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绿水————
······继续
我也不知为什么?心情特别好。我平时坐车会有晕车的症状,哦!奇怪?这一次从头到尾都没有这种现象。是于老师的驾驶技术一流?还是被大自然的青山绿水滋养着头脑?两样说来都是。于老师的名驾座空间够宽也舒适,加上车里播放的六十年代革命歌曲合我心意,路上景色怡然美如画卷,令我陶醉!快乐!
在途中,老五哥不断地向我们介绍大隆洞的历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如建大隆洞水库时的洞底村民全部由政府统一安排迁移,在高高的山坡上建起了大方快泥砖屋。如今,这一排排的泥砖屋已成为历史的见证,很多村民用它来堆放柴草或是放农具之类。今日,我站在它脚下的是一栋栋的新二层阁楼,有的外墙还贴着五色的马赛克。这是开放改革所带来的幸福,也体现了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的车就停在这个村子里,个个背着长枪短炮徒步向水库尾走去,哗!这里算不算是人间天堂啊?天蓝蓝水亦蓝,山绵绵水相连,那种景象我无法用文字代替,那美色只能提供相片给众人分享,但是,这里确实是山清水秀。
当我来到水库尾的田地里,有人称它为“草原”?像不像就请看师傅们镜头,我很笨无法说出答案,只有乖乖地与田地里的农民阿伯交谈,大伯口齿伶俐说话带有一些幽默感。我问大伯今年贵庚啊?“唉,六十多还要耕田,你们就好啦!不用做工来游山玩水。”我说大伯你的儿女怎么不帮手啊?“宜家的后生子女不想做田工,个个飞出去城里做厂工了,村里只有剩下老年人和儿童。”“哦!怎可以啊?”大伯说;“没有年轻人留守,劳动力就大大减少了,农忙时分做到死。”我说;“大伯,你好聪明!口才又好会讲会说,可能读了很多书啦?”大伯笑哈哈地说;“我在巴黎大学毕业{扒犁}没路数就回来耕田,一耕就几十年。”我听了马上就追问;“大伯好样的,巴黎大学毕业?我还知道外国有间犁田大学呀?”大伯说;“我是在犁田噜,我还会说普通话。”有位美小姐立即用普通话与大伯对话,你一句我一句不分胜负,啊!大伯的普通话说的也蛮好,像吃过军饭扛过枪的老兵。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