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版
春意盎然
水墨江南
紫色梦幻
绿之印象
绿意盎然
蓝色天空
黑色旋风
沉痛送别台山同
凤凰花又开
台山培英新校区
热烈祝贺台山培
UID:931
UID:6263
别滥用“大师”这个名号。
所画的梅花重实轻虚,这是对形而上的道缺乏深刻体会所致,书法方面对用笔的理解仍然不足。
[此帖子已被 破烂的砂锅 在 2010-3-6 14:00:42 编辑过]
破烂的砂锅: 别滥用“大师”这个名号。所画的梅花重实轻虚,这是对形而上的道缺乏深刻体会所致,书法方面对用笔的理解仍然不足。[此帖子已被 破烂的砂锅 在 2010-3-6 14:00:42 编辑过]
砂锅兄:也许你对大师称号要求更高。
陈飞雄先生曾经在1991年国际中国现代书画大联赛三等奖;1993年首届中外咏梅诗书画大联展赛二等奖;同年应邀参加中国美协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他的作品入选“现代中国书法精品集”;1994年在中国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建国四十五周年全国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联展”中获金奖;同年,在国家文委与中国美协、书协共同举办的首次“中国民族书画艺术大赛”中又被冠以“优秀民族艺术家”头衔;在第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上,他的两幅作品“梅花”和“观海”均被博览会收藏,他本人也被收入“中国中外名人画册”;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处都收藏有他的作品。 (以上资料我是在网上获得或者不严谨)
一个从未接触书画的人十年之内有此成就,而且另有心得,起码我认为大师了。
我只就作品而论。当然,一个人下了十年功夫有这样的水平也算聪敏和勤奋了。
UID:6619
我认为陈飞雄的国画还是不错的,如果说到大师级的水准,那就见仁见智,至于他的书法,气度是大,但略有点造作,还要不断磨砺。而画梅方面,我看他是学习北京画梅高手王成喜的据多,但没有王成喜的格调高,颜色处理也俗了一些,正如中国著名作家陈祖芬说:“成喜的梅,是从王成喜的身体里、生命里长出来的。朵朵像他,朵朵似他。于是质朴而蓬勃,坚忍不拔而充满感情。看王成喜的梅,就像见王成喜的人,传递着温暖、力量、向上和不尽的希望。” 而我更喜欢现代画梅高手关山月多一些,不管如何,我还是为台山有这样的人才而高兴,谢谢您们的报道,辛苦你了,光师傅,还有我们的老五哥,这次你拍的照片不错,几时过几招给我啦?
[此帖子已被 刘树民 在 2010-3-7 5:58:30 编辑过]
UID:1334
每个艺术家都是独特的,不必一定与人比较,只要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自我娱乐,就很好了。
能达到警示世人,抒写性灵,已经是很难得了。
至于什么“大师”,那是你在别人心中的位置。不是你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如果心中填满了称号,会消化不良的。
可能大家看照片对画作会有距离,还是看原作好点。
UID:5408
其实早在两年前,陈飞雄大师已经来到台城石花山西严寺现场写大字赠送寺院,并引来中央电视台(四套)、广东新闻台、南方卫视台、台山电视台等媒体现场拍摄采访:
说到要看原作这一点是真的,我同意光师傅的看法,特别看即席挥毫更是不同。光师傅,您这个帖子非常成功,它的成功之处就是可以让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艺术就是这样通过不断的争论,才有进步。如果连自己都谈不上几句,那就说明你能知道多少东西了。期望以后多多发表这样的有图有文的又有趣味的帖子,一个帖子如果没有人看,那就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了。我不喜欢单单靠转载,如果时时这样,读者不如到GOOGLE看,还原汁原味呢!
光师傅,这一幅照片请您提提意见啦,有什么要改进?我记得您曾说过,拍影很多时候是靠光的影响,而我很多时候也靠“光”的影响和指点啦。
[此帖子已被 刘树民 在 2010-3-7 7:53:40 编辑过]
这幅照片影调给人幽深神秘的感觉,画面中的小孩是亮点,是画面有了生气。
唯一遗憾就是右上边的深色块太重,如果后期调出一些细节更好。不过也不是很重要。
不知对否,仅供参考。
还有如果我拍的话,会向右移一点,不要左边的雕塑(这个也是一张照片),只拍地上的影子和后面的背景。