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张案”还只不过是整个冰山的一角。根据党的干部选拔程序,“领导批示”自然属于关键一环,可是此前还须具有全部相关材料,例如档案、文凭、派遣证明,以及列入计划之中的分配名额。令人惊讶的是,“张案”牵涉的所有人中,这一切材料竟然都是假的,而且是专司人事安排和官员选拔之职的县人事局一手造成的。进而又发现,这人事局在过去两年中制造的假材料让181个人被提拔为干部。
《南方周末》揭露这一事件的文章标题就叫《伪造县委书记签字造假一条龙》。这条“龙”不仅能造假,而且还能排斥真的。有个31岁名叫侯纯瑞的人,尽管拥有合法资格,却被假的挤了出来。那一年他结束军人生涯转业回家,按照制度本可到交通局工作,可是当他去报到的时候,人家说“名额已满”,让他回家,却把他的介绍信留了下来。侯纯瑞万般无奈,只好开个杂货铺为生。直到六年后的一天,他的大哥惊讶地听说交通局里有个人和他同名同姓,就在暗中调查,结果发现那人其实姓谷,只因叔叔是交通局属下企业的一个经理,买通人事官员,便拿着侯纯瑞的介绍信冒名顶替。“在利辛,领导的笔动一动,就决定了我这一辈子是在街上卖水果,还是穿了制服吆五喝六。”侯纯瑞后来这样说。可怜他还不知道,他的命运其实根本用不着领导动笔,随便什么人,只要能模仿领导笔迹也就够了。
事情大白于天下,局长周成军牵涉其中,第一副局长张玉美也因此大发其财。人事局“党组”的权力和职能类似于“党委”,现在却被上级党的纪律委员会“集体立案”。181人被免去职务退回乡里,其余涉案者全部听候处理。夏一松现在成了百姓眼中的英雄,这同利辛官场人人自危的情景形成对照。2001年2月10日,中央电视台公开说,夏一松拒贿50余万元。《南方周末》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有意地把英雄和坏蛋对照起来,在《利辛风暴》的标题之下又加了一行黑体大字:“拒礼金立新规涤荡积弊,县委书记改革重重遇阻。”一个新华社记者把这件事写到《内部参考》上,专门送给党中央的高级干部去看。由此一来,夏一松也就为中南海所知晓。然而我们还可以想象,这小县城里现在有几百人连同他们的家人朋友,至死都会对夏一松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