问题和春运奇观的根本原因)。对统购统销政策,当时许多人想不通或不以为然,孟用潜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合作化问题有很深研究,对农村经济也有独到见解,认为“三定”很难准确:定产和定购容易偏高,定销可能保证不了,这就会造成农产品物流不畅,特别是贫困户得不到解决温饱的返销粮;而且统购统销铺的面太宽,要求又急,很容易出纰漏,不如用加强供销合作的方法发展农业,比较稳妥见效也快。他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反映自己的看法,结果被扣上反对统购统销的帽子,于1956年4月被免去全国合作总社副主任职务,回家待业。
  毛主席对一些人不赞成统购统销极为恼火。直到1957年1月18日,他还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批评说,“有些党员,过去各种关都过了,就是社会主义这一关难过。有这样典型的人,薛迅就是一个。她原来是河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她是什么时候动摇的呢?就是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的时候。她坚决反对,无论如何要反对。还有一个,就是全国合作总社副主任孟用潜。他上书言事,有信一封,也坚决反对统购统销。”“孟用潜上书言事”成了党史上风传一时的事件。
  孟用潜长期从事白区工作,职务时上时下已习以为常,对免职一事并不特别在意。不过闲居家中总觉得有点闷,他幽默地称自己是“坐家”(作家的谐音)。我这时已从驻苏使馆回到外交部工作,他就常找我聊天。每次谈到他的“上书言事”,总显得不大在乎,还是笑眯眯的。他并不认为自己有错,也不同意毛主席的批评。不过他很少谈及毛主席对他的批评,反而多次表示了对另一位高层领导的不满,认为他不懂农民和农村经济。
  
  【不愿当南开大学校长】
  大约是1957年四五月,孟用潜夫妇接连三次来我家串门。直到最后一次,他的夫人赵韵霭才说,孟夫子是有事要找你谈。原来他被免职后,中央决定让他到天<SPAN class=t_tag onclick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D%F2%C4%CF">津南开大学当校长,他不大愿意去,听说外交部正在筹建国际关系研究所,他想来搞点研究工作,要我帮他向张闻天反映。我表示完全赞成。
  谈到这里就不能不附带提一下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开拓者张闻天。
  1955年初,张闻天从驻苏大使任上回到外交部,以前任总书记和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当上了“授权有限”的外交部副部长。对这一明显的歧视性安排他倒没什么情绪,仍然全身心扑到工作上。只是有点像三国时的庞统当耒阳县令,一些日常外交事务似乎不够他做。他根据现有条件和处境,除做好外交工作特别是大力推动业务建设外,还决心全面开拓和发展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用他给中央报告上的话说,就是“发展国际问题学科和培养国际问题研究干部”。他的计划是创办中国从来没有过的专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机构、学校(即后来的外交学院)、出版社(即后来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和图书馆(未能实现),而且齐头并进,招兵买马找地址。正在这时,孟用潜找上门来。对于这个以前在代表团就已了解其水平和人品的老同志自愿来研究所坐冷板凳,张闻天自然欢迎,当即拿起电话同刘少奇谈。刘少奇表示同意,只是说南开大学可是一个好几千人的大单位,你那个研究所才只管几十个人。刘让他找中组部部长安子文办手续,结果办得很顺利,1957年5月7日调动,6月5日孟用潜就走马上任了。张闻天有个习惯,就是利用礼拜天找下属单位的领导人上公园,一面散步一面谈工作。在我的印象中,他找孟用潜谈的次数最多。
  孟用潜对研究工作兴趣大、底子也厚,一开始就组织经济室干部研读《资本论》。他还嫌中文翻译不够好,自己直接读英文本(他的英文极好,曾负责过《毛选》的英译工作)。在张闻天的大力支持下,研究所很快就集中了大批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写作和出版了大量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用潜在研究中,发现现代资本主义和列宁《帝国主义论》中的论述有很大不同,还准备写一本新的续篇。在他的主持经营下,研究所不但在国内处于领先(也是独一无二)地位,而且在有些方面赶上了世界水平。他也以研究世界经济出名,有人称他为“中国的瓦尔加”(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只是由于“文革”后对张闻天的平反在外交部搞得很不彻底,1959年错误批判的影响并未肃清,张闻天和孟用潜在国际问题研究上的贡献,才被淡化甚至淡忘了。

 

1959年庐山会议后,我因受张闻天牵连被戴上反党宗派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受到严重处理后,外交部领导成员中唯一来看望过我的就是孟用潜。
  
  【外交部第一个“文革”牺牲品】
  “文革”一开始,外交部党委就沿用过去领导政治运动的老办法,一方面抛出他们自己内定的35名“牛鬼蛇神”作为重点交给群众批斗,其中包括外交部党委成员孟用潜、王炳南、陈家康和一批司、处级干部,当然少不了我这个“老运动员”;另一方面就是向他们当时理解的与文化关系密切的单位如研究所、外交学院等单位派出工作组,发动群众,批斗牛鬼蛇神。在这种情况下,孟用潜首当其冲,成为外交部第一个“文革”牺牲品,也是十年“文革”中受到全部大会残酷斗争最厉害的一个(后来再也没有开过这类带有严重体罚的全部大会)。
  按外交部党委的部署,1966年8月要对孟用潜连开3天批斗大会。第一天的会于10日上午在外交部举行。作为“群众专政”对象,我被勒令必须参加。主席台横幅上写着“声讨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孟用潜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罪行大会”。主持人为乔冠华副部长。他指着孟用潜说,“今天才知道你是人还是鬼”。安排的发言人有副部长韩念龙,部长助理宦乡、龚澎,工作组组长柳雨峰和副组长王珍等。开会时,孟用潜被叫到主席台上接受批判。台下布置有人领呼口号,不知是事先安排还是临时自发的,突然有人喊:“孟用潜跪下!”主持人也就当即责令他跪下。后来,发言者提到谁,谁就得跪到台前陪斗。于是研究所几乎所有领导人和业务骨干共19人跪成一排,每人都给戴上事先准备好的高帽子,还手持两根哭丧棒(白纸糊的木棍)。孟用潜戴的高帽,周围暗藏图钉,戴上去用手一按,就满头流血。发言完,要在部内游斗,由站立两厢的群众任意踢打和侮辱。没过多久,孟用潜已晕倒在地爬不起来。从此,他就住进牛棚,供随时揪斗和审问。
  这里也说明一个被有意抹杀或搞混的史实,即从外交部和全国的情况看,“文革”开始后的头半年,确实存在过一条被毛泽东称为“资反路线”的东西,表现在某些组织及领导有计划地对所谓重点对象进行关押批斗等残酷迫害,群众被煽动搞打砸抢、抄家、破四旧以至草菅人命,如一些中小学打死校长教员、街道上打死地富反坏分子等。这条路线不管怎样称呼,它的昭彰劣迹是客观存在,是掩盖和搅混不了的。对孟用潜的批斗和迫害,就不是群众起来“造反”,而是外交部党委组织和领导的。
  
  【整刘少奇,孟用潜“派上用场”】
  中央在“文革”中对刘少奇的定性是“叛徒、内奸、工贼”(表决时与会中央委员除陈少敏一人外,都举手同意)。“变节”的关键就是在沈阳的那次被捕——主要证人又成了一起被捕的孟用潜。像外交部党委整孟用潜一样,整刘少奇也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先是批判刘少奇的“资反路线”,刘少奇承认了;接着要给他升级,定为叛徒——这下孟用潜“派上用场”了。随着刘少奇被隔离看管,孟用潜也于1967年5月22日被中央专案组隔离审查并被逼供作伪证。据他的女儿孟苏说,他是被公安部正式逮捕走的。从此他就一直被押在狱中,接受残酷的刑讯逼供,要他承认同刘少奇在沈阳被捕后的叛变。他拒不承认,在狱中受尽折磨,直到变得痴呆,丧失记忆,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有时失禁。至于在狱中的具体情况,自然会有详细档案,但这些东西大约不是已被销毁,就是永远见不得天日,亲友们以及“文革”的研究者大概都看不到了。
  刘少奇在沈阳被捕“叛变”的那件主要“证明”,到底是怎样出来的,我听过3种说法:一是说孟用潜在长期残酷刑讯逼供和诱供下被迫按专案组的意思写了一个供词;二是专案组先写一个供词,强迫他照抄一遍;三是据孟用潜的夫人赵韵霭说,供词是用他在狱中所写交代的字拼凑而成,然后按《白毛女》中对杨白劳的办法强摁画押。到底是哪一种,无法肯定,但后来在为刘少奇平反时说他翻供了20次却是事实。出狱后的头几年,他有时大脑并不完全糊涂,还说过一些狱中情况。如说他写的东西不合乎他们需要时,他们就当面撕得粉碎,再把碎纸塞进他的口中,使他张不开口。他多次说专案组拿出来的东西不是他的意思,并骂当时的公安部部长谢富治,说那些搞专案的和看管的人员很坏。
  
  【出狱后境况凄凉】
  1978年孟用潜得到平反,被释放回家,后来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但外交部领导对他们亲手造成的第一桩冤案却并不在意,只是让总务司在顶银胡同外交部最差的宿舍给孟用潜安排了一间小平房,放张大床就再没多少空间了。当我得知孟夫子出狱后立即去看他,看到他躺在床上胡子拉碴的样子和那间破烂小屋,忽然觉得这和坐牢差不多。第二次再去看他,他的夫人赵韵霭就安排我们在院子里对坐谈话了。他不大说话,但认识我,而且每次见面总还是笑眯眯的。不久后他们搬住到报房胡同外交部宿舍的两居室里。据赵韵霭说,这是他的女婿于光远交涉的结果。这里,也是出狱后我去看望他次数最多的地方。
  由于赵韵霭的精心护理,他的身体逐渐好转,穿戴整齐起来,房间也收拾得像个“家”的样子。我每次去,他除了笑容满面显得高兴外,几乎没说过什么话。问他是否认得我,他也并不搭腔,只是用手指书架上那排我当年送他的英文版《斯大林全集》。据赵韵霭说,我是他记得和认出的少数人之一。多数场合他连夫人也不认识。一次赵韵霭有点伤感地对我说,一天他竟把赵当成了保姆,说你不愿干就走。从第二次起,他见我一来就拿出象棋。奇怪的是,失去很多记忆的他,并未忘记棋艺,每次下棋总是我输。
  孟夫子在家住了不到两年,由于精神压力和操劳过度,夫人赵韵霭突发脑溢血病故。这下,孟夫子就没人精心护理了。但他对这一重大变故已失去知觉,并不在意,病情也越来越重,终于完全痴呆,送进北京医院,已变成植物人了,1985年8月8日病逝。就这样,一位对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可能作出更大贡献的革命家,竟被自己的革命队伍摧残了;一位参与开拓新中国国际研究的卓越学者,在自上而下刮起的狂风暴雨中——凋谢了。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5楼 发表于: 2009-08-27

人类伦理宣言[讨论] [转帖] 


人类伦理宣言(简称《人伦宣言》)


王世保 著

目 录

导言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家庭伦理
第三章 国家伦理
第四章 自然伦理



导 言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为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有建基于人性之上的社会性,每一个人的社会性则是通过其所在社会的伦理秩序体现出来的。完善的人性能够形成正当而又合理的伦理秩序,正当而又合理的伦理秩序在塑造完善的人性的同时保证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的实现。
人性的完善始于人性的自醒,达成于人性的自觉。人性的自醒始于原欲的自我反思与观照,原欲的自我反思和观照使得每一个社会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原欲进行有意识地合理控制,进而达到自律的状态实现人性的自觉,实现人性的自觉就是人性的完善。人性完善的社会个体能够合理地控制自己的原欲,自觉地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持守正当而又合理的伦理秩序,维持自己与他人既定的社会关系。
建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人权文化是对原欲的理性伪饰,它在将原欲伪饰成正当与神圣的同时,也推动了原欲的放纵,进而阻止了人性的自醒与自觉,破坏了人类社会已经形成的正当而又合理的伦理秩序,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诸如消极厌世、家庭瓦解、淫乱、吸毒和自杀的社会现象日益增加。原欲的放纵在破坏人类的伦理秩序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对其他物类疯狂地占有,进而破坏了人类与其他物类和谐的共生关系,导致了人类生存危机的加剧,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链日趋单一、化学物质过剩等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
有鉴于此,为了消除个人主义的人权文化给全人类带来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危机,我们希望在继承世界各种优秀伦理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普适的共同的伦理准则,以此来指导人类的每一个个体的言行,继而推动人与人以及国与国之间,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性生存与大同世界而努力!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份文件制定的宗旨是为各个国家建立正当而又合理的伦理秩序提供一个普适的指导性文本,该文本所内涵的伦理秩序的实施能够有助于实现每一个国家社会的和谐及其全体人民的幸福。
第二条 伦理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人类社会是有结构性的,它包括了家庭和国家两个典型的结构单元。不同的社会结构单元具有不同的组成与社会功能,也就决定了相应成员的不同伦理关系。
人类的伦理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国家的两个结构层次上,分别称为家庭伦理和国家伦理。
第三条 不同的国家虽然是由不同的社会个体组成的,但是它们分别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实体也应当具有类似于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他物类同等地生存在地表上。人类与其他物类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关系,这就决定了人类与自他物类之间也有着类似于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国家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是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引申,称其为自然伦理。
第四条 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地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原欲,完善自己的人性,进而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结构层次实践不同社会结构层次的道德要求,遵守该社会所规定的正当而又合理的人伦秩序。
第五条 一切对应的伦理关系都是彼此共生的,当一方不再尽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的时候,相对应的一方可以自愿地选择担当或者放弃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


第二章 家庭伦理


第六条 本宣言制定家庭伦理的宗旨就是通过对每一个国家内在的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的道德的重申,促进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的自律,继而实现家庭范围及其外延部分的和谐。
第七条 本宣言有关家庭伦理的内容具体包括对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兄弟姐妹之间的正当而又合理的伦理关系进行规定,并外延到对师徒和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进行规定。
第八条 任何一位做父母的社会个体必须慈爱自己的子女,应尽父母对子女抚养和教育的责任,不得肆意虐待自己的子女。
任何一位做子女的社会个体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应尽养老送终的责任,不得肆意虐待或者遗弃自己的父母。
第九条 任何一位做丈夫的社会个体都要爱自己的妻子,任何一位做妻子的社会个体也要爱自己的丈夫。
夫妻之间互敬互助,不彼此施与家庭暴力,不进行任何夫妻之外的性关系。
严禁同性之间进行任何形式的亲密性接触或发生非正常的性关系。
第十条 任何一位做兄长(姐)的社会个体都要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应尽辅助父母养育的责任,做他们言行的表率,不对其进行随意的打骂和其他形式的虐待。
任何一位做弟弟(妹)的社会个体都要敬爱自己的兄长(姐姐),听从兄长(姐姐)的教诲。
严禁兄弟姐妹之间发生任何形式的亲密性接触或非正常的性关系。
第十一条 任何一位做老师的社会个体都要象做父母的一样去慈爱自己的学生,尽职尽责地教育他们,完善他们的人格,做他们言行的表率。
任何一位做学生的社会个体要象做儿女的一样去孝敬自己的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不侮辱自己老师的人格。
第十二条 朋友之间应当象兄弟姐妹之间一样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平等以待,助彼行善长知识,不纵其为恶而败德。


第三章 国家伦理


第十三条 本宣言制定政治伦理的宗旨就是通过对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应有的道德的重申,推动每一个国家各级公务人员的自律,推动民本政治在每一个国家的实现,继而实现每一个国家社会的和谐与全体人民的幸福。
第十四条 本宣言有关国家伦理的内容具体包括对国家元首与全体人民、国家元首与一般公务人员、一般公务人员与全体人民之间的正当而又合理的伦理关系进行规定,并由此延伸到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伦理关系进行规定。
第十五条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公民都应以其国内所规定的合法途径取得自己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位。在成为国家元首之后,应肩负起为自己国家的全体人民谋福利的天职,要全心全意地为自己国家全体人民服务,要做自己国家全体人民言行的表率,要做到克己奉公。
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应敬仰每一位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国家领导地位的国家元首,在享受这些国家元首为自己谋取的福利的同时,自觉地维护自己国家元首的人格与尊严。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元首如果丧失自己应尽的道德,施暴于自己国家的人民,或者不能为自己国家的全体人民尽心尽力地服务,他也就失去了所在位置的合法性,那么其所在国的全体人民就有责任以各种合法或者有效的方式将其更换掉,自主地选择能够为自己谋福利的国家领导人。
第十六条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国家元首都应知人善任,教育好自己国家的全体公务人员,促进他们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为自己国家的全体人民服务,以各种有效的手段阻止他们以权谋私。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公务人员都应尽职尽责,自觉地抵御腐败,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元首和全体人民,以各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国家元首做正义和利益全体人民的事情,不进行离心离德、引起社会动乱的行为。
第十七条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公务人员都要热爱自己国家的全体人民,为自己国家的全体人民全心全意地服务,做到不以权谋私,克己奉公。
任何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都应当尊敬自己国家的全体公务人员,对他们为全体人民谋福利心存感恩之心。
任何一个国家,对于那些不能克己奉公、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级公务人员,全体人民都应当以各种合法或者有效的方式免去其公职,并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
第十八条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开办企业的业主都应当慈爱自己的下属和员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得以各种形式(比如体罚、克扣工资等)虐待自己的下属和员工。
任何一个企业的任何一位做员工或者下属的个人应尽职尽责,维护所在企业的利益以及业主的声誉与人格,以尽忠诚之意。


第四章 自然伦理


第十九条 本宣言制定自然伦理的宗旨就是通过对国家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的重申,促进地表的国家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和谐的自然秩序。
第二十条 本宣言有关自然伦理的内容具体包括对国家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合理而又正当的伦理关系进行规定。
第二十一条 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当象朋友一样友好互助,平等以待,互不干涉各自的内政,共同促进彼此国家全体人民的幸福。
国家之间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借口行侵略和欺凌之事。
第二十二条 人类要爱护自己周围的动物和植物,与其保持亲密的朋友关系,主动地为它们营造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不侵害它们的自留地,不肆意虐待动物和损毁植物。
提倡少杀生和素食,禁食野生动物。
人类爱万物也就是爱自己,人类与其他物类只有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地球生物秩序,才能实现共同的可持续性生存。

(说明:望各位专家学者就此文本提出宝贵的批评性和修改建议,以促进其进一步完善。)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6楼 发表于: 2009-08-27


高敬亭冤案[转帖] 


□蒋同明 储祥林

高敬亭,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战略家、军事家。与此同时,又冒出一个拉不直、画不圆的问号:高敬亭犯了什么错误,得罪了什么人,蒙不白之冤而遭杀身之祸?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抛弃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观念,作出若干探讨,以求教于革命前辈和专家学者。   
  将军功高大别山
  
  高敬亭,河南新县人,1907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特区苏维埃主席、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兼皖西党委书记、红军第25军75师政委、红军第28军政委等职。1934年11月,省委率红25军长征后,他与中央失去联系,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难条件下,他重建红28军,勇敢地担负起全面领导边区党、政、军的革命重任。
  高敬亭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以不足千人的队伍转战鄂豫皖边区45个县,面对百倍于己的敌人,创造了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战略和战术。政治上,部队建立各级党组织,建立政委制度,团以上设政治部,自己担任红28军政委(无军长);军事上,坚持红28军能散得开、收得拢、打得赢、拖不垮。像“拖垮二十五路军,相机打击十一路军和东北军,向保安团要补给”;“敌情明则打、地形有利则打、伤亡小则打、缴获多则打”,反之则不打的“四打四不打原则”。地方上,在鄂豫皖边区组建起111个便衣队,做到“主力红军与便衣队结合,山区作战与平原作战结合,内线与外线结合”。另外,还有“敌上山、我下山”、“化装偷袭”、“杀回马枪”等游击战术。
  3年游击战中,高敬亭与敌战斗数百次,典型战例67个。其中,大胜26例,小胜28例,双方各有伤亡8例,失败5例,总计歼敌7.5万人,牵制敌正规军68个团约17万人,气得蒋介石撤去“鄂豫皖剿匪总指挥”梁冠英的职务。到1937年,在边区22个县建立起游击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是南方8省14个游击区中惟一保留军、师建制的红军队伍。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称赞“红28军与敌人斗争很有成绩,很了不起”。1938年春,周恩来在武汉接见了高敬亭,当面夸奖说:“中央红军长征后,你们在十分艰苦、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你们功绩很大。你们在敌后保存住这样一支红军部队,这是了不起的。”
  1937年7月,高敬亭率部由鄂东北突围到岳西南田村,从何耀榜处得到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的文件,他怀着喜悦之情,认真研读了3年来第一次看到的中央指示。起初,他深感意外,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围剿”等种种罪行,无论从思想和感情上都难以接受。当他领会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历史转变关头,自己必须和中央保持一致,便不计前嫌,于7月13日主动通知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卫立煌,要求派代表商谈共同抗日。
  谈判桌上,高敬亭坚持“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有坚持党性的高风亮节,又有灵活机智的英雄本色。他向国民党代表刘刚夫提出红28军番号应由两党中央共同决定,委婉辞退了国民党任命的“工农抗日联军挺进司令”委任状。7月28日,停战协议正式签订,红28军的做法不仅早于其他各省游击队,比党中央与国民党达成的合作抗日协议还早半个月。随即,红28军及所属地方武装1800余人,陆续到达七里坪,在这里设立招兵站,扩大武装;又派人到河南桐柏山区与周骏鸣领导的豫南红军游击队取得联系。高敬亭多次在大会上强调,不要因为合作而丢掉了红军优良传统,“我们还是我们,我们仍然保持过去的阶级友爱,过去的红军作风。”
  国共和谈达成协议不久,中央军委将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这是新四军中人数最多、力量最雄厚的支队(新四军4个支队10个团,高敬亭占4个团3100人)。根据中央“高敬亭部可沿皖山山脉进至蚌埠、徐州、合肥三点之间作战”的命令,1938年3月,高敬亭率部奔赴皖中和皖东,成为新四军进军敌后最早的部队。他们在进军和县、含山、无为、巢县、庐江、全椒、肥东、合肥途中,几乎村村有哭声、处处是难民,凄凉景象惨不忍睹,国民党杨森部不战而退,“皇军不可战胜”的论调甚嚣尘上。高敬亭决定打几个胜仗,鼓舞军民士气。5月12日,在巢县东南蒋家河口设伏,全歼出扰日军,打响新四军对日作战第一仗,比苏南韦岗战斗早一个月。首战告捷,意义重大,连蒋介石都致电嘉慰:“希饬继续努力为要。”7月,遵照中央袭扰日军后方运输线的战略意图,连连在合肥至六安、安庆至合肥、舒城至六安等公路沿线,取得大关、小关、范家岗、椿树岗、棋盘岭、铁铺岭、西卅铺、七贤岗等30多次战斗的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高敬亭从东进下山至1939年6月罹难的1年零4个月里,先后战斗90余次,其中,同敌千人以上集团作战4次;阻击80至500辆汽车的车队6次;毙、伤敌2300余人(包括日军1700余人);俘敌400余人(日军9人);消灭反动武装和土匪3700余人。缴获长短枪1400余支,轻机枪17挺、军马20匹;击毁汽车156辆、汽艇两艘,给日军和伪军以沉重打击,给人民群众以极大鼓舞。特别值得称颂的是,高敬亭所到之处,念念不忘宣传和发动群众,时时关注和组织群众,全力以赴发展地方党组织和武装,扩大了我党我军在群众中影响,使抗日烽火在皖中、皖东大地熊熊燃起。
  
  原则分歧惹祸端
  
  高敬亭对党无限忠诚,革命坚决彻底。他为人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办事坚持原则,宁折不弯。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从而赢得了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正是这些难能可贵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引来了亲者痛仇者快的杀身之祸。
  为大别山得罪了王明。早在1937年12月,高敬亭赴武汉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召开的军事会议。王明趾高气扬地宣布:“要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我党在大别山不留一兵一卒……”高敬亭分析利弊、据理力争,要求在大别山留下一支部队,否则“那不是让俺党将人马、地盘全部交给国民党吗”?王明气得暴跳如雷,大声斥责:“放肆!”斗争结果,高敬亭被扣上“在言论上反对中央、轻蔑中央,对中央在武汉的领袖不尊重至极”的大帽子;而国民党白崇禧部第五路军全面占领了大别山。长江局和中共安徽工委号召“帮助五路军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派上万名党员和革命青年帮桂系军队改造基层政权,训练乡、保长,登记户口,建立保甲制度。
  一年后,刘少奇以中原局书记身份到皖东指导抗日斗争,他严厉批评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指出这种错误的后果之一,是没有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他发电报给中央军委,请示能否派一支部队再进大别山。可惜,这已经不可能了,桂系军队已在那里站稳了脚跟。
  招兵买马得罪了五战区。1939年初,国民党出台一系“溶共”、“限共”、“反共”政策,他们一面拖欠和克扣4支队薪饷,限制4支队发展;一面限令4支队全部向淮南铁路以东的狭小地带开拔,妄图“借刀杀人”。新四军领导人项英委曲求全、一再迁就,强令4支队全部执行。高敬亭一边推托、延宕开拔时间,一边按中央洛川会议精神,在皖中创建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发动群众,组织抗日。当时,项英提出“精兵主义”口号,严格控制民众参加新四军,在皖南参军比挑女婿还难,所谓疤、麻、秃、丑者一律不要。高敬亭却自行恢复9团,在皖中地区掀起“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的参军热潮,使4支队人数猛增到万余人。据新四军秘书处统计,这一期间,l、2、3、4支队共增加兵力4523人,其中4支队增员3865人,占增加数84%。
十分惊恐的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廖磊,向五战区和皖南新四军军部诬告4支队“乱缴民枪、乱筹饷款”、“擅自招兵买马”、“在皖省横行骚扰”等7大罪状。奉行“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项英,斥责高敬亭“破坏兵役法”、“对党的扩大部队政策完全不执行”;并向毛泽东告状:“高敬亭仍在现地收编土匪,扩大部队……自行准备扩为3个团。”从此,高敬亭又多了一条罪状:不服从领导,对党的政策采取消极或积极对抗态度。刘少奇到皖东后,立即指示江北指挥部,应在皖东全境放手发动群众,猛烈发展武装力量,建立一个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他多次强调:“革命的兵为什么不能招?革命的马为什么不能买?”遗憾的是,刘少奇来迟了,高敬亭罹难已近半年了。
  为皖中得罪了项英。1938年3月8日,高敬亭东进到合肥为中心的淮南铁路两侧地区。其中,8团到达肥东梁园、石塘一带,歼灭了葛传江、刘孟乙等汉奸土顽武装;9团到巢县、无为地区,在蒋家河口打响对日作战第一枪;高敬亭随领导机关驻舒城西港冲。项英致电中央称:“高敬亭来汉情况甚好……高部准备在安徽所指示地区作战。”
  5月22日,中央发出《关于徐州失守后华中工作的指示》,并致电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广大地区的工作……使高敬亭支队成为这一地区主力。”作为鄂豫皖军政委员会主席兼司令、政委的高敬亭,他怎么能置中央指示于不顾,贸然率部离去?这也是高敬亭在东、西港冲滞留很久的原因所在。8月,董必武偕聂鹤亭到舒城视察,高敬亭汇报了欲在皖中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想法,董老表态说:4支队留在皖中很好嘛,这里地理条件好,又接近老区,只要能发展部队多打胜仗,就留在这里。
  4支队在皖中的发展壮大,引起蒋介石的极度不安。1939年1月,他亲自电令4支队必须将淮南铁路以西以及舒城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让出来。项英无视中央2月份“对国民党的无理进攻,必须反击,决不轻易让步”的指示,答应了蒋介石的无理要求。指派新四军参谋长,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与安徽省主席廖磊达成“第四支队向淮南及津浦南段活动,限三个月开拔完毕,只留一部在无为与军部联络”的协议。高敬亭向张云逸反映了不同意见,陈述在舒、桐、庐地区建立根据地,具有地势地形有利、党组织和群众基础好等六大优势。张云逸说这是项英决定的。
  为执行军首长指示,高敬亭于3月抱病东进至肥东青龙厂褚老圩,戴季英和政治部驻离此不远的李家圩子,同时命令在怀宁一带活动的特务营返回舒城,向皖东滁县地区进发。4月初,项英对江北工作发出指示:要求“军事上控制津浦淮南两条铁路”,对国民党“行政上采取多方赞助”,民运工作应“避免单独活动形式”,“不宜提出创建皖东根据地的口号作号召,否则使同盟者害怕”。项英还批评高敬亭说:“你们只知道农民……这样搞会得罪地主,使自己孤立的。”与此同时,多次向中央反映,说高敬亭不执行他所谓“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等有关情况。
  4月中旬,张云逸、郭述申、方毅等到李家圩开会,郭述申传达了中央六中全会精神,强调指出“对国民党的无理进攻,必须反击,决不轻易让步”。张云逸传达项英指示:4支队不再扩大部队,全部撤往淮南路东,淮南路西由国民党一七六师接管。会议发生僵局,最后决定等叶军长来了再说。高敬亭因胃病和口腔大出血,主持完会议便回舒城西港冲休息。4月24日,中央发出《关于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指明我党我军在皖东的中心任务是建立抗日根据地,决不是单纯以控制两条铁路为目的,批评了项英的错误主张。让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中央正确指示未能贯彻,叶挺却带来了蒋介石“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刑照准”的电令,新四军第一冤案发生了。
  后来的实践证明,4支队离开皖中地区,地方党组织受到严重损失,国民党一七六师区寿年部占领皖中,舒城、桐城、庐江、金寨、潜山、霍山等县数以千计****员惨遭杀害;留守皖中与军部联络的部队,在国民党二十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部反复进攻下,根本无法立足,被迫转移到皖东。万般无奈中,不得不于1940年7月,重新派部队、以生命为代价来开辟皖中地区。更具讽刺意义的是,1941年元月,蒋介石对“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项英也照下毒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7楼 发表于: 2009-08-27

一代妖姬 千古谜团[转帖] 


  
  春秋时的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郑国与周同姓姬(先秦时的妇女以国姓为名),所以夏姬也算是出身于王族。

  夏姬初嫁子蛮,不知何故,子蛮早早死了。她的第二个丈夫是陈国大夫御叔,生下的儿子叫征舒(字子南)。御叔不久也死了,夏姬便与陈灵公及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一天,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在夏姬家饮酒,可能是酒喝多了,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的模样长得像你一样。”仪行父醉眼矇眬地答道:“我怎么看着也像你。”征舒见他们将私通的玩笑开到这步田地,羞恼地涨红了脸,愤愤然地离开了客人们东倒西歪的酒等席散之后,灵公他们高一脚低一脚地出门时,征舒悄悄地从马房的窗口扯开弓箭,一箭将灵公射倒在地,孔、仪大惊,酒也吓醒了,慌忙地逃到了楚国。灵公死了,征舒自立为君,他在为君时自言自语,酒桌上不是说我长得像你陈灵公吗?我继你当这个君主,天经地义。

  孔、仪奔楚,请楚师伐陈,诸侯们随楚兴师,陈不是对手,征舒被杀,其母夏姬成了楚庄王的俘虏。这个女子实在是长得太出色了,庄王想把她变成自己的妻子,申公巫臣谏曰:“不可!你率各路诸侯伐陈,是讨伐陈的罪过,陈之灭亡是罪有应得。你如果纳了夏姬,我们出兵征讨的性质就变成了贪婪女色。贪色为淫,如果这样,楚国将会受到更大的惩罚。”听了巫臣的谏言,庄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庄王刚罢手,任司马的子反又想娶这个女俘,巫臣又回过头来开导子反:“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即郑灵公),杀御叔,弑灵侯,戳夏南(即征舒),出孔、仪,丧陈国。……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子反听了这个话,咽了口唾沫,也不吭声了。庄王见这个女俘实在娇媚,于是便将她赏给连尹襄老为妻。鬼知道咋回事,襄老婚后上了战场,一下就让人给杀了,连个尸首也找不回来。襄老的儿子黑要见父亲完了,便强行与夏姬私通。这个夏姬的魅惑力,看样子没有哪一个男人能抵御得了。这时候或许有人会说:谏阻庄王、规劝子反的那位巫臣,不是有天然的抵御能力吗?

  错了!就在黑要与夏姬私通之际,巫臣暗地里示意夏姬:“你如果回到娘家郑国,我便来娶你。”夏姬这一下算是把天下所有的男人们全给看透了,对巫臣的暗示,她不为所动。巫臣又以托词诈骗的方式从郑国召唤夏姬:“你丈夫襄老的尸首可以得到,但必须你这个当妻子的亲自来接取。”夏姬请示庄王,庄王便遣夏姬返回娘家。诡计多端的巫臣在得到郑伯的允许后,终于娶到了夏姬。过了不久,巫臣便带着夏姬逃亡到晋国,在邢地做了大夫。子反原本想娶夏姬,被巫臣给搅黄了,眼见巫臣自己带着夏姬到了晋国,他由此恨死了这个滑头。楚共王即位后,子反他们便杀了巫臣的族人和黑要,瓜分了他们的家产。巫臣入晋不久也死了,晋的叔向又欲染指夏姬,叔向的母亲连忙劝导儿子:“子灵(即巫臣)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三夫指御叔、襄老、巫臣,一君即陈灵公,一子为征舒,一国指陈,两卿指孔宁、仪行父)。

  人说春秋无义战,从夏姬辗转周折、颠沛流离的经历中,也足证春秋无爱情。

  夏姬只因为长得好,竟导致那么多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人勾心斗角,彼此残杀,狼撕狗啃,死伤奔逃,最后沉淀下来的结论却是:三次为王后,七次为夫人的夏姬是“甚美必有甚恶”的一代妖姬。刘向在《列女传》里就这样评价:“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认为夏姬的状貌美好无匹,自然没错。夏姬的故事始见于鲁宣公九年(即公元前600年),末见于成公七年(前584年),首尾也就16年时间,灵公与孔、仪在征舒家饮酒胡闹时,夏姬充其量为四十岁,风华正好,这“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从何谈起呢?“甚”者极度之义,“甚美必有甚恶”,意思是非常美丽的女性必然具有非常歹毒的心肠,故而为“妖姬”,这就更是莫须有的诬陷之词了。如有众多男人在一个美女面前迷惑失意,此女则必定是“妖姬”,这是多么荒诞不经的逻辑。

  夏姬的风流韵事延续了10多年,至巫臣携之奔晋,她当年逾半百了,年逾半百仍与六个男子闹得不可开交,更能说明在春秋时代,贵族社会的婚外性关系是非常开放且又十分浪漫的。夏姬的放荡,是环境使然。

  顾颉刚在《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中写道:“是此妇一何殊异如此!则其事之传奇性强,诚难证实者也。”先生说得好,2600年前的事情,捕风捉影在所难免,要诋毁一个人也是很容易的。“积毁可销骨”,好在夏姬终局不明,后人所见仅仅是“空留纸上声”而已,相反,美色一如醇酒,明眼人倒是能从中清晰地鉴照出中国男人(尤其是权势在握者)的心态与灵魂。

  王维有一首诗,题为《息夫人》:

  莫以今日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据《左传·庄公十八年》载,贪恋女色的楚文王听说息侯的夫人生长得十分俏丽,于是就突然出兵,消灭了这个弹丸小国,将息妫掳掠而归,据为己有。

  佳人之笑属于至美。托尔斯泰也认为女性之美貌妩媚在于一笑,对于美女,讲究“千金买笑”。而息妫到了楚文王身边,别说笑颜,数年间直像满眼含泪的哑巴似的,一句话也不讲,只像个精致的“机器人”那样,在楚王面前玉体横陈,忍受着羞辱和痛苦,充当着一架供其泄欲的工具。

  原因是息妫一直牵挂着她的丈夫息侯的下落,心底在思念着、盼望着破镜重圆的那一天,国破了,家亡了,爱的火焰却依旧燃烧在息妫的灵魂深处。

  终于有那么一天,息妫在城墙上偶然地见到了衣衫褴褛的息侯。当年恩恩爱爱的丈夫,一表人才,前呼后拥,而眼下作为俘虏,正在充当守城门的仆役。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断绝了,凄泪交睫的息妫痛苦地长嚎一声,一阵疾风似地从高巍的城楼上扑了下去,摔死在丈夫的身边。息侯见妻子已死,再也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也就很快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传说是楚文王见这夫妻二人为爱情而在同一天就死,故意地将二人分开埋葬。后来,两座坟茔里各生出一棵树,密枝斜伸而相挽,两树枝桠紧紧地连生相挽为一体,世人称为“连理枝”。白居易在《长恨歌》里,也吟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广为传诵的爱情名句。事情作为特例,也有可能发生在息侯与息夫人身上,而这样的愿望性,祈祷性的诗句,又绝然不会出自帝王之口。中国土地上,任何人一旦贵为侯王,“爱情”在他们身上就自行消逝,再也没有存在的位置了。一切从王侯将相身上所引发而生的真挚的爱情诗句,都不可免除文人们所固有的主观臆造性,王维、白居易,皆无从例外。

  湖北黄陵县东有一座息夫人庙,因为息夫人着实妩媚,此庙又称“桃花夫人庙”。唐代诗人杜牧为此庙题有一首诗: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诗人与诗人不同。息国灭亡的原因,杜牧认为未必是因为息妫之美貌,而“脉脉无言几度春”,则又进一步肯定了息妫在爱情上的坚贞,美貌的女人未必能导致亡国,而忠贞的爱情直可以毁灭夫妻双方的生命,将亡国与爱情生生地扯在一起,的确是历史长河中可叹可泣、值得思索的人与事。杜牧这首诗起句所提及的“细腰宫里”,是息妫与息侯亡后百余年楚灵王时形成的掌故。《韩非子·二柄》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因为好色的楚灵王欣赏杨柳细腰,宫中众多的女子为了博取至为难得的宠幸,竞相节食,及至有不少宫女因节食过度而活活饿死。作为美女荟萃之所,多少美女为了争得宠幸,是连自己生命也不顾惜的。先后同处于楚宫之内的息妫,却是鄙视宠幸,默默无言,直至摔死,却连一句话也不肯讲。

  “连理枝”之说倘是真的,息妫显然就是为爱情而献身了。在息侯与息妫之间,真的能建立同生共死的爱情吗?“连理枝”之说倘为文化人好心的杜撰,息妫之最后献身,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很难破解的千古之谜。

  时至清代,邓汉仪又写了一首《题息夫人庙》:

  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委婉细致的诘问句,好像是对妇女的贞节观而发,实际上,诗人的更深用意是悄然隐伏着的。清初文化人经历了明朝覆亡的巨大变动,常于文字中寄寓个人怀念故国的情绪。面对清朝文网的压力,诗人在说,古时一个弱女子在亡国受辱之际,即纵有无言的抗议,尚且知道未能及时以死相争的愧疚。当今这些屈膝降清的明朝旧臣,有奶即是娘,能不受到良心的谴责么!面对这样晦暗的现实,历史上最伤心的,天底下难道只有一个息夫人吗?

  如此发问,言浅而旨远,蕴藉沉重,语意双关,发人深思,也耐人寻味,从中可窥知诗人强烈的爱国襟怀。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8楼 发表于: 2009-08-27

我与先生王蒙的凡生琐记[转帖] 


    身世不幸

  和王蒙的相识,使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王蒙身世不幸,这或许更成就了他的才华。

  幼年的王蒙,生活

  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由于种种差异,使得父母的关系水火不容。外祖母、母亲和姨妈组成联盟,一致对抗单枪匹马的父亲。有一回,王蒙的父亲从外面回家,刚走到院中,一盆才出锅的热绿豆汤兜头泼过来。直到今天,都无法抹去滚烫的绿豆汤烙在王蒙心中的印迹。

  王蒙印象最深的是他5岁那年,父母不知什么原因又闹了起来。妈妈哭着把王蒙藏起来。王蒙心里很恐慌,但他还是懂事地劝妈妈:“你不要哭,等我长大后,挣了钱给你。”一会儿,他又想起爸爸,便问妈妈:“爸爸呢?爸爸哪儿去了?”妈妈却伸手捂住他的嘴,吓唬着说:“别出声,不许你见他。”王蒙的堂姐从小跟三叔(王蒙的父亲)好,见三叔可怜,偷偷跑过去,悄悄对他说:“他们都在家,藏起来了。”父亲手里拿着巧克力,却找不到孩子。他坐在一把褪了色的旧藤椅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不知什么时候,屋门被反扣上,推也推不开。父亲大声喊着:“快把门开开!”王蒙站在门外,扒开门缝往里看,只见爸爸像愤怒的狮子,来回不停地走着;一会儿又坐回那张藤椅,点着烟,吸进去,吐出来,屋里弥漫着一团团的烟雾。这种残酷的事实,使王蒙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们相识以来,他并不轻易提起这些。我能感觉到,他不愿触动这块伤痛,但是,他却常在说,人需要爱,没有爱的人生是沙漠里的人生,是难以忍受的。这是他的切肤感受。

  王蒙上学后,不喜欢放学就回家,宁愿一个人在马路上闲逛,因为他害怕看到父母吵架。7岁时有一次,他漫无目的走在西四牌楼的南北大街上,忽然闻到一股肉香味儿,原来是一家烤肉店。看到橱窗里摆着的各式美味佳肴,真想美餐一顿。但是他没钱,也不可能向爸爸、妈妈要。于是他恋恋不舍地离开烤肉店,照直往前走。无聊的他,看到路边的一家棺材铺,顺手推门走进去,看看这口棺材,又看看那口。突然问道:“掌柜的,您的这个棺材多少钱?”店铺掌柜惊讶地看着这个小孩。“你这小兄弟问这个干什么?还不快回家。”王蒙自觉没趣儿,赶紧退了出来。

  小时的王蒙打发这种无聊、寂寞生活的方式有两种,幻想和读书。冬季的中午,遇到好天气,太阳暖暖的,大人在午休,他就会陪着猫,坐在房檐窗下的台阶上,看树枝上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想象如果自己有一双能飞的翅膀该多好!思绪一下子把他带到童话世界里,他可怜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叹七个神秘的小矮人……他编织着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的梦。

  王蒙自幼爱看书。9岁时,他独自去离家最近的民众教育馆内的小图书馆看书,入了迷。直到天黑,整个馆里就剩下他一个人,管理员不断催促他才回家。他在那里看了《少林十二式》、《太极拳式图解》、《十二金钱镖》、《小五义》,看了《悲惨世界》和沈从文、丁玲的书。他对文学的兴趣,或许从那时候已经开始孕育。

  直到有一天,王蒙不经意地流露出深藏心底的痛苦。我们的儿子山儿3岁那一年,我在花市书店为他选了一本活动的小画册。这是一本很奇妙的书,它会在掀动中不断变换图形。一会儿头部是火车汽笛,身子是拖拉机,脚部是汽车轮子;而翻过一页,脚会变成雪橇,身子成为机翼,头部成了旗杆。

  王蒙看到后不住地问:“这是哪儿来的?”

  “买的。”

  “哪儿买的?”

  “书店呗!”

  我很奇怪,为孩子买的一本小画册,怎么招来这么多的盘问?王蒙说:“我小时候,也曾有过这么一本,是父亲给我买的,羊角,鹿身,马腿,变来变去。那时,没有别的玩具,觉得很好玩儿。”

  接下去他说:“这种扭曲,使我想起许多……”

  这句话,让我感到震撼——多年来,他承受着莫大的痛苦,他把这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80年代末,他写下了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这是他写得最痛苦的作品,他说,写起来有时候要发疯。别人说,这是王蒙唯一一部家族小说,身心和灵魂全部沉浸在小说中。而王蒙自己也说,这部小说付出了很多个人情感,有自己非常刻骨铭心的经验。

  难忘初恋

  我们不会忘记最初的相识,它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并用这一生证明:人需要爱,没有爱的人生是沙漠里的人生,是难以忍受的。

  1951年,我在北京女二中读书。同年寒假,被临时调至中共东四区委协助“三反五反”运动做文书工作。

  东四区委坐落在东四十一条39号。这是一座很讲究的三进四合院,各院都有自己的耳房和小跨院。王蒙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应该是以这个院子为原型。

  能来这里工作很让人兴奋。参加过期末考试,没等做完期末评定、总结之类的事,我就立即来报到了。

  一进门,我被带到中院的北房。这是间很宽敞的办公室,里外间有许多明亮的玻璃窗。后来我才知道,宣传部在这里办公,里间是当时区委宣传部长韩冲的办公室。

  接待我的是陈大姐,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些甜,看上去很朴实。见到我说:“欢迎你来帮忙。”

  我被领到后院。正在忙着搬运行李的时候,见一个男青年,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灰色棉袄,脸上托着一副淡黄色边的圆眼镜,向我们宿舍走来。

  这不是在河北北京师范学校暑期办公室,召集我们开会的团区委的王蒙吗?

  这时他已经走近。果然是王蒙。

  他看着我,又看看临时改装的寝室,兴奋地说:

  “来这儿工作?欢迎!欢迎!你就住在这儿啊!来几个人?”

  “就我一个。”我说。

  “太好了,你跟陈大姐一起工作呀。我就在你们前院的办公室,一个大门里。”他自我介绍。

  “好啊!好!”我想怎么这样巧,又在这儿相遇了。

  这天中午,我们同在一个厨房打饭。没有餐厅,打好饭,端回自己的办公室去吃。

  队伍很长,我见王蒙打好饭,往前院走去,隔几步还回头往队伍中看看,走到办公室门口,没有马上进去,而是把头大幅度地转过来,刚好我们的目光相遇,他朝我笑笑才走进屋去。

  当时我想:这个人挺有意思,挺热情。

  那时大家吃的都一样,一碗白菜汤和两个窝窝头。每月的伙食费是11元5角。后来我知道,当时王蒙吃饭不花钱,他那时是供给制。

  连来带去我在这儿呆了半个月的时间。和大家一样夜以继日地工作,完全不知道疲倦。

  王蒙那时由团市委中学部调到东四区团区委,还做团的工作。有一天晚上,11点多钟了,我正在办公室专心做表格,忽然听到“嘭嘭”敲窗户的声音,抬头一看,王蒙正趴在玻璃窗上,朝着我笑。他在窗户外,我在窗户里。

  他说:“一天没看见你,我在团市委开了整整一天的会,刚刚回来。”

  “你们好辛苦啊,这么晚才回来。”

  “你不也是吗!别干了,休息一会儿,出去散散步!”

  这么突然,这么直接,我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而且陈大姐就坐在我的对面,他却只对我一个人发出邀请。

  “不,不去了,我的事还没干完呢!”

  他不走,一步也不动。

  “去吧?外面的空气特别好。”他怯生生地说。

  “对不起,我真的不想去,我的事还没做完呢。”我不知该怎样推辞。

  “去吧,就走一会儿,去吧,去吧!”他的声音中带点乞求。

  我迟疑着慢慢站起来,跟陈大姐说:

  “一起到外面散散步去吧!”

  陈大姐会心地一笑,说:“不了,我不去了,你们去吧!”

  走出办公室,就看到王蒙掩饰不住他的得意。

  “我们从后门出去好吗?”他建议。

  “好吧,听你的,我不熟悉。”

  走出正院,经过侧面的一个小跨院,见那里有一架双杠。他说:“你练吗?”还不等我回答,他腾地一下就上了双杠,前后摆动,还做了前翻。

  我笑了。他问我:“怎么样?”

  我“哼”了一声,还在笑。心里却在想,工作上是我的“前辈”,这时候倒像我的低年级同学!

  大概已进入午夜了,街上行人很少。也许是我第一次跟一位异性单独呆这么晚,而且是深更半夜地走在大街上,所以感觉很不自然。走前走后,离远离近,都觉得别扭。已全然没有心情去欣赏夜景,只是东一句西一句,说些八杠子打不着的话,话题无论好不好笑,都刻意去笑,而且一笑笑半天。

  从东四十二条西口出来,不知不觉地走完了半条东四北大街,我们都意识到该回去了。

  那天,王蒙送我到区委会后院,分手时他跟我说:“回见!”时过境迁,许多记忆淡漠了,但那一刻的情景始终清晰。

  很快开学了,我匆忙赶回学校。

  回校不久,出乎我的意料,接到了王蒙给我的第一封求爱信。开始是这样写的:“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离开了,你走了,也不跟我说一声,我想你……”

  (《凡生琐记——我与先生王蒙》,方蕤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09楼 发表于: 2009-08-27

审改《我的前半生》点将录[转帖] 

 

■孟向荣

   引言《我的前半生》是20世纪的名著奇书。在这本书的成书过程中,确实存在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奠基人尧斯所云“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的逻辑延伸性。只不过针对这本书的“第一读者”,不是一个人,而是群体。作为“第一读者”的周恩来,曾提出“这本书改好了
,就站得住了,后代人也会说,最后一代的皇帝给****改造好了。能交代了,别的皇帝就不能交代”的观点。诚然,周总理是“帅”。由于《我的前半生(全本)》的问世,为“全本”与“定本”的比照提供了可能性。我们不从版本或收藏的角度讲,仅从其他“第一读者”的贡献出发,亦能加深对《我的前半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权利纠纷的法律问题的理解。
  笔者曾为《我的前半生》撰文多篇,尚有言之不足或言未尽意的地方;受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点将录”之说法的影响,故云。

  一、两位值得纪念的人物——申伯纯和杨东莼

  申伯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供职于政务院,担任政务院秘书厅主任。据说,战争年代他就长期跟从周恩来。在政务院的中层高级干部中,他的年龄特别大,后生晚辈们均尊称其“申伯老”。

  人们提到周恩来,往往忽略了他另一个重要职务——全国政协主席。申伯纯身兼多职,包括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务。溥仪在1959年特赦一年之后,便被周总理安排到申伯纯属下担任“文史专员”。因此,申伯纯与《我的前半生》结缘是必然的。

  申伯纯为《我的前半生》所做工作,首先是穿针引线的组织协调活动。

  1961年5月,群众出版社在决定推翻溥杰为主要执笔人的《我的前半生》“灰皮本”,由李文达“另起炉灶”撰写这本书时,就提出由“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申伯纯参加指导”。他大约做了如下事情:第一,申伯纯“提议将《我的前半生》初稿略作修改,先在《文史资料选辑》上发表个别章节”(详见贾英华《末代皇帝的后半生》)。溥仪署名的《复辟的形形色色》《我怎样当上的伪满“执政”》《我第三次做皇帝》三篇文章,分别属于李文达“另起炉灶”一稿和杀青前的清样,因申伯纯的指示,在《文史资料选辑》上让读者先睹为快。第二,1962年11月24日,他召集阎宝航、王述曾等七人,在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内部讨论《我的前半生》;同年11月27日,邀请来八名历史学者座谈《我的前半生》(据李文达在《我的前半生》杀青前,写给当时的公安部部长谢富治的报告说,第九名是学部历史三所李新研究员,但座谈会发言原始记录和发言纪要,均未出现李新的谈话内容),并联名杨东莼,向中央统战部汇报这次座谈会的情况———写出了当代出版史上的重要政审文件“杨申十条”(详见《出版史料2008年第1期拙作“《我的前半生》图书档案补记篇”)。第三,因为群众出版社事先预期的由郭沫若对《我的前半生》进行校订一事未实现,申伯纯约请与郭沫若政治地位相匹的张治中撰写详细的审读意见(详见《纵横》2006年第12期拙作“张治中审阅《我的前半生》”)。第四,约请国际法专家梅汝璈对《我的前半生》发表意见。第五,当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提出《我的前半生》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想法(其实质似乎指向中华书局),将这一情况迅速告之群众出版社,表示他认为应该在群众出版社出版,引起社方总编辑明确提出“所有制”问题,把这本书的出版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第六,代表中央统战部主持《我的前半生》杀青前后的一系列活动。

  其次,申伯纯为《我的前半生》书稿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看法。

  他说:“溥仪以人民的立场,对于过去敢于揭发,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他的生活历史几起几落,以及最后达到今天这样,这是古今中外少有的事,尤其是能以这样立场把过去都写出来,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申伯纯对《我的前半生》的整体看法,配合了周恩来的观点。

  李文达完成“另起炉灶”一稿本之后,群众出版社仅向部外送出了一份供政审之用,即申伯纯审阅稿。他具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根据当时党的“七千人大会”已经召开,对书稿中歌颂“58年大跃进”的部分提出异议。但二稿本成稿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已经召开,强调“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申伯纯便未再提上述“还没考虑好”的意见。但他对书稿中某些重大内容的取舍,决策还是非常果断的。譬如,当梅汝璈看了《文史资料选辑》上转载的溥仪在东京国际法庭上作伪证,否认给日本陆相南次郎写信的内容,不赞成这样写,认为会引起日本军国主义者翻案。申伯纯则说:“我看没关系,这是证明溥仪改造的成功,日本人也翻不了案。”他的这一见解,成为后来历史学者座谈会上的主调,导致“定本”中保留了这部分内容。

  关于杨东莼的情况,《纵横》2007年第11期拙作“杨东莼审阅《我的前半生》”有详细介绍。杨东莼作为当时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排序在申伯纯之前,但申伯纯主持该机构工作,约请杨东莼在《我的前半生》审查之事上帮忙。杨东莼所起作用或特点如下:第一,强调此书文字风格以朴素为好,以与作者身份相适应,从而影响了后来召开的历史学者座谈会,成为对“另起炉灶”二稿本批评的主调,导致“定本”的文学性大大削弱。第二,杨东莼喜欢这部书稿的后半部分,这与许多历史学者包括他的老搭档申伯纯更认可书稿的前半部分迥异。这是杨东莼的独到之处。第三,杨东莼呼应申伯纯“证明溥仪改造的成功,日本人也翻不了案”的观点,力主书稿保留溥仪在东京国际法庭上作伪证的内容。第四,杨东莼建议书稿要有描写溥仪回归社会以后新的生活的内容,在观念上开《我的前半生》续作之先河。申伯纯也有这样的主张,但他审阅“另起炉灶”一稿本时并无此说法,因此,可以看做申伯纯是接受了杨东莼的认识。第五,关注书稿中细小问题的考据。譬如,他问溥仪:“载沣见没见光绪?是否如此?”溥仪回答:“按理讲,是看不见的。”李文达补充道:“载沣日记里没说见面,光绪死得很快,载沣是在外面‘跪闯’‘上宾’的。”第六,杨东莼提供了一份几千字的完整的《我的前半生》的审读意见,可与张治中的一份几千字的完整的审读意见相媲美,共同构成《我的前半生》成书过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当时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排序在杨东莼、申伯纯之前的王世英,也为《我的前半生》提出了修改意见。王世英曾任山西省省长,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时间并不长,便转任中共中央的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但依然恪尽职守,为属下的著作把关。

  二、历史学者群体的声音

  我国现代,有一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以李大钊为龙头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群体,除守常先生英年早逝,在京的多数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溥仪的这本书的审读活动(详见《出版史料》2006年第4期拙作“《我的前半生》档案记略”)。

  郭沫若阅读了“另起炉灶”二稿本。1962年11月27日座谈会上,学部一级研究员侯外庐说:“郭老临离京前收到了书,一口气看完了,说是写得很好,有文采。看完书就走了。”

  北京大学一级教授翦伯赞在历史学者座谈会上,第一个发言,发言次数也最多。他呼应郭沫若赞扬二稿本“有文采”的看法,说“我认为文采越多越好,我不喜欢看干巴巴的历史书……”(笔者按:2007年1月,以二稿本为主体的“全本”问世后,当代学者李洪岩、王学泰等人也著文赞扬它的文采,王学泰批评“定本”略输文采,通过史料说明溥仪早年是一位具有相当的文学创作能力的人)遗憾的是,郭沫若、翦伯赞的这些看法,并没有被采纳。

  根据座谈会上侯外庐的阅读感受“浪漫主义就是从心理写起,以个人为中心,不着重写实在的环境”,翦伯赞补充道:“心理描写是有好处的,只要不是写成唯心的……不要把历史的行动说成你个人的行动,而是历史拖着你行动,有各种鬼魂拉着你,那个拉你的力量,要作为阶级的力量来看,而不是你心理上的力量……”

  翦伯赞还提出劳模或普通群众的稳定性问题,即书稿中的孟泰、王崇伦、方素荣等“将来出不出问题”。在“定本”中,一些劳模的活动皆被删削,由于溥仪坚持保留有关方素荣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被压缩后保留下来。

  侯外庐在历史学者座谈会上,经常与翦伯赞一唱一和,交替发言,但仔细品味他所表述的意思,要么与翦伯赞打太极拳,要么颇具哲学意味。譬如,翦伯赞完全赞同梅汝璈的观点,并进一步申说,即使溥仪到东北做皇帝是自愿的,也应该违心地说是被日本人强迫到东北去的,从而堵住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翻案的口。侯外庐则说,日本军国主义者当时设了圈套,溥仪自愿去钻,软性处理了翦伯赞的言论。翦伯赞坚持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阶级与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溥仪。侯外庐则通过对书稿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分析,提出“从心理着手,又须使人看了像真的,必须让人看着像真的才行”,即如何把握人的社会意识的真实性或迁移性问题。《我的前半生》已经出版四十余年了,笔者是认为溥仪确实被****改造好了,但仍有一些人向我提出“溥仪真的被改造好了吗”的问题,或许这是研究《我的前半生》永恒的话题。

  在历史学者座谈会上,有两位学部历史三所副所长发言。黎澍对“暴露”问题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暴露的要有区别一些,比如胡适要大暴露,而王国维,则要留点情”。进而提出对暴露的人要“排表”、“排队”。刘大年则提出了“不朽”的概念,他说:“这是一本自传,文艺性的自传,现在这本书已达的水平,是大家都承认的,我觉得,还可以加工,写得更好一点,写成一本——这是在这个圈子里说的—— 一本‘不朽的书’。”元史专家、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翁独健认为,此书有两个作用,一是保存史料,一是教育意义,因此最主要的要求是自然真实,使人相信。他坚决维护申伯纯关于溥仪东京国际法庭作伪证问题的见解,说:“关于日本法庭的问题,日本军国主义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实,不由溥仪的事情来决定……这件事早晚是会被人查明的。我们是搞历史的,多从历史考虑,而读者,是要求写得真切……”中华书局近现代史编辑室主任李侃,是代表中华书局总经理金灿然参加座谈会的。他的某些见解很学术,譬如“附录部分,未发表过的可附,已发表的不必附”。后来的“定本”删去了“全本”的所有附录。检“全本”中的附录,多摘自国家档案馆,许多内容难辨当时是否公开发表。但确有极富价值的文字。譬如“康有为致吴佩孚函”,便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政治文献。

  当我第一次接触北京大学邵循正的名字,感到陌生。问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研究》主编彭卫,才知道邵先生是国内顶尖的研究国际关系史的专家,“不是一级就是二级教授”。邵循正在座谈会上发言不多,他关注的问题较为细小,“史实真伪无确实把握的不写(如荣禄准备请慈禧、光绪到天津阅兵,乘机发动政变)。”“有些使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感到不愉快的事实要删(如婉容初生婴儿被投入锅炉)。”对于后者,侯外庐认可了邵循正:“要注意,凡是令人不能相信的,以及个人私事,如皇后的恋爱,似乎可以不写。”翦伯赞则驳击邵循正和侯外庐:“我觉得那段还要,可以写出日本的罪恶。日本人想制日本血统的皇帝的。可以写得皇后无罪,罪在日本人。”或许还是翦伯赞理解溥仪的真实意图。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何幹之,在历史学者座谈会上未发言,但几天后向采访他的李文达讲了对《我的前半生》及座谈会的看法。第一,“翦老那样说,我不好顶他(指如何对待溥仪东京国际法庭作伪证的内容)。”第二,“有人说要突出皇帝改造过程的特点(指翦伯赞、侯外庐、黎澍等人的言论),我以为特点已写出了。”第三,“我本来就怀疑它不是溥仪写的,也不信是溥杰的手笔。你们公安部这件工作是做对了。”关于第三条,包括溥仪本人在内的所有参加历史学者座谈会人员,均是彼此心照不宣的。还是何幹之想得周到。

  吕振羽和吴晗在这次座谈会邀请名单之中,但碰巧出差未到会。据贾英华《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云,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范文澜,也参与了《我的前半生》的修改工作。

  三、来自公安部的认识

  因为重写《我的前半生》组织行为的起点在公安部,所以,公安部有关人员接触这本书比申伯纯要早。

  首先,必须谈一谈徐子荣(笔者按:2006年初,我曾就《我的前半生》诸多问题请教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他曾岔开话题,深情地忆及与徐子荣的交往。又有知情的群众出版社老同志跟我说,你写的文章没有突出徐子荣)。

  素有“忠厚长者”美称的徐子荣,作为当时的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是公安部方面撰写与修改《我的前半生》的最高指挥者。尽管未见文字的具体审读意见,但有大量资料证明,《我的前半生》成书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是经他指导或由他批准后进行的。著名作家老舍之所以有对《我的前半生》颇有见地并起到了直接作用的审读意见,是因为徐子荣亲自署名的介绍信交由总编辑姚艮和执笔人李文达送递老舍后产生的。老舍对公安部给予他的信任,感到兴奋,以至在一次文化名人聚会的沙龙中,夸耀此事,使得老舍的这件事,又通过一定的途径,迅速地反馈回公安部。

  笔者在《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22日第3版的署名文章“与《我的前半生》相关的几封信件”中,曾提及公安部内部研讨会。那么,1961年8月15日,公安部的干部针对《我的前半生》说了些什么呢?

  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局长凌云说:“不要拘束在政策宣传上,旗帜仅树在这一点上就单调了,而是要写出我们的时代,写出历史的道路。这样写自然也起到了政策上的宣传作用。要通过溥仪的大半生看到封建制度的崩溃、死亡,帝国主义的阴谋和最后被赶出去,也看到皇帝在社会主义社会受到改造……”公安部劳改局副局长沈秉镇说:“溥仪的改造是由三方面决定的:客观时代、政策感召和所方工作。”公安部办公厅政研室主任陆石说:“决定他改造的因素,是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公安部经济文化保卫局长夏印说:“写的是溥仪,但又不单是写他,而是作为集团代表人物来写的。”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姚艮说:“人物,除了溥仪之外,还有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如罗振玉、郑孝胥,也要力求刻画出来。”公安部治安局局长于桑强调:“可以渲染,但务必真实。”关于这本书的体裁,大家一致认为,应以第一人称的回忆录形式为好。

  由公安部和沈阳军区双重领导的抚顺战犯管理所,也曾为《我的前半生》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其代表人物所长孙明斋上校和副所长金源少校,梳理所方的认识后,给群众出版社来函,订正二稿本的一些说法,以下试举三例:“一六七页13行……是当过军管区司令官的老肖……肖犯玉琛的职务是少将参谋长,未任过司令官。”“一六九页6行……最令所方头痛的,还数大下巴……我们的意见,‘头痛’最好改表现最坏的大下巴。”“二二五页至二二九页,关于‘一封日本来信’问题。这封信不是事实,是虚构的,删去为好……”(笔者按:李文达于1960年七至八月间和1961年5月29日,曾两次到抚顺搜集写书的相关材料,但李文达和溥仪都不知道这封信是虚构的。《我的前半生(全本)》问世时,在“一封日本来信”下作了编者注)

  此外,兄弟单位最高人民法院的李培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李放,也参与了《我的前半生》的审读活动。

  四、单枪匹马的王宗一

  据《我的前半生》图书档案记载,王宗一和中宣部出版处处长包之静都参与了这本书的审改活动。但包之静只是在1962年11月15日与王宗一来过出版社,提出将二稿本补送总理办公室,说总理一定关心此事;还要求补送胡绳、田家英、乔冠华及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的张彦。从“另起炉灶”二稿本的审读到杀青前后乃至出版之后的一系列组织协调活动,都是王宗一主持的。

  王宗一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的全权代表,是《我的前半生》的公安部以外的第一勘定人,他所做工作没有第二勘定人申伯纯多,但他所处的决策地位又高于申伯纯(笔者按: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本所谓“独家授权”的《我的前半生》,其云,翦伯赞等勘定这本书,不知依据何在,或许从来就没有依据,仅仅因为翦伯赞名气大)。

  王宗一认为,此书出版后必引起国外读者极大注意,想从中知道皇帝是怎样改造的,因此,凡是容易引起误解或发生副作用的地方,均须注意。并具体举例说明之。王宗一担心“副作用”,与公安部办公厅主任刘复之一致,但刘复之“注意到有没有对青年人和某些封建余孽可能发生的反面刺激作用”,认识侧重于国内,而王宗一则侧重于“国外”,这一点又与申伯纯的某些看法相通,申伯纯就曾叮嘱“请公安部对这部分(改造部分)斟酌一下”。

  王宗一还指出书稿中“不妥当”的地方(其实也未必不妥当),譬如:“特赦章中提到主席亲人遭反动派屠杀,这样把主席写得太低了……”“用龙来象征中国人民是中央早已禁止了的,因龙的形象不好,外国人把它看成恐怖的动物……”

  《我的前半生》1964年3月公开出版之后,王宗一表现出很强的政治预测性。他给李文达打电话,担心这本书使用的图片遭到国内读者的抗议(指一些汉奸、特务以及反映溥仪宫廷生活的照片)。果然不幸言中,造成同年11月第二次印刷本,把所有图片都抽掉了。

  笔者以为,王宗一对《我的前半生》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代表中宣部最后敲定了这本书的稿酬分配方案。

  这个稿酬分配方案是群众出版社起草的,它说明了这本书并无著作权的财产权。溥仪拿到一半稿酬,是“照顾外界影响”,且“一次付清”;李文达拿到一半稿酬,是社方根据规定奖励给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即所有钱数均为群众出版社的毛利。1978年底,《我的前半生》第三次印刷发行之后,李淑贤索要稿酬,群众出版社当时的负责人保持历史的连贯性,说:“你作为溥仪的遗孀,如果生活有困难,可以给予适当补贴,但没有稿酬。”由于外部种种因素的左右,由于社方的被迫让步,原有的历史连贯性中断了,从新的逻辑起点出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溥仪逐渐取得了不真实的著作权的全部财产权。

  王宗一何在?听认识他的原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雷达说,在“文化大革命”中去世了。“文化大革命”冲击中宣部之前,王宗一曾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一说任理论处处长。

  余话

  有一个萦绕心头的疑问:溥仪本人究竟最喜爱成书过程中的哪个版本呢?拙作“《我的前半生》图书档案补记二篇”(未发表)曾谈及这个问题。简单说,溥仪在完全熟悉了李文达执笔的《我的前半生》杀青样之后,并未根据杀青样编写《从皇帝到普通公民》一文(此文由《中国建设》副总编辑亲自向溥仪约稿,译成英文后发表于该刊1964年1月号上),而是依据“另起炉灶”二稿本编写。李文达对溥仪舍弃杀青样之事颇有微词,被迫地又在付梓前改动稿面,以适应溥仪所用二稿本。

  大致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认识“我的前半生”。第一,一个人的经历(客观经历和心路历程);第二,一本书。溥仪贡献了一个人的经历,公安部包括直属出版社以及上述所点之将,贡献了一本书。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10楼 发表于: 2009-08-27

   俄原谈判代表谈珍宝岛:苏军开火未获当局允许[转帖]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梁小逸报道 40年前的今天珍宝岛事件发生,这场中苏边界冲突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的高潮时一个重要事件,可以说几乎导致中苏两国之间的战争。2008年10月14日上午11时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的岛屿将归属中国,这标志着中俄长达四千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中国军队及地方政府在仪式结束后登岛。今天,俄罗斯专家特别为此撰写长文,对这一特殊历史进行了自己的解读。


俄《消息时报》3月2日发表了长篇评论文章"情感退去,边界留存"的文章,对那段历史从俄方立场进行了阐述,文章的副标题是"为什么莫斯科和北京会发生珍宝岛事件"。文章作者名叫尤利-格列诺维奇曾于1964年,1969年和1970年作为苏联代表团代表前来北京参加谈判工作。他说,现在黑瞎子岛大部分都划给了中国,那么俄罗斯人会肯定会问: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他说,那时苏联处境很难,无法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那时他们非常希望从中找到出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要求苏方承认"边境条约"是不能接受的。俄教授说,该建议似乎不只沙皇,而且连苏联也侵占了中国150万平方公里领土,这让他们无法接受。


文章提到的"边境条约"实际上最早从《中俄尼布楚条约》起,俄国一共强占中国领土154.6万平方公里。曾参与中苏谈判的中方代表李凤林在《中苏边界谈判亲历记》写道,中俄共签订了24个关于划分领土的边界文件,最后划定的中俄边界线总长约11000公里,可分为三段,东段4300公里,西段3300公里,其余的为中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苏蒙边界。


俄教授说,当时的赫鲁晓夫做出明智决定,接受了刘少奇的意见,根据主航道确定两国之间的界河边界线,但黑瞎子岛除外。但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坚决反对将被侵略领土给苏联。俄教授说,毛泽东给苏联下最后通牒,要苏方承认"边界条约"是不能接受的,承认这个之后才可以谈接下来"刘少奇-赫鲁晓夫"达成的原则性文件。


该作者将中苏谈判破裂全归责到中方的正当要求,而无视苏方蛮横不讲理的立场。李凤林在《中苏边界谈判亲历记》写道,苏方不但不承认这些条约的不平等性质,而且不同意以这些条约作为惟一基础来解决边界问题,竟然要中国把沙俄时代与苏维埃时代超越这些不平等条约而侵占和企图侵占的中国领土也划归苏联。


苏方也一直回避称这次谈判为边界谈判,而称之为"俄中关于核定个别地段边界线走向的磋商"。这实际上反映了苏方的立场:中苏边界根本没有问题,个别地段由于界标年久失修,核对一下就万事大吉。


俄教授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苏联成为中国最大敌人,超过了美国。由此中苏发生系列冲突,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俄教授说,当时的苏联士兵开火并没有得到莫斯科的允许。而他同时认为正是苏军的军事回击,让中方重回谈判桌。


珍宝岛事件后的20年,也就是1990年,珍宝岛归属问题得以解决,1991年珍宝岛回归中国。黑瞎子岛也在2004年中俄达成相关协议。


回顾这40年历史,俄教授认为中俄长达四千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是中俄关系取得的重大进步,而且双方都有所让步。他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胜利,也"不是对失去领土的归还"。他最后总结说,让情感退去而只留下这个两国都承认的边界。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11楼 发表于: 2009-08-27

长风盈袖,思怀满襟——感言华夏衣冠[转帖] 



   一   时光如流水,模糊了很多人和事。
  
  有位西哲说过:世界上最值得敬畏的事物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美德。东西方文明间有时颇有灵犀,这两样值得珍视的事物远在天涯也近在咫尺——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叫做“汉”,她的前身叫做“华夏”。若说头顶的星空,有银汉迢迢;若说心中的美德,有“华”的章纹曜曜和“夏”的德音孔昭。
  
  华而美,夏而大,这故事说起来就很长了,而我今天只说华夏衣冠,只说维天有汉,维汉有衣。
  
  衣冠这个词语不知何时潜移默化进我们的文化,不过,《周易•系辞下》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自此,我们可以清晰地记得:衣冠于华夏,不再是一件小事。先秦以降,“衣冠”即用来指称华夏之服。衣冠很早便成为华夏民族难以释怀的情结;“布帛可衣” 很早列为生民之本,《春秋左传》载,郑国民愤而歌:“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我其与之”。子产变法初期,民众不惯,只觉得被夺了衣与田,便要去拼命。衣冠与田畴,一同被列为民生头等大事;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一系列人类通行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衣冠仪礼渐渐由具而象,升华成为一个文明的象征物事——《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在强调“名正言顺”的华夏文化中,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而悠悠几千年的华夷大防,衣冠除了标识尊卑等级外,自然也见证了民族更易、文明起落。金人天会间下令“剃发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坚决不从而殉身。明太祖朱元璋逐蒙古人回漠北、定鼎南京后,随即下令易回华夏之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后金入主汉室江山,依然打了衣冠的主意,屠刀砍断了汉人最后的坚守,衣冠从此断绝。
  
  模糊的容颜似乎已经湮没在时光的流水中。这个伤痕累累的古老民族走过时光的锋刃、历史的劫火,竟然萌出了鹅黄的新枝。那模糊了的记忆也如疏雨,淅淅沥沥地落在荒芜斑驳的大地。
  
  衣冠于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二
    明月何时照归期?人间丹霞华彩衣。衣冠归来,同时也带回了那几乎被漠视的美丽的字眼——星空中的银汉,美德昭彰的华夏。如今,华夏衣冠又正其名,响亮而震撼地叫做“汉服”。
  
  为汉民族量身度造的衣裳,非汉服莫属。它的形态无不流露出华夏民族和谐端庄、天地人和、飘逸流畅,以及精巧细致的审美倾向。
  
  论和谐端庄,汉服的剪裁和配色颇有讲究,玄黑与纁红是汉服中最隆重端庄的搭配,玄,黑中扬赤,象征天的颜色;纁,黄里并赤,其意表征大地。这二色是华夏文化中最神圣和高贵的色彩,天地间的和谐映照在服章上,写在华夏先民的心里。那时候的婚礼,和我们现在想象的很有些出入。先秦直到两汉,婚礼都称作“昏礼”,在静谧的黄昏举行。礼服也不是后人们臆想的大红一片,而是玄色为主,纁色辅之。穿着玄色礼服的新人在月光下轻轻携手,在《诗经》的雅乐中合卺同牢……汉服尤其注意衣裳与鞋履、发冠的协调。比如“皮弁素积服”为白色系,那么鞋履则要求白色。穿纁红色下裳的玄端礼服,鞋履也一定为红色的舄。
  
  论天地人和,再次提到玄纁。天子冕服为此色配,玄端朝服亦然。那时候,我们穿在身上的不止是衣服,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智慧和敬天礼地的虔意。服章剪裁也常常取意天地日月。所谓“上衣下裳”,上衣取象乾,下裳取象坤。深衣制度规定下裳十二幅,取意一年十二个月。大的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衣带垂至脚踝,代表正直。下襟齐地,代表权衡公平。章饰纹样,亦取自天地万物,寓德其间。这衣服并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
  
  论流畅飘逸,汉服的裙裾及袖袂是特色。汉服袖一般都比手臂长,定制的深衣制度规定要回挽至肘,袖径可达四尺,举手间,翩翩大袖行云流水;行动处,长风盈袖,衣袂飘展。
  
  汉服的精巧在于它恰到好处的配饰。腰佩、蔽膝、绅绶、容刀……“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是最常用的配饰了,成佩玉、组佩于腰间,行走有动感之美,“君子至止,鸾声将将。”那清脆的玉鸣轻轻回荡在清冷的未央之夜。
  
  漫漫几千年,但华夏衣冠的基本特征却很容易勾勒出。“交领右衽——也兼有盘领,直领;无扣结缨——几乎不用纽扣,而于腋下结缨系带;褒衣大袖——窄衣小袖在汉服中多为劳作服装,要不就是当时的时尚衣着。常服中小袖并不少,但真正严肃端庄的场合必是大袖的礼服;线条流畅,飘逸潇洒——这就涉及了汉服的审美风格,是华夏文化审美意识的反映,也是与同为华夏衣冠体系的日韩民族服饰相区分的较为鲜明的特征。
  
  华夏“五礼”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此发展了各种不同场合的冠服制度。祭祀有祭服,朝会有朝服,婚嫁有吉服,从军有戎服,服丧有凶服,日常则有常服。
  
  纵观几千年的华夏衣冠,大体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男子礼服多为衣裳制,常服呢则趋向于一体制(连裳或通裁),而女服式样则正好相反,常服多用襦裙,礼服却为深衣制——关于这种现象也有部分解释:男子礼服上衣下裳,取义上法先王古制。女子礼服深衣,隐喻女子德贵专一;至于常服则是我本人的猜测了:男子作为几千年来社会主要的活动者,出于方便的考虑,服饰应该尽可能地向一体式进化,而女子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制。另外,人类文明中追求美的本能和责任一般都是赋予给这个文明中的女性的,两截的衣服将会排列组合出更多样的款式。襦裙作为后世的主要女服大概也有美学方面的原因。作为礼服,象征意义是第一位的,大可反其意而行之……
  
  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本身就蕴藏有“华夏”二字的内涵。礼乐相和,寓教于美,衣冠之美纳入了仪礼之大,从此,“衣冠上国”与“礼仪之邦”便相伴流传。
  
  
  三
    与衣冠、仪礼相伴流传的自然还有汉家文明。汉服影响极为深远,洋洋三千年,一直到明朝末,它承载了一个庞大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不论是先秦气魄、魏晋风骨还是汉唐神韵,纵使样式花色略有变异,但衣冠特征一脉相承;漫漫几万里,衣冠传播周边的民族,并构筑起了东亚的华夏文明圈。值得伤感的是,这种文明的原生地却比四野更加凋敝和荒芜。立领小袖堂而皇之地代表着中华,交领右衽被唏嘘成为异邦;孔子一度被认成封建礼教的招牌而打倒,而韩国的儒家气氛却又让孔夫子的祖国这边钦羡不已。有人说,“中国没有华夏,华夏不在中国”,虽是愤慨之语,而对于华夏文明原生地的住民们,又有何言语辩驳呢?在汉服的原创国度,汉服竟然被指斥为“复古”和落后,而目前能看到的华夏衣冠最完整的孑遗,竟是我们曾经的两位学生日本和韩国了。
  
  实际,“中华文化圈”里的国家无不采用汉服以为自己民族服装的基础,如朝鲜、韩国、日本、琉球、越南。特别是近些年来风头正劲的韩服、和服都渊源自汉服,日本的民族传统服装和服,在日语中称为“吴服”,“唐衣”,盖因为唐代时从中国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而且和服承接汉唐服制,多为深衣制;韩服服制几乎脱胎于明代衣冠,尤其是女服,则为襦裙制。
  
  其实不光服制,建筑、家具、节俗、审美风格……亦然。有人勾勒了这样一幅图景:大唐在日本,大明在韩国,中国是满清……中国的五千年文明里,以汉服为载体的汉家歌舞、华夏礼仪、乃至民族思维,都发生了扭曲。
  
  辛亥革命之后,立即下令剪辫,然彼时剪辫仅出于对西方文明的看齐,并非直接出自对失去的衣冠、发式的追寻;三百年的阴霾风雨,衣冠断绝了,冠礼、笄礼消失了,花朝节、上巳节消失了,而留下的是什么呢?男尊女卑、裹脚、奴性文化……那时,变异而没落的传统文化在生机勃勃的西方的强势文化前相形见绌,开始被弃如敝履。此后无非是“向欧美学习”还是“向苏联学习”、“全盘西化”还是“走俄国人的路”的问题而已。直到“走自己的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确定,才有了汉服复兴的历史机遇。
  
  衣冠断代已六个甲子,然而伴随的文明荒漠化却不知始于何时。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不仅因为衣冠上国的古老情结,更因为衣是最容易平易近人的生活组成,民众对它有着直观亲切的感受——它可以成为抽象的文化精神与具体的民生之间的纽带。汉服非古装,汉服复兴亦非古典小资情调,也非严肃的学术考古,简单说,它是一个失忆民族不断在寻找的民族归属感和文明标志符号。希望有那么一天:在公祭轩辕黄帝和先师孔子这等庄重神圣的场合不再充斥着突兀暴露抑或不伦不类的“奇装异服”,炎黄子孙们可以衣袂飘飘、仪表堂堂地迈进华夏民族的圣灵之地,步履端庄、行止有礼地举觞酹酒,自信而虔诚地告慰人文先祖和先师圣贤,乃至古老而沧桑的华夏文明。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12楼 发表于: 2009-08-27

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转帖] 


  
  作者:陈煜、钱跃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有一本专著,将发生在1980年的“潘晓讨论”,称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

  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刊登在《中国青年》1980年第5期上。那一份沉重、幽怨、郁闷、诚挚和激愤,今天也令人动容。

  编辑同志:

  我今年23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反顾我走过来的路,是一段由紫红到灰白的历程;一段由希望到失望、绝望的历程;一段思想的长河起于无私的源头而最终以自我为归宿的历程。

  我体会到这样一则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像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也就成为必然了。这大概是人的规律,也是生物进化的某种规律——是任何专横的说教都不能淹没、不能哄骗的规律!

  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出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真的,我偷偷地去看过天主教堂的礼拜,我曾冒出过削发为尼的念头,甚至,我想到过去死……心里真是乱极了,矛盾极了。

  潘 晓

  1980年4月

  今天我们都知道,根本没有“潘晓”这个人,潘,是北京经济学院二年级学生潘祎,晓,是北京第五羊毛衫厂的青年女工黄晓菊。

  当时,《中国青年》杂志的编辑,分别向两人约稿,最后,从黄晓菊和潘祎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合成了“潘晓”这个笔名。

  “潘晓讨论”,“热”了一个夏天。

  据6月9日的统计,不足一个月就收到了两万多件读者来信。

  最初的大量来信在就人生的意义发言的同时,几乎都对这场讨论本身表示了强烈的感激和敬佩——

  “全国多少青年和潘晓一样,在希冀着心灵的甘露,在渴望着点燃青春的炬火。”

  “真实,有时虽然是丑恶的,但它要比那些粉饰和虚伪的东西有力一百倍!”

  “一个诚实人的心声,能唤起一大群诚实人的共鸣!”

  “谢谢敢写的人和允许发表的人!”

  还有从全国四面八方寄来的许多钱和包裹,向“潘晓”这个“弱女子”献上同情和爱心。

  时间进入了天气最热的七八月份,“潘晓讨论”也在这两个月里“热”到了顶点:中宣部编印的《宣教动态》转发了王任重让编辑部写的给中央书记处的情况反映,并印发给了出席中央宣传工作会议的代表;编辑部的领导被邀请到各种场合去作关于讨论的报告;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国际大通讯社也作了报道;国内的报刊更是报道不断;邮局的“蹦蹦车”每天仍源源不断地运来读者的来信;越来越多的读者或打电话或直接找到编辑部要见潘晓;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被别人指认为潘晓和自己冒充潘晓的人;许多新闻单位的记者成天堵在编辑部提出直接采访潘晓的要求……

  8月20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后播发了采访黄晓菊的专题报道。黄晓菊在亿万观众面前对那封信作说明,最后的表态很正面也很富于哲理,甚至也成为名言被许多人传诵:

  “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垃圾就像苍蝇那样活着!”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13楼 发表于: 2009-08-27

中华五千年文明,其实是近代真实的谎言[转帖] 



——有感于走近"中国最早的文字":兽骨多图乃记事文字

2009-02-21 熊剑

早于甲骨文文字出土

中国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三大古老文字。而甲骨文又是唯一一个具有文化意义上传承至今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发现的时间并不长,并且颇具传奇色彩。

甲骨文存在的时代约是殷商后期,距今大约3200年左右。但是从甲骨文成熟的程度和传承关系看,它的存在应该更为遥远,甚至可以上溯至传说中的夏代甚至更早。上古传说中的仓颉造字虽然不可考,但也给现代人提供了中国文字起源的文化线索。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距今约5000年左右,属于母系始祖时期。而母系氏族社会的沿袭时代更为宽泛,可以上溯至7000年左右。半坡文化遗址发掘的“人面鱼纹盆”是当时文化的典型作品,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外还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这似乎可以看出,当时人类的审美趣味和形成初级文字交流的文化想像力。

但这些都是历史推断。随着考古发掘的纵深,一些攸关中华文字起源的材料也逐渐披露出来。

2005年,连云港夏代启字祭台遗址及蛇、龙和女阴图腾组合的发现,将中国有文字之论提前了700多年。考古发现还验证了连云港是古代东夷文化的中心。但由于这是一次地方性的考古,加之有连云港提升本地历史文化的意味,并没有为考古界所认可。

2007年5月,中国权威的新闻杂志《了望新闻周刊》曾发表一篇署名文章,认为在宁夏大麦地岩画中的2000多个图画和符号,具有早期象形文字的特点。据该文报道,大麦地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可以说是人类早期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廊,内容包括狩猎畜牧、战争舞蹈、牛羊虎狼、日月星辰、天地神灵、手足蹄印、男根女阴、图案符号等。据考证,这些岩画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如果是早期文字,那就又将中国有文字的历史提升了4000多年。但这些岩画,画的成分较多,虽然蕴含了表意的意思,但至多只能算是文字岩画的一个阶段。

近期,从刚刚召开的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上得知,在内蒙古翁牛特旗高日苏大黑山发现了绘有初始文字符号的岩画。这些岩画和宁夏岩画不同,不仅有画,更多有符号。在已经发现的40处共数千幅岩画中,其中12幅附有上下连贯的初始文字符号,373幅附有独立体初始文字符号。据介绍,这些符号大约存在于红山文化晚期。红山文化是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考古发掘中,当地出土的C形玉猪龙和一个食品贮藏窖中发现的猪头骨和贝壳连缀而成的曲摺体被视作中国龙文化起源的考古实证。这也证明了红山文化和中原的华夏文明系出一源。

因此,如果这些符号真的被证明是远古文字,那就意味着和甲骨文有着同样的文化谱系。这样就将中华文字的起源历史推进到距今5000年。

如果联想到宁夏岩画的以画为主到红山文化的画和符号交织的情况,不难发现我们远古的先辈们在距今7000年到距今5000年间在表意文字上进行的艰苦而又漫长的文化深耕。

不过,还需要更为缜密和细致的考古材料来佐证。譬如能否发现距今四、五千年前介于红山文化岩画符号和甲骨文之间的过渡性文字符号,尤其这样的文字符号能否在中原地区发现。果如此,中国文字的起源史才可以从学术层面得到权威确认。不惟如此,这样的考古发现也可以解决夏朝是否存在的历史迷案。

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们还需加油,尽快发现和甲骨文亲缘最近的远古文字符号,否则不用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是中华文字五千年也只是假想与推测,且上溯历史也不具权威性。

 

 

离线luo

发帖
15138
金钱
6728
经验值
15163
只看该作者 1514楼 发表于: 2009-08-27

抗战时期江西地下党组织被破坏的经过[转帖] 


吴允中 党史文苑 08年21期 ^ =H 10A
A E%zqvp>
{.UK{nA?sm
JWQ.Efe
 当时敌、顽、我三方在全国和江西的基本情况 0-U%R)Q
   Ly6) ,[q~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沦陷以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寇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企图诱使国民党政府妥协投降。 mzTM&@
  在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向日寇投降,当了汉奸,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党中央、伪国民政府,组建了汉奸军队和特务机关。 E%)3{# .z
  以蒋介石为首的英美派,则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从1939年至1943年,先后在全国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 ybgw#jv=
  第二次反共高潮发生于1940年至1942年间。1940年6月,日寇与德国、意大利这两个法西斯国家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日寇要利用德、意两国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胜利的有利时机,对太平洋地区英、美、法、荷等国的殖民地进行军事进攻,在中国则对蒋介石再次进行劝降诱降。英美为了自身利益,需要中国继续抗战,拖住日本,对蒋介石也尽力拉拢。英国决定重新开放滇缅公路,使英美援蒋物资可以自西面陆路运来;美国政府决定给中国政府1亿美元贷款。蒋介石觉得形势对他很有利,就在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不久之后,着手进行第二次反共高潮。 p,#**g:
  抗战开始后,我全党全军都在为贯彻执行1937年8月洛川会议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1937年11月初毛泽东在延安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报告的精神而斗争。正当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之时,党领导的八路军却迎着汹涌而来的日军在平型关等地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正在这时,王明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的身份回国。1937年12月,王明在延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为主要特征的右倾错误观点,严重地干扰了毛泽东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无产阶级抗战路线。在组织上,12月中央政治局决定,王明留中央书记处工作,由周恩来、博古、项英、董必武组成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由于蒋介石打来电报要见王明,政治局会议决定王明去武汉一次,限1个月返回延安。会后,王明率中共代表团去武汉。1937年12月21日王明见了蒋后,蒋留王明“在武汉相助”。在这种情况下,12月23日,中共代表团和长江局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为工作便利起见,决定中共代表团和长江局合并为一个组织,对外为中共代表团,对内为长江局,以周恩来、项英、博古、叶剑英、王明、董必武、林伯渠7人组成。王明为书记兼党报委员会主席。在实际工作中,王明极力推行他的错误观点。在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他进一步发展他的右倾错误观点,否认民族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独立自主原则,把抗战胜利的希望不寄托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战争上,而完全寄托在国民党军队的正规战上。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对王明的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直到1938年11月六届六中全会上,王明右倾错误才得到彻底纠正,但是已给党和人民,给中国抗战造成了很大损失。 <t.  w(?
  这一时期,江西沿长江一线的彭泽、湖口、九江等地,已于1938年6—8月间先后被日寇占领。从九江到南昌的南浔铁路一线也于1939年失陷。其它一些县城,日寇只是攻掠而过。由于日寇在江西境内的占领区,主要是从彭泽县到瑞昌县沿长江一线和从九江到南昌的沿南浔铁路一线,江西大部分地方仍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根据国共两党的谈判协议,我党只在日寇占领区而不在国统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新四军没有在江西境内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 Hp3T2|uL
  江西阶级斗争一直十分剧烈。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仍然把江西视为反共的重点地区,特务统治更加强化。反共老手熊式辉在江西担任省政府主席长达十多年,一手创立了江西地方特务组织“情报总站”和“保安处第四科”。中统特务总部在1934年12月也派来大叛徒、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徐锡根,化名冯琦来江西担任省特务室、调查统计室主任,接着又陆续调来一些老叛徒特务,如原少共中央交通处主任施平(化名庄祖方、庄尚之)及施锦(施竹三)等人。冯琦还在江西招募和培训了一批特务,如李刚等。军统系统特务南昌组织也进一步加强为南昌站。不算江西地方特务组织,仅中统和军统两大特务系统在江西的职业特务到抗战时期就各有7000多名。 %>:d5"&Lbs
  1940年3月,熊式辉经中统头子朱家骅和军统头子戴笠同意,将中统江西省调统室、军统的江西省站和本省地方特务组织江西情报总站、保安处第四科联合成立江西省特种工作委员会,熊式辉自兼主任,下设特种工作办事处(简称特办处),作为具体工作机构,冯琦任主任,庄祖方为总干事,在熊式辉的统一管辖下,集中力量对付我党。 |_wbxdq
   i>@"&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移往南昌,长江局的派出机构东南分局也在南昌建立,领导江西省党的工作。1938年6月,新四军军部迁驻皖南。中共中央决定东南分局改为中共中央东南局,领导苏浙皖战区和江西省赣东北地区党的工作。另外,成立江西省委,在长江局领导下,领导赣东北地区以外江西省的组织。省委管辖的范围,东边以鄱阳湖和赣江的西岸为界,西边则包括原属湘鄂赣和湘赣两大边区的湖北东南部10个县和湖南东北部与东部的9个县以及广东省一个县,连同原属江西省的58个县,共78个县。 - r6LndQs
  武汉沦陷以后,国民党中央政府迁至重庆。中共中央决定撤消长江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以周恩来为书记,领导包括江西在内的南方各省党的工作。1940年10月,中央根据当时形势,决定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作为南方局的派出机关,领导江西、粤北、粤南三个省委、广西省工委以及闽南、闽西、潮梅、琼崖、湘南等特委。 0'^zIL#.
  这时,中共江西省委直接领导下的党组织,名义上主要有赣西南、赣西北、赣南三个特委,一个前方工作委员会,一个赣江河流工作委员会。这些组织的下属县委有44个、区委和支部200多个。这些组织,除小部分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存留下来的老组织外,大部分的党组织是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组织活动主要在城市里。这些组织的建立,对于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绩,扩大党的政治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革命高潮时期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党来不及加强教育、审查。这种情况,使王明右倾错误的影响显得特别严重。 /%h<^YDBf
  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这次全会纠正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步调。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曾山参加了这次会议。翌年3月,曾山回到南昌。正在省委召开会议,传达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之时,日寇进攻南昌的部队已到达南昌附近,省委立即停止会议,机关人员紧急撤退。这时,曾山和接替他任省委书记的黄道都相继调离江西省委,江西省委书记由省委秘书长郭潜继任,六届六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全部决议,在江西省党组织中也就没有得到认真的传达贯彻,王明右倾错误也就没有得到肃清,所以1939年中央《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关于“精干隐蔽、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地下党工作方针也就不能得到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执行。虽然省委机关和赣西南特委机关,在形势逼迫下,搬上了山,省委机关还建立了武装保卫队,但在党内,地下秘密工作纪律松驰;共产主义气节教育没有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进行;反侦察、反审讯和反内奸斗争的必要知识的教育没有开展;有些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系较好时已公开的党员干部,直到1941年还在担任地下党组织的领导职务,没有及时撤退去安全地带。因此,当时日寇占领的赣北地区并不是完全没有开展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条件,但竟然一连几年都没有派出党员干部去发动群众,发动游击战争。 sVT\e*4m}
 而国民党的顽固派,即使在抗战初期,对我党我军的限制和打击也没有完全停止。1938年4月下旬,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就公开下令查禁新四军在江西的留守机构,杀害了我党都(昌)湖(口)波(阳)彭(泽)中心县委书记田英等几十名同志。1939年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后,他们进一步加紧了反对我党的活动,而且在江西几乎步步得逞。从1939年春到1941年春,短短两年间,江西省党的组织不断遭破坏,党员干部和抗日群众不断遭杀害。这些严重损害抗战大局的惨案中,较重大的就有: *'ex>4^
  赣北“岷山惨案”。1939年春,我党赣北工作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赣北抗日游击大队、赣北抗日民主办事处和工青妇等抗日人民团体被国民党江西省地方特务组织“保安处第四科”特务所控制的保安部队阴谋袭击,赣北工委书记刘为泗,组织部长田文灼,宣传部长辛忠荩,妇女部长徐木秀,经济部长钱少卿,工委委员陈洪水、张发荣、王仪嘉、刘昌风等抗日游击大队排长以上干部30余人惨遭杀害。这支从1927年秋收起义后就一直在赣北岷山地区坚持革命武装斗争、抗日时期已发展到400余人、曾多次给日寇以打击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除少数在外执勤人员闻讯冲出包围转移去湖北外,其余都在袭击中被杀害了。 n$(_(&
  “平江惨案”。1939年6月12日,新四军湖南平江通讯处被国民党军偷袭。在这里的江西省委副书记涂正坤、省委组织部长曾金声、湘鄂赣特委书记罗梓铭、特委秘书长吴渊被杀害。 pL)o@-k#%
  “修水惨案”。1940年5月16日,我党湘鄂赣特委委员、修水中心县委书记甘卓吾及组织部长朱庆隆、宣传部长朱晃等20余人被秘密杀害。 ]abox%U=%
  “赣南左倾文化人案”。涉案70余人,有的是****员,有的不是党员而是思想进步的知名教员或文化工作者,大部分被逮捕关押在马家洲集中营。 @K.[;-;g
  “丰城中心县委书记被捕案件”。1941年2月,我党赣西北前委委员、宣传部长兼丰城中心县委书记吴大业,因丰城妇女指导处戴卓力叛变出卖而被特务秘密逮捕,关入马家洲集中营。在狱中,他受尽各种毒刑与折磨,多次领导难友与特务斗争,于1942年2月被秘密杀害。 MzO4Yv"A
  至于零星组织被破坏、零星党员被逮捕杀害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到1941年夏,江西省委所属组织,除赣西南特委系统比较完整外,其余组织都已残破不堪,基本名存实亡;省委机关本身也很不健全。这些情况,省委书记郭潜既没有如实向南委报告,也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对策。 E;^~}
  这就是1941年至1942年大破坏前敌、顽、我三方的基本情况。 'Ijjk`d&c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