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803阅读
  • 247回复

一个知青在端芬的故事(文章索引在1楼、更新至246楼知青岁月之《风雨虹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老周

发帖
383
金钱
853
经验值
44
只看该作者 165楼 发表于: 2012-12-25
回 yjxc 的帖子
yjxc:
为梁老师有为人兄和黄大哥等这班出色学生徒弟而感欣慰!
73至75年梁老师上我文史地理课,他健谈幽默,博学多才.授课认真严肃,声情并茂.能听到他讲课真是一种享受.

我们永远怀念梁老师!



        再一次分享了下里巴人网友佳作!也从中知晓梁老师是大家姐恩师,梁老师您一路走好!


              
1条评分金钱+3
yjxc 金钱 +3 老周:有心! 2012-12-26
离线寒丹

发帖
73
金钱
358
经验值
10
只看该作者 166楼 发表于: 2013-01-04
初学摄影,请多多指导。
离线寒丹

发帖
73
金钱
358
经验值
10
只看该作者 167楼 发表于: 2013-01-04
看了前几篇,想起我的堂婶子,一位坚强的女知青~稍后慢慢拜读
1条评分金钱+5
残阳 金钱 +5 谢谢【寒丹】好友捧场! 2013-01-05
初学摄影,请多多指导。
离线网le

发帖
50
金钱
258
经验值
6
只看该作者 168楼 发表于: 2013-01-05
作者好记性,好文章
1条评分金钱+5
残阳 金钱 +5 谢谢【网le】分享 2013-01-05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69楼 发表于: 2013-01-05
谢谢【寒丹】好友捧场!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70楼 发表于: 2013-01-05
谢谢【网le】分享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71楼 发表于: 2013-01-05
情牵早禾洞
雨过了,天未青,四下里雾气蒸腾,抬头看不到周围的的山。能见度超低的视野,让世界变得很小很小,恍惚就只剩下我们这个三面环水的山中孤岛了。
还没通车的端深备战公路,一夜之间已被山洪拦腰冲断成好几段。
建设中的石拱桥,也站不稳阵脚,终于倒塌,桥上砌好的巨石,被激流冲得七零八落。支撑大桥的那些又粗又长的中流砥柱,最终经不起严峻考验,纷纷折腰屈膝,随波逐流,被冲得无影无踪。前功尽弃了,这伟大的战略工程。口口声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们,敌不过大自然,被十三号台风打得落荒而逃。
没有用生命去保护国家财产的,我们选择了苟且偷生,躲在被洪水围困的小土坡上,虽然饿了两天,没睡两晚,但幸存下来了。都是懦夫!
国家财产任由洪水冲走,大家并非无动于衷!有三位民工自告奋勇,翻山越岭回公社报告险情和求援去了。大家都知道,他们还是夹杂有私心的,因为惦挂着自家村里的家小和房屋,起码可以趁便回家看看。
剩下来的人,大都缩在已被台风掀掉屋顶的宿舍内,用体温把身上的湿衣服慢慢地烘干。
不久就有消息传来,被冲走的建筑木材有了下落。交通中断,没有电话,也不知道消息是如何传到的。
被冲走的木材究竟被冲到哪里去了呢?原来,这常年奔流不息的溪涧,在群山中迂回了九曲十八弯后,并没有流向端芬河,而是淌入了大隆洞水库。也就是说,所有被冲走的建筑木材,也在山洪的裹挟之下,身不由己地循着水道,横冲直撞地奔赴大隆洞水库去了。
我们得到通知,为尽早恢复建筑大桥工程,全体民工需要立即出发,到大隆洞水库的早禾洞去,把木材搬回来!
我并不知道早禾洞是什么地方,但我知道,大隆洞水库,离我们的工地还相当遥远。
公路都断成几段了,不知我们该怎么走?
山洪的咆哮声虽然弱了,溪水仍然凶猛地从上游奔涌而来。
我走近溪边,试将脚尖探入水中。 猛烈的冲击力,令我立马缩腿,畏缩不前。
无怪乎洪水猛兽,被视为恐怖之尤。
我们这群贪生怕死的逃兵,重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了。毛主席不是说了吗,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
大家都出发了,怎么走?他们说,翻过背后那座山,就是大隆洞水库了。
他们都是当地人,知道怎么走。
我和阿忠,跟着大家,爬上了背后山上又陡又滑的羊肠小道。
绝对想不到,这天走的路,竟是我这辈子走过最难走的路!
陡斜的山,基本见不到路,经多天雨水冲刷,山泥表皮已成粥状,踩上去又粘又滑。
大家都打着赤膊,只穿内裤。几天以来,被掀掉屋顶茅草的宿舍,早让大雨把大家的物品淋湿浸透了,根本没衣服可换。反正大家都是男人,天气又不算冷,有遮羞布护着私处,踏遍青山又何妨。一向拘谨的我,也变得很坦然。
可这路就一点也不坦然了,一双赤足,在泥泞中频频打滑,站不稳,栽一个跟头,爬起来,又马上来一个仰面朝天。摔了无数次,就是站不稳,无法迈得开步。
这不是平地,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深谷,一不留神,分分钟会坠入深谷不知所踪。
所幸,在险境中,人的大脑智慧会迅速地升华进步,四肢功能也会迅速地返祖退化。我在不自觉中,下意识地,迅速恢复了数十万年前原始祖先的本能。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这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须问,若站不起来又怎么办?别无他法,唯有爬呗!
我的理智告诉我,男儿膝下有黄金是谬论,要前进,就需要膝盖着地,用我的十只手指抠着地上的泥巴,向上攀爬,攀爬,攀爬。
阿忠与我结伴,一样的滚打摸爬,自顾不暇,还在前面不断唠叨,说我怎么这么慢,催我快点跟上来。他是五十步笑百步,他也落在后面,比我走快了几步而已,我何尝不想快。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样走,也许他们进化得好一点,仍可以用两只脚,但是我们两位外乡人,基本上是四脚并用。
一大群人一起走,我怎么就不知道他们是两只脚还是四只脚呢?我的眼睛并不近视。
只因,这山上的雾,也是我平生见过最浓的雾。我扶着一棵树站起来想歇歇气,低头看自己的脚,竟是一片模糊。人声近在咫尺,但一丈开外,就基本看不见任何物体了。
爬到半山腰,我就已经落在后面,只听到前面的人声。我很害怕,因为路不容易认,若掉了队,在这样的迷雾山中迷路可不是开玩笑的,万一坠入深谷,纵然摔不死也爬不上来。
此时,心中别无信念,只有紧盯地面,伸手摸索,选择能用手抓得紧的石头或草根,拼命向上爬,爬,爬。
爬到山顶有一段比较平坦的地面,我终于直起腰站起来。
这里的雾更浓,连一直在前边关照着我的阿忠的身影也依稀莫辨了。一团一团的烟雾在身边飘过,我想,天上的神仙腾云驾雾时,应该就是这个感觉。
下山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我本来不以为然,此时开始相信了。
远祖赋予的四只脚已经不够用,加上屁股,是为五体投地。
姿势重新调整,背脊向天转为仰面朝天。
我仰坐在地上,双手向后紧抓地面,双脚向下前方探路,确信可行后,四脚腾起屁股,一点一点地下移。有好几次没坐稳,差点就滑到深不见底的峡谷里去了,幸好每次都能抓住了一棵小树或一块石头。稳住身躯后,丝毫不敢怠慢,继续前进。
接近山脚,视野突然开阔了很多。转头向山上望,浓云依旧漫天笼罩。刚刚,我们是从那云端中钻下来的。
向前看去,隐隐约约,一片水光出现在眼前,渺渺水面,无边无岸,几只小船,静静停泊在水边;绰约树影中,露出片片屋顶,几炷炊烟袅袅升腾,与雾气融为一体;人声外,鸡犬相闻。
无疑,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早禾洞。
我们来了,打破了这小山村的平静,引来村中一阵犬吠声。
这是一条依山傍水的小村子,最多不过十余户人家。灰濛濛的雾影下,墨色浓淡,虚实互补,活脱脱一幅水气淋漓的中国山水画呈现在我面前。
好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时的山路,是如此的崎岖难行,我想即使是在晴朗的时候,外边的人,也不会轻易翻山越岭过来,山光水色中,田舍阡陌,渔樵耕作,古人描述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了吧。
短暂忘却了惊恐与疲劳,张目四顾,我想到了陶渊明的描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若天气稍晴,这里的景色当会比陶令的描述更令人陶醉。
比我们早到的民工们,三三两两的在跟村民聊天。我和阿忠也赶快凑过去,跟着一班人向前走,他们正要去参观才子曹伟明的旧居。
我做梦也没想到,早几年台山一中大名鼎鼎的旗派领袖曹伟明老师,就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
走进那间很简陋的农家房间,一张小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曹老师用过的笔墨文具,墙上小镜框里,镶着几张小生活照。我没顾得上弄干净身上的泥巴,就坐在了小桌前的凳子上,侧头望向左侧窗外云蒸雾煮的婆娑竹影,虔诚地想像着当年才子在这里刻苦攻读的情景,感受到了阵阵天地灵气飘然而至。
此时我觉得,用桃花源来形容这里已经不够贴切,应该是隆中吧,诸葛亮隐卧的地方。不过,若要刘皇叔等屈尊三顾,他们可未必有我等的勇气,敢于腾云驾雾翻越那座难识真面目的荒山野岭。
早禾洞,似是神仙修炼之地,连农家的家具摆设,制作特色,均与山外人大不相同。我发现他们家里的桌椅家俱,都是竹子制品,特别是他们的水桶水盆等,也都是用竹子做成,而且做工非常精致、结实,令我啧啧称奇。
走出农家,我得出的结论是,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农家人的智慧也非同一般。
参观完毕,我们回到村口小休片刻。村口大树下,一排排的长椅也是竹片砌成,别具一格,不是常见的青石板。
雾依然浓重,阵阵烟岚,飘飘渺渺,突然,一个娇小的身影,从雾中隐隐然飘出来,是一位小女孩,只见她一袭浅色衣裤,肩扛小锄头,神色飘逸,在我们面前轻轻地、优雅地飘过。
我的第一感觉,仙女!
她有一张天底下最美的脸庞,我平生从未见到过如此美丽的脸庞!
我身旁的原子人,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哗的一声赞叹。
我目瞪口呆如痴如醉地,盯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雾影中。绝无邪念,我是领略到了美的震撼。
原子人站起身,盯着仙女消失的身影,久久不动。恰好,一位大叔迎面走过来,原子人连忙跟他搭讪,随即向他打听仙女的身世。
我听不清大叔怎样跟他说,但听清了大叔的一句,说那姑娘才十三岁。
原子人回转身来,压低声音叫了一声:“美女,五年后,我来这里会你!”
我狠狠盯了原子人一眼,心中暗骂,坏家伙,流氓意识!也不想想五年后,仙女十八岁,你原子人都变老头了,衬得起这位仙女吗?这话由我说还差不多,五年后,我二十出头,正是……
我不敢往下想,小仙女是那么的圣洁脱俗,我再想就是亵渎,下流无耻!
啊,早禾洞,这么美丽的名字,这么美丽的地方!还有这么美丽的人!
尽管是偏远的小山村,又出才子,又出佳人,我肯定,此地必是世间上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
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了,早禾洞的村民,早就帮我们把木材打捞上来,堆在路边。我们休息过后,就要把木材往回搬。
再见了,早禾洞!
回去的路,更加凶险,因为肩上多了一根长长的杉木头。
民工们有独力扛一根的,也有两人抬一根的。我和阿忠力气最小,当然两人抬,还要挑小一点的。
阿忠有义气,让我抬小的一头,走在前面,他扛着沉重的树根殿后。上山的路,他在下方,重量都压在他肩上。我虽然身上负担较轻,但因要用一只手来抓着木头,所以只有用三只脚来爬行,摔跤的次数不下于来时。
回去的路,我们是彻底地落在了后面,走一阵,歇一歇,渐渐地,人声都听不到了。四周一片死寂,只有我们俩的气喘声,还有我们摔倒时,木头碰在地上的撞击声。
到了山顶,我们再也没了力气,把木头扔在地上,仰身躺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喘大气,任由雾气把我们团团笼罩着,寒气从背花直透心窝。
躺了至少十五分钟,开始感到恐惧了。这荒山野岭的,谁知道这里有没有猛兽。洪水猛兽,洪水刚刚见识了,可不要再碰上猛兽。老虎的传说在脑海中蹦出来,疲劳顿时一扫而光。
翻身起来,慌慌张张地抬起木头就要下山。岂料,就在脚下一滑之间,木头脱手而落,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咣啷”一声,木头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失踪了,听着轰隆轰隆的声音在脚下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我们都吓坏了。雾太大,看不清,但从声音判断,下面是悬崖!
国家财产!怎能用生命去保护?难道我们要跟着滚下去?再说,滚下去就能找到吗!
我俩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阿忠镇定一些,他说,现在也没办法了,我们不要到工地去,偷偷回宿舍,回去千万不能说。
订好攻守同盟,我们循着大家留下的泥泞足迹,经过又一番滚打滑爬,终于回到山脚下。
做贼心虚,我们不敢回工地,绕道溜回宿舍。
想不到,大家也都早已经回宿舍,并吃过晚饭了,厨房还给我们留了饭。
我们回来比别人至少迟了一个小时。他们谁也没察觉,我们是空手而回的。
饭后,已是傍晚时分了。我们来到水势已经减弱的溪涧旁洗澡。在冲刷满身的泥巴时,我情不自禁抬起头来,久久凝望着我刚才爬过的崎岖山路,后怕着今天的步步惊魂,羞愧着我们的贪生怕死,还不由地偷偷想念起山的那一头,那位见一眼就忘不了的小仙女。
我此后紧紧记住了早禾洞的名字,心里想着总有一天,重游早禾洞。
这愿望至今都还没忘,也没实现。
原子人也许早就忘了他五年后再来的许诺,而我虽没有许诺,却没忘记她,清新脱俗的小仙女!
我心目中的小仙女,现在该升格王母娘娘了吧。
还有,当年飞出山沟,在县城名动一时的曹老师,如今有没有告老还乡呢?                                                                                                  
【下里巴人】写于2013年1月4日

早禾洞卫星图

下面图片来源:台山凯旋自行车网

远眺“早禾洞”  

















[ 此帖被残阳在2013-01-05 20:13重新编辑 ]
2条评分金钱+20
duanfenren 金钱 +10 作者用心,编者有心,读者开心。希望为人兄继续写下去。。。 2013-01-09
meisjewelry 金钱 +10 优秀文章,支持! 2013-01-07
离线duanfenren

发帖
4451
金钱
14956
经验值
191
只看该作者 172楼 发表于: 2013-01-06
作者用心,编者有心,读者开心。希望为人兄继续写下去。。。
拜读【为人兄】那段泥泞山路上的攀摸爬滚打的描写令我喷饭。上山的背脊向天到下山的仰面朝天都正确使用“五体投地”这一科学合理做法实属超强文中的原始祖先本能论引出本地人上山只用两脚的强理,到异乡人四脚并用还借膝,彻底否定那时候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一强论已惊叹为人超强本事了,下山采用“屁股”代替“膝盖”,还是那个“五体投地”令我更佩服得五体投地矣


[ 此帖被duanfenren在2013-01-07 04:10重新编辑 ]
离线老周

发帖
383
金钱
853
经验值
44
只看该作者 173楼 发表于: 2013-01-06
回 duanfenren 的帖子
duanfenren:
作者用心,编者有心,读者开心。希望为人兄继续写下去。。。


                    

                     谢谢残阳弟转贴,正如黎版主你所说那样,期待作者继续写下去!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74楼 发表于: 2013-01-07
文中提到的曹伟明老师就是80年代端中的教导主任、印象中很随和,从父辈那里听说过他当年的“威水史”,现居美国。
1条评分金钱+5
duanfenren 金钱 +5 报道正确,曹主任现应旅居美国波士顿。上次台中老三届组织波士顿之旅见过曹主任的相片。 2013-01-07
离线duanfenren

发帖
4451
金钱
14956
经验值
191
只看该作者 175楼 发表于: 2013-01-07
报道正确。曹主任现应旅居美国波士顿,上次纽约台中老三届组织波士顿之旅的图片里见过曹主任与许兆权主任和伍俊生校长合影过的相片。



[ 此帖被duanfenren在2013-01-07 02:57重新编辑 ]
离线梅花子

发帖
62
金钱
160
经验值
9
只看该作者 176楼 发表于: 2013-01-07
曹伟明老师:你还记得广卅的老师曹子锵教授吗?他非常健康,还去授课,周六,日到越秀山晨运,很偶然得悉是同乡,问及你近况,给我电话,你可与美丽姐联糸,
离线yjxc

发帖
3166
金钱
12874
经验值
78
只看该作者 177楼 发表于: 2013-01-07
【为人兄】的精彩故事,让人爱看、耐看,描写大地的力量人顺乎理接其自然.真少不了“接地气”的能量.好作品欣赏又学习!
那熟悉的地名"早禾洞",系当年常去水浸山割可蓢稘棚路经的村庄.从永红林场过,登上用石头一路砌起的老榕迳,再过好几个山的"横排"(担柴无可换肩的).这是早年"早禾洞"村民出来端芬的路.是否【为人兄】当年走过的,从残阳学弟付的卫星图两条公路中间隐约还可见用石头一路砌起的老榕迳.
yjxc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178楼 发表于: 2013-01-09
回 yjxc 的帖子
yjxc:【为人兄】的精彩故事,让人爱看、耐看,描写大地的力量人顺乎理接其自然.真少不了“接地气”的能量.好作品欣赏又学习!
那熟悉的地名"早禾洞",系当年常去水浸山割可蓢稘棚路经的村庄.从永红林场过,登上用石头一路砌起的老榕迳,再过好几个山的"横排"(担柴无可换 .. (2013-01-07 13:53) 

请问【yjxc】学姐,石头一路砌起的老榕迳的作用是什么?路?正准备约【端欢人】兄去那一带探险!劳烦学姐指路!
1条评分金钱+5
duanfenren 金钱 +5 精神可嘉!预祝探险成功。 2013-01-09
离线yjxc

发帖
3166
金钱
12874
经验值
78
只看该作者 179楼 发表于: 2013-01-09
残阳学弟:佩服您精神可嘉!我想有早禾洞不久就可能有砌石的老榕迳还待考正,置于作用是路,便于上下山,砌石不是象梯级,1.5米宽直砌上山顶,系用山坑大小鹅卵石不是花岗石.登到山顶时可有90度角左右望到大龙洞水库的水浸山,又转过好几个山的"横排"再下山行小路便到早禾洞.这是40年前走过的:从大同桥去到岗厂口左转入端深公路过打鼓迳,下迳后500米往右向永红林场方向走(向左会去了平岗方向).如去见识老榕迳千万不要驶上牛古迳(即端深公路开始盘山那里)旧永红林场就上牛古迳的右边,到时问起那老榕迳无人不识的.相信现在条条道路通罗马了,早禾洞村民早已不走老榕迳了吧!有机会沿途一路风光,村庄山头都拍些上传来怀旧下,70年代初除上学全在那里度过的.新年快乐!
1条评分金钱+5
duanfenren 金钱 +5 大家姐好记性,佩服! 2013-01-10
yjxc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