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时代特殊的原因,王近山下半辈子几乎被"雪葬"了,了解他的人并不多.好多军迷都是从<<亮剑>>这部作品里来认识将军的,还旋起了"疯子热"这是好事.但我觉得这部作品也有很大的遗憾:我也搞不懂,尽管坛子里张贴王疯子的事迹和简历很多了,还是许多军迷把李云龙和王近山划等号了,<<亮剑>>里有早期王的影子,可它忽略了王在解放战争和朝鲜的功绩,毕竟这部片子仅是文学作品并没有说就是王近山.真实的王近山可远比影视里李云龙精彩和功勋的多,而且职务也要高的多.(有些同志看见15军军长怎么就成了王的部下?李云龙大军南下也才是个师长嘛),本来就不想再画蛇添足了,看来还的再费笔一写:在淮海战役中,王的6纵成功策动国民党军110师廖运周部起义,从而在战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在这次战役中,王近山指挥三个纵队担任南集团主攻任务。6纵与黄维12兵团85军血战,打得那些参加过抗战的国民党老兵彻底没了脾气。85军的一个团长在望远镜里看了6纵54团的一场血战后对他的部下说:“弟兄们,不打了,投降吧”。知道吗?淮海战役时,疯子就曾指挥个三个纵队.1948年底全军整编,王近山被任命为3兵团副司令员,司令员位置上是二野的“赵子龙”--陈锡联,他的铁哥们。4兵团司令是陈赓,从战功和资历上都比他大多了的老上级。于是,将军指着5兵团司令杨勇,楞楞地说道:“那他呢,他凭什么?”邓小平说:“近山呐,你是一个好将军,确实是个好将军。打仗你比杨勇强,其他的他比你强,所以,你当副司令”。不过由6纵改编成的12军,还是由王近山兼任军长和政委。挺进西南中,12军提前解放重庆,将军任川东军区司令员(政委谢富治)。
上甘岭战役,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将军给15军军长秦基伟达电话:“秦麻子,行不行?要不,我让12军(中野六纵)上去?”秦基伟说:“我不下,我死也要四在上甘岭!”秦知道12军是王的老部队,南征北战打了不少恶仗,硬仗!而15军前身中野9纵是太行地方部队升级而来,解放战争中,隶属于陈赓4兵团(还不是陈岁倚重的部队)战斗力不强,已经在军委的裁军名单中。而且,秦基伟知道,一个将领没有守住自己的阵地,在军界就再也抬不起头来。结果,12军副军长李德生奉王近山命令率2个师同15军死守上甘岭,一战成名。事后,将军说,秦基伟特别爱面子,中了他的激将计。回国后,忘近山将军看电影上甘岭,结果中途退出,说跟真实的战场残酷程度天差地远。
,王近山将军打仗凶猛,麾下猛将如云:著名的三“剑客”:16旅旅长尤太忠(后任广州军区司令员,88年上将)、17旅旅长李德生(后任北京军区司令、沈阳军区司令、总政治部主任、70年代的党中央副主席、国防大学政委、88年上将)、18旅旅长肖永银(后任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在粉碎林彪死党‘三国四方’中立下汗马功劳),此外还有共和国70年代的空军司令:马宁(解放战争中六纵50团团长)、102团团长武效贤(上甘岭战役中投入的最后一个团,该团坚守阵地10余天仍极有杀伤力,而其他团只能坚守3天左右。武效贤因娶了个背景复杂的的老婆而影响在军中的升迁,他老婆的舅舅是杜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