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作文評改 王瓊璜 fficeffice" />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文不厭改」之說,寫任何文章,從擬定提綱,到進入整個寫作過程,都要不斷的推敲、潤色、修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話有一定的道理。為求準確,古人能做到「吟妥一個字 ,拈斷數莖鬚」,杜甫之所以能成為詩聖,與他「語不驚人死不休」、「新詩改罷自長吟」的決心和行動是分不開的。
相傳唐代詩人賈島一日騎著驢作詩,得到「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成「推」字,為了這個字,他反覆琢磨,抉擇不下,不時的作出推和敲的樣子。恰巧韓愈經過,他徵求韓愈的意見,最後確定用「敲」字。因為夜晚來臨,鳥已投宿於池邊的柳樹上;在靜靜的月光下,晚歸的僧人「敲」著寺門,這敲門聲更能顯出月夜的寂靜,極富詩意;而用「推」字,不管從氣氛的烘托、詩的意境、還是符合常理方面來說,都不及「敲」字來得準確、恰當。歐陽修寫成<<醉翁亭記>>,最初的文章開頭是「滁州四面皆山也,東有鳥籠山,西有大米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後來覺得文句瑣碎而無意義,經反覆斟酌後,改成「環滁皆山也」五個字,可說是片言居要,寫來俐落。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對<<戰爭與和平>>改過七次,<<安娜、卡列尼娜>>改過十二次,<<復活>>一書的開頭改過二十多次,托爾斯泰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是同他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分不開的。魯迅先生也提倡文章寫完之後至少得看三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刪去,毫不可惜,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借鑑的。
因此,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時,要讓學生明白:挑出自己文章中的缺失並改正,是對自己寫的文字負責,更是每一個寫作的人應該具有的態度。而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更負有指導、批改、治療的責任,作文評改(批改和講評)是作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幫助他們寫好文章所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筆者試著將作文評改的原則、步驟和評改的方式羅列於下:
*作文評改的原則
一、 先褒後貶,多鼓勵,少責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包括程度較差的學生,都能熱情的肯定他們作文中的優點和小小的進步,盡可能的指名給以表揚;但對作文中的不足之處或問題,則不宜指名道姓的加以指責,更不可將作文中的毛病作為「笑料」,以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不要只顧到學生作的文,卻忘了作文的學生。
二、 要有啟發性:
(一) 教師的任務不只是伏案批閱、絞盡腦汁的考慮如何把評語寫得有分寸,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書面批改和當面指點,或設問、或質疑,啟發、引導學生轉動腦筋,思考問題,以便促使他們自己把文章改得更好些。
(二) 教師寫評語或講評,都得抓住重點,抓住關鍵,清楚明白此次作文訓練的目的和重點是什麼?學生的作文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此外,在此次作文中,學生的主要優缺點是什麼?共同性的問題又是什麼?今後應從哪些方面再努力?
(三) 教師對學生的評語,無論是眉批或總評,都應當有啟發性。眉批可以直截了當的寫出具體的意見,也可以提出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總評則要避免空泛籠統,如只寫「分段欠妥」,究竟是哪一段不妥,學生茫然不知。最好能針對此文的主要優點和缺點給以明確、具體的評價,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自己的作文好在哪裡?毛病又在哪裡?修改起來也就有路可走、有門可入了。
三、 要對症下藥:要針對作者作文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因勢利導的進行批改。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批改重點,有人錯別字多,就著重批他的錯別字;有人說話囉嗦,就著重批他的囉嗦;有人說話不照前顧後,就著重批他的失於照應。總之,必須堅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實際的寫作能力和作文程度,對他們提出切合實際的要求,不能要求過高或過低。
以上這三條原則各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彼此之間不能等同;但在實際運用時,有對症下藥的評語,自然就有啟發性,有啟發性的評語,又常與以正面積極指導為主的原則緊緊相連,彼此之間又是密不可分的。
*作文評改的步驟
教師批改一篇作文時,得通觀全篇,從整體著眼,了解文章的全貌,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表達方式有一個總的印象。特別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中心思想表現得是否正確、集中、突出,一定要胸中有數。通讀以後,對作文的批改可分為三個步驟:
(一) 內容上的評改:包括中心思想是否正確、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實、健康,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是否確實、充分、可靠……等等。由教師在作文簿上寫批語、作修改;或者提出問題,寫上記號,讓學生自己修改。
(二) 結構上的評改:包括開頭、結尾的安排是否恰當,段落的劃分是否合理,結構是否完整,層次是否清楚……等等。結構雖然不是直接表現中心思想的,卻是為表現中心思想而服務的;而段落的調整,層次的變化,亦會導致整篇文章面目改觀、布局大變。
(三) 語言文字上的評改:如指出錯別字及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地方,揭示用詞不當和文理不通的現象,刪掉多餘的字、詞、句,增補遺漏的詞句,調換字、詞、句的順序,改換不恰當的詞句等等。
*作文評改的方式:對中小學生作文的批改方式大體可分為
(一) 精批詳改:即毎次對全班的作文都進行批改。這種批改方式有助於教師徹底了解學生的寫作態度和寫作能力,進而切實的制定作文教學計畫,有的放矢的進行作文指導和訓練。
(二) 典型評改:教師挑選幾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大家公布。(所謂的代表性,是指在此次的作文中,能代表多數同學的程度,一般是中等或中上的,切勿將寫得差的作文挑出來,因為既無代表性,又容易傷害作者的自尊心)接著由老師引領學生發表對文章內容和表達形式的看法,習作者也可以談寫作動機和對自己文章的看法,最後再由老師進行總結。如此,通過一篇或幾篇作文的細緻解剖,學生就學到了如何在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謀篇和運用語言方面下工夫,以及如何修改文章。之後,教師更可以趁熱打鐵,要求學生及時的修改自己的文章。
(三) 當面評改:改學生作文,最有效的辦法是當面評改。當面改可以提起筆來就改,也可以跟學生共同念文稿,遇到要改的地方就頓住,向學生提出問題,如:「這兒表達的意思是什麼?」、「這兒說清楚了沒有?」之類,引導學生自己去深思熟慮。當面批改能使師生的思想直接交流,對學生的寫作意圖教師能了解得更清楚;教師對學生的指點也更有針對性和啟發性。這種方法最能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也有機會受到「耳提面命」的諄諄教導。
(四) 互相評改:教師將學生分成數組,引導學生按照作文訓練的要求,對組內同學的作文逐篇討論(分組時要注意學生程度,務必使各組力量均衡)。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將一致的意見寫下作為評語。教師則巡迴指導,最後再針對各組的批改進行總結。這樣做,既可集思廣益啟發習作者把自己的文章改好,又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五) 教師批學生改或學生自批自改:教師批學生改是教師批閱作文時,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修改。自批自改則是進一步放手,當然最後老師仍得進行檢查。
「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好的文章大都是經過反覆修改得來的。作為一個人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字斟句酌的修改自己的文章外,也必須不厭其煩、充滿愛心和耐心的幫學生評改文章,其中之辛苦真是難以言喻。不過,當您發現:經由您不懈的努力,學生的作文漸漸開出美麗的花朵,進而花團錦簇時,我想您內心的欣悅之情亦是難以言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